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 汪燕妮 龔小莞 通訊員 廈童宣 王一軍 漫畫/小牛)孩子突然臉變得腫大,像被人打了一樣,同時伴有發燒症狀。家長緊急將孩子送醫,結果診斷為流行性腮腺炎。這是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民間稱之為「豬頭病」。
據醫生介紹,冬春季節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發期,這種病好發於兒童與青少年。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得了腮腺炎,都不能掉以輕心,應及時治療,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兒童篇
【案例】
男孩臉頰腫脹發燒 患了流行性腮腺炎
前幾天,3歲男孩童童(化名)的右臉下頰部和脖頸上半部都出現了明顯的腫脹,還伴有發燒。家長嚇壞了,趕緊把孩子送到廈門市兒童醫院,門急診部主任李聯僑檢查後診斷,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
李聯僑介紹說,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上比較常見,而且具有傳染性。
【症狀】
發燒頭痛像得感冒 耳垂周腫痛是特徵
李聯僑說,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症狀,就是面部就好像被打腫了一樣,而且還會伴隨全身發熱、食欲不振等症狀。
同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也常有發燒、肌肉酸痛、頭痛等跟流行性感冒比較相似的症狀,但也有明顯特徵,如腮腺腫痛。腮腺就在耳垂周圍、下方,患者會出現耳垂周腫痛,這也是該病發病時好辨別的特徵。
最初的症狀通常為頭痛、倦怠和發熱,隨後出現腫脹和疼痛。部分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體溫為38℃左右,呈間斷性。孩子腮腺腫痛、發燒,甚至影響到咀嚼,食慾下降、精神差的,要儘快就醫。腮腺腫痛一般出現在發病初兩三天。得了腮腺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有部分可能出現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併發症。
【預防】
外出注意戴口罩 接種疫苗最有效
如何預防腮腺炎呢?一方面,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飯前便後及接觸髒東西後要洗手,勤換、勤洗、勤曬衣服和被褥,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擤鼻涕)應立即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另外,儘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李聯僑提醒,要做好對這種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做到外出戴好口罩,減少接觸他人,儘量居家休息,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
此外,保證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以及科學飲食,加強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及時給小孩接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最有效的手段。
成人篇
【案例】
男子因睪丸疼就醫 竟是腮腺炎併發症
33歲的曾先生因為睪丸疼痛到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原解放軍第174醫院)就診,醫生詢問病史了解到,不久前曾先生的兒子在學校得了流行性腮腺炎,曾先生近距離照顧兒子,也出現了短暫的低熱、腮部腫痛,但因為只有一兩天的時間,症狀也不是很明顯,他並未在意。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體徵診斷流行性腮腺炎並發睪丸炎。
感染科主治醫師範榮華說,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一般以抗病毒對症治療為主,像曾先生這樣出現了性腺侵犯,引發睪丸炎,就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提醒】
成人腮腺腫大不明顯 但更容易出現併發症
範榮華介紹,流行性腮腺炎在學生聚集的地方更容易感染,成年人的感染主要發生於易感人群,常見於中青年。易感人群指沒有接種過疫苗且從來沒有得過流行性腮腺炎,沒有產生抗體,或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成年人如果得了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的腫大可能不太明顯,但相較於兒童,症狀會比較重,且更容易出現併發症。尤其容易侵犯成熟性腺,以男性的睪丸炎為突出表現。還有諸如腦膜炎、肝炎、胰腺炎等併發症。女性一般不會侵犯卵巢,但發生其他併發症的概率和男性一樣。
接觸隱性感染者 也有可能被傳染
範榮華說,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發病前一周到腮部腫大6天傳染性較強。接觸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或沒有發病的隱性感染者,都有可能被傳染。冬天窗戶緊閉,通風少,人員聚集在一起傳染的概率較高,因此傳染病更容易在冬天發生。
成年人發病後需要嚴密觀測,如果發熱38℃以上超過三天,發生重症的概率就高,要留意有沒有腹痛、嘔吐、頭痛、睪丸疼痛,根據這些可以初步判定有沒有出現胰腺炎、腦膜炎、睪丸炎等併發症的可能性。最好一開始就到醫院就診,對症治療,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新鮮蘆薈搗碎外敷 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孩子如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家長可以做些什麼?李聯僑建議,可以用中藥青黛粉調白醋局部外敷,減輕腫脹疼痛,再配合服清熱解毒的藥。當然,要注意避免讓孩子食用需要大量咀嚼的食物,可讓孩子喝肉湯,或吃土豆泥、燕麥片等,保證孩子的營養。
另外,用新鮮仙人掌去刺搗碎或新鮮蘆薈搗碎外敷也有一定功效,常用方法為一日外敷1-2次。如果有發熱症狀,患者可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退熱。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