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這幾個月家裡開始養金魚,買了魚缸,買了好幾尾金魚,要定時換水,餵食,黃粉、鹽、酵母、白點淨等等,這些也都準備了。
可小魚的狀態都在慢慢變差,有失漂的、有腸炎的,有莫名其妙頭天還好好的,第二天就死了的,死了換,換了又死,現在僅剩的三條也是體色暗淡,還有白色、黑色的斑點,看著它們挺心疼的,不想再養了……
上述是一位魚友的評論,老魚友一定看得出來,之所以出現死魚的問題,絕對不在於他準備的藥物或者試劑多少,是吧?
養魚就是養魚,是一個養水、選魚、養心的過程,養魚不是為了鍛鍊自己治療魚病的水平,早這樣如此好學,都成博士了,咱也可以整個公式相聲
養魚老道發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大部分新魚友手中,準備的各種藥物和試劑越多,這個觀賞魚死的就會越快。
也就是說,我們手中準備藥物、試劑的多少,和觀賞魚的死亡數量,絕對成正比,這個可不是捕風捉影的說法,而是事實。
這就相當於,兩個人打架,只要哪一個手中有槍的話,遭遇極端爭吵,必定會去用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
有些魚友是無力為之,也就是說,確實沒招了,病急亂投醫,正如昨天所舉例子的那位新魚友,他一直和我說,遭遇到那樣的情況,你能讓我怎麼辦?幾乎是步步緊逼,如果不去換水、下藥,魚可能死得更快。
其實呢?是他在第一步就走錯了,之後才會步步錯到底,把一缸錦鯉僅僅一周的時間,就送給了上帝。
所以我認為,養魚就是養魚,就是一個選魚、養水、養心的過程,不是為了鍛鍊我們自己治療魚病的水平,早如果如此好學的話,養魚人,個個都是博士生了……
養魚最好離某些專業名詞遠點,比如清缸、翻缸、硝化系統崩潰等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到,養魚界裡,根本沒有什麼高科技,同時也沒有什麼高深的專業名詞。
大家會發現,養魚老道的文章中,所謂的專業名詞都是極為簡單、基礎的,因為有些名詞,新魚友未必能懂,但是如果把它解釋開來,連三歲的小孩子都能瞬間明白。
什麼緋盤、墨斑、育成、色揚、兜嘴、翹頭、鱗底、爆頭自切的,還切腹自殺呢,整得很多新魚友,在那裡像看天書一樣,這樣就有助於觀賞魚的知識普及啦?還是顯得我們多麼高大上?
關鍵問題是,很多魚友可能盲目地去理解和運用。
我們比如說清缸、翻缸,這兩個觀賞魚專有名詞,我倒是希望新魚友們永遠別用到。
這不是什麼好事情的,大部分觀賞魚的飼養過程中,都不必去清缸或者翻缸的,一旦處理不到位,整缸觀賞魚必死無疑,這要比大換水對於觀賞魚的傷害,還要厲害百倍。
遇到任何觀賞魚的疾病問題和水質問題,我們一定要有重點、有針對性的,有耐心地去緩慢調理和治療,不要輕易言及清缸或者翻缸,那可是水質和觀賞魚一起玩完。
再者,動不動就是硝化系統崩潰了,立刻開始挪動濾材或者添加各種試劑。
我這裡也會偶爾遇到水質嚴重白濁的問題,不是一次沒有遭遇過的,大家看我哪一次去把它們清缸、翻缸或者隨便加入什麼試劑,以及去倒騰什麼生化濾材呢?幾乎沒有。
即使觀賞魚有些水黴、白點,我可能會去倒缸,但是倒缸的水質,早就養了很多天了,過濾一直在循環開啟著,這才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養魚不是養魚藥和試劑,不要再搞錯了,好嗎?
少量魚藥或者試劑,不是不可以準備,但是不要過多,我的魚藥倒是很多很多,幾乎各種魚藥都有,只是我所用到的很少、很少,試劑也有,什麼硝化細菌、em菌、淨水劑等等,都在柜子裡躺著睡覺呢。
我主要關注的就是水質穩定,觀賞魚的狀態穩定,其他問題,可以一概不管,主要針對的就是魚,其次才是水,主要養成的是一個養魚習慣,其次才是用藥實踐。
在我看來,養魚,也就不過如此吧,有些時候,觀賞魚遭遇到一些小病小災,不用藥,反而是最好的魚藥。
換句話說就是,觀賞魚最需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是自己魚主人的心態穩定,只要魚主人一時心血來潮,就會把它們瞎折騰,然後它們就完蛋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