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行禁止 行勝於言

2021-02-19 中國紀檢監察報

「本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新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第一百四十二條如是規定。這意味著,從今天起,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得按「新規」來執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黨員幹部的紀律意識普遍增強。現在許多同志一談到黨的紀律,不僅嘴上能說出「哪些是不能碰的紅線」,心裡也會自然而然地湧出一種敬畏感。黨紀在黨員心目中有了強大的「存在感」,這是非常可喜的變化。曾幾何時,管黨治黨寬鬆軟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不少黨組織和黨員對黨的紀律「無感」或「冷感」,紀律規定被束之高閣,看不看、學不學、懂不懂、守不守成了無所謂的事。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紀律制定之後,沒有得到強有力的執行。紀律的生命在於執行。不嚴格執紀,紀律就難以產生普遍的約束力,遑論轉化為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堅決改變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全面從嚴治黨對全党進行革命性鍛造,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讓制度「長牙」、紀律「帶電」。黨內不論是誰,只要逾越紀律紅線,必會付出相應的代價,已然成為有目共睹、天下皆知的現實。紀律之利、違紀之害,皆「近在眼前」,所以絕大部分同志現在很清楚,包括黨紀處分條例等在內的黨規黨紀,不是「樣子貨」,而是行差踏錯就會「被咬」「被電」的「緊箍」「利器」。

需要指出的是,黨紀處分條例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制度籠子,其功能不僅是約束、懲戒、震懾,同時也提供了「防護」。其開列的「負面清單」,如同在危險路段設立的警示標誌,目的是防止「車毀人亡」,體現了「嚴管就是厚愛」。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往復循環,如果對重複出現的事件仔細研究,就能發現其中的規律,從而得出正確處理這些事件的原則。」看看那些淪為「階下囚」的腐敗分子,沒有誰是天生的,也沒有誰一夜之間就突然蛻變。黨員幹部走上不歸路,往往是從「破紀」開始的——從輕微違紀、踩一條紅線,到嚴重違紀、完全喪失紀律意識,再到違法犯罪,這樣的墮落軌跡幾乎如出一轍。哀之而不鑑之,就很容易重蹈覆轍。所以,如果不加強學習,不熟悉新的紀律要求,那以紀為尺、以案為鑑就無從談起,即使空有一顆「不想犯錯」的心,也會因為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而導致事與願違,其危險如同「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堅持問題導向,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制定、修訂黨內法規的一大共性。以黨紀處分條例為例,每一次修訂,都是針對管黨治黨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紮緊籠子。問題是從哪裡來的?就是廣大黨員身邊的事,跟日常工作、生活、交往、活動等息息相關。這些過去司空見慣、見怪不怪或習以為常、不以為然的問題,被納入黨紀處分條例的「負面清單」後,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就不能再說「慣例如此」「大家過去都是這麼幹的」。制度在與時俱進,人更要與時俱進。嚴格執行和維護黨的紀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令行禁止,行勝於言。(陳治治)

從總則變化看《條例》修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兩個維護」要求貫穿始終

從政治紀律表述看《條例》如何體現紀律建設的政治性:進一步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從條文變化看《條例》修訂如何實現與時俱進:體現時代要求 堅持問題導向

相關焦點

  • 行勝於言
    它不僅應該是行動巨人的熔爐,也應該是思想大師的搖籃(北京晚報 2001年4月26日) 行勝於言 清華大學傳播系教授 尹鴻   「行勝於言在清華,記者採訪被教授們拒之門外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果學校宣傳部門將學校的成績在媒介上說多了說早了,就會有老先生用「行勝於言」的訓誡提出嚴厲批評;假如有人將清華校園和北大比較,也肯定會發現清華的色彩單調許多,人們穿衣服就像「沒穿衣服」一樣,因為衣服簡單樸素到很少引人注意的程度。   的確,清華人不看重這些虛的、裝飾性的東西,但是卻對實的、工具性的東西很看重。
  • 清華名言「行勝於言」怎麼翻譯?
    在清華管院舜德樓前有塊石頭,上面雕刻「行勝於言」四個字。不少人在給外國訪客翻譯的時候感覺到沒有一個比較滿意的說法。豐田株式會社的董事長和紐約證券交易所CEO參觀校園的時候,翻譯都遇到了這個問題。後來清華的一位老兄來我這裡討個說法。他提供了幾個翻譯的版本。
  • 「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專項監督檢查啟動
    9月3日,澄邁縣紀委縣監委對縣教科局、縣衛計委、縣農業局、縣住建局、縣社保局、縣民政局、金江鎮政府等7家單位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專項監督檢查工作。本次專項監督檢查重點圍繞各單位履行扶貧工作職責,推進扶貧項目建設、產業扶貧效益和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聚焦發現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 高中英語作文:行勝於言(Line is better than words)
    【編者按】應廣大考生朋友的需求,精品學習網作文頻道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中英語作文:行勝於言(Line is better than words),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 人民日報辣評:保護文物 「行勝於言」
    日晷是1920級學生畢業時獻給母校的重要紀念物,其底座上還鐫刻著清華大學的校風——「行勝於言」。四個大字與醒目的刻痕形成鮮明對比,令人心痛。而更讓人心痛的是,此事未平,同屬清華大學標誌性建築的「二校門」竟然也被人刻字。   類似問題頻頻發生,缺乏社會公德、文明素質低下顯然是主要原因。我國《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明確規定: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知行合一 行勝於言
    真信真懂才能真做真用那麼,如何努力通過言行一致,而體現知行合一、行勝於言呢?首先要處理好「言」和「心」的關係,避免「言不由衷」。常言道,「言為心聲」。在價值問題上,我們用言語表達出來的,應該是我們的真心想法,確切些說,是我們關於社會規範和道德原則的真實信念。「言行不一」的出現,往往是「言不由衷」的結果。在孔子的弟子當中,宰我以「言語」見長。
  • 如何確保中央和市委令行禁止、政令暢通?上海市政協主席這麼說
    要牢牢把握「兩個維護」這個「根」和「魂」,強化政治監督,開展全面政治體檢,用鐵的紀律確保中央和市委令行禁止、政令暢通。要聚焦「關鍵少數」和重點領域,強化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紮緊管權治吏的制度籠子。要持之以恆糾正「四風」,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黨風政風社風持續向上向好。
  • 執行者要在慎言篤行的基礎上,做到令行禁止,言出必果
    做人秘語執行者要在慎言篤行的基礎上,做到令行禁止,言出必果。我想跟你分享喜樂,陪你成長,也希望你能見證我的成長。專注於職場研究,用故事述說職場人生(請關注,每日更新)
  • 人民網三評飯圈,卻加速肖戰回歸,公益行勝於言讓飯圈女孩大變樣
    是金子總會發光,肖戰團隊堅信「行勝於言」,把自己做到極致,讓別人無話可說。
  • 00後北林學子「逆行」宣言——「把自己上交國家,令行禁止...
    堅守崗位、隨時出擊,使命必達、令行禁止,這就是自己作為一名武警戰士的義務。 雖然了解本次疫情具有傳染性,黃昊天說,但去之前其實並不害怕,因為支隊的防護措施做得非常到位,相信科學防控肯定沒問題。「到了現場,又看到那麼多醫護人員冒著感染風險,救死扶傷,而我們只是在外圍協助,不進重症區,也會相對放心一些。」
  • 怎樣確保英語課堂和課外指令做到「令行禁止」? - 白話英語0147
    這個問題說得學術一點,就是本文的標題:怎樣確保英語課堂指令和課外指令做到「令行禁止」?一、以身作則,親自「下水」曾經我帶高二,英語老師兼班主任。
  • 對日表態行勝於言
  • 行勝於言:孔子心中最理想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