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群裡面有人分享了一個年代久遠的視頻,是一個高中男生在新年會上跳舞娘的視頻。這件事忽然把我的回憶拉回到好久之前,大概也就是2007年,那年加油好男兒出了不少如今風生水起的明星,當然也有不少妖孽,師洋就是其中一個,當年跳著舞娘模仿著蔡依林也一路走到了很後面。看視頻的時候聽著音樂的鼓點鬼使神差的打開了音悅臺把原版放出來再看了幾遍。非常熟悉的音樂,非常熟悉的MV,非常熟悉的時間,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在MV裡忽然間發現了以前沒注意到的一點,我好像看到了蔡依林眼裡的倔強,而這種勁頭好像也只出現在特務J和舞娘這兩張專輯裡面。
這個蔡依林和現在的蔡依林不太一樣,自信滿滿,大藝術家裡的蔡依林遊刃有餘,但舞娘裡的蔡依林卻更多的是一種堅韌的感覺,是一種不服輸的感覺。順便我關聯著看了當年的金曲獎開場表演和亞洲MTV大獎上的演出。更堅定了這個想法,也好像明白了當初為什麼會喜歡蔡依林。宣傳努力的人有非常多,把此當做噱頭的明星也不在少數,從張曼玉到章子怡,楊冪......我也好像多多少少都從他們身上感受到過。但這次再看蔡依林的視頻卻非常明顯的看到了她眼裡的那種不一樣,那種我就是要證明自己的感覺,在其他明星的身上,我好像沒怎麼看到過。
蔡依林不是一個順風順水的藝人,當年被雪藏後靠《看我72變》打了一場堪稱華語樂壇最成功的翻身仗,舞娘這一張專輯的幕後功臣絕對少不了周杰倫,不僅貢獻了《騎士精神》,《說愛你》這類熱單,更包括了《布拉格廣場》這樣的神曲。周杰倫對於蔡依林的幫助功不可沒,當年的才華橫溢也毋庸置疑,可正因為這個太過耀眼的光環,好像讓所有人都忽視掉了蔡依林本身。直到現在提起蔡依林都有非常多的人說,如果不是周杰倫,就沒有蔡依林。或者蔡依林就是靠著周杰倫紅起來的之類的話。04年的城堡算是蔡依林奠定位置,《就是愛》《海盜》《倒帶》還是周杰倫的三首作品,《love love love》《愛情36計》兩首大hit當時無人不知,《檸檬草的味道》《第一優先》現在還是會被很多人拿來比賽。蔡依林和周杰倫捆綁的越來越緊密,但隱藏的風險也越來越大。05年雙J破裂,同年的《J-game》很直截了當的一首周杰倫的歌都沒有收,當時銷量很棒,但卻被很多人詬病離了周董的蔡依林的確大不如前,輸過一次的要輸第二次很難,我想蔡依林應該更知道這個道理。
離開新索音樂後,06年加入EMI,當年然後發布了算得上巔峰的舞娘,開始走性感風,當時的蔡依林現在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真的努力,我從沒見過一個歌手像她一樣努力的那麼明顯,甚至有點笨拙,笨拙讓人有點難過。當時幾乎所有頒獎禮她都選擇了舞娘,在很多場表演中我都看到她為了一個動作努力憋氣了一下然後程式化的微笑,我不知道她當時有多想證明自己,她之前也上過很多次康熙來了,不算活潑但還是有少女的意思在,舞娘那次算是最沉默的,幾乎整場都非常的幹,我也沒辦法猜她當時想什麼。但是站在金曲獎領獎臺的時候我覺得她是真的由衷的開心或者說自豪,那種感覺不是大藝術家那次的開心喜悅,更不是呸那次的霸氣自在。是一種真實的苦盡甘來的辛酸。她那段時間的演唱會基本也都是走那個路線,我不清楚她當時的情緒有多重,但她的情緒在時隔這麼多年之後看起來還是非常明顯,明顯到要從屏幕裡溢出來,《舞娘》當時的確風頭無兩,金曲獎加冕,第一次獲得年度銷售冠軍,流行度和專業度都得到好評。這些成績無論與否都讓當時甚囂塵上的言論消了幾分。
07年的特務J開了華人音樂電影錄音帶的先河,賣點十足,一人兩面的角色設定後來也被Beyonce和張惠妹的再度使用印證為是具有創新性的。日不落成為蔡依林最後一首街頭巷尾人盡皆知的代表作,華語樂壇也隨之開始走下坡。地才演唱會為後來被黑提供了充分的素材,但說實話,那段jolin不是天才是地才的話,如果看了整個演唱會,會覺得很幸酸,在那個她面具最厚的時間,我也沒辦法去評判走這個路線是什麼意思,但我始終覺得那個是她真實的想法,她骨子裡的韌,每個人都看得到,那種萬人舞臺上,我也不敢相信是沒有感情,空穴來風的表演。之後,周杰倫因為06年銷量輸給蔡依林炮轟陳澤杉買榜,還拉了王力宏站臺,不過王宇直沒有去...這件事對於蔡依林打擊我想還是挺大的。我也在當時對周杰倫的人品產生了懷疑,他是天才沒有任何爭議,但真的如他所說從來沒有和蔡依林在一起過麼?這件事給蔡依林帶來多大的困擾我也不想說,雙J是不是純粹的宣傳策略只能是見仁見智。
2008年出了英文專輯評論很慘,09年的花蝴蝶又陷入抄襲醜聞,10年myself概念專輯卻在概念上沒有做成功,但後來的她我再見到時,發現她已經可以坦然面對這一切,已經能夠把外界的批評和責怪看的不那麼重要。因為她已經證明了自己是不一定非要靠任何人的,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做得很好,她好像放開了自己,曾經的她是自我壓抑,自我拘束的那種人,10年之後,她好像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12年之後的《MUSE》和《呸》風評已經非常棒,在如今樂壇不景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那個的確在努力為自己,為華語樂壇做事情的蔡依林,她好像也重新挖掘和定義了自己,拋棄了早期的甜美,也不再執著於中期的舞蹈難度,走了華語樂壇從未有人走過的路,曾經那些認為蔡依林只是流行音樂流水線產品的人再看到新專輯的時候無一不大跌眼鏡。現在的中國樂壇幾乎已經沒有人可以攔著她的腳步,她也好像已經走到了某個意義的巔峰,我想這可能是從前很少有人想到過的結局吧。走少女路線的歌手千千萬,但走到天后位置的,現在看來,好像只有蔡依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