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的戰鬥軍糧大揭秘,真的是葷素搭配還有足夠營養嗎?

2020-12-17 騰訊網

提到二戰當中的德國,你能想起什麼?是「沙漠之狐」隆美爾,還是「閃擊戰之父」古德裡安;是狂妄自大的赫爾曼·戈林,還是「突擊戰之王」曼斯坦因?除了這些名留青史的德軍將領之外,二戰中的德國在戰術素養、後勤補給方面也是做的相當出色,表現得可圈可點。

作為後勤補給當中的重點,軍糧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德軍在二戰中的夥食。看一看德軍的口糧是否也像他研發的武器一樣,在戰場上「無人匹敵」呢?

一、離不開的麵包

跟蘇軍一樣,德軍在二戰中的主食也是麵包。以黑麥麵包為主,此外還有麵包幹、罐頭麵包、餅乾麵包等。德軍將這樣的麵包統稱為「Kommissbrot」,意為軍用麵包。為了更好地保存,麵包一般會做的很硬,食用時搭配罐頭或者湯。除了麵包之外,土豆也是德軍的主食之一。

為了確保部隊的主食供應,野戰部隊所在的師團都會有麵包中隊,一個中隊相當於一個排的兵力。通常配備2輛烤箱車、1輛和面機車 、1輛6.5千瓦發電機車、5輛運輸車,人數上包括1名軍官,46名士兵(其中30名為麵包師)負責所屬師團的食物供應,每天做15000人食用的麵包。

根據德軍的戰時口糧安排,每名德國士兵的主食是750克這樣的黑麥麵包和土豆,或者700克麵包+320克土豆。以東線德軍為例,食品先由後勤部門收集在各佔領區內的倉庫,由集團軍群後方的火車終點站輸送。然後抵達各個集團軍,軍和師的火車站。有時後方集團軍群倉庫內的物資將會送至集團軍的後勤站,然後經由軍倉庫或者直接送出到各師的補給點。然後各師內的團和營分配好物資,最終送往前線。

二、嚴格的口糧標準

德軍的夥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佔一天飲食的50%。根據德軍高層的要求,前線作戰的士兵的夥食被分為四級:I級,戰鬥地域; II 級,佔領區;III級,本土駐守部隊;IV級,國內辦公機構文職人員。

首先是l級,屬於德軍最優先的配給標準。主要是:黑麥麵包750克、黃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45克、香腸(生罐裝食物)120克(有時是燻魚)、果醬或人造蜂蜜200克、土豆750克、肉類120克、蔬菜或動物脂肪45克、調料15克、咖啡豆(有時以紅茶代替)8克、巧克力或糖果1袋、香菸紙7卷、菸草2卷。

武裝黨衛軍的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裝甲師」比較特殊,該師將常規配給的菸草全部以糖果代替。而酒精飲料則以牛奶代替。因為這個師的士兵都是1926年出生的,到1945年不過才19歲,都是一群年輕的孩子,為了保護未成年人,他們的菸酒都被用糖果牛奶代替。

ll級的標準是:黑麥麵包700克、帶骨鮮肉107克、黃豆粉7克、魚肉(無頭)30克、土豆320克、蔬菜水果250克、蘆筍80克、布丁粉20克、煉乳25克、鹽15克、點心3克、辣味調料1克、奶油與脂肪50克、咖啡9克、糖5克。

lll級的標準是:黑麥麵包700克、帶骨鮮肉90克、黃豆粉7克、魚肉(無頭)30克、土豆320克、蔬菜水果250克、蘆筍80克、布丁粉20克、煉乳25克、鹽15克、點心3克、辣味調料1克、奶油與脂肪40克、咖啡9克、糖30克。

IV級的標準是:黑麥麵包600克、帶骨鮮肉56克、黃豆粉7克、魚肉(無頭)30克、土豆320克、蔬菜水果250克、蘆筍80克、布丁粉20克、煉乳25克、鹽15克、點心3克、辣味調料1克、奶油與脂肪35克、咖啡9克、糖30克。

除基本口糧外,德軍還有行軍食物和戰鬥食物,用於部隊行進途中的食物補給。行軍食物是供應給行軍途中部隊的夥食,不可進行烹飪。具體包括黑麥麵包700克、凍肉或芝士200克、黃油60克、咖啡9克或紅茶6克、砂糖10克、 菸草6卷,這些食物用罐頭和紙包好,放入紙箱內。每人每次領取3-4份。

1943年研製出來的戰鬥食物屬於無需烹飪的特殊食物,特點是熱量高而且方便攜帶,在分類上還分為大型戰鬥食物和近距離戰鬥食物兩種,只供應給前線作戰部隊。主要包括:餅乾,糖果,罐裝巧克力和菸草,這些食物裝在補給車上,然後在出擊前由指揮官下令食用。

但並不是每一個德軍部隊都有如此好的食物供應,駐紮在非洲的德軍兵團就遇到了難題。由於非洲天氣十分炎熱,一些原本在歐洲可以保存的主食到了非洲之後出現了變質的情況,因此當地的德軍被迫食用幹豆和堅硬的黑麵包代替原本的馬鈴薯和白麵包。

塗抹在麵包上的黃油也被橄欖油所取代,但德軍士兵對此感到十分不適應,由於提供的食物淡而無味且十分不穩定,大大地影響了前線德軍的作戰士氣。由於食物中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許多年輕的德國士兵因為缺乏維生素出現敗血症的症狀,牙齦出血,牙齒脫落等等。就連德軍指揮官隆美爾都患上了嚴重的胃病。

1942年在史達林格勒作戰的德軍,在戰爭後半段也出現了斷糧的情況,嚴重時每名士兵只有50克麵包,15個士兵共吃1000克土豆的情況。

三、咖啡、香腸,副食一個都不能少

在人們的印象中,德國人只對啤酒感興趣。殊不知,咖啡才是他們日常的最愛。當時歐洲的咖啡豆主要通過漢堡港進口,因此,戰前的德國在此儲存了大量咖啡豆。戰爭爆發後,咖啡豆的進口量也跟著劇減。

不過,德國在1939年戰爭爆發前就推行了咖啡配給制,而且從戰前開始就利用麥芽和菊苣根製作代用咖啡,從而保證了戰時咖啡的供應。戰爭當中,德軍士兵也配發了這種代用咖啡,但是味道卻令人不敢恭維,十分地難喝。但即使這樣,德軍士兵依然沒有減少對咖啡的喜愛。

而德國人的另一個最愛——香腸,二戰當中也是士兵口中難得的美味。在l類口糧標準中,120克的香腸是士兵最愛的食物之一。這些香腸大部分是由軍隊的食堂人員製作的,雖然在戰爭後期香腸質量也出現了下降,甚至出現了用牛血來製作香腸的情況。但作為重要副食品的香腸依然是雷打不動的口糧配備。

四、美國有可口可樂,德國有芬達

二戰時期,可口可樂通過強大的公關。把普通的飲料搖身一變,成為了美軍的重要的戰略物資,隨著美軍的腳步,可口可樂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世界的各個地方都有了可口可樂的影子。1939年,可口可樂正式在德國建廠,不久就擁有了40多個灌裝廠和600多家分銷商,德軍士兵也和美軍士兵一樣喝起了大洋彼岸的可口可樂。

但好景不長,1940年由於納粹德國的戰爭侵略,美國政府對其實行了貿易禁運。製造可口可樂的可樂原漿無法進口了,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面臨著士兵無飲料可喝的窘迫局面。

時任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的負責人馬克思·凱斯號召手下的員工開動腦筋,研製出一款能夠代替可口可樂的新型飲料。一名技術員突發奇想,利用乳清、食用色素和果汁殘渣製作出了一款新的飲料,起名為「芬達」。有趣的是,「芬達」的英文名為「Fanta」,頗為像英語「Fantasy」和德語「Fantasie」,意思為「幻想」,這也表示「芬達」是一款頗具想像力而創造出的飲料。

從此,德軍終於有了一款可以媲美可口可樂的新型飲料。1943年芬達共賣出了300萬瓶,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現在最熟悉的橙子口味。據說希特勒也是芬達的忠實擁躉,戰後可口可樂德國分公司與母公司重新合併,「芬達」系列也在重新修改配方後,於1955年被推廣向全世界,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汽水飲料。

結語

二戰時期的德軍的夥食,雖然不及美國的豐富多彩,口味上不如日本的貼近大眾。但作為戰時軍糧來說,在營養的搭配上和種類的選擇上,還是比較豐富的。由於在戰爭後期出現了口糧短缺的問題,德國在整個二戰後期戰事節節敗退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參考資料:

1. 《二戰各國軍糧大全——德國篇》

2. 《二戰德國史1933-1945》

3.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德國》

相關焦點

  • 揭開二戰日軍軍糧神秘面紗,葷素搭配還很有營養
    對待戰俘和平民的殘忍程度,甚至令殺人不眨眼的納粹德國軍人都感到不寒而慄,用「惡魔」一詞來形容二戰時期的日軍部隊可以說是再恰當不過了。雖然在戰爭中,日軍並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精彩戰役,但在後勤補給方面,日軍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尤其是在軍糧方面,精細程度絲毫不比美軍的後勤補給差,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日軍在二戰中的夥食到底怎樣。
  • 揭開二戰日軍食物的神秘面紗,葷素搭配也很有營養
    對待戰俘和平民的殘忍,連殺人不眨眼的納粹德國士兵都不寒而慄,用"魔鬼"一詞來形容二戰期間的日軍再恰當不過了。雖然在戰爭中,日軍沒有太多精彩的戰鬥,但在後勤補給方面,日軍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在口糧方面,精準程度絲毫不比美軍的後勤補給差,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二戰中日軍的糧食到底如何。
  • 二戰各國的軍糧對比,戰爭勝負不言而喻
    這個定量標準在爆發戰鬥的時期還會略微增加。 眾所周知,在作戰時期由於巨大的精神消耗和體力消耗,所以對於士兵來說營養的補充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吃不飽飯哪有力氣打仗,對於日軍來說,這份食譜如果能夠保持也僅僅是勉強夠用而已,所以日本當時還花大價錢購入了美國的牛肉罐頭,牛肉具有極高的熱量和蛋白質,能夠及時補充所需。
  • 納粹德國「人類之泉」計劃揭秘,納粹為什麼對這些孩子感興趣?
    而為了達成這個核心目標,納粹在其執政期間,除了鼓勵生育,希望增加以德國為代表的「雅利安」人口之外,還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一個被稱為「生命之泉」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是納粹黨衛隊頭目希姆萊主導實施的一項種族計劃,這個政策當時是在被其佔領的許多國家一同實施的,但在不同國家的實施方法卻各有不同,其中既有被包裝的「看上去很美」的部分,也有從頭到尾都透著反人類氣息的部分。
  • 青椒洋蔥炒五花肉,葷素搭配,營養好吃
    青椒洋蔥炒五花肉By 尋夢一ZbDu青椒洋蔥炒五花肉,葷素搭配,營養好吃,味道鮮美。青椒營養豐富,洋蔥的口感脆爽,五花肉肉質細嫩,肥而不膩。第5步、青椒洋蔥炒五花肉,葷素搭配,營養好吃。來自 美食天下 尋夢一ZbDu 的作品。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德國的年輕人如何與納粹祖父輩實現和解
    不過該劇的刻畫方式在非德國觀眾中引起了相當的爭議。該劇的主角是五個受過教育的柏林年輕人,沒有一個是實打實的納粹。他們都喜歡搖擺樂(第三帝國時期屬於墮落音樂而被禁止)。其中一個小裁縫叫維克多,一頭濃密的黑髮,簡直是從漫畫裡走出來的猶太人典型。還有兩兄弟威廉和弗裡德海爾姆,他們1941年加入了國防軍,正好碰上進攻蘇聯。
  • 「舌尖上的戰鬥力」看看各國野戰軍糧
    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口味豐富,官兵們吃得飽,吃得好,當然身體素質好,有力氣,士氣高漲。解放軍的野戰軍糧從只有炒麵到有罐頭、壓縮餅乾,到現在根據不同作戰環境調配不同的單兵食品組合,還能自加熱,可以說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 葷素到底應該怎麼搭配才是最好吃的,這樣搭配孩子越吃身體越棒
    雖然現在我們面臨的蔬菜肉類的選擇很多,但是如何搭配,成為了很多人頭大的問題,最好的那就是葷素搭配了,這樣才是最均衡的。,而且他們身體裡面攝入足夠多的營養才能夠長得更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搭配吧。
  • 德國納粹和納粹德國的意思一樣嗎?原來它們是不同的
    提到二戰時期的德國,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納粹。然而我們通常說的「德國納粹」和「納粹德國」兩者間的概念完全不同。德國納粹即納粹黨,指的是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而納粹德國指的是1933年至1945年在納粹黨統治下的德國。
  • 太陽炮、納粹鍾,細數二戰納粹德國試圖發明的那些「神級」武器
    戰略轟炸機Ho229/Go229戰鬥轟炸機,當時由當時著名的霍頓兄弟設計製造,這是世界上第一架沒有垂直尾翼的飛機,沒了垂直尾翼就減少了雷達反射面積,再加上整個機身的v字型設計,以及塗上了可吸收雷達波的黑膠,和木炭的混合物塗層,說是隱身轟炸機也毫不為過。
  • 誰家軍糧最奢侈?俄軍每天喝茶,法國軍糧能換3箱美國軍糧
    在中國古代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充分體現了在打仗的時候,士兵後勤生活保障的重要性,畢竟只有士兵有吃的情況下才能夠有力氣去戰鬥。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家對於士兵的軍糧都不同。作為美國大兵來說偏愛可樂,不僅可以喝可樂,而且在1950年的時候美國大兵的軍糧為7個罐頭和20支香菸。這看上去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這種號稱當時最豪華的軍糧,韓國人吃了後覺得相當難吃,只能拿來餵豬。在1981年,美國人推出了一種MRE軍糧。這種軍糧易於攜帶,具有長達5年的保質期,富含高熱量,具有各種必須的營養。
  • 19國軍隊戰地士兵軍糧大曝光 戰鬥名族的軍糧最好吃!
    一個名為「K-Ration「的展覽正在為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即將舉辦的義大利米蘭世博會提前預熱,該展覽展出了19個國家的士兵軍糧,此次展覽將一直持續到2月22日。  美軍作戰軍糧包:素食意面、餅乾、杏仁蛋糕、花生醬、鹽、糖、其它調味料、咖啡、咖啡伴侶、口香糖、溼紙巾、火柴、紙巾、塑料勺子、一次性飲用水加熱器以及一次性飲料袋。
  • 19元一位的自助餐,30種菜品葷素搭配隨便吃,這樣真的賺錢嗎?
    19元一位的自助餐,30種菜品葷素搭配隨便吃,這樣真的賺錢嗎?很多人都喜歡吃自助餐,因為菜品多,而且自由度大,非常隨意。然而也有的自助餐很便宜,我這邊附件就有一家自助餐,19元一位,30種菜品葷素搭配隨便吃,但是這樣真的賺錢嗎?這家自助餐剛開業的時候,很多人都去吃,評價特別好,然而大家都說,這樣的自助餐註定要倒閉,因為價格太便宜,肯定要賠錢的。然而2年過去了,附近又開過2家自助餐,後來又關門大吉。
  • 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一日三餐這樣吃才合理
    話說之前不是沒有聽說過有的人真的每天都是素食,但是沒有想到就在自己身邊。對於一個肉食愛好者的我來說,叫我每天吃素是萬萬不能接受也難以想像的。而且最關鍵的是,純素食會讓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素食中並不含有肉類種含有的營養,比如維生素D,比如一種能夠防止老化的抗氧化劑:肌肽。再者說,長期缺少肉類的攝入,會直接導致身體缺鐵、缺鋅、貧血等諸多隱患。
  • 搶秋膘時,多給孩子吃這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勝過大魚大肉
    搶秋膘時,多給孩子吃這菜,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勝過大魚大肉。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秋天到了,早晚開始涼爽,但白天依然炎熱,立秋之後第三伏還沒到,三伏俗稱「秋老虎」。今天琦哥給大家推薦一道營養全面、葷素搭配,適合孩子食用的菜。這道菜我經常做給孩子吃,軟糯鮮香還下飯,孩子特別愛吃。
  • 畢競悅:德國如何反思納粹
    對於德國戰後的走向,盟軍起了很大作用,在反思納粹方面也是如此。二戰後,美國人立即在自己的佔領區啟動了再教育和去納粹化計劃,目的是在德國的公共生活中廢除納粹黨,粉碎其根基,播下民主和自由的種子。為此,佔領德國的美國軍隊組織了一群心理學家和其他領域專家對德國人進行研究。在蘇聯佔領區,則強調對納粹分子實行集體懲罰,並且從一切生活領域中消除納粹主義。
  • 在納粹德國,女人的根本角色就是生孩子
    一、納粹對女性的定位一戰之後,希特勒認為,西方文明,尤其是德國面臨著衰敗局面。要想逆天改命,就必須建立一個團結統一、血統純正、時刻準備戰鬥的國家。因為只有純正的種族,沒有受到外界因素侵擾而退化的種族,才能奮起戰鬥,並且取得勝利。
  • 電影《無恥混蛋》裡的猶太美女蘇珊娜與納粹戰鬥英雄之間有愛情嗎
    兩大女主與導演合拍蘇珊娜一家人住在法國,在納粹佔領法國期間,她和家人藏在鄰居的地板下面來躲避納粹的追捕。一名獨自擊殺200多人的納粹戰鬥英雄德裡克愛上了美麗的蘇珊娜,他很了解電影,知道很多電影知識,也認識很多高官和電影導演,同時他還是即將上映,以他為藍本拍攝的納粹宣傳電影《國家的驕傲》中的男主角。幾次碰面,德裡克對蘇珊娜的追求非常恰當得體。
  • 舌尖上的軍隊 各國奇葩軍糧大比拼 還是中國軍糧最靠譜
    作戰人員後勤補給最重要的一環,非軍用口糧莫屬,軍糧的質量、數量直接影響軍隊戰鬥力的發揮。今天,本文即將帶領廣大讀者朋友們領略一下各個國家作戰部隊的口糧究竟是什麼樣的。中國的軍糧搭配多樣,營養和熱量比較豐富。以解放軍09單兵口糧為例,是我軍最成功的單兵自熱口糧之一,共有12種口味可供官兵選擇。
  • 納粹德國:崛起的災難
    僅1937年1年內,全德約有1000萬人參加力量來自歡樂的休假旅遊,「一時間納粹報刊、電臺和電影廣為宣傳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現在納粹德國的工人也成為可能。」德國還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聲稱,德國要實現「每個德意志職工擁有一輛小汽車」。納粹的政治牛皮不完全是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