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精細化」理念提升美術課堂的有效性

2020-12-17 可愛的小寶貝

一、美術課堂教學必須走精細化美術課程是普通高中課程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對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高中階段的美術課程應該有三學期共54課時的美術課,但是在如今一些高中學校裡一切為高考服務的宗旨下,又有多少學校開足了美術課程呢?筆者所在的學校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在高一開設了兩學期的音樂課,高二開設了兩學期的美術課,然而離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美術課程要求每個高中階段的學生必須獲得三個模塊的學分,因此只能完成兩個,還有一個學分要去課外社團活動的形式來獲得,或者是在兩學期的時間內完成三學期的課程內容,因此提高美術課的課堂效率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美術課必須走精細化道路。  二、美術教學過程的精細化,可以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精細化教學的基本特徵是重細節,力求在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精益求精。美術課因課時量少,內容豐富多樣,在教學過程中更應精選精講精練,才有可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精細化的教材選擇,更貼近學生的需求,使教學更有效  我們浙江省的美術課選擇的是湘美版美術教材,教材共分為五個系列的教學活動,課程的面很廣,量很大,如何選擇教材內容又是一個問題了,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原則下,我們在高一時對學生進行了一份問卷調查,在美術模塊中除了《美術鑑賞》你最喜歡哪個模塊?理由是什麼?最不喜歡的模塊是什麼?理由是什麼?結果顯示最受歡迎的是《篆刻》,其次是《繪畫》,最不受歡迎的是《電腦美術》和《攝影攝像》,對這個結果我們教師開始有些疑惑,但是統計了學生的理由發現多數同學是這樣的解釋:《篆刻》以後可以為自己刻一方印章保留作紀念,《繪畫》內容比較熟悉;不喜歡《電腦美術》和《攝影攝像》的理由是家裡沒有電腦、照相機和攝像機;綜合多方面的因素我們最終決定,尊重學生的選擇,農村學校在這些問題上的選擇確實應該考慮經濟性和可操作性。  (二)讓精細化充滿課堂的每個角落  精細化的教學設計保障課堂的有效性。要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必須精細化的備課,絕不能浪費一堂課,甚至是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因此教學設計的精細化必不可少了。本塊內容羅列一些篆刻教學過程中的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細節一:課堂引入。課堂引入是很多老師都在思考的問題。一個好的課堂引入能使學生快速的集中注意。

案例一:我們在上篆刻模塊第一課《中國印、中國情》的時候在課前1分鐘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奧運宣傳片」(奧運會會標中國印部分)並非有意識的組織學生去觀看,但是宣傳片強烈的視覺衝擊已經把嘈雜的課間變得寂靜了,學生的注意力都在畫面內容中了,等鈴聲響起後畫面正好停留在標誌中國印上,此時老師順水推舟進入課堂《中國印、中國情》……

細節二:課堂教學示範  美術課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示範」教學在課堂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如何示範更有效?這是每個美術老師共同關注的問題,我們總結了示範的幾種形式,也無非是傳統示範和現代多媒體示範,但是示範的方法、手段、時機與適度還是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的。  案例二:在篆刻教學過程中刀法教學示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篆刻的示範又不像繪畫可以大幅展示,幾釐米方的印石上篆刻技法動作幅度很小,前面幾個學生圍上來看,後面同學就根本看不見了,看著示範像是「啞劇」表演,效果一般。對此我們組裡進行了進一步討論研究,並自製了一個空心木盒,在示範的時候墊在印石下面,此時木盒像是一個擴音器把聲音放大了很多倍,後面同學不僅看清了篆刻的動作,也感受了刀石相碰發出的清脆而又有節奏的聲音,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細節三:課堂中的作業展示  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課堂中,課堂中的作業展示是學習活動至關重要的環節,課堂中的作業展示目的是:收集學習信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完成任務,完善學習成果。  案例三:在篆刻教學的課堂中,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圍坐,到作業展示的環節中要求同學把印章放在中間的小組展示板上,這樣方便了同組間的交流與學習,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在黑板前進行全班交流與學習,優秀的作品通過實物投影儀大屏幕展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團隊學習交流意識,使課堂展示更為有效。  三、精細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對細節的關注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都說教師的職業是偉大的,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教師的每一個教育環節更要精細化,教師要追求高效課堂與個性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細節,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關注細節、重視細節,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精細化教學過程對美術課堂的意義更為重大,從內容方面來說,「大美術」進小課堂,在有限的課堂上完成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教學過程必須精細化設計;從美術學科特徵來考慮,更要培養學生對細節的關注,在細節中發現美的存在,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春風化雨,教育無痕,我們更應重視教學細節!細節決定成敗,作為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讓精細化教學過程充滿課堂的每一個角落,讓課堂因為「精細」而更加「精彩」!

相關焦點

  • 農村美術課堂需要這樣
    美術是農村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美術教育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的提高,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新課改的浪潮下,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於農村美術課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農村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提高翻轉課堂有效性的路徑
    它與傳統的教學過程正好相反,是讓學生先根據學習任務和學習資源自主完成知識的學習,產生問題和疑惑,再到課堂上互動探究,促進知識的內化和技能素養的提升,有利於提升教學效果。通過實現有效教學,推進課堂革命,結合實踐探索提高翻轉課堂有效性的途徑。
  • GET|希望美術教育孫鏡健:精細化管理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我還要講一下自豪,我們創始人說他能夠帶著我們這2400名美術生,能夠把少兒美術單科做成這個樣子我覺得挺牛的,為什麼呢?因為少兒美術這個學科有它自己的尷尬。我自己就是美術生,我知道美術生的尷尬。第一點是天然的缺乏自律性,我說的是相對,相對缺乏自律性。所以我們做文化課、做學科,其實管理難度要比我們的藝術要相對簡單。
  • 【教育雜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
    另外,漢語的學習方法和英語有所不同,所以,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就會有許多障礙,不但影響了他們學習時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影響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面臨這樣的情況,初中英語教師需要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手段,關注學生們各自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探微,過來看一下吧!
    新課程理念的小學美術有效教學探微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觀念也在不斷更新。向課堂40分鐘要成績、要質量、要效率,是每一個執教者的目標,美術課也是如此。新課程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於美術課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那麼,在美術課中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
  • 油水分離法點燃美術課堂,提升教學有效性,水粉創意《春江水暖》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課題是《春江水暖》,少兒美術兒童畫水粉創意。大家好,我是@月畫子,一個有11年教學經驗的美術老師。專注少兒美術和零基礎學畫畫。家裡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在關注一下我哦。或許看到這篇美術教程後,您的孩子會從此愛上畫畫。
  • 平涼市2020年幼兒園美術學科課堂教學競賽與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活動
    為了打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提高教師參與課堂教學研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1月5日,平涼市2020年美術學科課堂教學競賽活動與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活動在崆峒區朝陽街幼兒園如火如荼舉行。一次活動,就是一次成長。
  • 如何提升在線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鄭師附小有高招
    2020年2月27日晚7:30,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在學校整體安排與部署下,以「如何提升在線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為主題,進行了全員全學科的網絡研討活動,旨在對兩周以來線上教學的情況進行梳理總結,探討個性化答疑解惑,回應家長關切,讓附小「學本課堂」在特殊時期的線上教學落地生根。
  • 翻轉課堂與翻轉學習:剖析「翻轉」的有效性
    本文由《遠程教育雜誌》授權發布作者:胡立如、張寶輝摘要 翻轉課堂教學在我國中小學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應用。 除了「流程翻轉」,另一個主流的理解是「課上講授和課下內化的翻轉」,這種理解更深入一步,然而它的不妥之處在於「講授」和「內化」並不是同等層面的概念,教師「講授」只是促進學生「內化」的一種途徑,所以「內化」的發生要貫穿課下和課上整個環節。有學者指出,翻轉課堂的目的在於増加知識內化的次數,分解知識內化的難度,是促進漸進式的知識內化的重要途徑[9]。
  • 聚焦同課異構,鄭州107高級中學打造精細化數學課堂
    學生踴躍上臺展示數學課怎樣上才能讓學子更感興趣、更高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這是所有數學老師們孜孜探索的目標和方向。楊潔老師用簡潔的語言、優美大方的教態給我們呈現了一節優質生本課堂,她耐心地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做題與思考,注重每個知識的落實,通過生動的課件與細緻地講解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每個知識點都有相對應練習,做到了知識能力的達標與落實。高一數學組的李磊老師和王江海老師共同出示了《直角與平面》這一課。
  • 網絡教學中如何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網絡教學的有效性,最大程度發揮網絡直播授課的優勢,讓學生獲得提升呢?所以網絡直播授課,首先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備課方法,加強師生互動環節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聽老師講,更要讓學生自身加入課堂教學,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具體做法流程如下:課前準備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前預習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於永正老師說過:「書不讀書不開講」。
  • [42中] 「一日三思」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日三思」之教師在日常的交流、研討中共進    新學期開始,鄭州42中使用了「調節教學案」,在使用的過程中,學校提出了教師做到「一日三思」的要求,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月16日下午,鄭州42中召開了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討會,參與教學模式改革的一線教師暢談使用教學案的情況,分享教學改革的喜悅,研討解決改革中的困惑。     「一日三思」,指的是「一思」我的教學是否有效?「二思」誰的教學比我更有效?「三思」怎樣的教學才是最有效?
  • 學生管理丨精細化全程化管理模式
    伊頓名師補習學校採用「五位一體」的學生管理模式,重德重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班級精細化管理我校專注中高考補習,經驗豐富,更懂中高考,更懂教育,採用小班式教學(精品班35人、VTP班25人),精細化的個性服務,學科老師全天候教學、陪讀。班主任全天管理學生心理、學習狀況、目標規劃、時間等工作!
  • 在線教育需要精耕細作,掌門1對1等頭部企業如何實現精細化運營?
    據艾媒在線教育行業報告指出,掌門1對1在K12在線一對一全科輔導領域佔據著近八成用戶份額,掌門1對1堅持個性化、標準化、數據化三大理念,設立人才培訓標準化流程,將數據管理做到透明化,也已率先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基於在線1對1教學模式,掌門1對1有著「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優勢。
  • 昌樂齊都實驗學校假期提升培訓進行中:專業化成長,精細化發展
    8月28日上午,昌樂齊都實驗學校假期員工素質提升培訓繼續進行中,學校邀請知名教育專家韓慶芳老師給全體教師作了《用心和智慧打造特色班級活動》的專題報告。報告中,韓老師以自身獨特的教育經歷為出發點給老師們呈現了深情而有溫度的報告,韓老師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情懷深深感染了現場教師,讓大家獲益頗豐上午第二階段的培訓中,學校卓越主任工作室的崔峰、李會潔、肖倩、孫圳、王萌萌等老師作了關於班級管理與建設方面的經驗分享。
  • 遼寧昌圖:實驗中學:精細化管理讓教育更上一層樓
    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務,昌圖實驗中學結合新形勢下教育現狀,把提升教育質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貫徹「陽光分班」、加強精細化管理等舉措積極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的和諧發展。桃李芬芳春滿園專欄,9月14日播發《縣實驗中學 加強精細化管理 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 淺析提升高中美術課堂中國畫教學實效性的方法
    而在弘揚優秀文化的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要重視中國畫的教學,以讓學生對中國美術文化魅力有新的體驗,同時促進他們藝術素養提升,還能讓學生們肩負起繼承和弘揚中華優化美術文化的責任。在國畫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相關影視的視頻資料,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鄭州市民辦教育精細化管理觀摩會在建業...
    ▲鄭州市教育局民辦教育管理處副處長李強  會上,建業外國語中學校長朱永仁首先做為民辦學校精細化管理的唯一示範學校代表發言,他分享的主題是《基於生命成長的精細化管理》。朱永仁校長從「精細化的夢想種植,激發生命的動力;精細化的課堂滋養,潤澤生命個體的成長;精細化的多元課程,培育生命成長的沃土;精細化的安全護航,呵護生命的成長;精細化的環境育人,涵養生命的美麗。」五個方面做了詳細解讀,將學校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的具體做法做了認真分享。他最後強調,「為每一名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是建業外國語中學的教育理念。
  • 「平和一中」實施精細化管理 辦人民滿意學校
    ,秉承「規劃和堅持是最好的管理」的思路,著力推進精細化管理,營造「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努力把平和一中建成辦學理念先進、辦學行為規範、辦學特色鮮明、輻射影響明顯、人民群眾滿意的學校。平和一中認真落實教學教研常規工作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