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第二次月考陸續開始,雖然這只是一次小考試,但好的成績可以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給接下來的期末考做準備。
為了幫助孩子們拿下這這次月考,下面將從全科總複習、各學科重點、薄弱學科突破、複習計劃和考試技巧5個方面分享備考經驗,希望全方位能夠幫助孩子提分。
▍列出重要內容一覽表
為了便於記憶和應用,需要把重要內容列成一覽表,將其縱橫關係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一覽表可以一張張分別做,也可以綜合在一張大紙上。
一覽表方法如下:
1)將相同的知識點整理到一塊。將規律一樣的知識點總結到一塊,便於觸類旁通。不管題型怎麼變,知識點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歸納的要點。
2)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通常是一個橋梁形式的中間公式,只要掌握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就很容易將所有的知識串聯起來,組成一個串聯式的網絡。
3)做整體框架圖時,將每個知識點用一個簡單的詞語或短句概括,然後用序列的形式,總結在一起,最後用大括號括起來。在畫圖過程中,多用一些箭頭、矩形、橢圓之類的數學符號,便於記憶。
4)知識點在結構圖中,要充分體現它的簡潔性和概括性。抓住一些關鍵詞、重要公式、重要思想就可以。
▍卡片記憶法
對於那些需要背誦的、互不連貫的內容,則可以使用卡片來記憶。
卡片記憶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記憶方法,就是把想要記憶的知識點寫在小卡片上,然後放在生活學習中會經常注意的地方,比如書桌上、洗手池旁、鏡子旁邊、房門上等,多看幾眼,這樣不經意間就記住知識點。也可以把這些卡片隨身攜帶,利用零散時間隨手拿出來進行記憶。
製作「卡片」的注意事項:
1)每張卡片最好只寫一個問題,一個事例,或者同一個類型的問題。這樣既是靈活,又不會顯得凌亂,記憶起來也避免了知識點的混淆。
2)每一張卡片上對於要記憶的難點一定要註明來源,像書名,作者等,這樣便於查找和檢索。
3)隨著知識點越來越多,小卡片也會積累的越來越多,但一定要切記,這些小卡片千萬不要扔掉!分門別類地整理起來,一方面便於以後查閱,另一方面如果發現與之前相關的,有代表性的例題,還可以添加上去,不斷完善知識系統。
▍語文:緊跟教學進程複習
語文學習重在平時的積累和領悟。在準備月考前,要按計劃複習,多花時間和精力複習弱項,不要在已經掌握的知識上浪費時間,更不要搞題海戰術。在複習中要尋找弱點,突出重點,提高審題能力。
除了跟老師進度複習課本內容外,還可多讀、多背些文章,多看些課外讀物,擴大知識面。
▍數學:重在掌握基礎知識
月考主要檢驗的是孩子們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因此,在備考時,重點要梳理學過的知識。利用月考,可以檢驗掌握的基礎知識是否紮實。數學複習,要重點掌握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別在難題上花太多時間。
▍英語:每天記詞彙句型
對英語學科而言,模塊教學帶來的變化之一就是詞彙量比以往更大了。無論使用新版教材還是舊版教材,要堅持記憶詞彙和重點句型,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複習,理清時態,記憶典型句式結構和固定詞組的用法等。
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的複習資料,然後按照英語學科的各項專題逐一進行複習,如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等,中間可以交叉通覽基礎知識。複習時要多留意以前考試或平時練習中的錯題,進行強化理解與記憶,反覆訓練,掃除盲點。
這一階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但這並不是說其他科目可以丟開不管。
▍重點在於做練習
這個階段的複習重點在做練習,以訓練應用能力。像數學、物理等學科,可以使用習題集之類的書。所做的練習,要和教材的基本內容有關,並參照有關的一覽表。
語文、英語等學科,要以教科書為中心,反覆練習讀法、譯法、語法等。這些學科的知識範圍較寬,複習時應把思路放開些,把有關的知識聯繫起來進行綜合練習。
▍徵服薄弱學科的方法
基礎不紮實,卻猛看各類參考書,或是做各種很難的練習題,不但浪費了時間,效果還不會好。關鍵是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複習這類學科,最好是與一位擅長這些學科的同學一起進行,這有利於你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
面對一門學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複習,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強薄弱環節上。
方法這麼多,但是要想複習效果更好,成績不同的學生,在複習過程中側重點也不同,一定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量身制定複習計劃!
▍優生:查漏補缺為主
優秀生千萬不能一味鑽研偏題怪題難題,而忽略了基礎題。成績優異的同學要以查漏補缺為主。以保持優勢為前提,讓強科更強,把稍弱科目補好,爭取均衡提升。
此外,在複習過程中要強化審題意識,注意規範答題。優秀生容易失分的地方往往是小細節,應避免因粗心而造成的失誤。而在答題過程中也要注意步驟完整,書寫規範,用語正確。
▍中等生:全力攻克弱科
成績中等的同學應該盡全力攻克弱科,這是中等生提高成績的關鍵。可尋求課外輔導,與優等生交流,參考一些增分策略,補足弱科弱項。中等成績的學生同時要緊跟複習進度,不能為了提高弱勢科而脫離老師的步伐,錯過老師講授的重點知識和解題技巧。
▍後進生:立足基礎知識
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在這剩下的時間內大幅提高成績並不現實,所以,要力保基礎題。成績相對落後的學生,要立足課本,夯實基礎。
此外,雖然基礎較弱,但後進生也要克服自卑、自棄心理,以及對弱科弱項的恐懼心理。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成績也能得到較大的提升。
「六先六後」的考試技巧送給孩子們,不僅助力月考,更是為期末考做準備!
▍先易後難
就是先做簡單題,再做綜合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果斷跳過啃不動的題目,從易到難,也要注意認真對待每一道題,力求有效,不能走馬觀花,有難就退,傷害解題情緒。
▍先熟後生
通覽全卷,可以得到許多有利的積極因素,也會看到一些不利之處,對後者,不要驚慌失措,應想到試題偏難對所有學生也難,通過這種暗示,確保情緒穩定,對全卷整體把握之後,就可實施先熟後生的方法,即先做那些內容掌握比較到家、題型結構比較熟悉、解題思路比較清晰的題目。這樣,在拿下熟題的同時,可以使思維流暢、超常發揮,達到拿下中高檔題目的目的。
▍先同後異
先做同科同類型的題目,思考比較集中,知識和方法的溝通比較容易,有利於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
▍先小後大
小題一般是信息量少、運算量小,易於把握,不要輕易放過,應爭取在大題之前儘快解決,從而為解決大題贏得時間,創造一個寬鬆的心理基礎。
▍先點後面
近年的數學解答題多呈現為多問漸難式的「梯度題」,解答時不必一氣審到底,應走一步解決一步,而前面問題的解決又為後面問題準備了思維基礎和解題條件,所以要步步為營,由點到面。
▍先高后低
即在考試的後半段時間,要注重時間效益,如估計兩題都會做,則先做高分題;估計兩題都不易,則先就高分題實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時間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當然,考分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不能當作知識掌握程度的唯一尺度。考得好的孩子,說明對這個月的學習內容掌握得比較好,比較適應複習氛圍,但不要自滿,要看到不足;考得不太好的孩子,也許是沒掌握有效的複習方法,還在磨合期,不要灰心,要及時查缺補漏,改進學習方法,努力提高複習效率。
再苦再難,也要堅持,只為那些期待的眼神。
孩子們加油吧,最終的成功都是每一次考試的積累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