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寫道林語堂用英文為東坡做《蘇東坡傳》,其中第二章的標題就是《眉山》,眉山因為蘇東坡而走向世界。但是在這一章裡,林語堂弄錯了蘇洵求子的神仙,他說是張果老,其實並不是,而是一位得道升仙的眉山本地人。
歪?蘇東坡竟然是蘇洵求子求來的?哪個神仙這麼靈?我咋不知道眉山還有神仙?
在我讀東坡資料之前,我也不知道眉山還有得道神仙,想來跟我一樣的人不在少數。我們讀過的書不算少,可是故鄉的歷史文化卻是燈下黑。所以今天趁過年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眉山的「送子張仙」張遠霄,他不但送子還是「兒童保護神」,他的道場就在岷東新區富牛鎮的蟆頤觀。
蟆頤觀,自唐、宋、明、清一直為眉山勝境,蜀中名觀。三蘇、陸遊以及明清眉州知州都曾前往遊謁題詠。唐末爾朱真人、楊太虛皆得道於此。蟆頤觀又叫重瞳觀,因為是重瞳仙翁的道場。重瞳仙翁叫陸修靜,據說是陶淵明的摯友。他的眼睛和西楚霸王項羽一樣,共有四個瞳仁,所以叫「重瞳仙翁」,又叫「四目仙翁」(還有這樣的人,不知道是怎樣的重瞳?)。而記載張仙故事的史料不少,其中據《續文獻通考》和《四川通志》載:張遠霄,唐代道士。嵋山(即「眉山」,今屬四川)人。
他的成仙故事梗概:五代時期,有一位少年叫張遠霄,在山上遇到一位老人,拿著一張竹弓,幾隻鐵彈,要賣給張遠霄,索價卻高得沒有道理。還說彈弓能闢疫病,是個寶貝。張遠霄本是個彈弓發燒友,平時玩彈弓百發百中,出神入化,他相信老人的話並要購買。老人又傳給他度世之法。這時張遠霄才注意老人眼裡有重瞳。多年後,張遠霄路過白鶴山,看到一座四目仙翁的石像,有人對他說:「這是你的師父啊!難道你不記得竹弓、鐵彈了嗎?」前塵歷歷,頓時,張遠霄猛然大悟,遂證仙道。張遠霄得道成仙后,依然經常週遊人間,據說他只要看到誰家有災氣,就用彈弓發彈擊之,將其驅散,是一位用彈弓為人類造福的正直善良的神仙。很快他的威名便傳遍了人間。
中國民間還認為張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稱他為「張仙爺」。舊時過年祭神的時候,要買一張張仙神像,貼在煙囪旁邊。俗傳天狗會從煙筒裡鑽進屋來,嚇唬小孩,吃小孩,或者給小孩傳染天花。將張仙像貼在煙囪旁,天狗就進不來了。張仙神像旁還常貼上對聯:「打出天狗去,保護膝下兒」。橫聯是「子孫繩繩」。此外,人們還認為生男孩要懸弧矢(弓箭),張仙所夾「彈」與「誕」字諧音,暗含「誕生」之意,因此人們將張仙爺奉為專管人間送子之事的「誕生之神」。其神姿與一般神仙不同,一身華麗的貴族打扮,面如敷粉,唇若塗朱,五綹長髯,飄灑胸前,一幅十足的美男子形象。他左手張弓,右手執彈,作仰面直射狀,周圍一般都圍繞著五個小孩。若是神禡兒,右上角還常畫有一隻天狗。
齊白石畫作《送子張仙射天狗》
為什麼說蘇東坡證明張仙超靈驗呢?因為蘇洵也曾經向張仙求了數年。在張仙的故鄉眉山,有一位博學鴻儒蘇洵,也曾因艱於子嗣而發愁。後來蘇洵到蟆頤山燒香,回來後晚上果然夢見張仙,對他笑笑,向天發了兩枚彈丸。再後來,蘇洵果然得到了蘇軾、蘇轍兩個兒子。張仙對故鄉也真是一往情深,一送就送了兩個大文豪。為了表示感激,蘇洵寫過《張仙贊》,還寫過《題張仙畫像碑》(《全宋文》作《題張仙畫像》)。下面是《題張仙畫像》內容實錄:
洵自少豪放,嘗於庚午重九玉局無礙子肆中見畫像,筆法清奇,雲乃張仙也,有禱必應,因解玉環易之。洵尚無嗣,每旦露香以告,逮數年乃得軾,又得轍,性皆嗜書。乃知真人急於接物,而無礙之言不吾誣也。故識其本末,使異時子孫求讀書種者,於此加敬焉。
用一個玉環換取張仙畫像並且求禱數年,蘇洵真是誠意滿滿。今天在蟆頤觀裡還有蘇洵求子的遺蹟。
今天的蟆頤觀是十分清幽的道觀,有著非常深奧的道家文化,我從接觸道家文化,也才開始去主動學習,希望以後在更多的文章中能向大家介紹。今天是大年三十,按照眉山習俗,大年初一就是踏青的日子。過年踏青和遊玩大可以去拜訪下我們眉山自己的名勝古蹟蟆頤觀。走近山門就見真正的古樹參天,有好多棵楠木一看就是幾百年樹齡了。山門外觀景臺,臨岷江看眉山城,視野開闊,風景淨收眼底。蟆頤觀的仙人也不只送子張仙一位,去祈福求保佑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心誠則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