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琅琊榜》中尋覓南京風景 最念玄武湖

2020-12-13 大蘇網

我的父母一定常牽我來玄武湖上,搖槳蕩舟,還要用手絹包煮熟的菱角回家。 ——余光中

這頭,淺淺的海峽永遠年輕。那頭,余光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老去。

余光中近影。

儘管已戴上助聽器,但這位九旬老人仍在《琅琊榜》裡,搜索長江和玄武湖的蹤跡。

余光中太有名了,幾乎每個人都在他那首《鄉愁》裡體會過人生百味。可誰能想到,詩人自己的鄉愁如此想得卻不可得。

這種反差,似乎也是他人生的縮影:生於1928年重陽節,既有菊花詩酒,也有顛沛流離的避難。所以,他愛自稱「茱萸的孩子」,聽起來有種浪漫又傷感的宿命感——你奈人生何?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石磊

「《琅琊榜》很好看」

因為身體原因,余光中淡出公眾視線已有時日。不過,余光中和妻子範我存,仍在關注海峽對岸的點點滴滴。比如,以南朝金陵為故事背景地的「爆款」電視劇《琅琊榜》。

「《琅琊榜》很好看,我們認為這是大陸拍得最好的電視劇,買了整套光碟。」妻子範我存有些興奮,「現在我們朋友分成兩類,一類是看過《琅琊榜》的,最多的看過7遍,另一種當然是沒看過的。」

「片子裡面沒看到長江,也沒看到玄武湖……」余光中插話了,他至今沒忘南京莫愁湖、雨花臺、北極閣、月牙湖這些「少年前塵」。

記憶的星雲以前,則是不得不提的棲霞山,「我的母親在重九前一日登高,次日凌晨生下我,她登的就是南京棲霞山。」

1928年重陽節出生的余光中,對自己的生日很滿意,還自稱為「茱萸的孩子」,不過他也提到,「重陽節的意義為避難,自豪中又感到深沉哀傷。」

余光中認為,他那一代的孩子,似乎全誕生在重九這天。因為那代人,或多或少都被卷進了戰爭。

隔著一條街的愛情

「抗戰勝利後,我在蘇州讀了年初二,到南京明德女中讀初三,學校對面,就是他讀的南京青年會中學。」範我存口中的明德女中和青年會中學,現在分別是南京幼兒高等師範學校和南京第五中學,依然只隔著一條莫愁路。

但二人真正結緣,還是因為文字。

「我高三那年,和幾個同學合辦了文學刊物,把拜倫的詩《海羅德公子遊記》詠滑鐵盧的一段,譯成了七言古詩。不難想見,一個高三的男孩,哪會有舊詩的功力呢?」余光中把刊物在學校附近的書店寄售,自然是一份也沒銷掉,只好搬回家。沮喪之餘,他寄了份刊物給當時只見過一面的範我存,「她不管什麼平仄失調,卻知道拜倫是誰,覺得能翻譯拜倫的名作,當非泛泛之輩。」

只可惜聚散無端,直到譯者余光中讀完兩年大學之後,才和讀者範我存在臺灣重逢。

「大蘿蔔」問胡適單詞

1947年,余光中考入金陵大學,用他自己的話說,「從一個『南京小蘿蔔』變成『南京大蘿蔔』。」根據余光中的回憶,當時金陵大學學生並不多,他讀的外文系尤其少,一年級的新生只有7人。

然而,那時的余光中並不擅交際,朋友也很少,但他沒有像一般文藝青年般攀附名流。只有一次,余光中讀莫泊桑小說的英譯本,書中把「斷頭臺」拼寫錯了,查遍字典都找不到,便寫信去問他認為當時最有學問的胡適等人,「也許我寫的地址不對,一封回信也沒有收到。」

英文版《鄉愁》,想聽嗎

胡適沒有遞來回音,但余光中的另一封「信」,早已被無數華人打開。你猜對了,就是《鄉愁》。自古詩歌一體,臺灣音樂教父羅大佑曾把余光中的《鄉愁四韻》譜曲傳唱,給《鄉愁》插上音樂翅膀並得到作者認可的音樂家晁岱健,正來自南京。

時間回溯到2002年前後,在一場慶祝北京申奧的活動上,余光中受邀現場朗誦《鄉愁》。當他念出「我在外頭」時,臺下萬餘名觀眾突然齊誦「母親在裡頭」。晁岱健被「擊中」了,「這首詩打動了無數同胞,為什麼不把它以音樂的形式呈現給更多人呢?」

2006年聖誕節前,晁岱健終於製作出了第一個小樣。2007年初,他就等來了余光中的回電,「聽了歌曲,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對大陸的思念之情倍增。」

10年過去,二人聯繫不斷。曾經「不自量力」翻譯拜倫作品的「小蘿蔔」余光中,已經把自己的《鄉愁》寫出了英文版。於是,今年4月19日,晁岱健帶著英文版歌曲,敲開了余光中的家門。

也許不久之後,英文版《鄉愁》將在全世界傳唱。

回首再來,最念玄武湖

2000年秋天,浪子回來了。那段時間,南京滿城金桂盛開,飄在空中的香味被余光中稱為「鄉愁最敏的捷徑」,但最能安慰浪子的,無疑還是玄武湖。當年重九前一天,余光中在母校南京大學公開演講,雖然只貼了張小海報,但學生的熱情還是讓主辦方措手不及,三遷會場才能開講。「我在大陸演講,一般以《民歌》結尾,我說『風』,你們說『也聽見』。這樣比較簡單,聽眾能和我,如果大家不和你,那就很尷尬了。」

這就是被大時代裹挾著順流而下90年的余光中,他懷揣的浪漫和苦楚、詩酒與襤褸,希望你能聽見。

相關焦點

  • 余光中去世生前愛看《琅琊榜》 自稱是地道南京大蘿蔔
    2008年,余光中回到小學母校崔八巷小學——如今的秣陵路小學。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劉莉 攝自稱「大蘿蔔」 最愛淮揚菜 去年接受本報採訪時,他還在電視劇《琅琊榜》中尋覓玄武湖近20年來,余光中回大陸60餘次,寫了許多關於返鄉的詩。
  • 南京玄武湖風景好,門票免費,但比不上杭州西湖
    中國是一個注重傳統、歷史、人文的古國,傳承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借景抒情是歷代文人最常見的做法。作為江南最著名的風景區,西湖自古以來吸引了大批名人雅士前來一睹風採,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名篇故事。西湖邊上,處處是風景,三潭映月、蘇堤春曉、曲院荷風、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每一處風景都在精妙中飽含著大量的人文歷史故事,讓人流連忘返。
  • 到南京不來玄武湖,到玄武湖不賞煙柳,會讓你感覺錯過點什麼?
    玄武湖的楊柳名氣很大無論是清乾隆時期的「金陵48景」,還是1984年評出的「新金陵40景」,玄武湖的煙柳都名列其中,已成為南京的代表性景觀。當然,玄武湖的楊柳還有你看不到的風景,它在詩中、在畫中、在遊記中、在消失的記憶中。一首流傳千年的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 南京玄武湖,作為AAAA景區免門票,下了火車就能到
    南京是八大古都之一,是最值得一去的城市。在南京這座城市,旅遊景點幾乎是去過的遊客需要打卡的地方。這就是玄武湖。位於南京玄武區的玄武湖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雖然是AAAA級旅遊區,但在市中心,但不收門票,對遊客免費開放。
  • 南京玄武湖,免費的4A景區,從這裡可以登上城牆賞景
    玄武湖位於南京老城區的北面,是去南京旅遊必去的景點。這是國家4A級旅遊景點,但不收門票,對遊客免費開放。東邊是鐘山風景區,南邊和西邊是古老的明城牆,玄武湖風景朦朧,令人陶醉。南京的玄武湖一直與杭州西湖並列,是江南的名湖之一。
  • 六朝皇家園林南京玄武湖,人文歷史豐富悠長,景色優美
    皇家園林,北方有北京頤和園,南方有南京玄武湖。玄武湖在六朝時期為皇家園林,明朝時期闢為黃冊庫,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玄武湖與嘉興南湖、杭州西湖並稱江南三大名湖。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市區,四周由紫金山、明城牆,南京站和南京國際展覽中心環繞。
  • 作為國內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南京玄武湖與杭州西湖相比無異
    談到江南四大名城,一般大家都認為是:蘇州、杭州、南京、揚州,它們都是歷史悠久,風景優美的城市。談到這四個城市的共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它們都有一個湖泊,分別是金雞湖、西湖、玄武湖和瘦西湖,它們都是城市中知名度較高的湖泊,以其秀麗的景色吸引了眾多遊人慕名前來。
  • 玄武湖真的稱得上是南京市的瑰寶
    作為江南的城市,南京也不例外,同樣是水鄉,但又不同於其它的江南城市。她們的城市中一般河流密布,卻不見非常開闊的湖泊。南京的城市中河流不是很多,卻有很多開闊的湖泊,她們依偎在古老的城牆邊,錯落在青山的懷抱中,蕩漾在古老的名居旁,像顆顆晶瑩的珍珠串起了古老韻味的小河。一座座如瑪瑙般的小島、綠洲鑲嵌在開闊的水面上,亭臺軒榭散布在島上洲上,古樸寂靜,又不失美麗與端莊,顯得恰如其分。
  • 南京玄武湖由「五洲」變成「六洲」
    玄武湖裡有五個洲,這一點南京人都知道,民國時期,玄武湖公園還因此改名為「五洲公園」,至今還有不少老南京人依然習慣使用「五洲公園」這個名稱。最近,有市民發現,玄武湖西北方向的水面上突然多出一個「洲」,難道玄武湖要變成「六洲」了嗎?「六洲格局」會破壞玄武湖的整體景觀嗎?
  • 江蘇南京甘熙故居、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雞鳴寺旅遊景點介紹
    一、江蘇南京甘熙故居旅遊景點推薦甘熙故居面積2.1萬平方米,是中國城市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具有清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之一,這兩組現有建築都是磚木結構,每組有五個入口,通常稱為「九十九間半」。甘熙是晚清著名的天文學、地理學和輿論藝術的學者和目錄學家,他曾為道光皇帝的妃嬪們勘察並選定墓地。
  • 詩人余光中去世 余光中個人簡歷家庭背景在世時照片一覽
    據臺媒東森新聞報導,詩人余光中在高雄醫院過世,享壽90。【余光中經典詩歌作品盤點】  原先只以為是天氣多變、氣溫偏低,到醫院檢查後決定住院靜養,沒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風,肺部感染、轉進加護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兒們也從國外趕回,謝絕採訪,結果1天之隔,這位作品多選入課本、文壇的「璀璨五彩筆」就過世,親人與文壇好友都十分傷痛。  余光中,1928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 旅遊:翠洲——玄武湖五洲之一,拍照的好去處
    翠洲位於玄武湖東,因洲上修竹亭亭、雪松如蓋、翠色浮空,故名翠洲。翠洲風光幽靜,別具一格。長堤臥波,綠帶繚繞,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了「翠洲雲樹」的特色,是賞綠的好去處。翠洲在玄武湖公園裡面,湖風可以吹進來,很舒服,而且環境非常的清幽。
  • 大學生將大觀園「搬」進玄武湖
    遊園惜鳳、蕉下墨客、一夢瀟湘……10月24日,2020「陳植杯」花園設計與營建競賽暨2020江蘇省研究生花園設計與營建科研創新實踐大賽落下帷幕,玄武湖情侶園裡新添的15處別致小景,每一組設計都對應著一位紅樓人物。
  • 《收穫》專欄 余光中《隔海書》:金陵子弟江湖客
    余光中曾在《收穫》開設專欄《隔海書》,這篇回憶大學歲月,「在石頭城中的悠悠歲月,我長得很慢,像一隻小蝸牛,纖弱而敏感的觸鬚雖然也曾向四面試探,結果是只留下短短的一痕銀跡。」石頭城的氣息,想必化作他此後詩歌和散文中的靈氣和漢魂唐魄吧。所以余光中回憶的是金陵大學,卻勾起讀者各自的「青春」。金陵大學前身
  • 南京玄武湖 牛首山 大報恩寺創客流新紀錄
    夫子廟風景區「擠」、中山陵風景區成了停車場、玄武湖划船排長隊……這幾天,很多市民在朋友圈調侃說:「不是說好的空城嗎?怎麼到哪兒都是人擠人?」 南京市旅遊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根據監測,2016年2月7日(除夕),南京七大景區遊客總接待量僅有16萬人次。
  • 半月內,南京玄武湖兩次驚現「花神之神」
    南京玄武湖在短短半個月之內,有幸兩次見證「花神之神」的美麗景致。   並蒂蓮又名同心蓮,是荷花中的珍品今年7月12日,玄武湖景區內靠近月影橋的地方出現了第一株並蒂蓮,7月26日人們在西南湖又發現了第二株。好事成雙,並蒂蓮的祥瑞之氣為南京這座城市帶來「蓮蓮」好運。
  • 玄武湖五洲名曾在全市「海選」
    玄武湖是南京人最熟悉的市內公園了。尤其是玄武湖分為五洲,更是人盡皆知,也是玄武湖的特色之一。不過,玄武湖的五洲名稱並不是從來就有,而是後來改的名,而且當年改名的時候,還經歷過一場爭議,如果那時候就有微博,那它肯定就是南京人微博上的熱門話題了。金陵晚報與南京市檔案局聯合舉辦的「檔案,檔案??
  • 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一生寫不盡的鄉愁
    提到余光中先生的名字,印象最深的,可能是那首收錄在語文課本裡的《鄉愁》。《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余光中1928年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1950年他隨家人遷居臺灣。多年來,余光中筆耕不輟,創作了許多經典的詩歌和散文。梁實秋曾稱讚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裡寫下《鄉愁》。一首《鄉愁》,傳誦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40多年來,這首詩在海內外華人間被廣為傳誦。
  • 玄武湖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主要包括櫻洲、梁洲、翠洲等五塊綠洲,薈萃了許多的名勝古蹟,現在是南京最大的文化休閒公園。春天適合遊櫻洲,能看到綴滿枝頭的櫻花;這裡還有荷花園,是看荷花、拍照的好去處。菱洲的臺菱花架上能眺望鐘山的景色;梁洲有盆景園、杜鵑園樓等景觀,每年10月-11月左右會舉辦菊花展。
  • 南京的這六個景點,風景優美,讓人流連忘返
    南京的這六個景點,風景優美,讓人流連忘返!秦淮河畫舫的風景如畫,乘船旅行看著真的很美!中華門城堡又稱甕城、四方城、月城、曲池。位於南京市中華路南端,是南京城的南大門。城堡高21.5米、東西寬118.5米、進深129米,佔地165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