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寒假作業「猛於虎」:評價機制應多元豐富

2020-12-16 騰訊網

「光明網」微信公號2月15日消息,寒假作業,最近也成了新聞的富礦,照出離奇、荒誕乃至令人不寒而慄的一面。

在浙江寧波,孩子因為寒假作業沒完成挨了揍,帶著自己5歲的弟弟離家出走了;在江蘇靖江,一名上二年級的孩子因完不成寒假作業,謊稱家中遭賊、自己被小偷打暈,被偷走了一隻放著做好的寒假作業的包,驚動了當地刑警;而在安徽池州,一名16歲的少年,因寒假作業未完成就跳湖自殺,後因恐懼自行遊上岸,隨後又欲跳樓自殺,所幸,被一位民警所救。

因作業而自殺,並非孤例,倘若將暑假作業、日常作業都納入統計範疇,那麼數字將更加沉重。2016年7月,鎮江10歲男童因不滿暑假全是作業,衝向馬路欲自殺;2016年1月,甘肅8歲男童因為寫作業被斥責,在家中自殺;2015年8月揚州15歲少年因暑假作業沒做,喝除草劑自殺未遂;2015年7月,杭州11歲女生因未交作業被家長領回,跳樓身亡……

當看到這些,大人們,是否也能像孩子們一樣,感到「作業」二字的沉重?當這些事實在眼前,恐怕不能只是停留在「現在的孩子怎麼了」的疑問層面,是時候檢討「我們給孩子們營造的世界,怎麼了?」

如今的作業,恐怕已經變得細緻、豐滿而立體,填塞了孩子們童年的每一個隙縫。不少學校,有紙質版傳統作業,也有出書、做木質工藝品、設計機器人等所謂「綜合素質」作業,還有各種網絡的線上作業,一些學校還自誇這種作業「既防抄襲,又不怕學生祭出『作業丟了』的藉口」。一部分家長,進入班級的微信群、QQ群,納入整個「作業體制」的一部分,形成了全天候的督促機制。想必不少學生、家長對這一套路恐怕都頗為熟悉。

作業只是表象,那些乘法口訣、唐詩宋詞如何能逼死孩子?值得反思的,應該是這個作業體制所伴生的以量化為特徵、被塑造成權威且極其單一的評價標準。有媒體曝出,不少家長幫孩子寫作業,並不只是孩子作業多,而是要讓孩子得到「優秀」,作業成了量化孩子「價值」大小的核心標準。

這個標準,不僅是教育思路,甚至演變成了控制手段,同時以心理暗示的方式,扭曲了自我評價體系。試想,一旦在這個體系中受挫,再碰上獨斷型的學校,家中恰好又是維護作業體制的家長,孩子的處境就如同四處碰壁。在這一標準之下,一旦打上「失敗」的標籤,面臨「淘汰」的前景,十多歲的學生,如何能形成反思機制,並建立起其他向度的自我評價,合理認知個人價值?

自殺,如今成為有些學生尋求解答最為沉重的選擇。只是,說某些學生「太脆弱」就太輕飄了。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曾在《自殺論》中總結了一種自殺類型——宿命型,即由於社會的過度規範,成為一種負擔,一旦逸出軌道,將無從尋求出路,因此整個人生被塗上宿命的色彩,從而悲觀絕望。看著這些理論,再面對孩子們令人驚駭的選擇,是否有恍然大悟之感?

觀照一個社會精神層面的飽滿,不僅在於出了多少尖端人才,而在於評價機制的多元、豐富,對「落後」「異類」的包容程度。這不只是包容「不做作業的孩子」,對過於優秀的孩子也是保護。曾在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上登場的神童孫亦廷,因為聽覺過於敏感而反應超出常人,成為班級的異類,遭遇欺凌,學校無力解決,最終遠走異國。評價機制如果刷掉各種有著鮮明差異的個體,最終只剩下「作業寫得好」的學生,可以想見,若干年後,會形成怎樣的社會圖景。

有些人或許覺得,不值得如此小題大做,這些不過是「交不上作業」的「後進學生」,「別人都交他們為什麼他們交不了」。但面對因為作業,前赴後繼棄生命於不顧的孩子,沒有反思,只剩下如此冰冷的話,就是將他們向樓頂的邊緣,又推了一步。

相關焦點

  • 小明說:「病毒猛於虎」,應「道路以目」!
    真是「病毒猛於虎」,咱要「道路以目」!還是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吧!敲黑板!敲黑板!敲黑板……「新冠後遺症」:近期,不少乳山人患上了「新冠後遺症」,也就是外出強迫症(如上圖),表現為在家待不住、坐不住、留不住,想盡一切辦法非要出去,有些人,為了出去編造各種理由,竟有甚者從圍擋間隙中偷偷溜出。
  • 大學生的寒假作業更要豐富一些
    雨茂看到1月5日《中國教育報》「中教評論」欄目的一篇文章——《寒假作業不妨豐富一點》,作者是一位大學教師,卻如此關心中小學生的寒假作業,我很感佩。同時,我也提出一個建議:大學生的寒假作業更要豐富一些。據我所知,大學生一般沒有或者很少有寒假作業。
  • 多元學習共成長,多元作業促進步
    在非常時期,我們積極應對,我們藉助贛教雲、學習強國、一起作業等教育平臺多元學習。孩子們宅家學習,宅而不慌,通過教師布置多元作業,線上監督,促進學生進步。        多元學習,師生共成長       布置多元作業,促進學生進步。       在觀看線上教學後,基於核心素養下多元化小學高年級英語作業設計,我們英語課題組共同探討研究,布置多元作業,促進學生進步。
  • 這些有趣的寒假作業讓無數網友點讚!寒假作業,還可以這樣…… | 特別關注
    「媽媽,咱們什麼時候做寒假作業啊?」一放寒假,北京的趙女士就被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催促上了。怎麼還有主動要求做寒假作業的?趙女士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圖片來源 | 北京日報客戶端)觀看一部紅色電影、為班級設計一枚班徽、和爸爸媽媽一起用水果擺一幅「果畫」、閱讀繪本……研究了一遍孩子的寒假作業後,趙女士發現,和自己印象中傳統的寒假作業截然不同,兒子的寒假作業妙趣橫生,集動手、動腦於一體。
  • 精彩的寒假生活——一張小學寒假作業單
    走過的一學期,我們收穫了很多,快樂的寒假如期而至,如何擁有一個愉快而有意義的寒假,度過一個文明、祥和、歡樂的春節呢,老師在這裡要給你們一些豐富多彩,年味有趣的寒假作業,同學們要認真完成喲!書籍能淨化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思想,開闊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來吟誦經典,品味書香吧。        寒假期間,人人參與到讀書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用「畫配話」的形式,記錄自己的讀書成果。
  • 寒假作業學生說了算!——濰坊(上海)新紀元學校初中部召開「一樣的假期,不一樣的作業」寒假作業師生研討會
    22日,濰坊(上海)新紀元學校初中部在但林堂校長、閆應光部長、科研處張煒主任的帶領下,各年級主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及各班學習委員齊聚一堂,召開了「一樣的假期,不一樣的作業」寒假作業研討會。首先,初一年級主任王維娟主任向大家展示了初一年級老師們精心製作的寒假作業。初一年級的作業活潑開放,有底蘊也有內涵,深得學生們喜愛。
  • 學生節前忙遊玩 節後全家上陣幫孩子補寒假作業
    雖然今年寒假被戲稱為「史上最長」,但由於春節較晚,所以年初九就開學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還未從假期模式中切換過來,這兩天忙著趕寒假作業。記者調查發現,寒假最後兩天,許多爸媽幫孩子一起趕作業,做題目、製作PPT、兔子燈,各式各樣的作業逼著家長各顯神通。  「趕作業帖」引巨大共鳴  「前幾天玩瘋了,這幾天兒子趕作業到半夜,有沒有人一樣?」
  • 學校要引入多元評價機制,將人文教學無痕融合於課堂!
    三、引入多元評價機制,將人文教學無痕融合於課堂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在某一階段的學習狀況,還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充分貫徹人文教學原則,使學生能在知識性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對人文觀念有更加深入的體會,採取差異化評價機制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該機制的實行還可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差異化評價機制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具體評價時,不按照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要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
  • 多元智能教育:論多元智能觀的評價理論及其啟示
    近幾年來,我國教育界也開始了對多元智能理論的探討,但這種探討較少涉及多元智能觀的評價理論。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不僅關注智能的多重性以及相關教學策略的發展,同時也關注對傳統教育評價的改造。加德納多元智能觀的評價理論就是在對傳統的教育評價(也即標準化考試與評價)   的分析、批判與改造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 這份兩個字的寒假作業 他們「堅持」了一個寒假
    受訪者供圖  寒假結束了,巴蜀小學6年級11班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也隨之進入了尾聲,這份作業只有兩個字——堅持。  請孩子自己設定目標  嚴格說來,這份作業的執行者不僅是學生,而是包括了三個群體。  家長寒假作業:發現孩子每日點滴進步,以一圖一言的形式,「曬」成長,讓欣賞孩子成為基本的生活習慣。  學生寒假作業: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或需要改變的方向,如健身、早起、做家務、遛狗、做模型……列定規劃,每天在微信群中曬圖打卡。  連布置作業的老師田冰冰也有任務:堅持抽時間陪著孩子過寒假,協同家長共同進行評價和指導,給每個孩子足夠的陽光激勵性評價。
  • 古文觀止:苛政猛於虎
    這則小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發人深省。【原文】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1),使子路問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3)。」而曰(4):「然!昔者吾舅死於虎(5),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6)。」夫了曰:「小子識之(7),苛政猛於虎也!」
  • 「立」起多元專業評價,才能真正破除「唯論文」
    【光明時評】    作者:儲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近來,在學術評價方面如何破除「唯論文」,再次受到高度關注。  系統解決「唯論文」問題,需要在思想觀念、評價管理、運行機制等方面都走出「唯」的死胡同。緩解唯論文造成的各種不良後果,有效且正確的途徑應當是真正引入專業評價,建立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同時發揮作用的多主體專業評價,多方相關印證和監督,整體形成良性的評價生態,從而系統、可持續、徹底解決「唯」的問題。
  • 寒假作業的發明者原來是他!?咱鄭州孩子們的寒假作業亮了
    寒假開始了,  相信不少同學已經開始按計劃  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了吧?  那你知道寒假作業是誰發明的嗎?  你都見過啥樣的寒假作業呢?  咱鄭州孩子們的寒假作業又有哪些新花樣呢?  一起跟小微來瞧瞧~
  • 網聊畫畫手工製作都是作業 寒假作業還可以是這樣
    新學期,開發區六小小學生誦讀經典,這也是寒假作業的一部分。記者 趙金陽 攝  還記得當年的寒假作業嗎?厚厚的幾冊作業書,是不是每次都要在開學前幾天猛補作業?但如今,在一些學校,寒假作業已經不是孩子們的煩心事,他們的作業可以上網聊天、可以用圖畫表現、可以做手工製作,甚至孩子還可以讓家長和老師一起做作業。  上網聊天也成了作業  27日是毓璜頂小學開學的第2天,不少孩子已經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的寒假作業準備交給老師。在五年級2班學生王莉丹的作業冊子裡,記者發現居然有兩頁QQ聊天記錄。
  • 山大附中「項目式學習」豐富寒假生活
    其實,早在此前,山東大學附屬中學就曾開展「瘋狂的雞蛋」這一作業項目。今年寒假,該校「假期項目式學習」持續發力,推出了「星系逆航」項目式寒假作業,進一步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  「星系逆航」是什麼樣的作業?1月21日,山東山大基礎教育集團洪樓校區各校區初二學生都拿到了一本以此為主題的66頁的故事性作業。
  • 寒假作業自選套餐
    「輔食」(自由選擇,至少選其三):1、每周一拍,配以文字,嘗試用PPT的形式記錄寒假生活。2、與親人一起看春晚,嘗試對節目進行評價。‍3、原創3條年祝福信息,搜集不少於6幅春聯,並為家裡手寫一幅春聯。4、下載適合朗誦或配音的APP,試著上傳自己的育讀或配音作品。
  • 特殊寒假作業給長輩發紅包 特殊寒假作業!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特殊寒假作業給長輩發紅包 特殊寒假作業! 楊子晚報網2月16日訊(通訊員 朱宇璇 記者 陳詠)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逢過年,長輩們都為晚輩們準備紅包,希望祝福與好運代代相傳。
  • 試試這樣布置寒假作業?有效又有趣!現在看還不晚
    寒假作業的布置是很有必要的,但現在的作業早已不是抄寫、背書了,而是可以通過增加作業的活躍性和多樣性,讓學生在快樂的假期中真正有所收穫。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遵循「適切性」「選擇性」和「靈活性」原則,因人而異哦!乾貨來啦!老師這樣布置寒假作業,有效又有趣!
  • 寒假來臨,教培機構應如何有效地布置課後作業呢?
    近日,孩子們陸陸續續地迎來了寒假,歡喜雀躍之餘,各類學科補習也接踵而至。在繁重的日校寒假作業基礎上,教培機構的老師如何給孩子們布置好家庭作業就變成了一門技術活,既要能鞏固學習效果,但又不能激起學生的牴觸心理。今天聞小達就整理了一波布置家庭作業的小技巧,既能促進學習效果,又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 歷經30年寒假作業「老三樣」:作文練字寒假生活
    從70後到00後  終於放寒假了,看到女兒帶回來的寒假作業,又看到熟悉的三排字:1.作文6篇;2.練字20頁;3.《寒假生活》。  「多麼熟悉的內容,陪我多少年風和雨」。我的記憶瞬間被拉回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但80後馬上又跳出來說,他們小學時也是一模一樣的!再問90後,說「也是一樣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