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爸爸對22歲女兒說:要麼把你的房子給弟弟,要麼你替他還房貸

2021-02-22 女孩別怕

大家好,我是田靜。

我認識一個女孩,她的名下,有一間大院子。這間院子後來拆遷,有一筆市值不小的安置房給她。

而與這間院子毫無關係的父親發話了,應該無條件過戶給家裡的弟弟,女孩不該得到任何補償。

女孩和母親相勸無用,父親只有一句:閉嘴,想都別想。母親多說兩句,就被扇了耳光。父親呵斥母親:你腦子不行,閉嘴。

母女的意願被強行忽視,這位父親眼裡,女兒,不配擁有房產,女兒,只不過是個「外人」,女兒,最終都要嫁出去,他寧願給兒子還幾十萬的貸,也不願意補償給女兒一點點。

我知道很多地方現在都把家裡的女兒當公主疼,但是在中國更廣闊的小城鎮中,女兒依然扮演著這樣一個「外人」的角色。

女兒,該擁有自己的房產和土地嗎?她們該被無限犧牲嗎?

豆子一直覺得十幾年來上天虧欠了自己,生父出軌,媽媽一氣之下火速另嫁,匆匆組建的新家庭爭吵不斷。

直到2018年,天上才換了一種方式補償她——在姥姥去世後,轉到豆子名下的一間院子,被劃入拆遷區。

不少的新聞都曾暗示著我們,逢拆遷必暴富。

豆子的戶口一直跟著姥姥,她現在是這間院子的獨立戶主。沒錯,按照補償方案,她可以獲得離城市中心不遠的,一套70平米左右的樓房。如果豆子以後不在老家發展,這套房子的市值也在40萬左右。

對於一個小城鎮的家庭來說,這絕對是天降的好運。但是這個好運,即便砸在了她的戶頭上,似乎也輪不上她。


按照「習俗」,一個家裡,兒子優先有房。

豆子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和此前父母希望由她為弟弟貸款買房的方案相比,豆子覺得如果把自己的安置房給弟弟,父母再補償她10萬,這樣,就可以既幫了弟弟,又不至於犧牲掉自己全部的利益。

雖然這10萬已經是在40萬的基礎大打了折扣,但相比之下,省去了很多貸款的麻煩。豆子告訴我,這簡直就是一套「完美方案」。

△ 電視劇《安家》中,房似錦的弟弟成為一家唯一的「孩子」,所有姐姐的吃穿用度都要讓位於弟弟,連弟弟買房,也是需要房似錦來還貸。

媽媽也非常贊成豆子的提議,但繼父發話了:閉嘴,想都別想。

母女兩人的「統一戰線」,無法打敗繼父的「專制」。因為安置房,媽媽那晚哭腫了臉,整夜未眠,家裡開始經常為此事爭吵,只要媽媽一張嘴,爸爸就會說:「你腦子不行,閉嘴」。

一天,豆子正和我吃飯,突然收到了弟弟發來微信消息:姐,爸媽又吵起來了,你快回來。

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她趕回去後,媽媽被繼父扇了一耳光,臉上留下一個大大的紅印,家裡的氣氛降到了冰點。

繼父的「心思」豆子很明白:房子就該免費給弟弟,豆子不應該得到任何補償,那可是你弟弟,況且你是女孩。在一個小城鎮的傳統家庭裡,全部存款都是為了兒子準備的。就算是獨生女,老一輩人也會覺得,只有你是男孩,才有擁有房子的必要。

這樣的想法,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社會認知:女兒,反正都是要嫁出去的,不必擁有自己的財產。只有兒子才會給父母養老,女兒未來又不會給父母養老,所以女兒不值得「投資」。

豆子覺得這在瞎扯,「我怎麼可能不給父母養老呢?現在社會哪有不給父母養老的女兒啊。」事實上,就算傾一家之力給兒子攢房,現實中不管父母的兒子也有很多。

豆子知道這些「風俗」,但她覺得很不公平。

豆子認為,姥姥留給她的房屋不牽涉其他出資人,房子又在自己名下,母親又認同分配規則,那這套拆遷安置房就應當是自己的,和沒有出資過房屋的繼父沒有一點關係,理應自己說了算。

但是她又不得不面對這個並不容易的重組家庭:為了支撐這個四口之家,媽媽從未停止打工,在外吃完苦,回家繼續吃苦,奔波在廚房和臥室。

繼父對家庭事務極少過問,他的任務,是下了班後坐在沙發上抽菸。媽媽忍耐著所有一切,強撐著這個家。

另一邊,弟弟和小時候的自己何其相似,一邊被屋外大聲開著的電視吵得安不下心,一邊又被不停呵斥著要好好寫作業。

傳統家庭的語言暴力加注在男孩身上,要求他「必須有出息」,他不敢頂嘴,低著頭聽任打罵。豆子也在這樣煙霧繚繞的環境下長大,她想幫弟弟。

△ 電視劇《虎爸貓媽》中,因爸媽天天吵架,女兒患上了抑鬱。

二十多年來,豆子習慣了察言觀色,自我「反思」,在出現矛盾的時候及時讓步。旁人未必都知她的苦,卻都勸她大度。從小,親戚們就要求她要感恩所有人。

大人們告訴她: 「女孩子嫁個好人家就可以了」、「男孩子結婚需要房子,你又不需要。」、「這是做姐姐的理所應該要做的。」、「我們那時候都是這樣,這是正常的。」、「自己的親弟弟難道不該幫嗎?」

豆子初中的時候,姑姑甚至勸豆子停學賺錢,扶持家裡,照顧弟弟。

這些來自外界的教育和指導,不知不覺,讓她產生了一種自己總是虧欠他人太多太多的負罪感。

在她的認知裡,作為姐姐,該幫弟弟就要幫。只是,她很困惑,這種援助的限度在哪裡?是不是要無限犧牲自己,才算一個合格的姐姐?

弟弟今年剛上初中,但買房的事早已被父母提上日程,豆子,也被要求參與到這場關乎未來的籌劃中。

早在拆遷一事之前,父親的原計劃是,用豆子的名義貸款買房,憑她的「首套房」資格,最後再過戶給弟弟。弟弟對此從未有過自己看法,他不支持,也不反對。

但豆子擔心,自己未來的工作也未知,如果以後父母沒有償還能力了,那麼這個貸款是不是就理所應當得由自己來替弟弟還?

如果「首套房」的購房資格被用了,以後就享受不到首付30%的優惠政策,那豆子第二套房的首付會提高到50%甚至全款,那自己還能買得起房子嗎?

如果和男朋友一起出資買,但只要一人不符合「首套房」優惠政策,兩人買房就不能享受「首套房」優惠政策。因為自己想把名字寫進房產本,而讓男朋友的買房壓力更大,是不是對不起他?

如果放棄把自己寫進房產證,那如果以後婚姻遇到了問題,自己是不是失去了保障?

豆子害怕失去保障,她不想像母親一樣,萬一離婚了還要一路顛簸,投靠他人。寄人籬下的感覺讓她覺得不好受,她不想未來也如此。


這一系列的問題一個一個向她走來。

而那個曾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完美方案」,明明就可以解決這所有的問題——但一個家庭,沒有佔用女兒的東西,還要給補償的道理。

豆子反覆的問自己:是不是我自己太自私了?是不是我考慮自己太多了?

豆子並不恨繼父,因為這似乎並不是某一位父親才有的想法,在很多家庭裡,像豆子一樣的女孩不計其數。

大家無事好說話,但只要遇到棘手問題,永遠都是優先滿足家中的男孩,其次滿足女孩,甚至忽視女孩。

她們成了永遠的「外人」。未婚時,在從小長大的家裡,她們是終將「潑出去的水」;結婚後,在婆家裡,她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外姓人。

她們被「民俗」認定為「外嫁女」(多指嫁到外村,而戶籍保留在原來村集體的女孩)、「女兒戶」( 女性單獨立戶,或出嫁女子戶口未遷出農村者及其子女),或者成為「伏弟魔」(無條件扶持弟弟的女孩)。

△ 國外短片《I Am Outsider》:女兒,像個晾衣杆,不屬於任何一邊。

她們中大多數都無法參與家庭內部的財產分配,如果是父母名下的拆遷款、房屋等,那無疑只有兒子才有「權」分配,她們被排除在外。甚至就像豆子,她們連自己名下的東西,也要被排除在外。

她們的利益,總是可以無限地被讓渡出來,不該得到任何補償。這一現象在廣闊的中小城鎮時有發生,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全國婦聯對全國1212個農村的抽樣調查中,在沒有土地的人群中,婦女佔了七成。其中,有26.3%的婦女從來沒有分到過土地,有43.8%的婦女因為結婚而失去了土地,有0.7%的婦女在離婚後失去了土地。

她們被直接取消掉在本村集體收益中分紅的機會,她們嫁入的村莊,也拒絕分給他們任何利益,即便分到了,離婚後也會隨時被收回。

但《婦女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等為由,侵害婦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各項權益。

也就是說,不管是土地,還是房子,她們原本就有權擁有。

如果遇到上述情況,你可以找當地政府協調,到農業局去投訴,如果都不解決,還可以直接進入行政訴訟,為自己維權。

在選擇維權的女性中,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2015年,戶籍一直留在村裡的陳女士,在村子拆遷後,被黃田村某經濟合作社以「外嫁女」為由,不予發放相關的補償款項。陳女士將九龍鎮政府告上法庭,法庭當即宣布九龍鎮政府敗訴。

2017年,山西寨溝村拆遷,「女兒戶」張女士也沒有拿到每人本應有的6萬元過渡安置費,這種「女兒戶」,村裡有108個。

上訪無果後,「女兒戶」們選擇了法律維權。她們想要為自己「討個公道」,希望未來的女兒們,不會再走上這條路。

2018年,廣西南寧一位女性村民,也在婚後戶籍未變的情況下被村裡以「外嫁女」為由要求收回土地承包權,她選擇了起訴,南寧中院判決支持了「外嫁女」擁有土地分配的資格。

家庭成員的意見,影響著女兒們的判斷,而這樣的風氣,也使社會對她們產生更多裹挾。她們中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原來是擁有起訴維權這樣一個選項。

所以如果你的權益嚴重被漠視,甚至被侵害,請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

不論是「伏弟魔」、「外嫁女」、「女兒戶」……她們都不應成為家庭的「外人」,更不該成為國家法律的「外人」。

1.汪險生,郭忠興.虛置還是穩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嬗變——基於權利分置的視角[J].經濟學家,2017(05):58-67.2.田傳浩,陳佳.禁止土地調整與婦女土地權利保障——基於浙江和陝西的經驗[J].經濟學(季刊),2013,12(02):719-734.3.陳佳. 禁止土地調整、婦女土地承包權與婦女家庭地位[D].浙江大學,2012.4.袁勳. 長沙市外嫁女案件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1.5.許莉.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保護[J].海峽法學,2010,12(01):26-30.7.中國婦女報.太原城中村拆遷「女兒戶」涉嫌性別歧視?8.北京時間.山西"女兒戶"討拆遷補償被諷"千年不遇"     

口述:豆子

編輯:童姥

視覺:大蝦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頭胎生了女兒的女人,後來都怎麼樣了?「要麼二胎,要麼離」
    當醫生通知產房外的家屬,露露生了個兒子的時候,露露的公公婆婆高興得擊掌,連連說,「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露露老公更是喜極而泣。只有露露心裡百味雜陳,因為去年這個時候,她和老公到了「要麼二胎,要麼離」的地步,痛不可擋。在抵抗生二胎的這3年裡,她嘗遍了人情冷暖,內心的煎熬可以寫一部長篇小說。
  • 《伴你高飛》說了1個殘酷現實,不會飛翔的大雁,要麼宅,要麼死
    正如電影《伴你高飛》中說的一樣:「它們會像沒頭蒼蠅一樣亂飛,會被電線電死,會撞車而亡,也會飛不到南方,半路餓死。」雁生如此,人生亦如此,沒有正確的引導,就無法走上正途。這個愛心滿滿的大叔,想到用自己喜歡的輕型飛機,帶領它們南飛。想到就去做,他嘗試改良他的小飛機,讓超輕飛機的行駛速度,和大雁速度相近,他成功了。電影中的「仁愛之旅」是暖心的,情感升級了,影片中父親製造了超輕飛機送給女兒,兩人各駕駛一駕飛機,引領並陪伴女兒一起去完成夢想。
  • 22歲大學生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起訴,女兒:我憑什麼為你們買單
    這幾天被一條新聞信息手機,22歲女大學生剛剛畢業就被自己的親生父母告上法庭,原因為何呢?原來這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被父母告知需要自己代替父母開始撫養自己2歲的弟弟,女孩覺得心不甘情不願,不願意一畢業就失業還要替父母親照顧弟弟,於是才有了被狀告的情況發生。據悉,這個家庭並不富裕,屬於低保家庭,父親身體不好無法工作,在大女兒上大學的時間夫妻倆生了一個二胎兒子,如今眼看女兒畢業夫妻倆就想要女兒來照顧弟弟,沒想到遭到女兒的反對和牴觸。
  • 5歲孩子說:要麼讓手機陪我,要么爸媽陪我。你會怎麼選呢?
    同事曾無奈地說,5歲的兒子給她出了道選擇題:要麼給我手機,讓手機陪我,要麼你們陪我,你選吧?作為父母,你會怎麼選呢?朋友帶5歲的小朋友青青來家裡玩。我去準備水果、茶飲。不一會就聽到積木被甩出去的聲音,接著是青青煩躁的哭聲:我就是擺不好!朋友在旁邊安慰孩子:不哭了,來,我幫你擺。
  • 雲南父親逼迫13歲女兒:要麼退學,要麼斷絕父女關係
    雲南父親逼迫13歲女兒:要麼退學,要麼斷絕父女關係 汪雨春 唐芸/雲南網 2016-11-17 20:32 來源:澎湃新聞
  • 「女兒,再給我轉15萬,給你弟弟買房子」「託你的福,我離婚了」
    但是,弟弟管她要錢,父母還要管她要錢,甚至說出一些過分的話去逼著這個女生拿出來錢補貼家裡;這個時候,不僅會影響到家庭關係的和諧,更是會影響到一個女人自己的婚姻。那些有弟弟的女生,有時候其實並不想過度幫助自己的弟弟和父母,只不過被父母「架著」,被父母說:你親弟弟,你幫一下怎麼了?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網友:沒能力養還生?
    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很心疼麗麗的遭遇,有網友評論說:「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這件事,於法合法,但是於情於理都不合。我前幾天還聽鄰居說,她一個朋友四十多了,經濟上條件特別好,兩個人有好幾套房子,收入很高,兩口子只有一個女兒,現在是沒事幹了。她說她的這位朋友準備生二胎。這種情況的當然可以生,自己有能力養,不會給大寶造成什麼經濟負擔,當然可以去生。
  • 女人說晚安,要麼愛你入骨,要麼對你無感!
    晚安拆解成拼音「wanan」就是我愛你愛你,多少人在閃爍屏幕下,打出這兩個字,也許是思念太濃,也許是心口難開,也許是禮貌拒絕。但不管怎麼樣,女人說晚安,要麼愛你入骨,要麼對你無感。有時候男友不免遇到些糟心事,常常抱怨閨蜜,為什麼不在他身邊。記得某一天,閨蜜請假偷偷趕了100公裡,來到他的城市。他開門那一刻,她不顧一切衝過去,兩人緊緊擁抱起來。她回去時,跟他約定,只要有糟心事,每天臨睡互相道一句晚安。
  • 父母沒能力22歲女孩被判撫養2歲弟弟,不當扶弟魔,從說不開始
    22歲,對於普通人來說,剛剛畢業踏入社會,對於有志於科研學術的有志青年來說,更是衝刺進入高校或者科研院所追求更高層次教育薰陶,這個充滿奮鬥和美好的年齡。:近日某資訊平臺爆料,一名22歲尚處於花信之年的女孩,卻是不得不擔負起撫養一個2歲男童的重擔。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網友:沒能力養還要生?
    父母卻讓她養2歲的弟弟,豈不是很可笑嗎?一味地讓女兒幫你們承擔責任和義務,有沒有替女兒以後的生活考慮過?麗麗以後還怎麼嫁人?現在的社會這麼現實,像麗麗這樣的拖著一個兩歲的弟弟,誰會娶她呢?再說了,現在養孩子跟之前也不一樣,不是說你單純的給錢就行了,關乎孩子的教育呢?麗麗的父母等於是給麗麗生了個孩子,這不是存心給自己的女兒添堵嗎?麗麗的父母,是一種本質上的自私。
  • "22歲的女兒拒絕養弟弟,遭父母起訴",現情況大逆轉,接著回應
    所以,作為父母把撫養老二的責任交給了22歲的女兒,但是因為拒絕女兒撫養,父母向法庭控訴了22歲的女兒,並勝訴了。所以很多家庭生一個是女兒,第二個還是女兒,還要繼續生,就為了家裡能夠有個男孩子,有的婆婆太傳統的會因為兒媳生不出男孩而去責怪,這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所以網民們看到這個事件,覺得這對父母也有這樣的想法,但結果條件太差無法養活兩個孩子,所以把撫養孩子的重擔扔給了同樣是孩子的女兒。
  • 最慘「扶弟魔」: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
    於是就想到一個辦法,讓22歲的大女兒麗麗(化名)來撫養。可是大女兒自己也不寬裕,因為家庭拮据,大學期間所有費用都是靠她的獎學金和助學金來解決的。剛剛畢業,有了點穩定收入,對未來升起了一點美好的幻想時,父母就給了她這麼大一個鍋。她當然強烈反對:「你們就是告我,我也不養」。沒想到父母真的把她告上法庭,也沒想到最後法院判決父母勝訴。
  • 老公,我就是這麼不講理,要麼你讓小姑子搬走,要麼我們就離婚!
    老公,我就是這麼不講理,要麼你讓小姑子搬走,要麼我們就離婚!他很寵我,總是縱容著我的小脾氣,也能包容我的任性。這讓我覺得自己很幸福,也讓我越來越捨不得離開凌飛。我想要嫁給凌飛,正好我們倆已經出來工作了,也可以談婚論嫁了,所以我和凌飛商量過後,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爸媽。凌飛的爸媽沒什麼意見,可是我爸媽卻讓我再仔細的考慮考慮,因為凌飛有一個妹妹,而且凌飛的爸爸媽媽很偏心,經常寵著妹妹,所以她就養成了一個強勢霸道的性格。
  • 「女兒,你弟弟也要結婚,房子先過戶給他」「抱歉,過不了」
    李娜(化名)就出生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裡,從小家境貧寒,父母不僅重男輕女,情緒還容易失控。在她的記憶裡,小時候不管自己做得多好,只要母親不高興了,她就要被打被罵。弟弟出生之後,父母的狀態好了很多,至少弟弟開心的時間裡,他們的笑容也是美好的。
  • 爸爸媽媽就因為我是女兒遲早要嫁,你們就這麼處心積慮算計我嗎
    他惡狠狠砸掉了我所有東西,並打了我幾耳光的情景..某天爸爸找我,讓我把幾年打工的存款拿出來買房,當時說的是投資,還說避免我亂花掉~這是實話,女生愛買,我喜歡買鞋買包買衣服..大概是女生的通病吧~我並沒有答應爸爸,說給我時間考慮考慮~~小舅他們一直在看房,時不時跟我爸媽說,哪兒哪兒的房 只賣的剩下幾套啦...巴拉巴拉, 給我父母造成了緊張感,覺得這次非買不可..
  • 城管:「要麼交罰款50元,要麼拉走你的爆米花機。」
    城管:「要麼交罰款50元,要麼拉走你的爆米花機。」爆米花老人哆嗦著手,從兜裡掏出一把錢:「這些是我幹一整天的錢,都給你。」去老媽家回來的路上,在一個巷子發現有老式爆米花的。頓時想起小時候,那時沒有各式各樣的零食,爆米花成了很多人童年的零食之一。一股爆米花的香味撲鼻而來。刺激我的味蕾,竟然有極強的食慾。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居然敗訴了?父母想掏空女兒去養兒子
    弟弟才2歲,父母就想著讓22歲的姐姐來養了。 這個女孩是家裡的長女,下面還有個弟弟。從小,家裡就總是讓她讓著弟弟,大部分待遇也總是弟弟比自己的要好。 被指著鼻子說啃老他倒是第一個暴跳如雷:「你說誰呢?我媽給我那是因為她愛我,她給的不是錢,是愛,我啃老也是一種本事。」
  • 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胡適:「這個孩子自己並不曾自由主張要生在我家,我們做父母的不徵得他的同意,就給他生命,況且我們也並不曾有意送給他這條生命。我們既無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為有恩於他?」我跟你轉到其他學校去,莫浪費老子的錢。」「我的屍體,不用埋了,要麼燒了,要麼扔了,別把我拿回去。心煩。」
  • 男人在這幾個時間對你「鬧情緒」,他要麼不愛你,要麼沒本事
    男人在這幾個時間對你「鬧情緒」,他要麼不愛你,要麼沒本事文丨由愛屋vv原創,切勿抄襲圖片丨源自網絡愛情的美好是任何一個女人都希望得到的,如果在一個男人玩遊戲的時候,你去打擾他,或者無意間打擾到他,如果男人對你生氣,那麼他可能並不愛你,真正愛你的男人,是不會因為遊戲對你發脾氣的。當然這也不絕對,如果你幾次三番打擾自己跌男人玩遊戲的話,任誰心裡也會不開心的,這是必然的事情,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如果也無法做到,那也不能怪自己的男人。
  • 「你不養弟弟我就告你」: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
    可是,媽媽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她說:如果你懷孕了你就打掉,反正你還年輕。小田聽後,欲哭無淚,頭也不回地跑出去了,真拿這倔強的父母沒辦法。昨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22歲女兒拒絕撫養2歲的弟弟,被父母告上了法庭,最終父母父母勝訴。是不是覺得特別不可思議?然後這就是事實。這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一定要生二胎,當孩子出生後,自己沒有能力撫養,便讓女兒接手。可是女兒也才22歲,哪裡的收入?大學的所有費用都是靠她的獎學金和助學金來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