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居然敗訴了?父母想掏空女兒去養兒子

2020-09-10 領眾教育路老師

今天,和你談談「重男輕女的影響」。

9月8日,Vista看天下的一條「法律案例」忽然火了:



看到了嗎?

弟弟才2歲,父母就想著讓22歲的姐姐來養了。

出於貧窮確實無奈,可是生男娃之前,有沒有考慮過女兒的感受呢?

她也有自己的人生。


她之後也會結婚,也會有自己的孩子。況且家裡這麼窮,她需要付出比同齡人更多的努力,才能過上同等的生活。

另外,就算姐姐養了弟弟,從現實層面上講弟弟也很大可能不會給她養老。

更不可思議的是,父母居然勝訴了???

拜託,孩子到底是誰生的啊?


家庭資源嚴重傾斜:

女兒只是邊角料,兒子才是頂梁柱

前幾天微博上還有個熱搜,一個女孩打工6年存了20萬,卻被媽媽拿去給弟弟買了房,無奈深夜一個人坐在馬路邊痛哭。

女孩媽媽的反應很耐人尋味,媽媽說:一個女孩子折騰什麼?言下之意是:你折騰這些就夠了,能為家庭做貢獻你應該很高興才對。

無論是養弟弟的事情,還是給弟弟買房,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女孩總是被當成男孩的犧牲品,一步步掙扎。

根據大河報報導,這個女孩高中畢業就出來打工,6年辛辛苦苦攢了20萬,放在媽媽那裡保存。

這個女孩是家裡的長女,下面還有個弟弟。從小,家裡就總是讓她讓著弟弟,大部分待遇也總是弟弟比自己的要好。

不成想,等長大自己攢了錢,也要一併為弟弟「奉獻出來」。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家庭資源會嚴重傾斜給兒子,而女兒就是現實版的「蘇明玉」。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就是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母親趙美蘭強勢偏心;父親蘇大強窩囊無能,是個無理取鬧的「巨嬰父親」。

蘇母把家裡所有的資源全都傾注在兒子身上。

她爽快拿錢給大兒子出國留學,給二兒子旅遊,輪到女兒上輔導班就不行,女兒學習好也不能上清華,必須去上不要錢的師範大學。


美其名曰「託關係找門路幫你找到的鐵飯碗」,實際是為了給家裡省錢。

在這個家庭裡,明玉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那麼,在這樣家庭裡長大的孩子,未來會怎麼樣?


重男輕女家庭裡長大的兩種女孩:

我命由「家」&我命由「我」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同樣出身卑微、同樣被原生家庭影響。但樊勝美和蘇明玉的結局大為不同。

一直被家庭壓榨的樊勝美,把父母的需要,建立在自己的需要之上,認同自己的命運。

她委屈過,抗爭過,反抗過,但是最終無奈被推動著向現實屈服,這一切無原則無底線的做法只是為了得到母親的認可,她渴望著:

  • 父母能無條件地愛她,就算是她沒了工作;
  • 父母能肯定她的存在,不只是把她當作一個解決問題的工具。

但實際上,在這樣的家庭裡,即使女孩結婚後,父母還是會繼續像寄生蟲一樣索取,壓榨她的一切資源,包括她的小家庭。


蘇明玉則相反。

她的逆襲,是全方位的逆襲。

除了變成家裡最有錢的人,她也在情感上經歷了決裂之後的抗爭。看似冷漠,但其實她是被迫逃離這個家庭,並最終實現了和解。

她能夠走完這個過程,源自骨子裡的不服輸和倔強。

因為參加母親葬禮,丟失一份工作,親自跑到成都挽回。對方老總躲起來不見,她索性在接待區一待就是好幾天,渴了喝咖啡,餓了吃泡麵。

這種不服輸和倔強,究其根本是背後沒有人可以讓自己依靠,所以自己只能靠自己去拼,靠自己去打。


這些本該女孩子享受的溫暖她都沒有享受到,情感在她心裡被一點點抽離,心就一點點硬了,長滿了繭子。


她也越就越來越強大,什麼手段都敢豁得出去。


所以,重男輕女家庭裡長大的女孩,基本上只有兩種:

  • 要麼被家庭榨乾,變成規則的幫兇,成為下一個蘇母;

  • 要麼變成心硬的女強人,內心的柔軟和人性的一面被封印起來。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她們都會活得很辛苦,婚姻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女孩子是這樣,那集合所有家庭資源的男孩子,長大了會成為什麼樣子呢?


一個被人忽視的惡果:

重男輕女也會養廢男孩

很多父母會以為,家庭所有的資源都給了兒子,他肯定將來混得好,能擔當大任,能夠為自己養老送終,成為終身依靠。

但事實上,真不是這麼回事。

《都挺好》中的蘇明成就是很典型的「重男」的例子。

他沒老婆有擔當,打女人,還是個「啃老族」。

像小時候上學,老師不是喜歡學習最好的那個孩子,就是喜歡嘴最甜的那個小孩,蘇明成靠著嘴甜靠父母結婚、買房、過日子,爸媽處處貼補。

被指著鼻子說啃老他倒是第一個暴跳如雷:「你說誰呢?我媽給我那是因為她愛我,她給的不是錢,是愛,我啃老也是一種本事。」

幹的都是「啃老」的事,卻硬說自己在養老。


蘇明成的窩囊讓我們看見,那個最被父母溺愛的孩子的結局——你以為是愛他,其實是害了他。

蘇明成身上體現出來溺愛男孩這種教育方式,有多不合理:給他高期待,再給他一堆兵器,但就是不給他實踐的機會,凡事能代工的都代工了。

沒有實踐操作的機會,就沒有在試錯過程中不斷提升能力的可能。能力支撐不了別人的期待,手裡握有各種資源也沒用。

這時候一個人就會被架空,因為害怕讓別人的期待落空,害怕自己不像別人認為的那麼優秀,害怕面對失敗。

這時候就容易被養成一個心理上的「廢人」,遊手好閒,消耗光陰度日。

不了解的人會覺得這孩子不求上進,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他們想上進,但是沒機會鍛鍊,結果能力不行。

於是,越做不到越焦慮,在不斷的內耗中,根本邁不開步子。

再加上害怕面對失敗,就會像蘇明哲一樣,內心發虛,下意識用冠冕堂皇的藉口去掩飾自己的無能,愈加讓人討厭。

無論是滿腹委屈被犧牲掉的女孩,還是被家人重重保護、寄予厚望的男孩,都是不平衡的家庭規則的犧牲品。

重男輕女的家庭,養不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如何跳出原生家庭的影響?

要跳出家庭的影響,女孩子需要重新跟家庭建立起清晰的邊界感。

蘇明玉走完了這個過程。這裡我給大家總結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認同期

處於這個階段的姑娘,自出生開始就被家族裡的重男輕女的文化深深影響著,認同父母的做法,自然而然形成一個條件反射:

我養家裡的哥哥或者弟弟是理所應當的。

說白了,對於這件事,還處於完全無知的狀態——你都不知道你被不公平對待了。

第二階段:憤怒-愧疚期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女孩子,為了自己辛苦賺的20萬,被拿給弟弟買房子,會深夜痛哭,這個女孩子就是處於這個階段。

這個階段女孩逐漸有了自我,不再圍著整個家庭轉,這就已經比之前要進步了。因為她開始想從家庭裡分化出來。

當委屈攢多了變成憤怒的情緒,女孩會思考:他們為什麼這麼對我,憑什麼?

但過後還會在憤怒和愧疚之間搖擺:

  • 「憤怒」在使勁地推開你和家裡的關係,讓你保持自我;

  • 而「愧疚」在試圖把你拉回來,讓你去維護和家人的關係。

這時候,你發現自己很難駕馭兩種情緒,自己被撕扯中,來回晃蕩,不知道該和家庭保持怎麼樣的關係。

第三階段:和解期

經歷過前面的掙扎之後,你開始能夠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是父母的責任,哪些是自己的責任。

當你開始接納和理解——父母是由於認知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對自己不公平的待遇,轉變就會開始發生。

《都挺好》小說裡提到一個細節:蘇大強告訴明玉,在她出生前,他和母親準備離婚的時候,外婆跪在女兒面前磕頭磕到流血,求她不要離婚,只是因為弟弟的戶口還沒有遷到城市,一旦她離婚兒子就沒法進城了。


明玉知道這段過往後有一點心理變化:必須停止重男輕女的代代相傳的思想。不為了別人,只是為了自己能正常的生活。


否則就會外婆折騰媽,媽折騰她。

從她開始真正看見蘇母的命運的那一刻,她的怨恨開始消解了。

寫在最後

借用《都挺好》中的一句話: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來。

這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畢竟,子女和父母羈絆深遠,並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可以切斷的。

但是,當你的思想境界超越了原生家庭的時候,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毒素也會慢慢消解,你會對「父母」「自己」都有了新的認識。

你不一定要原諒父母,無論你選擇原諒,還是不原諒,都可以。

關鍵是,你不再怨恨自己,不再內疚和家庭的關係,你會活得更自在,更舒服。

你自身的快樂,遠比和家人的關係更重要。

世界和我愛著你。

相關焦點

  • 女孩拒養2歲弟弟,居然敗訴了?差勁的父母,掏空女兒去養兒子
    弟弟才2歲,父母就想著讓22歲的姐姐來養了。 出於貧窮確實無奈,可是生男娃之前,有沒有考慮過女兒的感受呢? 另外,就算姐姐養了弟弟,從現實層面上講弟弟也很大可能不會給她養老。 更不可思議的是,父母居然勝訴了???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與父母對簿公堂敗訴,女孩該醒醒了
    01·和父母對簿公堂是什麼體驗22歲女孩拒養弟弟這事兒,估計大家都知道了: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胎之後,兩人因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養孩子,於是便想讓自己22歲的女兒來扶養。女兒為此強烈反對。就發生了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法庭的事兒。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看到這條新聞,我真的被嚇了一跳。 感覺一下子被顛覆了常識:父母撫養孩子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怎麼才22歲的姐姐還敗訴了?
  • 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敗訴:養不起,為什麼要生?
    昨天,一則「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的消息登上熱搜,網上一片譁然。,生了二胎,要求22歲剛大學畢業的女兒撫養。歲女孩背上了弟弟的一生22歲的麗麗剛大學畢業,這四年來靠著獎學金和助學金撐起大學所有的費用,本想著畢業後能好好闖蕩一番,沒想到第一份工作卻是要撫養2歲的弟弟。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
    ,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22歲的大女兒來養,女兒則對此表示強烈反對,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大女兒作為姐姐要扶養弟弟。法院判決22歲女兒扶養2歲弟弟,你怎麼看?事實上,我國自古以來,一直強調兄弟姐妹的情誼,「友悌」往往是拿來和「忠孝」相提並論的。不過父母「生而不養」的是不正確。如果這件事是父母雙亡了,那姐姐養2歲弟弟這個事兒反而會被當做正能量故事。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弟弟勝訴」
    這兩天,「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弟弟勝訴」登上熱搜,引發網友關注及爭論。據報導,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在生完二胎的幾年後,考慮到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便想讓自己的大女兒麗麗來撫養,遭到女兒的強烈反對,夫妻倆為此將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父母勝訴,麗麗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敗訴,父母贏得法輸了情,生而不養不負責
    這個一胎孩子是一名22歲的女孩,叫做麗麗(化名)。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敗訴麗麗的家庭情況不太好,父母常年吃著低保,麗麗上學的錢還是自己通過努力攢出來的,但是在她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她卻被告知要養著自己兩歲的弟弟,於是一氣之下,麗麗把父母告上法庭。
  • 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父母起訴最終勝訴,你如何看待這事?
    近日一條「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的新聞火了,是一對依靠低保生活的夫妻,在二胎開放的幾年之後,生了家裡第2個孩子卻沒有能力撫養,便想讓自己22歲的女兒來撫養,一家人為此鬧上了法庭,最終父母勝訴,女兒敗訴,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輿論紛紛倒向了女兒,為女兒鳴不平,因為姐姐不應當成為「伏地魔」,父母即使打贏了官司,也傷了子女的情分。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比噩夢更可怕的是吸血鬼父母
    22歲女兒拒養妹妹,後來不知為何被傳成是拒養弟弟。重點是父母勝訴了,因為法律有明確規定:如果父母對於孩子沒有撫養能力,那兄弟姐妹是有撫養義務的。也就是說,這個22歲的姐姐,肯定要扶養只有2歲的妹妹了。22歲的麗麗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父母都是靠低保度日,自己也是靠著學校的獎學金和助學金才完成了學業。兩年前父母生下了二胎妹妹,現在卻因為自己無力撫養,就想讓麗麗來撫養孩子。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只管生不管養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據廣州電視臺報導,一對靠低保勉強度日的老年夫妻生下了兩年前生了二胎,由於身老邁,現在無力撫養兒子,便要求22歲的女兒王俊麗(化名)承擔撫養責任,王俊麗自然不肯接受。為了逼女兒就範,父母將王俊麗給起訴了,法院居然判父母勝訴,稱王俊麗有義務撫養2歲的弟弟,這個結果讓王俊麗深感無力。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究竟是誰的錯?
    看到一個新聞:一對拿低保的夫妻,不顧女兒的意願,生了二胎弟弟,現在弟弟2歲了,父母發現自己養不起了,就想讓剛大學畢業的女兒養。女兒呢,表示自己才22歲,養不起也不想養。父母二話不說,把女兒告上了法庭。這父母是有多自私,才能理直氣壯地生而不養?這個2歲的孩子是多倒黴,才攤上對這麼不負責任的爹媽?等看到法院判決父母勝訴,姐姐需要撫養弟弟的時候,落落心裡真的萬分心疼這個小姑娘。她的青春還沒開始,似乎就已經終結。她才22歲,剛剛大學畢業,剛找到一份工作,勉強能夠養活自己,接下來卻要撫養2歲的弟弟16年。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不養弟弟,生你幹嘛?
    在如今的網絡時代,每天都有曝光「不是」的父母。就如最近幾天熱議到鋪天蓋地的」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事件。這對父母的所作所為,就讓人憤怒到切齒痛恨。,竟在大女兒20歲時生下二胎兒子。然而,在兒子兩歲時,就以經濟拮据和身體不好的理由,要求剛出來工作不久的22歲女兒肩負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大家都歷過初出茅廬的窘迫,工作不穩定,居住不穩定,關鍵是手頭不寬裕。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 被父母告上法庭
    當今社會存在落後思想的大有人在,為了生個皇子繼承「皇位」,不惜犧牲大女兒的幸福。近日一則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的事被罵上了熱搜,而最讓人氣憤的莫過於如此荒謬的上訴竟然還勝訴了......這也令大眾紛紛為這名女孩打抱不平。剛畢業就要面對如此糟心的局面真實讓人心疼。
  • 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告:不養弟弟,生你幹嘛?
    就如最近幾天熱議到鋪天蓋地的」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事件。,竟在大女兒20歲時生下二胎兒子。然而,在兒子兩歲時,就以經濟拮据和身體不好的理由,要求剛出來工作不久的22歲女兒肩負起撫養弟弟的責任。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父母生,你來養,服不服吧
    ,居然在女兒20歲上大學的時候,生了個二胎兒子。你說生就生吧,結果生完二胎不到2年,兩人畢竟歲數大了,身體和經濟情況不好,發現沒有能力將這個小兒子撫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才22歲、大學剛畢業的大女兒來撫養。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網友:沒能力養還生?
    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他們想當然的覺得,反正生了以後還有大女兒幫忙養,但是有沒有考慮過,你女兒拿什麼養?像麗麗這樣的,大學都是靠自己拿獎學金和助學金讀完的,好不容易要工作了,結果呢自己都養不起自己呢?父母卻讓她養2歲的弟弟,豈不是很可笑嗎?一味地讓女兒幫你們承擔責任和義務,有沒有替女兒以後的生活考慮過?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結果父母勝訴
    大家好,我是素汐,最近有一個事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結果父母勝訴」有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他們在生完二胎幾年之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情況,沒有能力將孩子養好,於是他們便想了一個法子:讓自己的大女兒來撫養。但是他們沒想到此事遭到女兒的強烈反對。這對夫妻因為這件事,還把自己的親生女兒給告上了法庭。
  • 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被告上法庭:父母任性背後,藏著女兒人生
    如果一個22歲的女生,養一個2歲的弟弟,你會是什麼反應?是相信,還是覺得就是她生的,覺得她可憐? 如果你是男生,你會娶她嗎?90%的男都表示,他表現同情,但不會娶這樣的女生。 前兩天,一條「22歲女孩拒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的新聞上熱搜。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剛畢業,拒絕做孩奴,我錯了嗎
    01.22歲姐姐拒養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在熱搜上看見這樣一個話題,一個22歲的女生拒絕撫養自己2歲的弟弟,被他們的父母狀告了,最後父母勝訴了。梳理一下,這件事情有幾個關鍵點:1.夫妻倆屬於低保生活,低保意味著什麼,沒什麼經濟能力2.夫妻倆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沒有能力把孩子養好,所以要求22歲的女兒養;3.麗麗上大學期間所有費用都是自己獎學金和助學金解決的4.麗麗不願意撫養弟弟,父母就將其告上法庭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網友:沒能力養還要生?
    01最近有一個事在網上引起了熱議: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他們想當然的覺得,反正生了以後還有大女兒幫忙養,但是有沒有考慮過,你女兒拿什麼養?像麗麗這樣的,大學都是靠自己拿獎學金和助學金讀完的,好不容易要工作了,結果呢自己都養不起自己呢?父母卻讓她養2歲的弟弟,豈不是很可笑嗎?一味地讓女兒幫你們承擔責任和義務,有沒有替女兒以後的生活考慮過?麗麗以後還怎麼嫁人?現在的社會這麼現實,像麗麗這樣的拖著一個兩歲的弟弟,誰會娶她呢?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我看到了父母重男輕女的惡
    一對靠低保生活的夫妻,生完二胎幾年後,因為兩人的身體和經濟狀況,沒有能力把孩子養好,於是便想讓自己22歲的大女兒來養,女兒則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夫妻倆因為此事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告上法庭。結果,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大女兒必須承擔撫養弟弟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