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多家醫院疑騙保:中介專車接送,老人稱「在家無聊住院像遊玩」

2020-12-16 騰訊網

辦理住院手續時,醫生現場為老人「編」了一個病歷,「給你定個腦梗,這樣你就能免費做腦CT檢查,有人問你,你就說你頭蒙、胃酸、乾嘔。」不到半天時間,這位健康的老人就順利住院,成為一名「腦梗患者」。

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

新京報X調查近日發現,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違規套取國家醫保基金,拉很多無病或只有輕症疾病的老年人去住院,並編造病歷。有中介專門搜羅、接送老人去醫院住院,甚至可以幫助辦理冒名低保戶住院。

全文6801字 閱讀約需13.5分鐘

臨近中午,一間擺了近四十張病床的病房喧鬧起來。穿著便服的「病人」們聊天打趣,或乾脆圍在一起打撲克。這裡很少看到來問診的醫生,更像一間免費的賓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

實際上,「病人」大多是身體健康的老人,享受城鄉居民醫保政策,他們住院一周左右,即使花費數千元,醫院也只收取200元甚至免費。

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

醫院拉來「假病人」:老人自稱一年免費住院9次

11月中旬,原本在太和東方醫院病房陪床的孫大爺和王芳(化名),意外成了「病友」。

孫大爺強調說自己沒有病,是在醫生建議下,衝著免費體檢才答應住院。「哥哥精神狀況不好怕他走丟,我就陪他一起住院。醫生說先給我哥辦住院,晚兩天就給我辦住院。」

三十多歲的王芳稱,她來醫院照顧住院的母親,在醫生建議下,自己也住上了院。「醫生說我太年輕,不夠住院條件,就給我病歷上寫了高血壓、腰疼、腰間盤突出。」

王大爺則是這裡的「常客」。看起來身體硬朗的他,在中介的安排下,今年已經第三次在東方醫院住院。相同的是,他們不會得到真正的「治療」,即使住上十來天,也只需繳納兩百元甚至免費。

這種現象在太和縣並不少見。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當地至少3家醫院存在招攬無病或輕症人員免費住院的情況。為此,醫院開出「管吃管住、免費體檢」的條件。

長期關注醫保亂象的公益人士吳淮軍告訴記者,這些醫院抓住了老年人希望得到免費體檢、保養身體的心理,「這些人一旦登記住院,就成了醫院套取醫保基金的工具。」

▲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北區的超大病房。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又在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遇到了前來住院的王大爺,而3天前,他剛從東方醫院出院。「和美醫院住了兩次,東方醫院住三次,公安醫院(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住四次。今年總共住九次了,差不多住了三個月,哪家醫院不花錢就去哪家。」王大爺對自己的「住院」經歷並不避諱。

同樣在第五人民醫院「住院」的一名老人直言,自己為了打發時間才來住院,「在家沒事幹,幾個月來一回醫院,散散心。」

家住太和縣舊縣鎮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年初他曾在第五人民醫院看病,「病房裡住滿了人,隔一陣子換一批,有時候一個村的老人、小孩一起來,都是假治病,保養幾天就走了。」

醫生現場造病歷:健康人成「腦梗」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為了拉人住院,醫院的醫護人員會主動「亮起綠燈」。

11月7日,新京報記者以家屬身份陪同一名當地老人前往太和東方醫院。導診臺前,老人告訴護士自己身體並無不適,聽說這裡可以「免費住院」,希望能夠留下住院。

護士並沒有對此感到詫異。「能住一個多星期,掛水保養,全身檢查,管吃管住。五保戶全免,普通新農合交200元就行。」

接著一名護士帶記者和老人去門診找醫生。「讓醫生看看有沒有啥大病,有大病的醫院不收。」三樓的一間門診室內,醫生給老人量了血壓,簡單詢問健康狀況後,就表示可以辦理住院。

辦理住院手續時,醫生現場為老人「編」了一個病歷,「給你定個腦梗,這樣你就能免費做腦CT檢查,有人問你,你就說你頭蒙、胃酸、乾嘔。」

護士引路、醫生「看病」。不到半天時間,這位健康的老人就順利住院,成為一名「腦梗患者」。其間,醫院護士甚至還發出邀請。「你在村裡發動發動,看你能不能發動三五個人,如果他們願意跟你來住院,可以給你二三百元。」

在太和普濟中醫院,新京報記者也見證了同樣的情況。11月14日,做了簡單檢查後,該院的接診醫生認為老人身體情況不錯,然後交待另一名醫生為老人辦理住院。

他隨口給老人定下幾個病症。「一個是眩暈症,但他不太符合眩暈症的指徵,按眩暈症收,或者按腦供血不足、頸椎病收。」

1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在太和東方醫院陪一名「病人」辦出院手續。結算單顯示,這名「病人」住院期間一共花費1817.32元,其中醫保報銷1318.83元,個人需支付498.49元。由於入院時一次性繳納500元押金,辦理出院手續時醫院返還了300元,住院6天實際花費200元。

▲ 11月13日,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病房裡,幾名「病人」聚在一起打撲克。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採訪中,多位「病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被拉到醫院住院後,除了常規檢查和日常住院,並不會按照病歷治療,但是出院的結算清單上,會有一些「虛構項目」。

新京報記者從一位「假病人」處獲取的一份出院記錄顯示,醫生將患者診斷為腰間盤突出,在診療經過一欄,記錄了醫生曾採用推拿治療、穴位貼敷治療,溫針灸治療和穴位放血治療等治療方法,實際住院的這名當地居民表示,住院期間並未得到這樣的治療。

太和縣醫療行業人士趙凱(化名)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對於這種住院病人,「醫院會假戲真做,有一套完整的病歷和單據,查也查不出毛病。」他們在醫院住一次院,需要從醫保支付幾千塊錢,而醫院的治療成本很低,「就給病人輸點維生素,一瓶水十來塊錢,正常人也可以輸。」

中介的「老人生意」:專車接送吃回扣,冒名也能安排住院

在「免費住院」的風氣下,當地衍生出一種專門「搜羅老人」的中介。

當地一名醫療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中介每往醫院送一名老人住院,可以從醫院拿到幾百元的好處費。「只要想住院,給中介打電話,他們專車接送。」

11月14日,在太和普濟中醫院,新京報記者目睹了一名女醫生和中介語音通話的過程:中介「老陳」前一晚給醫院送來一名五保戶住院,但該院住院病人中五保戶、低保戶的比例已經達到30%,不能再為五保戶辦理住院。「最近別送五保戶低保戶了,超標了,儘量送新農合。」醫生叮囑老陳說。

老陳的「業務」,就是搜羅願意住院的老年人送往醫院。新京報記者從多名住院「病人」處了解到,老陳合作的醫院除了當地的民營醫院,還有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

在向記者介紹自己的業務時,老陳聲稱,可以安排老人冒用別人的貧困戶身份住院。「普通新農合需花幾百元,如果能借到五保本、低保本,那就一分錢不用花。」

為了驗證老陳的說法,第二天,一名當地居民帶著借來的貧困戶身份證與老陳取得聯繫。之後,老陳將他送到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如其所說,直到出院,這位冒名的居民也沒有被「發現」。

中介「宮主任」還把業務擴展到了外地人身上。 「外地人也可以借用本地人的身份證住院。現在醫保局查得嚴,只有通過我們內部人士可以弄。」

▲ 太和普濟中醫院的醫生給一名胃痛老人辦理住院時,勸說老人將病情登記成腰痛病。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11月12日,在「宮主任「的幫助下,一名外地人拿著一張本地身份證,也在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順利住院。

公益人士吳淮軍也表示,實際過程中,「病人」並不關心花費,直至出院都不知道其住院的花費情況。這意味著,醫院承擔了一部分原本應由個人支付的費用,「但醫院不可能虧本,必會從醫保基金或其他途徑把錢賺回來。」

不可觸碰「騙保紅線」:多家醫院曾涉案被查

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副所長郭驚濤對太和醫療行業現狀有所了解,他稱,太和的醫療資源相比於周邊地區略豐富一些,「縣裡僅三甲醫院就有兩家,這兩家大醫院吸引了多數病人,其他醫院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一些醫院就鋌而走險,觸碰騙保紅線。」

事實上,這類「免費住院」的套路近幾年時有發生,還有地方政府出臺文件禁止醫院的「騙保」行為。

公開報導顯示,2018年1月,安徽合肥某公立醫院被曝存在代病人刷社保卡、掛床住院等涉嫌騙取醫保基金的問題,聯合調查組經過調查認定:這是一起發生在民生領域性質較為嚴重、社會負面影響較大的違法違規事件。醫院多名責任人員被問責。

為保障醫保基金安全,2018年4月,安徽省出臺了《安徽省基本醫療保險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其中規定協議醫療機構及其人員為參保人員提供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應當核驗基本醫療保險憑證、身份證明,不得違反疾病診療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等,為參保人員提供過度或者無關的檢查、治療,不得採取虛假住院或者虛假治療等手段騙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國家醫保局曾於2019年1月通報了8起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典型案例,其中提到多起因誘導住院而被查處的騙保案例。通報中提到四川省達州市仁愛醫院,採取免收病人自付費用、車輛接送、出院贈送棉被和藥品等方式誘導病人住院,通過多記、虛記費用的方式騙取醫保基金9.03萬元。查實後該院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資格被取消,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也被吊銷。公安部門依法逮捕2人,取保候審1人。

▲ 太和東方醫院的醫生查房時,叮囑「病人」最近有檢查少外出。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攝

對此,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認為,醫院住院零門檻,吸納輕病甚至無病人員住院,「既違反了醫院的運行規則,也違反了醫保制度,涉嫌騙保。」

在她看來,這是一些醫療機構在醫保制度還有待完善的當下,渾水摸魚。隨著醫保智能監控系統的引入,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以及行政監督的逐步完善,騙保現象將會大幅減少。

在衛生領域工作多年的陝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分析稱,醫院涉嫌騙保的行為之所以會出現,與地方醫療機構床位擴張過度有關。「近幾年隨著全國開展醫保飛行檢查,打擊濫用醫保基金力度加大,這種現象已經得到有效遏制,如果有醫療機構出現這種行為,肯定是死路一條。」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編輯 李明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有人自稱一年免費住院9次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臨近中午,一間擺了近四十張病床的病房喧鬧起來。
  • 在家無聊就住院?4家醫院涉嫌集中騙保,國家醫保局:嚴查
    這樣的好日子不是夢境,而是在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真實上演的鬧劇。有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來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並稱「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12月14日,新京報報導稱,安徽省太和縣的3家醫院——東方醫院、第五人民醫院、太和普濟中醫院存在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行為,涉嫌騙取醫保基金。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
    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位住院老人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這裡很少看到來問診的醫生,更像一間免費的賓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實際上,「病人」大多是身體健康的老人,享受城鄉居民醫保政策,他們住院一周左右,即使花費數千元,醫院也只收取200元甚至免費。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 中介專車搜羅老人住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一切只為騙保
    「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近日,有媒體報導了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的騙保亂象:「沒病」也「有病」,健康人成「腦梗」;名字不對沒關係,冒名也能安排住院。一年免費住院9次,比起醫院這裡更像免費賓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這些「假病人」住一次院,醫院就可以從醫保基金支付幾千塊錢,而治療成本就是給病人輸點維生素之類的藥品。
  • 安徽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
    這裡很少看到來問診的醫生,更像一間免費的賓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實際上,「病人」大多是身體健康的老人,享受城鄉居民醫保政策,他們住院一周左右,即使花費數千元,醫院也只收取200元甚至免費。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這種「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中介專車搜羅老人送往醫院,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刑拘8人,一醫院院長被紀委留置調查
    12月14日,新京報獨家發布了《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的報導,報導指出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12月16日,據安徽紀檢監察網消息,安徽省紀委監委已派員赴太和縣,指導督導市縣聯合調查組對媒體報導的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開展調查。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輿情
    不久前,《新京報》對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醫保資金的調查,揭開了當地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病歷造假等手段套取醫保基金的面紗。其中,「醫院騙保」「沒病住院」「病歷造假」等詞彙迅速引起熱議,各級監管部門出擊之快,令公眾期待值大大提高。
  • 多家醫院利用老人騙保!誰動了我們的救命錢?
    1近日,《新京報》發布了一篇調查報告,披露了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的騙保行為,其中,一名男子一年內住院九次,醫院以「管吃管住,免費體檢」的套路吸引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等行為在網上引起熱議。醫保基金是群眾的「救命錢」,買藥、看病、住院都得靠它報銷,但是卻被一些利益薰心的人鑽空子,把錢騙進了自己的錢包。據報導,太和縣部分醫院以「管吃管住、免費體檢」為幌子,吸引老人家到自己醫院住院。
  • 多家醫院涉嫌騙保,手法隱秘且「專業」
    據媒體報導,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12月20日,安徽省太和縣縣委宣傳部部長表示,上述情況基本屬實。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騙保套保!重慶私立醫院與醫託勾結:介紹1病人給500元好處費
    針對日前備受關注的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欺詐騙保套保事件,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開展定點醫療機構專項治理 『回頭看』的通知」,要求各地以此為鑑,重拳出擊集中打擊誘導住院、虛假住院等欺詐騙保問題。
  • 沒病變「腦梗」,有病不能治……揭醫院的騙保套路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鑽起了醫保的「空子」,各種騙保、套保的事件層出不窮。近日,新京報暗訪安徽省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時,一位住院老人竟然直言,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免費住院9次,「在家無聊才來住院,像遊玩一樣。」據新京報報導,在一間擺了近四十張病床的病房,穿著便服的「病人」們聊天打趣,或乾脆圍在一起打撲克。這裡很少看到來問診的醫生,更像一間免費的賓館:包吃包住、免費體檢。
  • 沒病變「腦梗」,有病不能治……起底醫院的騙保套路
    另據法院查明,鞍山市某醫院共有10個科室、73名醫生參與作假。2017年,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報導了深圳市三家公立醫院三名醫生涉嫌參與不法分子套現醫保現象,經調查,這次「套保事件」,深圳有多名醫生涉及其中,與不法分子「勾結」偽造病歷、「憑空」開出正規的處方單。
  • 老人家到醫院不看病變散心,疑似騙保
    安徽太和縣的王大爺3天前剛從一家醫院出院,又來到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住院,王大爺說,太和的醫院我都熟。和美醫院住過2次,東方醫院住了3次,五醫院住了4次,今年住了9次了。哪家醫院不花錢就去哪家。同樣是在五醫院住院的一個老人家說自己在家沒事幹,幾個月來一回醫院,就當散散心。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 剖解醫保基金安全問題
    新京報12月14日披露稱,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通過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藉此套取醫保基金。隨著輿情的發酵與國家醫保局的介入,此事再次引起輿論對於屢禁不止的「騙保」問題的討論。輿情綜述圖:太和多家醫院騙保事件趨勢圖(圖片來源:人民眾雲平臺)人民眾雲平臺監測顯示,12月14日,新京報發布《暗訪縣醫院醫保亂象:沒病被寫成「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9次院》的調查報導後,14日下午,@太和發布通報稱,該縣已成立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
  • 有4家縣醫院被曝光套保的縣:有3家三甲醫院,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12月14日,新京報的一篇報導《安徽太和多家醫院疑騙保:中介專車接送,醫生「量身定做」假病歷,沒病變「腦梗」,有人一年免費住院9次》,很快成了全國的熱點。新京報這幾年在新媒體上堪稱一家獨秀,看標題關鍵詞:1.中介專車接送,證明量大,2.有人一年免費住9次,很明顯。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刑拘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被紀委留置調查 另外3家醫院主要負責人被查
    新京報訊(記者 韓福濤)12月20日,安徽省太和縣縣委宣傳部部長孫秀劍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新京報報導的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的情況基本屬實。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國家醫保局派出工作
    文章來源:人民網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了解到,針對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國家醫保局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國家醫保局高度重視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第一時間責成安徽省醫療保障局迅速查明情況,依法依規處理,並在全省範圍內加大監管力度,嚴肅查處違規騙保行為,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保,國家醫保局回應
    (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針對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取醫保事件,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國家醫保局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安徽省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將依法依規處理。12月14日,有媒體報導安徽省太和縣的多家醫院存在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行為,涉嫌騙取醫保基金。安徽太和縣官方微博隨後宣布,針對上述問題,太和縣已成立由縣紀委監委、公安、醫保、衛健、審計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有關調查處理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
  • 網傳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保 國家醫保局已派工作組現場督辦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屈婷、徐海濤)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了解到,針對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國家醫保局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國家醫保局高度重視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第一時間責成安徽省醫療保障局迅速查明情況,依法依規處理,並在全省範圍內加大監管力度,嚴肅查處違規騙保行為,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 管吃管住、免費體檢,醫院專門拉攏老人住院騙保:掙錢全靠這個
    近日,有媒體爆料,稱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以管吃管住、免費體檢的套路,拉攏沒有患病的老人住院,騙取醫保費用。一位老人表示,自己一年在3家醫院住了9次院。當地甚至還衍生出了一種中介,專門搜羅老人,每介紹一個老人去住院,他們可以拿到幾百塊錢的好處費。普通新農合住院需要花幾百元,能借到五保本、低保本的話,就一分錢都不用花,部分中介還把業務拓展到了外地人身上,讓外地人借用本地人的身份證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