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有寶媽說,平時我捨不得給自己花錢,但只要是說給孩子買東西,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這種「舍己為孩」的心態,大多數寶媽都有,也許,這就是父母愛子心切的一種體現吧。更何況,「買買買」本來就是女性的一大愛好之一啊!
周日晚上,我最好的閨蜜跟我抱怨:周六帶著孩子去母嬰店,本來只打算買幾條訓練內褲,結果,出來的時候拎了一大包東西,花了上千元。我問她都買了些什麼,她說人家母嬰店的店員說她家孩子有點缺微量元素,推薦她買了一堆補鈣補鐵補維生素的東西。
聽了閨蜜的抱怨,我知道這個「耳根子軟」的女人又被母嬰店「套路」了,於是恨鐵不成鋼地對她說:「你這種有錢又好忽悠的顧客,母嬰店最歡迎了。」
母嬰店常見的這幾個「套路」,寶媽要看清
1. 為了推銷奶粉,「詆毀」母乳:6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
「母乳到了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要補充奶粉」,這句話是母嬰店最喜歡說的。我家娃還小時我去過幾次母嬰店,每次都能聽到這樣的說辭,但這當然忽悠不了我。
母乳其實是最「智能」的嬰兒食物,它會隨著寶寶的月齡自動調整營養成分,寶寶6個月後,不是說母乳沒有營養了,而是說母乳中的營養不足以提供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所以應該給6個月後寶寶添加輔食。
那麼,這個輔食一定要是奶粉嗎?未必!如果寶媽的母乳還夠寶寶吃,那麼6個月後完全不用喝配方奶粉,而是可以給逐漸給寶寶添加高鐵米粉、蔬菜、水果、肉類、雞蛋等普通食物,這樣的輔食既比配方奶粉營養全面、抗餓(更有利於戒夜奶),更重要的是,它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所以,奶粉的營養並不比母乳更好,而只是母乳不足時的一種替代品,如果寶媽還有母乳,就可以一直讓寶寶吃母乳,千萬不要聽信母嬰店說的「母乳沒有營養要喝奶粉」之類的說辭。
2. 為了推銷保健品,「嚇唬」寶媽:寶寶缺微量元素
寶媽們最怕什麼,最怕寶寶不健康,長得不好啊!所以,母嬰店正是抓住了寶媽們的這種心態,通過「嚇唬」寶媽來達到推銷保健品的目的:寶寶枕禿了?缺鈣,要補鈣!寶寶頭髮黃?缺鋅,趕緊補鋅!寶寶皮膚乾燥?缺鐵,快補鐵!很多沒有經驗的寶媽(就像我閨蜜)一聽害怕得不得了,於是趕緊掏腰包,買!
但其實,寶寶枕禿最大的原因是寶寶經常躺著,頭髮被磨掉了而已,頭髮黃、皮膚乾燥也未必就是缺鋅缺鐵,而是可能有多種原因。至於微量元素檢測,國家衛計委早在2013年就叫停了。
如果寶寶不缺微量元素,盲目進補,反而容易補出問題來,畢竟,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超出了這個微量,肯定是有害無益的。
所以,只要寶寶平時吃飯正常,挑食不嚴重,身體各項生長指標沒有太大問題,根本就不需要額外吃保健品。寶媽們,保健品的利潤超級大啊,為什麼母嬰店店員拼命推薦?你們品,仔細品!
除了上面這兩個最常見的套路之外,有的母嬰店還會推薦寶媽們一次充很多錢,或者忽悠寶媽購買清火寶,兒童醬油之類的產品,寶媽們一定要加強警惕:充了錢後母嬰店會不會跑路呢?清火寶的成分是什麼,真能去火嗎?兒童醬油中鈉含量多高,是不是和普通醬油一樣?
其實,不管母嬰店的套路有多深,只要寶媽們平時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多看多思考,同時堅定自己的想法,就不會被忽悠。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你在母嬰店被「套路」過嗎?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