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發現小區周邊多了很多嬰童店,這其中有母嬰店、早教機構、嬰兒遊泳館、嬰兒推拿等,琳琅滿目的店鋪看似為小區寶媽們提供了很多便利,實則是商家摸準了寶媽的心態,知道這裡商機無限。
以母嬰店為例,小區周邊不遠處就開了3家,而且一家比一家規模大,每到休息日,就會看到拿著氣球和宣傳頁的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派發小廣告,美其名曰:「感恩回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很多寶媽就會欣然接受微信掃碼入群,或者直接去店裡了解相關活動,心想反正了解下也不花錢,抱著僥倖的心理,一步步陷入商家的套路中。
比如:加入微信群後,她們經常會分享一些寶寶養育方面的內容,時不常的製造一些育兒焦慮,寶寶不長個怎麼回事兒?寶寶頭髮黃什麼原因?寶寶拉稀成XX狀,是否正常?孩子缺不缺微量元素等。而這些內容不經意的被寶媽看到後,處於對孩子的關心,不自覺的就會把一些症狀往自家孩子身上套,進而一步步掉入商家營銷的陷阱。
01母嬰店營銷陷阱有哪些?看看你是否中過招
寶寶那麼瘦,營養不夠,喝羊奶粉不過敏更容易吸收同事桃子說自己一直母乳餵養,寶寶還算健康。前幾天帶孩子去母嬰店打算買一些輔食,當時店裡一個大姐特別熱情的和她打招呼,逗孩子半天,還誇孩子聰明,聽得她心中正得意時,大姐又說道:「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瘦了點兒,是不是孩子營養不夠呀?平時孩子怎麼餵養呢?」
聽大姐這麼一說,桃子心裡犯起嘀咕來,因為最近她也覺得奶水不足,正想通過給孩子添加輔食增加營養呢,沒想到大姐一語中的,這無疑讓桃子對大姐心生敬意,趕緊求教問:那應該給孩子怎麼補?
大姐不緊不慢地說:「給孩子買點羊奶粉試試吧,並揚言羊奶粉分子小,更容易吸收。」聽大姐說得頭頭是道,桃子心動了,妥妥花了幾百大鈔買了2罐羊奶粉回去。出於好奇羊奶粉的功效,她在網上做了一下功課,不看不要緊,一看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交了一把智商稅。
事實是:羊奶粉和牛奶粉,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也沒有證據證明說羊奶粉比牛奶粉營養成分高,至於好吸收這種說辭也完全立不住腳,只是營銷術語。之所以推薦寶媽們購買羊奶粉,無非就是利益薰心,為了拿到更高的提成而已。
寶寶頭髮稀少發黃、長得慢,孩子缺鈣,得補鈣還記得兒子小時候,姥姥帶他在外面玩,被一家藥店的免費活動吸引了,當時工作人員說我家孩子頭髮稀少發黃,應該缺鈣導致的,說免費給孩子檢查微量元素,姥姥心想反正免費,就帶兒子去檢查了一下,檢查完人家給姥姥說了什麼現在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她拎了兩大袋子類似於口服液的補品回來說是補鈣,花了老太太幾大百塊錢不說,對孩子並沒有什麼改善效果。
事實是:孩子缺不缺微量元素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要說的讓你相信。什麼這檢測那檢測,無非是想找個噱頭唬住你,然後順勢推銷一波保健品罷了。雖然手段很低端,但卻很容易套路新手寶媽和老人,畢竟知道她們愛子心切。
打著為寶寶好的旗號,推薦各種無用的嬰用產品「這款產品很好,預防寶寶睡偏頭,好多媽媽都買了,您來一個嗎?」當問清了原因才知道,原來商家推薦是一款寶寶的定型枕,她們說寶寶睡偏頭了不好看,過了1歲頭型固定了就糾正不過來了,用定型枕就能預防寶寶偏頭。
事實是:由於寶寶的脊椎在3個月前是平直的,睡覺不需要墊任何東西,在1歲以內不用枕頭都沒有問題。要預防寶寶偏頭,正確的操作應該是醒著的時候多趴著,睡覺的時候左右側輪流睡。
02母嬰店的套路多又多,怎麼防才能不被坑?
有了寶寶之後,買買買幾乎成為媽媽們的一種生活常態,小到奶瓶,大到嬰兒車,在母嬰店揮金如土的同時,怎麼才能不被母嬰店套路,怎麼防才能不被坑?
1、做到心中有數,不要被忽悠
防忽悠,最關鍵還是要心裡有數,通過正規渠道學習科學育兒知識,知道到底什麼才是真的對孩子好的,是寶寶真的需要的。心裡有底,才不用擔心上當受騙。
2、養育孩子時不必太焦慮
只要寶寶飲食均衡正常,生長發育在正常範圍內,就不需要吃什麼補劑。那些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兒童食品,並不能幫助寶寶贏在起跑線。要想不上當,寶爸寶媽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焦慮。別因為導購一句「都是為娃好」就買單,他們推薦的東西可能對娃並不好。
3、購物時堅定購買目標
不管導購說什麼,堅定自己的購買目標,如果購買品沒有貨了,可以換一家母嬰店購買,或者自己選好替代品,不要盲目聽信導購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