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產品體驗5層論,分析一篇新媒體文章的好壞?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如果說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個產品,那麼每一個小編就是一個產品經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像產品經理分析產品一樣,去分析一篇文章的好壞呢?

一篇文章好不好,它的判斷標準是什麼?所有新媒體人都會說,看數據呀。

沒毛病,but,對於一個新媒體運營來說,最想要知道的是沒發出去之前這篇文章好不好吧。畢竟,都發出去了,知道不好也沒機會改了呀。

如果說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個產品,那麼每一個小編就是一個產品經理。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像產品經理分析產品一樣,去分析一篇文章的好壞呢?

比如:從產品體驗的五個層次來看,也就是戰略、範圍、結構、框架、表現這五層。

一、戰略層

戰略層:或者說價值層,主要考慮的是這個產品滿足了什麼需求,提供了什麼價值?

對於一篇文章來說,每一篇文章是否提供了價值很重要?也是核心層的東西。比如:我們每天晚上的日記,它可長可短,也可滿篇情緒和抱怨,也可以有一些小秘密,因為日記本身就是用來記錄心情的。

但是我們的文章是一個產品,產品是要投放市場的,是要和用戶交換的,交換的是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所以產品提供了什麼價值需要第一考慮的,當我們說一個產品的時候,我們所說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往往把需求回歸到人類的情緒上去,比如:恐懼、愉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痛點和爽點。

  • 痛點:也就是解決用戶恐懼情緒的需求,這種文章一般以解決問題,或者提出問題為主。
  • 爽點:也就是給予用戶新鮮刺激為主,這種文章一般以帶來反饋為主,不管是新聞還是娛樂,都屬於這一類。

所以,解決什麼需求?契合什麼情緒?就是價值層需要考慮的問題。

用戶通過這篇文章,收穫了什麼特別重要,不管是收穫了焦慮,還是收穫了滿足,都是收穫。

二、範圍層

範圍層:對於產品來說就是功能層,我們通過什麼類型的內容,去解決客戶的情緒呢?

這裡可以用內容的三分類來判斷:娛樂性內容、知識性內容和認知性內容

既然要解決用戶的情緒需求,給客戶提供價值,那麼這個價值的實現方式,就有很多種選擇了。

比如:同樣要販賣焦慮,你可以用新聞的形式發一篇80後套現15億的新聞,也可以用一組漲知識性質的科普文章,告訴大家現在國外的同齡人在幹什麼?最後還可以用一篇方法論告訴你怎麼樣才可以年薪百萬告訴你。

三種方式都可以讓人焦慮,也就是觸及用戶關於恐懼的情緒。每一篇文章,都能在裡面找到知識性的內容,娛樂性的內容和認知性的內容,以哪一種內容為主,哪一種內容更適合,就是一個判斷的標準。

三、結構層

結構層:就是產品的流程設計和框架設計,對於文章來說就是如何去安排這篇文章的開頭、漸進、高潮、結尾的結構了。

對於每一個小編來說,一篇文章的大綱是必須的,大綱也就是素材和觀點的排序方式。同樣的講故事,回憶式平鋪直敘式兩種方式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寫文章當然也一樣,用文章裡面最亮點的語句,或者最動人的瞬間,或者最打動人心的案例素材來開頭,然後再通過漸進式講述方式進入正題。然後慢慢的調整節奏,讓讀者可以一步步的陷入你的邏輯中,跟著你哭,跟著你笑,跟著你學習新知識。最後來一個文後小甜點,讓讀者看了還想轉發給朋友,那就完美了。

所以結構層就是大綱,也就是整個閱讀邏輯是否合理,是否有哪一段有疑問?是否有些素材不符合?是否結束太倉促?

這些就是判斷的標準。

四、框架層

框架層:產品的框架設計,也就是原型呈現,哪裡放什麼的問題,對於一篇文章來說,就是文字和素材的搭配和呈現了。

這個層面,其實就是語言表達方面的細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筆。

當然素材有了,配圖有了,大綱有了,你把它從上往下搭好是一個大框了,剩下的潤色,填充,文字和圖片的結合和承上啟下的一些連接。這些就是框架層該做的事情,當然還有文章抬頭PR,結尾的品牌宣傳logo這些都算。

這個層面上,需要考慮的是句子於句子之間的邏輯是否順暢,段落和段落之間是否邏輯順暢,文字和圖片之間是否搭配的恰到好處。

每一段文字背後引導讀者情緒的任務是否完成?

然後這些段落和大框架之間,是否契合上了?這些細節需要對於文字的敏感覺察。我們大腦處理文字信息能力很強,有時候你文字顛倒,句式不順,我們也能看懂,但是多多少少會彆扭,這一層判斷的就是這些問題。

五、表現層

表現層:對於一個產品來說,就是視覺呈現的結果層,對於一篇文章來說就是排版。

排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這麼一個顏值當道的世界,文章看起來好看能給你贏得一個非常高的第一印象。有時候邏輯雖然差點,但是看你寫的漂亮,文章的閱讀感受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了。

在這一層,讓讀者看的舒服,願意看下去最重要。比如:色彩基調、空白和內容的比例;比如:小段落之間的停頓;比如:大標題和小標題的引導。

這些排版的技巧,不同的渠道和平臺有不同的規則,而且隨著審美的變化,也會時刻的在升級。比如:像我這種文章,現在就流行數字序號分段+小標題觀點先行,每段關鍵詞/句加粗,每一段裡面適合轉發的金句都做成卡片式穿插其中等等。

所以對於排版優秀的文章,要經常分析,它符合了哪些審美的底層規則,它的每一個間隔的用意是什麼?為什麼人家這麼排版你會覺得舒服?

好東西看多了,看到次品,你總會發現點什麼的,不過重要的是給出解決方案。

總結

產品體驗的五層,對應著一篇文章的五個層次的思考,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在每一層去總結出一些樣式、分類。把你經常看的優秀的10W+的文章都拉出來,每個層次都總結出來,統計一下。然後用芭芭拉的金字塔原理,進行MECE整理。

這時候,基本上你可以出個文案寫作課了,我覺得你可以試試喲~

 

作者:蛋殼花生

原文連結:https://www.jianshu.com/p/4996b0360be8

本文由 @蛋殼花生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好一篇新媒體文章
    但新媒體的興起,使得寫作成了一種相對大眾的活動。據說,在各條戰線上從事新媒體寫作的人多達千萬。這麼多人,沒有行業規範,也沒有系統培訓。他們如何寫出優質的新媒體文章?這是個問題。傳統的高校教育顯然不能適應新媒體寫作的需要。中文系在教修辭,說概論;新聞系在教採訪規則,節目策劃。年輕人源源不斷地進入這個新興領域,但他們在學校裡學的東西卻用不上。
  • 如何用產品思維寫一篇刷屏級的推廣文案?
    賣點一篇文章對於賣點的考量,類似於產品對於戰略層與範圍層的考量。戰略層與範圍層對產品來說意味著什麼?戰略層是產品的核心目標,範圍是產品功能的邊界,意味著一個產品通過發現用戶痛點,確認產品目標,從而落地為具體產品與功能的過程。
  • 新媒體運營小白如何入門?
    慄如下個月的目標是要賣100萬銷售額,怎麼達到,這是一個問題,如何分解呢?分析當前數據(分析的目的是預測),如果什麼都不做,下個月會是多少,這叫自然增長;假如按自然增長下個月能達到80萬,那麼還有20萬的差額,這就是運營的價值所在,列出3件(5件也行)最重要的事情,做了這3件事就可以完成這20萬;那麼做這3件事,是否還需要其他資源和幫助?嗯,滿足這2個條件就好(基本可以達到)。
  • 如何寫一篇競品分析報告?
    所以,在做競品分析之前我們應當先想清楚報告是為誰做的、為什麼要做報告、怎麼做報告。只有理清楚了思路,分析才有方向,結論才有價值。下面,文章將從明確分析目的、選擇競品、分析維度、SWOT分析、總結及建議五個方面闡述如何寫一篇競品分析報告。一、明確分析目的我們做競品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 新媒體時代,人人皆文案,有哪些新媒體文章寫作技巧?
    ……其實新媒體領域的文案,不是學校裡的文章或者論文,它的定義很廣,簡單來說,有文字出現的地方都算是文案,小到你和用戶的聊天記錄、你發的朋友圈,大到帳號推文、活動策劃等等都屬於文案。可以說,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信息都屬於文案的範疇,所以對於新媒體從業者來說,寫文案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技能。設計崗為什麼要會寫文案呢?
  • 5個層次分析:產品設計中的「借鑑」思想如何運用?
    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這五個層次出現在產品的不同流程中,但排列組合又組成了一個有機的網際網路產品。那麼本文基於5個層面分析,「借鑑」競品應該如何去做?
  • 論文章的重複率與文章好壞/創新的關係
    現行的好多文章評審機構都認為,重複率高的文章,就是抄襲文章,就是壞文章,就是沒有創新或者創新程度不高的文章。這種僅僅以重複率來確定文章好壞的做法,是科學的麼?我認為這是有問題的。為表述簡便,我把僅僅以重複率來確定文章好壞的機制,表述為"重複率問題"。
  • 如何拆解一篇人物稿文章
    因為我本身喜歡看人物傳記,再加上有些想學習公眾號十點讀書如何寫人物稿。所以最近開始著手拆解人物稿。今天就借著藍藍的東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拆解一篇文物稿的。在各個渠道搶佔用戶注意力的時代,新媒體文章可謂是有一個好標題相當於成功了一半。
  • 人民日報新媒體新聞評論話語分析
    在新媒體新聞評論方面,董天策、梁辰曦、夏侯命波也對人民日報微博的話語方式進行了論述,針對「你好明天」和「微評論」這兩個人民日報微博的拳頭產品,使用話語分析的方法對詞頻、主題、句式等等方面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姚小雲等人也針對人民日報的「任仲平」系列做了一個詳盡的話語分析,面面俱到之餘,也將報紙和新媒體兩端的新聞評論話語分析全部涵括。
  • 如何快速轉行新媒體運營|只要你做到以下三方面!
    列提綱能梳理你的寫作邏輯,讓你不至於跑題,比如,你要寫一篇文章詳細介紹新媒體運營是什麼,可以這樣列提綱:新媒體運營的概念是?新媒體運營的前景、薪資待遇、工作內容是?新媒體運營所需具備的技能有那些?分別是那幾點,怎麼做?結論,新媒體運營是?
  • 評論:思想理論文章如何適應新媒體?
    評論:思想理論文章如何適應新媒體?當新媒體成為輿論的發酵場,新媒體開始與輿論形成天然的水乳交融狀,在這種狀況下,長篇文章尤其是理論性文章,如何去適應新媒體的業態發展,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新問題。  思想理論文章的特點是塊頭大,一般文章少則幾千字,多則上萬字、甚至十幾萬字,要求觀點正確、思維縝密,邏輯嚴密、用詞準確,有根有據,而且在寫作指導思想上以灌輸為主。
  • 5個方面分析: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競品分析報告?
    先說明一下,這不是一篇講競品分析報告的方法論和標準步驟的文章,這裡只是匯總了一些關於做競品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並對此做了梳理和歸納,意在為從事產品相關工作做競品分析時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建議。這是一個被寫爛了的文章標題,未經思索,筆者便提筆寫下了和這個主題有關的內容,因為這是從事產品相關工作不可迴避的話題,也是必須掌握的工作技能。歸納文字只為在工作中做的更好,筆者鼓起勇氣羅列如下文字,也希望能對閱讀文章者,有明思啟發之用。
  • 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發布《財經新媒體移動傳播力分析報告》
    人民網從2015年開始對財經類新媒體的移動傳播進行排榜,並於2016年2月發布榜單,每日經濟新聞位列榜首。為了對財經類新媒體接下來的發展提出參考方向,人民網新媒體智庫特發布2016年上半年「財經媒體移動傳播榜」,對財經類新媒體進行傳播力評估,並對該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每日經濟新聞進行個案分析。每日經濟新聞「兩微一端一站」全面發展,各有所長。
  • 如何寫好一篇爆文,讓文章為你帶貨,小白也可以用的方法
    如何寫一篇爆款軟文?關於爆文每一篇爆文都是有幾大要素:1.總體來說就是要有情緒,有熱點,整體來說一篇爆文章離不開原創程度,文章標題,配圖等等因素影響,一般來說網絡傳播都這樣的特點: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裡,這就是傳播這就是爆文的核心。
  • 如何寫出一篇符合SEO優化標準的文章
    今天天津推樂網絡的小編並不是想要教大家投機取巧的方法,而是從比較實際的角度出發說一些寫作技巧,讓大家能夠儘快寫出一篇符合SEO優化標準的文章。那麼,該如何寫呢?請看下面的幾點要素吧。寫出符合SEO優化標準的文章很重要第一,了解所優化網站行業的基礎行業知識。
  • 如何寫一篇家族分析文章(一)—家族分析文章的研讀
    首先,我們要先確定一下哪一類家族分析文章可以發高分,或者這類高分文章都有哪些套路,下面我們通過文獻查詢工具google學術搜索鏡像,以gene family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結果顯示,共2019年就有927片家族分析的文章新鮮出爐!
  • 如何寫一篇文章的大綱?7個步驟解決!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例子吧,如果我的標題是「如何用圖片來創造臉書的流量」,我可能就想讓讀者知道:☑什麼原因決定了一個臉書圖片的好壞?很多人都會建議一篇文章要有3~4個大項目,但這還是取決於你想要寫什麼。如果你想寫一個很長,很全面的文章,那你可能就需要多一點項目,如果你想寫的是一篇短文,項目比較少也沒有關係。但如果你真的想要知道一個基準,那3~4個項目就是一個參考。
  • 如何通過寫作賺錢?怎麼才能寫好一篇文章?
    作為一個寫過長篇小說、做過公眾號編輯、無人機攝影、做過情感心理分析、最近健身用力過度導致手腕扭傷的人。我覺得有必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告訴大家新媒體寫作的一些樸實無華而又羞澀內斂的經驗。
  • 我的產品方法論之需求分析(下)
    推薦做法是向公司了解是否有項目文檔或是相關產品業務介紹與說明,然後下載最新的產品自己體驗,一方面熟悉公司業務,另一方面作為用戶體驗並發現問題,最後,通過 App Annie 等同類型的數據統計或工具來詳細了解迭代過程。通過以上步驟,你會有較為清晰的業務輪廓,這時再與公司交流未來的版本究竟如何事半功倍。
  • 如何寫新媒體文章?6個步驟,教你學會寫作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了,現在不少人靠寫作賺錢,那麼如何寫出一篇合格的新媒體文章呢?推薦一本書《從零開始學寫作:個人增值的有效方法》,這本書的作者是弘丹,她是青橙學院創始人,「21天愛上寫作訓練營」創始人,帶領2000多人從零開始學習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