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能量是從哪裡來的?

2020-12-22 騰訊網

【導讀】根據在地殼最古老的沉積層中所發現的有機生命痕跡,也可看出太陽自很久以來就以不變的光度進行輻射。太陽長時期以來就這樣強烈地輻射著,才使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在南非的特蘭斯瓦爾,人們在翁弗瓦赫特地層的矽化巖中發現了和今天的藍藻有相同複雜結構的,相當進化的單細胞組織。這證明了早在35億年以前地球上就有生命存在,那時的太陽也必定具有和今天大致相同的光度。

太陽內不可能貯藏無限多的能量,因為它是一個有限的物體,由有限的質量所組成。我們可以測定它的質量,因為質量可以通過引力來顯示。地球和眾行星圍繞著太陽運動,由於受太陽質量的引力作用而被約束在一定的軌道上。根據每一瞬時離心力和引力相等的原理,可以算出太陽引力的強度,進而計算出太陽的質量。若以噸為單位來計算太陽的質量,就需要一個28位的數字。維持我們生命的太陽輻射功率就是來自這些太陽質量。計算表明,每克太陽物質在1年內必須輻射出大約6焦耳的能量。乍看上去它似乎不算太大,因為人體每克物質所發出的熱量還比這個數字要大1000倍以上。但不同的是,人們為了補償這個能量損失,必須每天吃東西,而太陽幾十億年以來卻是靠自身來維持輻射。

太陽在長時期內以很大功率輻射出去的能量是從哪裡來的?是不是主要來源於化學變化?我們研究一種最簡單的釋能化學過程——燃燒。如果太陽由煙煤組成,它的燃料只能補償5000年的輻射,然而太陽早在幾十億年以前就在向外輻射了。因此如果碳是太陽的燃料,那麼太陽爐早就熄滅了。所有其他化學過程,也和燃燒一樣產能都太少,不能作為太陽的能源。

上世紀末人們曾經進行過很多嘗試,以尋求太陽的能源。由於太陽內部的化學過程所產生的能量都太少,導致人們聯想太陽是否可能從外部吸熱。在我們太陽系內充滿了很多小的固態物體,它們運動於行星之間,被稱為流星。流星現象是我們所熟悉的。當一顆流星闖入地球大氣時,它被加熱燒毀,在天空中發出亮光。某些流星在大氣中不能完全燒盡,殘餘部分會落到地球上,這就是現在我們在博物館中看到的隕石。

太陽巨大的引力也必定能吸引很多在太陽系中運動的流星,它們將以很大的速度撞擊太陽,碰撞時它們的動能轉變為熱能,是否這樣產生的熱可以補償太陽的向外輻射?撞擊太陽的流星物質,每克可以提供大約1.9億焦耳的能量。為了補償太陽的輻射,每年必須有大約為百分之一地球質量的流星物質落到太陽上。太陽質量的增加可以通過太陽的引力變強而被覺察到。它能使地球繞太陽的運動發生變化,例如最近2000年地球軌道長軸要明顯縮短。但是根據古代關於日食和月食的記載,沒有發現太陽系運動狀態有能測量到的變化,因此「流星假說」是不成立的。太陽不是由撞擊它的流星所加熱。

假若太陽可以將自身的引力能釋放出來,這也是一種可能的能源。早在上個世紀,赫爾曼·馮·黑爾姆霍茨(Hermann vonHelmuholtz)一位多才多藝的物理學家和醫生,就已注意到這個可能性。如果太陽沒有某些能量的輸入,它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收縮,它的半徑將會變小。每克太陽物質會緩慢地向太陽中心靠近,即以較大的減速度下落。正如流星物體下落一樣,這裡也釋放出能量。和流星假說不同,在這裡是太陽物質自身的「下落」,但保持太陽的質量以及它對地球的引力不變。這個過程只能維持大約1000萬年的太陽光度,僅僅是太陽已輻射幾十億年的百分之一。

結論:太陽自身的引力能釋放,不能補償太陽的輻射。

預告

下一節

《太陽和恆星裡的核能》

相關焦點

  • 問:太陽釋放的巨大能量是哪兒來的?
    小課堂 第151期 05 月 16 日 周 六 問:太陽釋放的巨大能量是哪兒來的
  • 太陽的能量還有多少?科學家稱目前太陽只消耗很少的氫原子!
    在人類出現之前,太陽沒有消亡,對於人類的存在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然而太陽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光和熱,它的燃料是從哪裡來的呢?會不會突然有一天,它會象蠟燭一樣的消失呢?美國天文學家凱薩琳.皮拉喬斯基聲稱,對於這樣的問題,早在十九世紀就出現了,當時人們認為太陽擁有兩種產生能量的方法,第一種是通過引力的收縮從而產生熱和光。
  • 你知道太陽能量的來源嗎?
    眾所周知呢,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那太陽到底能夠輻射出多大的能量的,我們可以來估算一下,太陽輻射的能量將成球形均勻向外擴散,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的,太陽系中某個位置接收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與他和太陽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那在這個位置上,地球單位面積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的功率就是所謂的太陽常數
  • 地球圍繞太陽轉動達數十億年,轉動的能量來自哪裡?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能量在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就有了!簡單說,地球一直公轉不停的能量來源於太陽的角動量分配,把一部分角動量分配給了地球,加上外太空幾乎其實真空狀態,所以地球可以一直運轉長達幾十億年!
  • 太陽每天向地球輻射150萬億億焦耳能量,這些能量最終去哪了?
    太陽每秒釋放380億億億焦耳的能量,其中只有22億分之一的能量輻射到地球,大約是每秒17億億焦耳,每天就是1.5*10^22焦耳,相當於5000億噸標準模燃燒釋放的能量,地球每天從太陽接收這麼多的能量,那麼這些能量最終都去哪裡了呢?
  •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地心引力來自哪裡?物質又是怎麼來的?
    因此你可以利用引力勢能來發電,但不能反覆利用它,比如你把100克的物體垂直提升1米,就是消耗了1焦耳的能量!理論上當它落下時候將會釋放出這個能量,當然你需要忽略掉空氣阻力和機械能損耗。如果你反覆提升3600000次,那麼它落下的能量累積起來就是一度電,是不是利用重力勢能發電很簡單?
  • 太陽能量來源的拼圖終於補齊了
    繼2014年發現來自質子-質子鏈的中微子之後,在最新的《自然》論文中,Borexino又發現了來自太陽內部碳氮氧循環的中微子,補上了太陽能量來源的最後一塊拼圖。 不論是遠古神話還是現代科學,解釋太陽能量來源都是它們重要的使命之一。中國神話的三足鳥,希臘神話的阿波羅,日本神話的天照大神,都是遠古人類對太陽能量來源的想像。
  • 光的速度那麼快,它的能量來自於哪裡?
    光沿著測地線運動不需要消耗能量,在引力場中,光通過紅移和藍移來釋放和轉化能量,但光速不變。 能量是在功的基礎之上,對物體潛在的做功能力的一種評價。 我們說光是有能量的,也就是說,光有能力讓物質在其力的作用下產生位移,其實驗證據就是光電效應實驗。光照射在鋅版上,能夠加速電子的運動,速度快到電子可以脫離鋅原子的電場束縛跑出來。 光的能量大小用hν來計算,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ν是光的頻率。
  • 戴森球體:終極巨型結構,能從太陽中提取豐富能量的新家園
    然而,太空很複雜,因此探索它需要大量的能量。幸運的是,我們知道從哪裡獲得如此巨大的能量......太陽 - 我們太陽系的最終能源。圖解:人類,地球和太陽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家都知道太陽能的巨大,但是現有的太陽能電池板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非常低。
  • 發現一次大太陽耀斑,在幾分鐘內就釋放出太陽能量的0.02%!
    太陽日冕,也就是太陽最熱的外層,溫度超過一百萬開爾文,並產生帶電粒子的風,每年大約有月球質量的百萬分之一被拋出。眾所周知,太陽瞬變事件會導致高能帶電粒子向太空大量噴發,其中一些會「轟炸」地球,但因受地球磁場的保護在兩極產生了極光,偶爾甚至會擾亂全球通信。一個長期困擾天文學家的問題是:太陽是如何產生這些高能粒子的?
  • 科普:光速那麼快,其能量來自哪裡呢?
    光沿著測地線運動不需要消耗能量,在引力場中,光通過紅移和藍移來釋放和轉化能量,但光速不變。首先,需要明白什麼是能量能量這個詞最初是從牛頓力學中研究做功的時候定義出來的。能量是在功的基礎之上,是對物體潛在的做功能力的一種評價。我們說光是有能量的,也就是說,光有能力讓物質在其力的作用下產生位移,其實驗證據就是光電效應實驗。光照射在鋅版上,能夠加速電子的運動,速度快到電子可以脫離鋅原子的電場束縛跑出來。光的能量大小用hν來計算,其中h是普朗克常數,ν是光的頻率。
  • 太陽能量來源的最後一塊拼圖,終於被補齊了
    太陽動力學觀測臺拍攝的太陽照片 不論是遠古神話還是現代科學,解釋太陽能量來源都是它們重要的使命之一。中國神話的三足鳥,希臘神話的阿波羅,日本神話的天照大神,都是遠古人類對太陽能量來源的想像。而近代科學中,從液體球冷卻放熱到物質引力塌縮,再到衰變元素放熱,人類為解答太陽能源來源做了一系列嘗試。 隨著質能方程式的提出,核聚變就成了最可能的太陽能量來源。
  • 太陽一秒鐘散發出來的能量總和,能夠支持地球人所需能量用多久?
    隨著「塌陷」程度越來越重,這個中心聚合體的質量越來越大,由碰撞產生的能量持續轉換為熱量,使得溫度也越來越高,當質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形成了太陽的雛形。太陽核聚變每秒所釋放的能量通過對太陽和地球萬有引力相互關係的計算,科學家們計算出了太陽的總質量,其推志的太陽質量公式為M=R*V^2/G,其中R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半徑,V為地球公轉的線速度,G為引力常數,最後計算出的太陽總質量大約為1.989×10^30 千克。
  • 太陽上每秒消失426萬噸質量?質能關係解開太陽能量來源之謎
    計算篇》裡面詳細分析了太陽每秒釋放能量的強度,和各種能量釋放形式的對比,但寫完後我自己看了一眼覺得數字多得有點離譜_(:D)∠)_…感覺很多數字過敏症患者會被勸退,所以決定重寫一篇不包含計算的文章……太陽為什麼會釋放能量?
  • 太陽圖片顯示巨大的太陽黑子「令人窒息的能量流」
    一幅可怕的太陽特寫照片揭示了黑暗的太陽黑子破壞了它的「金色表面」,限制了太陽能的流出。太陽黑子的出現所引發的太空天氣效應是太陽強烈的磁場扭曲成一個點的結果。當太陽黑子出現時,磁場限制了能量的流動,導致表面溫度下降。
  • 如果能量守恆,那宇宙膨脹時,光子損失的能量去了哪裡?
    例如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的主要能量來自於太陽光,而太陽光的產生是太陽核心核聚變通過每秒鐘消耗400萬噸的質量釋放的能量,這些能量通過光子的形式一部分達到地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所必須的光和熱。除了太陽能,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化學能,這是我們人類生產生活的主力能源,但不管能量怎樣產生和被消耗,能量在傳遞的過程中都是守恆的。
  • 首次捕獲太陽深處釋放的「幽靈粒子」 證實太陽某些能量來自碳氮氧...
    這種罕見的排放物——經過9000萬英裡到達地球——是在某些核反應中產生的,所產生的能量還不到太陽能量的百分之一。然而,這些反應被認為在較大的恆星中更佔優勢——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它們的形成和演化。論文作者、米蘭大學的天體粒子物理學家詹保羅•貝裡尼(Gianpaolo Bellini)說:「現在我們終於有了第一個突破性的實驗,證實了恆星是如何比太陽重的。」
  •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太陽,我們來了!
    每一秒,太陽核心就有6億噸氫元素聚變成氦元素,將近400萬噸的物質轉化成能量。更具體地說,在太陽的內部,質子會通過一系列的反應聚變成氦-4原子核,從而釋放出能量。這是一個被稱為質子-質子鏈(pp鏈)的聚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釋放出正電子(電子的反粒子)、伽馬射線和中微子。理論表明,太陽的99%的能量都是通過pp鏈的一系列聚變反應釋放的。
  • 太陽每秒釋放的能量有多強?如果被人類收集,能使用多久?
    太陽內部的能量,能否被人類收集利用?能使用多少年?太陽的能量並不是完全反射,地球上有一部分還會反射到其他星球上,另一部分會在反射的過程中被其他物質消失,對此科學家曾經研究過太陽釋放出能量,太陽每秒釋放出的能量,大約是三峽大壩發電量的1000多萬座,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人類能夠運用了太陽光反射的能量,會讓人類整體文明有個極大的提高。人類能否使用太陽能量?
  • 太陽每秒釋放的能量足夠人類使用上萬年,但人類還是存在能源危機
    太陽內部通過核聚變反應釋放大量能量,據估計,太陽每秒釋放大約380億億億焦耳能量,相當於人類當前生產力水平數十萬年消耗的能量,但是只有22億分之一能輻射到地球。太陽是地球生命的能量之源,人類使用的絕大部分能量,究其根源都來自於太陽,比如化石燃料是古生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下來的能量,水力發電是太陽能蒸發雨水,使雨水獲得重力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