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現在還是各種擔心啊!既擔心她的安全,又擔心她的學習,還擔心她的生活……」閨蜜一臉焦慮地向我訴苦。
送走了遠在千裡之外上大學的女兒後,閨蜜倍感失落,很想了解女兒在學校的各方面的情況,又苦於沒什麼途徑和辦法。
有人說,孩子上大學了,就應該完全放手,讓孩子獨立了 。話雖有理,但現在社會環境複雜,況且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所以,我覺得無論孩子在本省,還是遠在千裡之外讀大學,作為父母都應該隨時關注孩子在校的情況。畢竟父母是過來人,同時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責任有義務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起到指引的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關註上大學的孩子呢?
第一,直接溝通。現在是網絡時代,信息交流也比較方便。因而,家長要首先利用電話、QQ、微信等方式和孩子直接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情況。注意根據孩子的生活安排確定通話次數和具體時間,同時也要注意溝通的內容和方式。
如果是生活上一些瑣碎的細節問題,可以直接通話交流;如果是思想上出現了問題或者是重要的人生節點,需要深入溝通交流時,家長不要著急,要冷靜下來,想好自己要說的話,可以通過錄視頻或者寫一封書信的方式,跟孩子交流,這樣孩子易於接受,也能激發其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才能達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第二,間接了解。孩子大了,心思也多了。有的時候,孩子對家長是報喜不報憂的。有時家長想要從孩子口中問出什麼問題,也顯得不可能了。再說,好些孩子的回答都是模稜兩可的,不是「還好」就是「還可以」,往往最終家長一番詢問下來都是一無所獲的。
因此,除了直接和孩子溝通交流以外,家長還很有必要通過多種方式間接地了解孩子的情況。比如,及時加入班級家長群,隨時了解班級動態。家長群裡總有一些能幹的家長,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拍到照片或視頻傳到群裡,還可以了解到一些專業信息,彼此之間也可以相互溝通解決一些日常問題等等。班級群的作用大著呢!
另外,家長還應該了解到班助或輔導員以及和孩子關係比較親近的幾個同學的電話號碼,可以通過學校網站或微信公眾號查詢到校長辦、學生工作處等重要部門的電話號碼,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定期探望。家長可以利用節假日定期去探望孩子,接孩子出來逛逛街、散散步、吃吃美食,既放鬆心情,也增進親子感情,是一個很不錯的溝通方式呢!當然,這得在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徵得孩子同意的前提下才可行,不然,就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了!
定期探望,當然不只是孩子,還應該去拜訪老師或者輔導員。從老師那裡,一般都可以了解到孩子比較全面的、真實的學業信息,如若有什麼問題,家長才便於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同時還可以與老師商量,打配合戰。畢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些孩子在大學約束不住自己,沉迷網路遊戲,荒廢學業,最終一事無成,後悔莫及!還有網貸、網絡犯罪等問題,也是因大學生不諳世事,受騙上當而造成的……這些都有前車之鑑,不可不防!
結束語: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任重而道遠!在孩子還不能真正立足社會、獨擋一面的時候,作為家長,都應該未雨綢繆,指引孩子沿著正確的人生軌道努力奮鬥,不斷前行!
對此,你有什麼意見或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