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花農「觸網」 線上銷售年花-珠江時報

2021-01-18 珠江時報

■工人正在種植大棚裡打理蝴蝶蘭。

■嬌豔美麗的蝴蝶蘭,待客來買。

■南海花博園內街巷人流量較少。

■溫室大棚裡有大量蝴蝶蘭待售。

■花場工作人員正在把蝴蝶蘭組裝入盆。

■九玖蘭業工作人員正在為年花打包裝。

編者按

正值年花年桔上市時節,但由於種種原因,南海各鎮街的花農正遭遇銷售難題。民之所難,亦是媒體心之所系。自即日起,珠江時報推出「買花助農馨香滿城」系列報導,深入關注花農的銷售難題。同時歡迎需要宣傳的種植場、種植戶和願意伸出助農之手的熱心人士與我們聯繫,共同努力,解決賣花難題。時報聯繫人:梁心記者18923134567。

「這段時間天氣很冷,花市更冷!」昨日上午,在裡水南部南海花博園星盈蘭業的蝴蝶蘭溫室種植大棚裡,李文星看著大片待售的蘭花,發出感嘆。

李文星是裡水三百多戶蘭花專業種植戶的代表,每年這個時期,都是他最忙碌的時候,今年卻又閒又愁。近期受疫情影響,各地陸續發布花市取消的消息。這對於廣大年花種植戶來說,將是最困難一關。

裡水農地面積超過8萬畝,其中花卉種植達3.2萬畝,佔了整個南海區的50%以上。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蝴蝶蘭生產銷售基地,目前有上千萬株蝴蝶蘭待售。疫情影響之下,裡水花農這一關到底要怎麼跨過去?

冷 花開正豔待客來買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海花博園蘭花一條街,明媚的陽光趕走了連日來的陰霾天氣,卻無法驅散蘭花街裡的冷清。

去年的這個時候,這條蘭花街兩旁每天都停滿車輛,各個花場門前也擺滿了美麗的盆裝蝴蝶蘭,花場內來自各地的顧客更是絡繹不絕,拉貨的車一輛輛都是裝得滿滿的,各個花場的訂單源源不斷。

今年,受疫情影響,種植戶的蘭花銷售受到較大影響。記者走進星盈蘭業10多畝的種植大棚裡,只見兩三名工人在勞作。這裡有三四十個蘭花品種,顏色鮮豔,嬌豔可愛,正等著客人前來選購。

場主李文星無奈地說,往年同期訂單可以去到五成的貨量,但如今,無論是花場還是他在廣州開的蘭花門店,出貨量和訂單不到一成,仍有12萬株蝴蝶蘭待售。

而在裡水北部的萬頃園藝世界的九玖蘭業大棚裡,五六名工人正在為蘭花組盆,一株株蘭花經他們巧手組裝入盆後顯得更大氣、高端。這裡待售的年花有35萬株左右,正靜待顧客下單。作為萬頃園藝世界蘭花街裡前店後場最有代表性的種植戶,花場負責人張月華認為,即使暫時沒有人來買也要做好準備,希望有更好的出路。

裡水產的年花除了蝴蝶蘭,還有知名的香水百合。在裡水百合花合作社農戶李炳林的百合花種植大棚裡,今年供應的年花達30萬株。記者看到大片不同花期的百合花長得正好,一株株青翠花稈高高挺立,其中一批含苞待放的香水百合過了收割期10天以上了,可如今仍種在地裡。

李炳林告訴記者,往年這個時候是銷售旺季,看花的客戶很多,訂單也不斷。但因為出口銷量嚴重萎縮,內銷的不少客戶因疫情影響2020年年初已虧本一次,都不敢樂觀進貨下單,加上如今花市取消,影響更大。

花市如此冷淡,讓廣大種植戶措手不及,他們是否有辦法渡過這一關?

愁 年花銷路受阻花農望得到幫助

每一株鮮花,都傾注了花農的心血,他們辛勞一年,盼的就是年末的銷售旺季能賣個好價錢。隨著消費者對花卉品質要求越來越高,以及人工、物流、種球等成本不斷上漲,蝴蝶蘭、百合花的利潤越來越少,不少有一定規模的種植戶每年投入數百萬元,年花要銷售八九成以上才能回本。

花之美蘭花公司負責人黃錫鋒說,今年投入了600萬元,年底供應的18萬株蝴蝶蘭目前賣了不到1萬株,作為主要做出口、批發的種植戶,市場一旦受到影響就很被動,「沒有法子了」。

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黃錫鋒跟很多種植戶想法相似,都意識到專業渠道受阻後,只能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開始陸續嘗試通過電商賣花。「我們摸索做電商銷售,經驗不足,平均每天只能賣出一兩百株,根本是杯水車薪。」

記者走訪了多家種植戶發現,面對出口受阻、花市取消等不利影響,種植戶基本上沒有應對措施,更多的是期望疫情穩定縮小影響區域,或是期待政府、媒體給予更多的支持與幫助,發動更多市民到花場買年花。

「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今年這樣的滯銷情況,我們近期一直在想辦法。」南海花博園常務副總裁趙海平說,南海花博園有一百多家蝴蝶蘭商戶,蝴蝶蘭品種達100多個,年底有近500萬株蝴蝶蘭上市。園區近期正在跟天貓店「子樂灣」洽談,希望藉助專業銷售平臺,幫助園區裡的種植戶渡過這個難關。而萬頃園藝世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經過與一百多家種植戶溝通後,目前也正在籌備促銷,計劃通過印發優惠券、加強宣傳推廣等形式吸引顧客到園區消費。

助 線上線下發力助力花農賣花

裡水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蝴蝶蘭生產銷售基地,種植面積達1500多畝,主要集中在萬頃園藝世界、南海花博園兩大連片現代農業園區,從事蝴蝶蘭生產的企業超300家,年生產銷售蝴蝶蘭超4000萬株,年產值超5億元,佔裡水農業產值的四分之一。全國每4株蝴蝶蘭,就有1株產自這裡。

除了專業花卉種植園區,在裡水不少村如小布村、湯村、賢僚村、魯崗村、北沙村等還有不少種植戶供應年花。記者了解到,賢僚村內農戶主要種植劍蘭、玫瑰、百合、菊花、綠蘿等多個品種。2020年許多農戶已經受到重創,以為2021年市場形勢能恢復正常,但如今多個大型花市取消,導致花卉滯銷,資金不能回籠,交不起田地租金。

連日來,裡水政府迅速行動,鎮班子領導及相關部門紛紛走訪各大種植場調研,了解花農們的困難與意見。昨日上午,裏水鎮專門組織了南海花博園、萬頃園藝世界的部分花農開展年宵花電商培訓,並連結了廣東農產品保供穩價安心數字平臺資源,發動花農免費進駐該平臺進行年花銷售。

培訓現場,專業導師手把手教種植戶使用手機運作自己在平臺上註冊的店鋪。種植戶可以將年花產品信息上傳到網上,消費者通過平臺直接下單即可購買年花。據悉,裡水年花未來幾天將陸續在該平臺上線。參與培訓的種植戶代表均表示培訓及時,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將年花賣出去。

除了通過電商拓寬銷售渠道,裏水鎮還計劃進一步為年花做推廣,整合更多資源幫花農賣花。昨日下午,裡水組織了南海花博園、萬頃園藝世界、年宵花(蝴蝶蘭、百合花、小盆栽等)種植戶及主要種植區域的村(社區)代表召開「愛心助農年味更濃」座談會。

會上,裏水鎮鎮長麥滿良、鎮黨委委員楊華及各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聽取了各園區代表及年宵花種植戶代表介紹目前企業的生產種植情況及所面臨的困難。麥滿良表示,要盡最大努力把花農損失降到最低,滿足市民買花需求,扶持裡水農業產業發展。

會上提出了解決目前裡水年宵花種植戶困局的方案。一是拓寬年宵花銷售渠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線上加強宣傳力度,以「裏水鎮年宵花地圖」「一畝田」年宵花網上銷售平臺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及銷售,線下通過樓盤、村(社區)等多種渠道進行年宵花銷售;二是要化整為零,要充分利用好村(社區)、樓盤花市和園區花市的優勢,打通中間銷售環節,促進年宵花批發及零售;三是正在研究通過派發消費券等方式,進一步刺激市民購買年宵花,助力本地年宵花種植戶渡過目前的困境。

文/珠江時報記者歐林菊鄧施恩通訊員湯廣照陳淑儀朱嘉泳劉中慶圖/珠江時報記者黃永程

相關焦點

  • 花農「觸網」 電商與花木產業實現對接
    陳火全:根據網上統計數據,「85後」、「90後」已成為網絡購花的主力軍,網絡花木零售具有吸引新客戶、留住老客戶的能力。目前一部分永春花企、花農在傳統的經營模式基礎上,正嘗試開網店、做微商,藉助第三方銷售平臺、信息平臺等,打破花卉基地交易、企業批發經營的傳統銷售方式。
  • 花市取消,上千萬株年花待售!裡水人可以這樣買花!
    線上賣花花市進小區、村(社區)......大片百合花準備進入花期,圖源:珠江時報裡水盛產的年花除了蝴蝶蘭,還有知名的香水百合。在裡水百合花合作社農戶李炳林的百合花種植大棚裡,今年供應的年花達30萬株。連日來,裡水政府迅速行動,鎮班子領導及相關部門紛紛走訪各大種植場調研,了解花農們的困難與意見。1月12日上午,裏水鎮專門組織了南海花博園、萬頃園藝世界的部分花農開展年宵花電商培訓,並連結了廣東農產品保供穩價安心數字平臺資源,發動花農免費進駐該平臺進行年花銷售。
  • 廣東花農憂心年花滯銷 「雲花市」留住年味
    (抗擊新冠肺炎)廣東花農憂心年花滯銷 「雲花市」留住年味中新社佛山1月13日電 題:廣東花農憂心年花滯銷 「雲花市」留住年味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廣東多地宣布取消2021年迎春花市,這讓花農們感到擔憂:一年來的心血會不會就此「打水漂
  • 慶元農商銀行為菇農開通線上銷售平臺
    「真的很感謝你們,得知我們香菇滯銷的情況,第一時間為我們免費開通了線上平臺,增加了銷售渠道,相信大家一定會渡過難關的。」說起慶元農商銀行為菇農開通線上銷售平臺,全青松家庭農場負責人全青松激動地說。 全青松家庭農場是一家集食用菌菌棒加工,食用菌烘乾、銷售為一體的家庭農場,今年共栽培了慶科20、241—4、灰樹花等品種食用菌35萬段,預計幹菇產量達5萬斤,目前已採摘、烘乾幹菇3萬多斤,其中慶科20、灰樹花等食用菌已陸續銷售,但241—4幹香菇仍有8000斤滯銷。
  • 粵多地取消迎春花市 花農與電商平臺合作線上銷售
    南方網訊 別樣春節也能有多樣玩法,雖然今年多地花市取消了,「在+逛花市」立刻安排上了。14日11時,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聯合南方優品,來到位於佛山順德陳村的花卉世界,南方+主播與網友一起雲賞美麗的蝴蝶蘭,同時,與花企負責人共同解碼蝴蝶蘭的種養、包裝等各個環節。
  • 搭上電商豐收快車,甘肅玉門萬噸「花海蜜瓜」走出千年大戈壁
    自今年八月以來,一個月約有超過500萬斤的蜜瓜從這裡通過線上銷售平臺,源源不斷地送到全國各地的「吃瓜群眾」手中。隨著「花海蜜瓜」品牌發布會正式開啟,這座戈壁小鎮出產的蜜瓜成了「網紅爆品」,貨源供應體系、電商銷售渠道和物流運輸鏈開始在這裡迅速生長起來,在全國線上各大水果店鋪裡,花海蜜瓜正以全新的方式走向消費者的餐桌。「觸網」第一年甘肅玉門自古盛產瓜果,尤以「花海蜜瓜」最為出名。
  • 花的樂商城|未來新零售發展趨勢:「線上銷售+線下體驗」
    線上銷售,看得見摸不著。實體店,則可以真真切切地讓你感受與體驗,然而價格偏高。如今,一種全新的模式開始進入大家的視野,那就是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相結合,讓消費者獲得完美的購物體驗。
  • 沭陽:花農「忙年」熱氣騰騰
    「各位老鐵新年好,我們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園林景觀小品設計製作的企業,仿真綠雕、五色草造型、稻草人工藝、仿真花仿真樹、假山石、輪胎創意、鐵藝造型等是我們的主打景觀產品……」在位於宿遷市沭陽縣七雄街道的江蘇木之嵐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王華豔正在通過直播,向客戶介紹公司的產品。
  • 疫情下的花農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內綠植市場受到影響—春節過後三四月,原是傳統綠植銷售旺季銷量大幅縮水,其中就包括佔據了國內陰生觀葉植物市場50%佔有率的化龍花卉。 疫情下,花農們,還好嗎? 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了廣州「花卉小鎮」番禺區化龍鎮轄內多家花場,了解他們的故事。
  • 徐聞特色農產品「觸網」 拓寬銷路助農增收
    2019年,該縣整年電商產品銷售量約550萬件,銷售額約1.5億元,主要以徐聞縣特色農海產品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絡平臺上推廣銷售,其中產生了「三農互聯」、「特產在線」、「齊巴科技」、「鄉特香」等一批優秀的本地電子商務企業品牌。
  • 廣州花市檔位縮減,今年年花貴嗎?帶你探訪嶺南花卉市場
    」數字矩陣打響助農賣花的「第一槍」,與盒馬鮮生合作,在廣東地區緊急上線「迎春花市」項目,一邊對接本地花農和年花基地快速打通供應鏈,一邊測試推出配送服務、方便用戶線上線下購買春節年花年桔。 有觀點認為,在今年多地鼓勵「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的大環境下,羊城晚報聯合盒馬推出的線上線下「迎春花市」,既能有效幫助花農「過冬」,又能做好供應保障,讓市民買肉買菜的同時,將年花買回家中。這不僅是疫情下花市保供的有力舉措,也為未來年宵花的銷售開闢了長期可行渠道。
  • 安徽濉溪縣:直播助花農 春暖四月天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婦聯主席丁淑華化身網絡主播,走進淘寶直播間,為多肉植物代言,向廣大網友介紹濉溪縣鐵佛鎮黃集村綠錦花卉基地多肉植物,幫助花農銷售花卉產品,拓寬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馮影的公公在2016年得了肺癌花費大量醫藥費,導致家庭貧困。馮影通過自主創業建立小的多肉植物園後,在各級政府及婦聯的幫助下擴大經營。濉溪縣婦聯為綠錦花卉基地申請2020年省婦女創業扶持轉移支付資金項目,項目資金合計5萬元,主要用於扶持基地建設,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幫助貧困婦女通過花卉種植早日脫貧致富。
  • 花卉臨時銷售點 助推花農抗疫情
    為解決花農滯銷難題,近日潁州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設置臨時便民銷售點,切實解決花農銷售難題。熊善輝是陽光花卉種植基地的種植戶,今年他家種植了178畝月季繡球等十餘種鮮花,由於受疫情影響,大量上市的鮮花面臨前所未有的銷售困境。
  • 澄邁探索農產品「觸網」 推動品牌塑造、助力脫貧攻堅
    依託電商 農貨上線銷售  「橋頭地瓜銷路越來越廣、名氣越來越大,與不斷適應電商銷售模式密不可分。」談起地瓜「觸網」發展,王文克深有感觸。  以前地瓜收穫,只能等收購商上門,銷售渠道單一,銷路、價格都是收購商說了算。2013年,橋頭鎮與北京一家電商公司合作,首次「觸網」便銷往省外市場。
  • 寫花畫花種花做花,這個學校的線上花朝節「花」樣多
    > 這一詩句來自宋代詩人朱繼芳 創作的七言律詩《次韻野水花朝之集》 描寫了花朝節的集會的風景 而近日 坐落在南宋皇城的紫陽小學 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花朝節
  • 福建:和溪花卉合作社助推花農「抱團」致富
    中國園林網5月9日消息:為進一步推動花卉產業的規模化生產,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南靖縣和溪鎮依託花卉產業優勢,成立了漳和花卉苗木合作社,帶領花農「抱團」致富奔小康。
  • 網拍平臺讓花農多賣錢讓買家少花錢
    原標題:網拍平臺讓花農多賣錢讓買家少花錢  疫情期間,很多花農愁花賣不出去。但昆明市官渡區矣六甲村一社花農李瑞並不擔心,「鮮花基本沒滯銷,沒多大影響。」李瑞種花10多年了,之前是散賣,自從2018年3月入駐花易寶網拍平臺後,他就愛上了線上賣花,很少去趕花市了。
  • 2014年廣州年花主打平民化平價花卉 進口花無人詬
    昨日記者分別走訪了廣州荔灣的花博園和海北、西塱等花卉種植基地,有檔主表示,高檔年花少了消費群體,銷量將大減,平民化的年花成為主角。  據了解,預計再過15天(即年二十)左右,年花才會迎來大規模的銷售旺季。海北、西塱的花農將主要希望寄托在私企和零售花商上。相比去年,有的花農減種了一半菊花。
  • 花唄開拓線下3C市場,能否取代傳統消費金融公司?
    2017年6月7日,在今年的第一場螞蟻開放日(上海站)上,螞蟻金服首次展示了與合作夥伴在酒店、醫療、消費信貸等多個方面共同打造的案例,並宣布,將進一步向線上、線下商家逐步開放花唄分期。據《IT時報》報導,花唄分期目前已經在3C、手機銷售等重點領域試運行,預計之後全面開放。花唄事業部總經理文瀾稱,將通過與ISV的合作覆蓋約400萬家商戶。
  • 江蘇:東海花農單華雲的喜憂盼
    喜:鮮切花圓了致富夢單華雲2000年便開始種植花卉,是北溝村的鮮切花種植第一人,現有12個鮮切花種植大棚,其中10個種植百合,2個種植非洲菊。她不僅是一個鮮切花種植大戶,還是一名花卉經紀人,鮮花成就了她的致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