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萬年薪「實習生」要下臺了?臺「農委會」:吳音寧階段性任務已完成

2020-12-13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民進黨在今年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慘敗,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下稱「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被點名是這次敗選的原因之一,北農董事會明天(29日)召開,吳音寧去留成為焦點。臺媒今天(28日)報導稱,臺「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明確表示,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暗示吳音寧去職已成定局。

據臺灣那《聯合報》11月28日報導,臺「立法院預算委員會」今天審查「臺當局『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第2期特別預算案」,這是選舉過後,林聰賢首度公開露面。

針對明天北農董事會是否會討論吳音寧去留,林聰賢表示,「農委會」的態度會尊重新任臺北市政府團隊對整個北農的布局。至於是否撤換吳音寧,他認為,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應該完成了,「農委會」是可以跟是臺北市政府好好談專任總經理的人選。

對於 「吳音寧階段性任務完成」是什麼意思?是否會勸她離開?林聰賢並沒有正面回答,僅重複,會與臺北市政府好好談總經理人選,「她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

對於明天北農董事會是否會討論吳音寧去留問題,臺「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表示,明天北農董事會的議程中,並沒有聽說會提案撤換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她自己也不會提案。但張永成認為,吳音寧應該自己知道要走,「被換掉會很難堪」。

張永成還稱,29日北農有幾項報告案,包括北農明年年度預算,全臺灣都在看臺「農委會」對吳音寧去留的態度。

吳音寧,2017年6月出任北農總經理。接任不久便被曝出坐領250萬元新臺幣年薪,卻連財務報表都看不懂,被島內輿論酸為「高級實習生」。

對於林聰賢稱,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臺灣網友表示,「沒利用價值了」?!↓

還有網友諷刺,她的階段性任務是讓大家加入「討厭民進黨」;「下階段任務是讓蔡英文下臺。」;不考慮幹到2020嗎?給奄奄一息『臺獨』民進黨再補一刀。↓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親信」、「高薪實習生」確定下臺!吳音寧被解職北農經理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快訊,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今日(2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解職總經理吳音寧。據報導,北農下午召開第12屆第7次董事會,董事會提案討論總經理人事案,最終通過解職總經理吳音寧。昨天(28日),針對吳音寧的去留問題,臺「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曾表示,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農委會」可以跟臺北市政府好好談專任總經理的人選。但據臺灣《聯合報》11月29日上午報導,吳音寧曾私下透露不會主動請辭。今天早上,吳音寧又在記者會態度強硬表示,她不會在強勢的謊言下低頭,明確表達不接受被下臺的安排。
  • 蔡英文「親信」確定下臺!吳音寧被解職北農經理
    昨天(28日),針對吳音寧的去留問題,臺「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曾表示,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農委會」可以跟臺北市政府好好談專任總經理的人選。但據臺灣《聯合報》11月29日上午報導,吳音寧曾私下透露不會主動請辭。今天早上,吳音寧又在記者會態度強硬表示,她不會在強勢的謊言下低頭,明確表達不接受被下臺的安排。
  • 吳音寧吃魚翅又公費送禮惹怒網友 蔡英文依舊為其護航
    遊淑慧指出,吳音寧曾發文說北農基層相當辛苦要為北農加薪,但11日南下高雄的午餐卻相當豪奢,「僅僅上班日的午餐,魚翅就上桌。真的不太了解這位高薪實習生吳音寧的工作日常!」她更痛批,「對於農產品價格的失衡,不知道當天的會議上,你吳音寧又做了什麼處理?」
  • 【華廣觀察】力挺吳音寧,蔡英文由一箭三雕變一箭三傷
    可僅一年時間,「戰神」變「衰神」,吳音寧不只成為民進黨政敵的「政治提款機」和「最佳助選員」,甚至可能導致蔡英文的權力布局全面落空。 繼續死保還是讓其下臺?反正,對吳音寧的處理,蔡英文現在騎虎難下、進退失據。曾經一箭三雕的幻想,今日淪為一箭三傷。  吳音寧何許人也?若回到兩年前,恐怕沒幾個人知曉。
  • 同是「實習」,大陸補助臺生的4.6k真就不如蔡英文給吳音寧的250萬?
    髮型像、穿著像,講話時的陰沉表情、空洞腔調也像,東窗事發後「神隱」的處理方式更是如出一轍,難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吳音寧稱作「小蔡英文」;難怪即使吳音寧已成政治風暴中心、「當代最佳被憎恨對象」,蔡英文仍要拼力死保,島內媒體人「恍然大悟」後指出:「吳音寧根本就是蔡英文」。
  • 吳音寧與蔡英文到底啥關係?醜聞不斷的她卻能獲全民進黨團力挺
    從春節休市風波開始,她就一直以強勢的「霸屏」之姿佔據臺灣各大新聞版面的頭條,並一路衍生出了「250萬(新臺幣,下同)高薪實習生」、公費送菜贊助家鄉以及摸彩活動,在過去的一周,她又接連被爆出視察產地時大吃魚翅宴以及拿業務推廣費送民進黨臺北市黨部60瓶洋酒的「綁樁案」。
  • 狀況不斷的吳音寧就是「下」不去?
    臺北市議員王孝維接著又追問吳音寧,是否曾拿洋酒給民進黨部送禮、若有是否願意辭職下臺負責?吳音寧這次倒是「爽快」,她當場承諾,絕對沒有拿酒給民進黨部,若有,願辭職下臺以示負責。她還說,北農是自負盈虧的公司,要營運養活員工,她的業務推廣費及支用都符合公司規範,並無外界指控之實。
  • 只因跟蔡英文「沾親帶故」 年薪250萬超級實習生柯文哲就是不敢動
    臺灣包袱鋪,250又有新高度。吳音寧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覺得耳熟吧!這位民進黨強勢安插在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的年薪250萬的「超級實習生」,儘管被所有人罵到狗血噴頭,依然堅挺地賴在北農總經理的位子上。而且,最近又「皮」出了新高度!撩叔發現了一段臺媒曝光的視頻。內容是吳音寧在臺北議會備洵的問答實錄。
  • 吳音寧自提加薪 國民黨諷:蔡英文2年政績最佳代言人
    吳音寧。(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5月9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農產公司總經理吳音寧被爆去年提案為北農員工加薪3%到5%,調薪對象還包括自己。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在Facebook諷刺,吳音寧成蔡英文兩年政績最佳代言人。
  • 北農高薪「實習生」被爆公器私用
    我是最討厭假公濟私的「正義使者」大侃子~吳音寧這個名字想必各位關注臺海時事的朋友們都不陌生啦,年掙250萬(新臺幣,下同)的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農」)高薪「實習生」嘛~儘管不懂專業但因為人家後臺夠硬,所以即便曾搞出過菜價崩跌這種事兒,也還是會獲得賴清德的力挺。
  • 菜農苦不堪言 這位蔡英文"資政"之女依舊爽拿250萬年薪、不動如山
    吳音寧。(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肩負全臺農業產銷重責的北農,卻在春節後20天休市11天,引發產銷調節失衡,菜價暴跌。而作為北農總經理的吳音寧卻當起「神隱少女」,任憑臺北市政府千呼萬喚,不出來就是不出來。就連北農董事長陳景峻召開記者會,吳都臨陣脫逃。
  • 臺灣華航現「高級實習生」年薪近300萬隻因蔡英文這舉動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7月2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專機走私菸品案讓包辦蔡英文任內所有專機任務的臺灣華航資深副總羅雅美浮上檯面。被被蔡英文暱稱為「小美」的她,在爆出走私免稅煙後不但沒事,還高升董事長特助,後臺之硬堪比北農(臺北農產品運銷公司)前總經理吳音寧。
  • 領250萬年薪卻看不懂報表,這個實習生有什麼背景
    最近,臺灣剛曝光了年薪高達250萬新臺幣的「實習生」——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農)的總經理吳音寧,就是這樣的人。250萬新臺幣年薪的「實習生」要不是春節後北農在20天內就3次連續休市3天,導致菜價下跌,讓菜農血本無歸,引發外界批評的輿論風波,吳音寧高薪卻無能的形象不會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 臺名嘴:"農委會"只負責說幹話
    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卻大動作到高雄燕巢青隆運銷合作社視察產銷措施,宣布「三箭齊發」救番石榴措施,掛保證清明節過後的番石榴價格會拉上去,「如果沒拉上去,我下周來,你把我轟出去!」    對此,名嘴謝寒冰也在臉書上PO文表示,三立操作彰化溪洲農民出來怒吼,說相信韓國瑜賭賭看,害番石榴慘賠……。謝寒冰反諷問道:「所以韓國瑜管整個臺灣?『農委會』只要負責說幹話就好?
  • 臺作家一針見血指出關鍵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5日報導,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音寧上任後風波不斷,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曾在中常會力挺吳是會做事的人。對於蔡英文為何全力維護一個不算咖的咖?被貼上「250萬新臺幣高級實習生」的吳音寧爭議頻傳,蔡英文曾在中常會上表示,吳音寧是一個有能力、會做事的人,但可能不是熟悉政治的人,在政治場合的應答,有的時候就容易被誤解,並要求臺當局「農委會」應有人協助吳音寧面對政治攻防。
  • 臺灣一周侃:吳音寧遭連環爆 蔡英文改行賣水果
    吳音寧稱外界指控不實揚言提告 網友狂打臉繼「送菜案」後,近日吳音寧又被市議員踢爆,指她送60支洋酒給民進黨臺北市黨部,遭到北檢分案調查。吳音寧4日首度上政論節目針對高薪、魚翅、送禮等爭議,一一澄清,強調過去外界的諸多指控,全都是「假新聞」,不排除提告;說到農村老人家鼓勵她要撐住時,還一度哽咽。
  • 北農調薪總經理吳音寧自爆加最少 臺網友一句話打臉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
  • 蔡英文力挺「吳音寧是會做事的人」 網友:兩個憨呆在取暖
    中國臺灣網6月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中常會昨邀「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報告「從520農民運動七大要求談新農業的進度與檢討」,但陳有備而來,率先秀出「北農前後任總經理吳音寧與韓國瑜比較表」,力挺吳音寧。
  • 吳音寧:臺灣「歧視單身女性」 臺網友:蔡英文表示
    中國臺灣網9月24日訊 據臺灣省媒體報導,被酸是「年薪250萬元實習生」、「神隱少女」的北農總經理吳音寧於日前表示,感受到臺灣社會對女性或對公共參與女性的一種「隱隱歧視」,而且是「對單身女性的歧視」,沒想到臺灣「保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