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年級看圖列算式,如何快速準確判斷用加法還是減法

2020-12-11 專注小學數學

一、二年級的數學題有很多看圖列算式。有少部分讓人困惑,比如之前文章中跳繩的那道題。這道一年級的題為啥都錯了 老師:難道真的看不出加法還是減法大家爭議就很大,有支持用減法的;也有支持列加法算式的;也有認為這種看圖列算式不嚴謹的。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遇到。

如果是知道總數求部分,就是用減法了;如果看到什麼「」什麼「多」多少或者說「少」多少,一般也是用減法。比如下圖的中,知道共有10個梨,右邊有4個,問左邊籃子裡有多少個?

圖片來自網絡

這種就是知道總數,又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

因此這題是減法算式。10-4=6(個)。

在小學階段檢驗列算式對不對,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如果算出來的得數比總數還大,那顯然就是錯誤的。

如果知道多個部分要求總數,用加法。看到題目中出現「一共」有多少這種情況一定是求和,也就是用加法。

在一年級的數學題中,大家會發現,有些圖中會有虛線框住一部分,或者用斜線劃掉一部分,這兩種方式都是表示減法。虛線框(圈)住的多少就是減多少,同理斜線划去多少也是表示減去多少的意思。

連減(圖片來自網絡)

對於減法列算式前要先數出總數,然後用總數減去虛線框住(及斜線划去的)部分的數量。這樣得到的就是剩下的數了。但有一點要注意:最後列式算出來的得數一定要和圖上剩下的數量是一致的,否則就是錯誤。

上圖中最後是剩下了4個豆莢。所以上圖的列式為:9-4-1=4

下圖是來自某貼吧的一張圖片。家長在帖子中描述說:這道題不是5-2+2,也不是3-2+2,求正確的列式。

怎麼列式(圖片來自貼吧)

可能家長是看到圖中有2隻兔子比較大,所以感覺不能和小兔子相提並論。其實還真有點想複雜了,在小學一二年級不考慮這個的。出題本意只關心數量,不考慮大小。我們前面也說過虛線框多少,也就是減去多少,最後這圖中剩下幾隻兔子呢?顯然虛線框外只有2隻。所以這題最後列式算出來的得數一定是2。正確算式應該是5-5+2=2(只)。

人們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數學,下面這道題和我們的生活就息息相關。因為和生活相關的,就需要考慮到相關的生活常識了。

大多數的公交車有兩個門,前門是乘客上車用的,後門是乘客下車用的。相信坐過公交車的人都知道,如果只有一個門的,採用的是先下後上,一來乘客下去後,車廂內的空間就騰出一部分了,再者也減少了因為下車與上車的人同時經過一個門造成的擁擠。

回到題目來,車上原來有9個人。從圖中可以看到,後門下來的是4個人,前門要上去的是有5個人。所以可以列出算式:9-4+5=10(人)

繼續看一道小學一年級的看圖列算式。圖中的第3小題,一共有幾隻?這個就非常明顯是加法了。

第4小題就需要理解,從左圖到右圖,發生了什麼轉變?哪部分是原來就有的?其他的是新加入還是要離開?

圖片來自網絡

加入就需要用加法,離開就需要減去這部分?只有明白了這些關係,列算式也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了。

從左圖能看到實線圈外面的那3隻鴨子是朝圈內跑,這是加入的意思。而右圖中的實線外的3隻鴨子,是離開大家。所以要列式也就簡單了。

無論是看圖列式還是其他題目,理解題目意思是關鍵。

相關焦點

  • 一道小學一年級的看圖列算式,得數正確,為什麼不能得分
    一年級的算式都是整數的加、減法。當然看圖列算式也是一樣。只不過有些小朋友在做這樣的題目時很容易弄混,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加法算式,什麼時候列減法算式?近日在某貼吧看到一位家長的發帖。標題是:這道題應該寫加法還是減法?
  • 小學一年級:學會「看圖列算式」這幾種題型,孩子輕鬆學數學
    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看圖列算式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一般的孩子在幼兒園時候就接觸過簡單的看圖列算式訓練,進入小學後,看圖列算式因為和計算相合,難度有所增加,有的學生由於掌握不了方法,開始拖拉作業,成為數學學習困難者。
  • 是分還是合,看圖列式
    低年級孩子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所以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主要以看圖列式計算為主,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告知問題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它是今後學習應用題的基礎。很多孩子平時做加減運算沒有問題,但一碰到看圖列式、應用題這些就錯誤百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做看圖列式時,常常會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出現。
  • 一年級數學看圖列式,錯題多,加減法易混淆,如何學?
    一年級數學,最近學完了1~7的組合及加減法,開始學習解決問題,題型主要是看圖列式。這類題,一年級孩子特別容易做錯,而且不會判斷加法和減法,如何學好呢?這道數學題,應該用減法來做。而這位小同學呢,卻用的是加法,從他列的算式中,可以看出,他其實已經猜出了右手應該是2個小棋子,之所以做錯,原因就是加法和減法混淆了!再來看上圖,這是另外一個一年級小同學做的,第一個小棋子的圖,他做對了。但是呢,第二個花朵題,他卻答錯了。
  • 一年級看圖列式,種樹那題該怎麼列式
    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由於孩子們認識的字不多,所以數學練習會有大量的看圖填空或看圖列式計算。相比較而言 ,圖片生動形象,只要能理解圖中所表達的意思,列出正確的算式,算出答案即可。當然列式之前還是要理解圖中的意思。
  • 一年級看圖列式,4-1=3被打叉 網友:這道題出得不嚴謹
    小學一、二年級孩子們的識字量相對比較少,題目用文字描述可能認識不全,無法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準確意思。因此有非常多的題目配了圖,最常見的就是看圖列式了。一年級看圖列式,為什麼錯了而且大家列錯的算式幾乎都是:4-1=3(人)。看著班上那麼多同學列式出錯,老師直呼:難道真的看不出加法還是減法嗎?
  • 一年級數學上冊,減法認識和減法運算的梳理,夠清楚,請收下!
    這是一年級數學上冊,減法的認識和計算的歸類整理。有需要的請收下!首先,減法是孩子在熟練數數和加法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減法與加法相對,思維相反,也就是加是合起來的話,那減就是分開來。再後來,我們還知道,在9-3=6減法算式裡,9叫被減數,3叫減數,6叫差。所以9-3=6也可以讀作,9與3的差是6.
  • 一年級數學「看圖列算式」這個知識點的各種題型。
    看圖列算式,這個題型經常變著花樣出現在各種習題和試卷上。有了問號,小朋友們就知道是在問什麼,算式也會寫。如上圖九(1),寫得數相同的算式,(3)有用框架圈起來,這兩個就算是沒理解,還能憑平時做題的習慣做出來。圖(2)和(4)沒有標要求,就打了一個總括號,表示求和,但個別小孩理解不了,就不知道這個是填加法還是減法。
  • 一年級數學上冊《看圖列式》練習題3套,列印練習!
    求什麼用加法?你一定會說:求總數。不錯,在看圖列式中,求總數用加法的情況也是最多的。圖示中什麼可以表示求總數呢?A. 箭頭往裡用加法。說到減法,那花樣比加法要多一些。3、加減混合:當一幅圖中既出現加法圖示,又出現減法圖示,那就是用加減混合了。加減混合算式容易錯的就是第一個數怎麼找。一般在大框中的數就是第一個數,也就是原來的總數。
  • 一二三年級看圖列式有哪些?家長需要怎樣給孩子講解呢?
    小學看圖列式該如何講解?一二三年級裡,看圖列式對許多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個難點。難在哪裡呢?1、看圖列式有哪些情形?2、每種情形該如何解答?由於知識所限,小朋友很多時候看不懂圖,不知道要用加法還是減法?這其實就是乘法與加法的混合看圖列式。記憶技巧: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三年級這個是三年級比較常見的看圖列式,要怎麼做呢?
  • 一年級數學「看圖列算式」問題的幾種類型解答技巧,考試不出錯!
    (1)這樣的問題有虛線,但是沒有明確去掉的是哪一邊的,所以通常情況下是要寫兩道減法算式的。
  • 一年級數學看圖列式專項練習題 考試必考題,丟分「重災區」
    期中考試已接近尾聲,從孩子們的答題情況來看,看圖列式是丟分「重災區」。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看圖列式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難點,也是重點,也是為以後高年級學習應用題打下基礎。更能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發現應用思維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 一年級數學最難的退位減法,如何巧用心算法計算?
    一年級數學,學到現在,出現了最難學的退位減法。這類數學題,難在要退位,而且,算理一定要清晰,才能不出錯。如何巧用心算法,來進行計算呢?當牢固記憶了這個知識點以後,算起加法來,就容易得多了!再比如上圖當中的81-8,如何運用心算法快速得出答案呢?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期中考試試卷,試題分析
    今天我們來看一套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的期中考試試卷,一起來了解與分析一下二年級期中考試數學試卷有哪些題型,應該怎麼解答。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題,這一題是口算題。我們發現二年級的期中考試出現了乘法計算題。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乘法,所以大家可能有點陌生,而且是在剛學不到兩三周就要考試,有的小朋友可能還沒背熟乘法口訣。
  • 二年級下冊數學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看圖列式計算怎樣做
    圖1是青島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六單元基礎訓練信息窗4的第1題看圖列式計算的兩道題。要求「兩部分一共有多少棵」,就要先求出下面紙條表示的棵數,列算式「180+30」,然後再求「兩部分一共有多少棵」,列算式「180+30+180」,所以這道題的正確做法是:80+30+180=30(棵)。看圖列式計算不用寫答。再來看圖3右邊的紙條圖:上面的紙條表示「有275隻」,下面的紙條比上面的短,少的部分表示「少42隻」。
  • 一年級數學網課作業,一道看圖列式引爭議,家長說對老師說錯
    一年級數學的網絡學習,已經學完了前兩個單元,昨天,針對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了整理和複習,結果,在數學作業當中,出現了一道非常有爭議的題目。 這道數學題,家長和老師各執一詞,家長認為孩子做對了,可是老師呢,卻給批了個錯號。
  • 一年級數學作業,3個「致命」習慣,看圖列式容易錯
    同一辦公室的一年級數學老師,這兩天又為幾道練習題爭論得面紅耳赤。 說實話,現在一些練習冊上的出題,總給人感覺不夠嚴謹。當然了,也因為在難度上「刻意」追求,給一年級小同學帶來了不少的困難。所以呢,老師們會經常圍繞著某一道題,進行討論,目的呢,都是為了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孩子們。
  • 一年級數學下冊練習五,孩子不懂用加法還是減法,怎麼講才明白?
    有家長問:孩子做練習時心裡可以算出得數,問她怎麼列算式,她有點不是太明白,就是說列算式的時候,不知道用加法還是減法,怎麼跟她講才明白?我們來看具體題目:第1小題包含兩道減法算式,其中「每個人寫15個大字」這個條件要用兩次,練習時,先讓孩子說說看完題目知道了什麼,明確問題和條件,要求的問題就是最後算出來的得數,要寫在等於號右邊。問題是求總數,用加法,問題是求部分數,用減法。
  • 一年級數學看圖列式出題意思難懂,大人也會解答出錯,有什麼技巧
    換句話說,算式的最後得數要與「?」的相一致,才是正確的,其他都是錯。(1)這題和剛才那題剛好相反,「?」號在大括號的下面,要求的是求總數,大括號意思就是把兩個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三、看圖列式。(1)(a)虛線圈多少,就減多少,表示去掉、刪除的意思。(b) 用減法時,一定要先找出總數。
  • excel隨機取整函數:如何快速生成低齡口算算式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了,半期考數學沒考好,發現10以內的算數不熟練,老師說自己做一些卡片教孩子口算,裁了一張紙做了幾張卡片就覺得做卡片這事情太低效了,不僅做卡片低效,做完卡片之後孩子用起來也低效,擴展性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