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德國汽車品牌形勢好於法國和義大利?

2020-12-14 汽車商業評論雜誌

大眾以及其他德國汽車製造商遍布全球的業務在應對疫情方面更有利

撰文/ 秦德興

編輯/ 黃大路

設計/ 趙昊然

來源/ autonews,作者Christiaan Hetzner

當新冠疫情衝擊標緻雪鐵龍集團(PSA)位於武漢的中國合資企業時,最終大眾汽車集團在疫情中付出了代價。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旗下所有品牌的全球銷量在2月份下降了25%,這其中的原因是中國官方在大眾最大的單一市場實施了嚴格的疫情隔離措施。

相比之下,PSA在今年前兩個月出現了財務上表現最好的情況,由於推出了標緻2008跨界車和歐寶/Vauxhall Corsa小型車等新車型,PSA獲得了創紀錄的訂單。

PSA財務長菲利普·德·羅維拉(Philippe de Rovira)在第一季度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今年1月和2月,該公司正在全速運轉。

雖然PSA的主要裝配工廠位於湖北武漢這個中國疫情暴發的核心地帶,但標緻、雪鐵龍和接近高端品牌的DS汽車在中國經歷的數年失敗被證明是有好處的,因為PSA極小的業務範圍使自身避免了疫情的衝擊。

然而,當病毒傳播到歐洲之後,結果卻是相反的。由於大眾集團以及其他德國汽車製造商遍布全球的業務,這些公司在應對疫情影響方面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PSA的羅維拉說,情況完全變了。他還通知汽車部門儲備足夠的現金,以便能夠承受比預期「嚴重得多的危機」。

行業協會ACEA上個月預測,歐洲今年的汽車銷量將下降至960萬輛,降幅達到創紀錄的25%。先前的銷量低點是2013年的1230萬輛,原因是此前2008至2009年間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多個國家在隨後幾年採取緊縮政策,導致汽車銷量持續下降數年。

與此同時,中國的汽車銷量已經反彈,今年5月乘用車總銷量增長7%,這是近兩年來的首次同比增長。

歐洲的風險

PSA等無法從中國汽車銷量反彈中受益的公司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去年,PSA的銷量中有87%來自歐洲客戶,因此該公司由於在歐洲的業務較大而會遭受很大的衝擊。ACEA的數據顯示,到今年5月,PSA在歐洲的銷量下降了49%。

雷諾的情況並沒有好太多,該公司全球汽車銷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歐洲,今年前五個月,雷諾在歐洲的銷量也下降了49%。雖然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在中國的業務很小,但該公司因為Jeep和Ram品牌在美國市場表現良好而受益。

德國資產管理公司DWS的投資組合經理斯特凡·鮑克內希特(Stefan Bauknecht)說:「我們沒有指望歐洲能夠出現像中國那樣的復甦速度。儘管大眾、寶馬和戴姆勒因為旗下位於中國的業務而比法國車企受到了更大的影響,但這種情況在第二季度會出現改變,因為歐洲市場的下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國市場的V型復甦所抵消。」

今年4月,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的汽車銷售轉為增長,而5月份則出現了小幅的同比上升,這使大眾汽車中國的銷量在當月該公司全球銷量中所佔的份額從去年的約40%增長到54%。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區執行長馮思翰(Stephan Woellenstein)最近表達了樂觀,他認為奧迪和該集團新的本地入門級品牌捷達(Jetta)可以帶動下半年的強勁增長。他的老闆更加樂觀,大眾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領英上發文稱:「我們回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同時還在獲得市場份額。」迪斯還讚揚了馮思翰的團隊。

高端品牌受到青睞

為了研究疫情期間消費者的品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德國蓓睿適管理諮詢公司(Berylls Strategy Advisors)在德國、美國和中國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該機構經過研究發現,儘管所有買家中有40%的人計劃減少下一次購物的花費,但他們仍然青睞高端品牌。

這家諮詢公司的結論是,與其他品牌的車主相比,不僅有更多的奔馳車主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內購買新車,而且他們遇到的與疫情相關的預算限制更少。同時,中國的高檔汽車購買者通常在支出計劃上沒有受到財務方面的限制。

調查結果表明,本次疫情可能會進一步讓消費者加速轉向高端德國品牌,而且是以蠶食許多普通品牌的份額為代價。今年到目前為止,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奧迪分別在歐洲市場份額中增加了0.5個百分點。

保時捷銷售負責人馮佩德(Detlev von Platen)謹慎地認為,這家跑車製造商的銷量不僅在中國回升,在歐洲市場也會上升。該品牌位於英國的經銷門店在6月才重新開業,他已經看到客戶來到門店。

他說:「在3月份以及4月份的部分時間裡,我們網站的流量明顯受到衝擊,但是現在我們看到流量的反彈非常強勁,這不僅僅是在網上,我們經銷門店的情況也是這樣,這讓我有理由感到樂觀。」

馬庫斯·科爾巴赫(Marcus Korbach)在新奇汽車經銷連鎖公司多爾汽車(Doerr Automobiles)負責法蘭克福和慕尼黑門店的布加迪銷售。他說,他在疫情期間沒有喘息的時間,由於隔離措施使人們突然有了更多的閒暇,他花了很多時間在電話上與客戶交流。

他說,他已經記不清那段時間打了多少電話。他經常回答的問題包括,收藏汽車的人士能從昂貴的跑車中得到什麼樣的價值增值。

FCA執行長麥明愷(Mike Manley)說,雖然許多高端汽車品牌的增長是以普通汽車品牌為代價的,但它們的成功不能簡單類比。

他在5月份告訴分析人士,瑪莎拉蒂的情況就不好,因為這個品牌沒有那麼強大的經銷商網絡,所以受到的打擊更大,而且恢復速度也不快。

主要市場表現分化

歐洲國家之間日益懸殊的經濟實力有可能加劇不平衡的局面。十年前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崩潰後,德國等歐洲北部的富裕國家已經能夠減輕自己的債務負擔,擁有義大利等國所沒有的財務實力。

多年來,外界一直批評德國在財政支出方面過於小氣,現在德國正尋求利用極低的借貸利率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根據德國議會通過的最新年度預算,聯邦政府2180億歐元的新借款計劃打破了2010年440億歐元的紀錄,相當於過去10年總和的兩倍。

僅德國的疫情恢復計劃方案就達到1200億歐元,其中包括將六個月的增值稅稅率從19%下調到16%,以便刺激國內消費,同時政府將購買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刺激金額加倍。

Ifo研究所密切關注的商業景氣指數一直以來都是預測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可靠指標,這個指標在6月份出現了強勁復甦。

儘管Ifo目前的評估顯示製造業仍處於低迷狀態,但這個行業認為未來的前景比危機爆發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光明。Ifo說,以前的預期從來沒有出現這樣強勁的升勢。

德國6月份的汽車銷量仍然低迷,下降32%,原因是消費者在7月1日的激勵措施生效前都控制支出,不過德國汽車製造商協會VDA預測,需求將在下半年回升。

VDA總裁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ueller)本月早些時候表示:「雖然現在我們離疫情之前的水平還有很大距離,但我們仍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實現溫和的復甦,一個信號就是國內出現的訂單。」

5月份,這些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6%,但在6月份轉為同比上升11%。然而,德國接到的外國訂單繼續大幅下降,這主要是由於許多歐洲市場需求疲軟。

歐洲穩定面臨威脅

相比之下,以義大利為首的歐盟南部的一些國家一直在勉強維持,這些國家的銀行因資產負債表上大量的不良貸款而陷入困難,私營行業的信貸也受到衝擊。

歐盟委員會在半年度經濟預測中警告稱:「冠狀病毒疫情引發的危機有可能導致歐盟內部的經濟差異進一步擴大。受到疫情打擊最嚴重的一些成員國也是那些政策餘地最小的國家,這可能會導致歐盟內部市場被扭曲,並最終威脅到歐元區的穩定。」

FCA的執行長麥明愷等一些公司的高管擔心,隨著義大利汽車需求下降,他在歐洲的競爭力將會下降。

麥明愷在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說:「德國工業銷售的下降幅度遠低於義大利的下降幅度,而且在汽車購買方面,消費者傾向購買本國生產的汽車。我認為監管機構確實需要採取行動來識別已經發生的事情,並確保我們回到公平的競爭環境中。」

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本月歐盟委員會舉行的峰會上,屆時會議將討論歐盟委員會提議的7500億歐元「下一代歐盟」一攬子刺激方案。

汽車業的危險之處在於,那些在持續的下滑中失去份額的汽車品牌往往無法在隨後的復甦中重新奪回份額,因為競爭力較差的汽車製造商會淘汰利潤較低的車型,同時這些車企的經銷商則轉向其他品牌或完全退出新車銷售業務。

這可能再次導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那種市場轉變。在2007年,也就是危機發生前的一年,大眾汽車集團、戴姆勒和寶馬在歐洲汽車銷售中所佔的市場份額為30.3%,而PSA、雷諾集團和FCA總共的市場份額為29.3%。

到2013年時,德國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增長至37.1%,而法國和義大利汽車製造商的市場份額下降到了25.8%。

在隨後的周期性擴張中,PSA、FCA和雷諾奪回了損失的市場份額的一部分,但最終,德國車企增加的一些市場份額得以維持。

根據最新的歐洲市場數據,現在德國汽車品牌的歐洲市場份額接近40%,而PSA、FCA和雷諾僅有25%的市場份額。(為了使數據具有可比性,PSA新的部門歐寶/Vauxhall的銷量沒有統計在內。)

危機持續

現在討論疫情何時結束還為時尚早。目前的形勢仍然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德國最大的肉類包裝工廠最近出現大量感染病例後,該國封鎖了這個地方,而美國的感染人數再次迅速上升,這裡是除法國以外所有歐洲汽車製造商的主要市場。

另外,中國的汽車需求反彈不會保護德國裝配工廠的崗位,因為在中國銷售的大多數梅賽德斯、奧迪和寶馬車型都是本地製造。預計德國國內的汽車產量將降至350萬輛,為198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除特斯拉外,只有德國汽車製造商在投資歐洲新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現在,這些車企擴大業務範圍的計劃已經停滯。

首先,大眾集團表示,由於歐洲銷售的下滑將預期的增長進一步推遲到以後,該公司在土耳其不再需要新的工廠。然後戴姆勒在上周宣布,將就出售其位於法國漢巴赫的Smart工廠開始談判,而不是將其轉變為製造更多梅賽德斯汽車的工廠,理由是疫情導致市場情況變化。

IHS Markit西歐首席經濟學家蒂莫·克萊恩(Timo Klein)強調了企業面臨的困境,而且目前的疫情危機在現代社會從未出現過。

他說:「我們從來沒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我們的預測做出如此多的調整,但是如果不會出現第二波疫情,我們目前預計德國經濟產出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達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他還表示:「對於法國,要到2023年第三季度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對於義大利,要到2024年晚些時候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

至少相對而言,這個預測對大眾汽車來說是有利的。然而,對於PSA的財務負責人羅維拉來說,這個預測應該引起注意。仍有一絲希望:如果這家法國汽車製造商與FCA的合併獲得通過,那麼合併後的公司對低迷的歐洲汽車市場的單一依賴將不再是太大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歐元區經濟形勢脆弱 全因義大利和德國拖後腿
    歐盟執委會經濟事務執委莫斯可維西上周五(4月5日)稱,義大利經濟形勢「脆弱」,需要加以密切關注,目前圍繞義大利經濟可能陷入衰退和德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正在加劇。與此同時,法國財長勒梅爾也表達了類似擔憂。歐盟預估將承認當前經濟放緩,對德國和義大利的影響最大。
  • 法國汽車品牌有哪些?浪漫盤點
    法國汽車品牌有哪些?浪漫盤點法國人將血統裡的浪漫與優雅最大限度的融合在汽車中,原始設計在細節上的注重使得車內、車外都散發著紳士般的氣質,小巧的車身和經濟的油耗並沒有犧牲駕駛感受。有人說,相對於那些數百英裡的極速和個位秒的加速帶來的生理快感,法國車「車隨心動」文藝範操控更能帶來上佳的內心愉悅。
  • 義大利人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這背後有何淵源?
    、法國和德國都位於歐洲西部,其中義大利和法國甚至還是鄰居。但是義大利人卻極其反感法國和德國。義大利人認為法國人太過傲慢,不好理喻。同時他們也覺得德國人總對他們有刻板印象,很不舒服。並且有些生活習慣,義大利和德法大相逕庭,互相不可理解。比如打電話,義大利人就喜歡熱情地與電話那端的人交流。而德國人與此相反,他們就像生怕被人聽見一樣。
  • 西班牙作為歐盟主要經濟體之一,上半年GDP與德國、法國相比如何
    西班牙,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也屬於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儘管經濟實力遠不及德國、法國、義大利,但仍卻是歐盟主要經濟體之一,尤其自從英國退出歐盟後,西班牙是歐盟第四大經濟體,19年該國實現GDP總量約1.3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0%,在世界位居第13位,經濟增速快於德國、法國以及義大利
  • 義大利汽車品牌大全 跑車國度
    義大利汽車品牌大全 跑車國度義大利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跑車汽車品牌出產國,義大利汽車設計居世界領先地位,擁有一批被世界公認的汽車設計大師。賓尼法利納、喬治亞羅和博通等設計公司展出的最新概念車,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設計手段都代表著當前世界最新的設計潮流,超前並準確地表達一種追求和價值體現。
  • 歐洲四大經濟體: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2019年GDP對比
    那麼,在2019年,歐洲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的經濟表現如何呢?特別是汽車製造業,如寶馬、奔馳、大眾等知名企業。由於受全球貿易局勢影響,汽車出口下滑嚴重,導致工業經濟表現疲軟的現象。不同於工業,德國的服務業表現卻有所提高,提高就業率、刺激國內消費水平,這些都跟政府的相關舉措密不可分。
  • 外國廚具品牌國內走俏 德國義大利孰勝一籌?
    除了國內本土廚具品牌外,德國的菲仕樂、義大利的ALESSI等外國品牌也闖入並擴張市場。其中,以德國與義大利**為典型。甚至,消費者對他們的呼聲蓋過了本地的品牌。眾所周知,德國人一向嚴謹,工業製造以精準、細緻見長。德國的各大廚具品牌也繼承了該優良傳統,這使得德國的各大廚具品牌**大的特點是做工精細,度量精準。如德國的GICEN廚具,以生產健康鍋為理念,主打零錳含量特點。
  • 除了足球帥哥,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的共同點還有eBay汽車配件兼容...
    作為全球最大的線上汽車配件交易市場之一,eBay於2017年1月31日在eBay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站點重磅推出汽車配件兼容性功能,即Fitment Compatibility。包括當前美國,英國,德國,澳洲,以及新推出的法國,義大利,西班牙,eBay現共有7大站點支持汽車兼容性功能,極大的方便eBay買家快速搜索到適配自己車型的產品,也幫助賣家更好的完善汽配產品刊登,提高產品曝光度以及成交轉換率。
  • 義大利有6個知名跑車品牌,德國有5個,中國也有好幾個!
    布加迪第二個來看一下德國的跑車品牌,說到德國的汽車,BBA豪車三劍客自然不能落下,他們旗下也都有自己的跑車品牌,比如奔馳的SLS,寶馬I8等等;另外還有僅次於法拉利的世界第二大豪車品牌保時捷,它同樣也擁有眾多經典的跑車型號;另外大眾收入麾下的布加迪如今自然也從法國轉到了德國陣營之中。
  • 義大利:專業坑隊友,義大利為什麼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背叛德國?
    一、三國同盟的建立義大利和德國直到1870年才完成統一,兩國在統一前都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狀態,義大利境內大多數邦國不是被法國控制就是被奧地利控制。,而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同樣都是法西斯國家,因此,希特勒最想拉攏的是義大利和西班牙,德國不斷向他們示好。
  • 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哪個國家的葡萄酒最好喝?
    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哪個國家的葡萄酒最好喝?我們中國的酒文化已經很悠久了,不僅是我們的白酒,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外國酒越來越受到我們國人的歡迎。比如葡萄酒,這種用葡萄釀造的酒,有著獨特的香氣,另許多人都為之沉醉,讓人回味無窮。
  • 德國和法國為何至今水火難容呢?根本原因只有六個字
    所以我們看到,無論在亞洲還是在歐洲,還是其他的地方,其實鄰國之間的關係才是最穩定和和諧的,這也是大部分的兄弟國家,都是鄰國的主要原因了。但是這個 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德國和法國,德國和法國為何總是相互爭鬥,至今都是水火難容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六個字。德國和法國那是歐洲的大國,也是歐洲的最主要相互為鄰的國家。
  • 盟軍已攻入義大利,為何還要在法國諾曼第登陸?
    1944年6月,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第登陸拉開帷幕,在此後兩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約三百萬的盟軍士兵通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第,自此除了東線的蘇德戰場之外,德軍還面臨來自西線英美聯軍的龐大壓力。不過早在1943年,盟軍已經從南線攻入歐洲大陸,義大利甚至因此而投降,墨索裡尼已經被義大利人囚禁。
  • 德國法國還是義大利
    16年歐洲杯法國2:0擊敗德國,我很喜歡K神也很喜歡巴拉克,記得02年那會德國幹掉棒子我有那麼一陣也算是個德吹。我想說的只是這場比賽的判罰沒有太大問題,德國的戰術發揮也確實不如法國,但是總有那麼一群人不願意承認德國隊的失敗,也不從願自身出發,這一點真的讓人非常不悅。
  • 義大利470例,德國27例子,法國18例!肺炎疫情對歐洲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但除義大利之外,德國、法國、英國等發現的數量不超過20個,其他國家發現的數量不超過10個。可以看出,疫情沒有在歐洲出現蔓延之勢。只要義大利的疫情能夠得到控制,德法英三國沒有變嚴重,疫情在歐洲擴散的範圍有限,歐洲經濟受到的影響就有限。這是最好的情景。但是疫情仍存在較大的在歐洲蔓延的可能。歐洲的申根國家之間,人員流動很方便,為疫情的快速傳播創造了條件。
  • 抗戰時期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美國、蘇聯都對中國做了什麼
    2 義大利:中國空軍「導師」 在許多人印象中,二戰中的義大利就是「廢柴」和「豬隊友」的代名詞。但蔣介石卻對義大利首創的法西斯制度十分推崇。早在1935年,他派孔祥熙訪意,與墨索裡尼政府搭上了關係。此後,義大利軍事顧問團和義大利軍火商開始湧入中國。
  • 星途2019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汽車品牌」排行榜發布
    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2019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汽車品牌」排行榜(Top 100 most valuable auto brands 2019)。梅賽德斯奔馳和豐田保持在前兩名的位置,大眾超越寶馬進入前三名,沃爾沃進入了前十名。
  • 法國汽車是怎樣一種存在?
    但巴特認為,汽車的發展和人類歷史上任何一項偉大的創造價值相同。法國人給世界的印象標籤是沉迷書籍、藝術和文化,這個國家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高,並且善於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發展。至今仍記得 5 年前第一次到法國邊境的情景。在德國的公路上你能看到很多汽車品牌,但在法國好像只有雪鐵龍、標緻和雷諾。當時我想統計一下哪個品牌出現的頻率最高,但可惜滿眼都是根本數不過來。有人真的了解法國汽車麼?
  • 尼斯:法國第五城,為何在義大利和法國之間來回易手十餘次?
    公元前1世紀,處於擴張期的羅馬人佔領了尼斯地區,此後的數百年間,隨著羅馬帝國的消亡和一批蠻族國家的建立,尼斯又先後成為了倫巴底和法蘭克帝國的領土。▲阿爾卑斯山也構成了今日法意兩國的邊境線公元843年,法蘭克帝國統治者虔誠者路易與他的三個兒子籤訂《凡爾登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西、中、東三個法蘭克國家分別成為了今天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的雛形。
  • 進口汽車音響品牌中國代理商-品牌商誠信聯盟
    「進口汽車音響產品」定義為品牌所有人及運營地均為中國境外的第三國所經營的品牌產品; 2、「進口汽車音響品牌中國代理商」定義為獲得所代理品牌的法定所有人正式授權,在中國境內合法銷售該授權產品; 3、遵守「至誠守信、誠信經營、價格公平、用心為用戶服務」的原則,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