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布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生長評價新標準

2020-09-16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推薦理由

我國現有的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生長評價參照標準頒布於1988年,30餘年間無論是足月新生兒還是早產兒的出生狀況都隨時代變遷發生了變化。因此,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健康司的組織領導下,由首都兒科研究所牽頭、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協作組於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開展了中國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體格發育專項調查,並在調查獲得的數據基礎上,研究制訂了中國24~42周出生胎齡新生兒出生體重、身長和頭圍的生長參照標準及曲線。2020年9月出版的《中華兒科雜誌》發布了《中國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出生體重、身長和頭圍的生長參照標準及曲線》,該標準為我國兒科臨床、圍生期保健及相關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參考工具,對新生兒出生時的生長與營養評價、早產兒生後早期的生長監測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內容要點

評估新生兒的宮內生長狀況及出生時成熟度,關係到嬰兒期生存及日後生長發育及健康問題,因此是圍產醫學、新生兒學及兒童保健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適宜的生長評價標準或參照值是必不可少的常規工具。

為研究制定新時期我國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體格生長評價標準,選擇北京、哈爾濱、西安、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福州、昆明9個城市調查胎齡24~42周新生兒,選擇天津、瀋陽、長沙、深圳4個城市補充收集32周及以下早產兒。納入出生胎齡24~42周、自然受孕的單胎活產新生兒,排除影響正常值建立的母親和新生兒因素。胎齡評估根據母親末次月經和孕早期超聲檢查結果綜合確定。按照制定生長標準的統計學要求和不同胎齡新生兒實際出生人數綜合估算樣本量。按出生胎齡組距的要求進行分層整群抽樣,其中符合條件的所有早產兒均納入調查,足月兒每季度按抽樣人數的分配比例隨機抽取。採用統一的測量工具、標準化的測量技術及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獲得24 375例新生兒數據,其中早產兒12 264例、足月兒12 111例。採用基於位置、尺度和形狀的廣義可加模型分別建立了出生胎齡24~42周男、女新生兒的出生體重、身長和頭圍的百分位標準值及生長曲線(圖1、2),並將制定的新標準與我國1988年參照值及國際Fenton2013參照值進行了比較。

圖1 中國不同出生胎齡男新生兒出生體重(A),身長、頭圍(B)百分位曲線圖

圖2 中國不同出生胎齡女新生兒出生體重(A),身長、頭圍(B)百分位曲線圖

項目調查指導組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兒科王丹華教授認為,隨著我國圍產醫學和新生兒重症監護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小胎齡的早產兒得以存活,而1988年建立的不同胎齡新生兒的生長參照值由於存在小胎齡組樣本量少、缺乏<28周早產兒的數據等,已遠不能滿足臨床需要,多年來只能借鑑國外的參照值。而此次發布的新標準,樣本量大,尤其增加了<28周早產兒的數據,填補了我國在該領域的空白,代表了當前中國圍產新生兒的正常發育水平,為評估胎兒的宮內生長狀況以及新生兒生後早期的生長監測、營養評價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工具,必將在圍產新生兒界產生重要的影響。

——原文:首都兒科研究所,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協作組.中國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出生體重、身長和頭圍的生長參照標準及曲線[J].中華兒科雜誌,2020,58(9):738-746.DOI:10.3760/cma.j.cn112140-20200316-00242

(供稿:首都兒科研究所 李輝)

編輯:王麗

排版:鄭夢瑩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0年17期第7版

相關焦點

  • 足月新生兒是指多少周到42周 正常足月新生兒是指胎齡在幾周
    因為如果剛到達37或38周就做剖腹產,胎兒可能發育並不完全成熟,建議再等待1~2周剖腹產,讓胎兒繼續生長發育,這樣胎兒出生以後發生疾病的概率,會進一步降低。二胎寶寶三十一周可以剖腹產嗎如果初次懷孕時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再次懷孕時一般也要選擇剖腹產。二次剖腹產一般不建議等待至預產期前後剖腹產,因為到達預產期前後發生子宮破裂風險較大。一般建議38~39周左右就可以做剖宮產。
  • 近九成胎齡小於32周早產兒能存活
    近日,中國新生兒協作網、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新生兒專科聯盟、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發布2019年度報告,首次公布「中國新生兒協作網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臨床數據。報告顯示,胎齡小於32周早產兒的總存活率為88%,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早產兒的總存活率為86%。
  • 體重與胎齡的關係,你一定要弄清楚
    嬰兒是指從出生到3周歲的寶寶,從出生到28天這一時期的嬰兒稱為新生兒。根據不同的指標,可以將新生兒劃分為不同的類別。(28天計算周期)2,足月兒:胎齡在37周以上、不滿42周降生的新生嬰兒,各項生理指標正常,也稱為正常兒。3,過期兒:胎齡滿42周及以上降生的新生兒。
  • 【呱呱教·32】出生體重不足5斤/身長不足46釐米的新生兒,爸媽要幫他追趕生長呀
    小於胎齡兒(簡稱SGA)是指嬰兒出生體重低於同胎齡體重嬰兒的第10或者第3百分位,也有組織將其定義為出生體重和(或)身長低於同胎齡平均值的至少2個標準差。「簡單通俗的說法」就是足月兒出生體重小於2.5公斤和(或)身長低於46cm。
  • 中國新生兒早產率達7% 成出生嬰兒死亡首要原因
    京華時報訊 昨天是世界早產兒日,記者從國家衛計委婦幼司獲悉,我國每年約有
  • 廣州胎齡6個多月早產兒僅重550克 軀幹如成人手掌大小
    3月1日,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嬰院區新生兒科連續救治了160餘天后,出生時軀幹不過成人巴掌大的550克超未成熟兒小七(化名)終於可以出院回家,和爸爸媽媽團聚了。來之不易的第11胎「我們醫院曾經救治過胎齡只有25周的超未成熟兒,但體重輕至550克的,確實是第一次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婦嬰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張喆說。
  • 科學的營養與生長評估,保證早產兒健康成長
    李介民主任醫師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兒童保健康復專科 隨著圍生醫學和新生兒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小胎齡、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得以存活, 但近年來,早產兒宮外生長遲緩(EUGR)的現象引起廣泛關注,許多早產兒的營養狀況偏離目標。
  • 早產兒的營養與生長評估,這些要點必須要知道!
    李介民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隨著圍生醫學和新生兒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小胎齡、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得以存活,但近年來,早產兒宮外生長遲緩(EUGR)的現象引起廣泛關注,許多早產兒的營養狀況偏離目標。
  • 出生時僅550克嬰兒存活 系西南地區胎齡最小嬰兒
    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3月1日14時20分訊(記者 黃宇 實習生 謝爽)出生時胎齡25周零4天,體重僅550克,沒有自主呼吸……2016年11月,一名叫佳佳(化名)的袖珍嬰兒由出生醫院轉送至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中心NICU。經過100餘天的精心照護,佳佳闖過多個難關,於近日平安出院。
  • 胎齡25周就出生,「心急」寶寶巴掌大
    因為在媽媽肚子裡呆的時間太短、太脆弱,小朋友出生時體重只有790克,根本不會呼吸,連皮膚都是半透明的。小朋友成了醫學上定義的「超未成熟兒」(胎齡小於28周)和「超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小於1000克)。
  • 新生兒胎便顏色 新生兒胎便顏色和形狀
    新生兒胎糞多長每一個新生兒對於爸爸媽媽來說,都是上天賜予他們珍貴的禮物,尤其是孕育生命的媽媽來說,意義更加不平凡,從嬰兒出生開始,父母就開始無微不至的照顧,那麼剖腹產新生兒胎便第幾天排出正常,剖腹產幾天後可以抽菸,這些對嬰兒以後的成長都非常重要剖腹產新生兒胎便第幾天排出正常
  • 廣州超低胎齡龍鳳胎早產兒今日出院!「小姐姐」出生時體重僅465克...
    據相關統計,自2006年起,我國成功救治500克以下超低出生體重兒的總數不到10例。在這個案例中,姐姐的體重只有465克,不但是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最低體重早產兒,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最低體重早產兒。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超低胎齡雙胎早產兒,最低體重不到1斤!這是阿婷對自己孩子最初的印象。孩子剛生出來就被醫生圍著搶救了,她眼睛的餘光看到了他們。」
  • 出生胎齡越小,兒童期住院率越高
    出生胎齡越小,兒童期住院率越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4:09:55 英國牛津大學Victoria Coathup團隊研究了胎齡與兒童期住院的相關性。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新生兒出生護理知識點
    公式:①新生兒出生一周內的中性溫度=36.6-0.34x出生時的胎齡(胎齡按周計算,30周為零,多於30為正數,如36周,就按6算;少於30為負數,如27周,就按-3算)一0.28x出生日齡。舉例:新生兒胎齡35周,出生第3天,他的中性體溫=36.6-0.34×5-0.28×3=34.06②新生兒出生一周以上的中性溫度=36-1.4x體重(公斤)-0.03×日齡。舉例:新生兒出生20天,體重5公斤,他的中性溫度=36-1.4×5-0.03×20=28.4中性溫度不是室溫,而是新生兒調整環境溫度的自身起點。
  • 出生時不到一斤!浙江最輕新生兒今天出院
    出生體重僅450克,比一瓶礦泉水還輕;身長26.5釐米,和成人的手掌差不多大。記者從溫醫大附二院新生兒科獲悉,在該院出生的這名胎齡僅有25周零三天的超早早產男嬰,一舉刷新我省存活的體重最輕的新生兒紀錄。經醫護人員三個多月的精心治療,目前體重已達3.3公斤。
  • 胎齡23周、體重僅480克!深圳「巴掌寶寶」創造新奇蹟
    南方網訊  4月19日,深圳又創造了奇蹟,這個奇蹟卻是由一個「巴掌」大小的新生兒創造的!胎齡23周,出生體重僅480g,比一瓶500毫升的礦泉水還輕,身長28cm,就比成人手掌那麼大小。   深圳市婦幼保健醫院院長姚吉龍介紹,胎齡小於28周,出生體重小於1000g的超早產兒,各器官系統發育極不成熟,死亡率級致殘率高。
  • 濟南最輕「袖珍兒」提前仨月出生 因母親妊高症致早產
    這名嬰兒是我國尚存活出生體重最輕的嬰兒,他在娘胎中只待了6個多月就「著急」來到人世。目前,他入院治療已有兩個多月,存活的希望很大,已長到3斤多重。雖然剛出生不久,但嬰兒的嘴裡和身上就已插滿管子,呼吸機至今無法撤下,這讓生子後只見過三次孩子的年輕母親心疼得忍不住落淚。  正常足月的新生兒胎齡在37周-42周之間,而「袖珍男嬰」在26周時便在山大二院「蹦出」娘胎,提早3個月出生。
  • 出生時不到一斤!浙江最輕新生兒今天出院啦
    但胎兒的胎齡剛過25周,屬於超早早產兒,產出後存活率極低,經過2天的預防腦損傷以及促肺成熟的治療等相關治療手段,孕期25周+3天,也就是5月22日,奇奇出生了。「出生時,孩子的體重只有450克,身長26.5釐米,僅有巴掌大小,我們從來沒見過這麼小的孩子。」
  • 新手媽媽取經之路:新生兒誕生-28天(新生兒時期1)
    經過十個月的等待,我們的「四腳吞金獸」終於出生了,從娩出開始到誕生後的28天裡,我們叫做新生兒時期。雖然是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但卻是孩子和媽媽極其重要的一個月,我們都有了新的角色!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爸爸的小天使,但每個孩子又是不同的自己.不同類型的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