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都衣舍:數位化讓品牌快人一步

2020-12-24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周文輝、孫杰  來源|商業評論(ID:shangyepinglun)

作為第一代網商企業家,趙迎光於2008年開啟了韓都衣舍的創業之路。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韓都衣舍依託網際網路平臺,藉助大數據,形成了基於小組制的前中後臺架構——前臺小組快速反應,中臺提供智能數據系統,後臺搭建品牌運營生態,並逐步向時尚品牌孵化平臺轉型。

截至目前,場內孵化項目近37個,助推項目累計獲得3億元投資,項目總估值50多億元,雲孵化品牌超過500個。

本文主要探究韓都衣舍如何成為一個有能可賦的創業孵化平臺,試圖回答「如何做」的問題。

為此,我們將韓都衣舍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蓄能期、育能期、賦能期,分階段剖析其數位化動態能力的構建路徑,為更多創業平臺構建數位化動態能力提供借鑑與啟示。

1

蓄能期:形成數位化組織能力

數量型要素失衡

在蓄能期,韓都衣舍面臨數量型要素失衡的問題。

在機會方面,2008年中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為生產製造提供了一種低成本、快速試錯的可能性。企業可以按照工廠的最小起訂量來採購,同時根據線上的即時銷售數據進行決策,賣得不好就降價促銷,快速改變銷售策略。

在資源方面,韓都衣舍所在的山東濟南,當時缺少時尚服裝的產業集群和強大的消費群體。在團隊方面,由於濟南人才匱乏,趙迎光曾經去北京、上海等地,希望邀請一些優秀的行業人才到濟南共同創業,但都吃了閉門羹。

拼湊式適配策略

在缺少資源和團隊的情況下,該如何抓住網際網路帶來的機會?趙迎光採取了拼湊式適配策略,具體包括機會發現、資源拼湊和團隊組建。

在機會發現方面,趙迎光首先看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成本降低和快速試錯。其次,韓都衣舍可以實時掌握消費者線上購買數據,因此可以隨時更改訂單數量。還有,2008年4月,淘寶商城成立,趙迎光意識到淘寶未來的戰略方向是扶植品牌,於是,便成為第一批進駐淘寶商城的品牌。

在資源拼湊方面,趙迎光看到了自己的資源優勢。2000年到2007年,他一直在韓國工作,經歷了韓國電子商務從起步到成熟的過程,其間積累了大量的韓國廠商資源。

不過,他也清楚自己缺少什麼。韓都衣舍創業初期致力於發展設計師品牌,但是很難招聘到合適的設計師人才。在這樣的局面下,趙迎光拼湊了自己的人脈資源和廠商資源,並依靠這些資源儲備,與用戶進行互動。

在團隊組建方面,趙迎光表示「找合伙人搭班子,是我當時最重要的工作」。創立韓都衣舍一年後,他相繼將另外5個創始人拉進了團隊。趙迎光自謙地說:「我最厲害的地方,是知道自己不厲害。我們合伙人都比我優秀,名利上我會儘可能給他們尊重,我只在乎能不能做成事。」

對於公司的組織結構,趙迎光曾思考,是不是可以基於網際網路的特點來進行改造?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啟發,他把傳統組織模式下的部門給拆分了,重組成一個一個小組,開創了「產品小組制」的組織管理模式,把決策權放給了「聽得見炮聲的人」。韓都衣舍小組制的核心,就是要在最小的業務單元上實現責、權、利的統一。

數位化組織能力

通過拼湊式適配策略,韓都衣舍建立了獨特的「基於產品小組制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由此形成了數位化組織能力。具體表現為:

第一,消費者數據驅動。韓都衣舍掌握了大量的消費者數據,包括消費者下單後的產品價格、品類、顏色、數量、購買日期、收件地址等消費者購買數據、產品諮詢數據以及購買後的產品評價數據。

IT部門對這些數據經過處理分析後,得到有關產品和消費者特徵的結論數據,然後傳遞給產品小組,後者據此進行精準設計與庫存管理。例如,韓都衣舍會在每年11月和12月確定來年春夏季的目標銷量,但是一開始只生產目標銷量的30%到40%。

產品生產出來後,3月份會上架,最多銷售15天,系統會對所有產品銷售情況進行排名,賣得好的馬上返單,賣得不好的就打折清倉。

第二,組內數位化管理。產品小組每月可以使用的資金額度,是上月銷售額的70%。如果上月銷售額是100萬,本月的資金額度就是70萬。這樣的數位化賽馬機制,使更多資源向優秀小組傾斜。

第三,數據支撐服務。為了支持小組制的順利運行,韓都衣舍組建了多個支持服務部門,包括企劃部、技術部、客服部等。每個支持服務部門都藉助數據各司其職。

比如,企劃部通過銷售數據,對總體產品結構進行宏觀調控,解決產品小組數量過多時對內部資源的爭奪,降低小組間過度競爭導致的庫存成本和滯銷風險。

在基於產品小組制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下,韓都衣舍每一款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都以產品小組為核心,各個業務環節相互配合,全程數據化、精細化運營管理,以數據為決策準則,形成了數位化組織能力。

2

育能期:形成數位化運營能力

質量型要素失衡

在育能期,韓都衣舍面臨的主要問題變成了質量型要素失衡。

在機會方面,2014年,整個網際網路市場已經由一個增量市場逐漸變成一個存量市場,增速明顯放緩。服裝行業裡面做得最好的幾個品牌,普遍都感受到了天花板。

此外,傳統服裝企業由於產品開發周期長,一般實行反季節生產模式,夏季生產冬季服裝,冬季生產夏季服裝,導致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遲鈍,極易因為市場需求變化而造成庫存積壓。

在資源方面,韓都衣舍2014年銷售額增至15億元,以小組制為核心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使韓都衣舍在線上超越了很多快時尚品牌。經過幾年發展,公司也積累了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品牌資源、數據資源等。

但是,業務量的爆發式增長使原有外採的信息系統無法支撐對爆發式增長的數據進行分析。公司在2011年到2013年期間進行了數據系統的建設,但自建的數據系統在2013年「五一」「十一」試運營中都以失敗告終,當時IT部門員工幾乎全部辭職。

在團隊方面,截至2014年,韓都衣舍員工數已達2,600餘人,內部小組制已經相當完善。但是,由於濟南缺乏IT人才,數據系統建設還存在較大問題,加上公司多品牌策略實行以後,對人才需求大大增加。

內涵式適配策略

該如何提高內部資源質量,以滿足品牌快速擴張?韓都衣舍採取了內涵式適配策略。通過機會創造、資源優化和團隊整合,韓都衣舍自主研發了線上商業智能系統,為打造時尚品牌孵化平臺發力。

在機會創造方面,趙迎光觀察到網際網路帶來的紅利已經大幅下降,不能只是依靠線上平臺了。於是,韓都衣舍宣布要打造「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時尚品牌孵化平臺」,通過自我孵化和投資併購兩種方式,將以產品小組為核心的單品全程運營體系複製到各個品牌,在供應鏈、IT系統、倉儲、客服四大方面提供支持。要想解決新的問題和創造新的機會,公司必須優化現有資源,將它們創造性地投入到創業行動中去。

在資源優化方面,趙迎光認識到,「網際網路不是簡單的一個渠道變化,它是一場革命,可以說是數據革命。我們逐漸發現,服裝企業也必須越來越數位化,越來越技術化」。

為了建設時尚品牌孵化平臺,韓都衣舍重新構建了自己的線上運營系統,建立數據集成和管理平臺,將電商平臺的前端數據與內部系統中的銷售、發貨、庫存、採購等數據進行集成,形成結構化數據模塊,為各品牌提供全鏈路數位化解決方案。

韓都衣舍在2014年下半年做出戰略調整,在品牌孵化上從「抓大放小」轉變為「抓小放大」,將更多資源調配給新品牌孵化。

在團隊整合方面,2014年韓都衣舍聘請了一個高級技術人員,並將IT團隊的人員招聘權和考核權交給了他。雖然2014年由於自研系統,公司整體虧損8,000多萬元,但由於引進了高水平的IT技術人才,公司自研的數據系統在2015年10月第一次上線時就取得了成功。

此外,圍繞打造時尚品牌孵化平臺戰略,韓都衣舍專門成立了品牌規劃組、掌門大會等組織機構,並委派資深主管到新的產品小組進行資源協調。

數位化運營能力

通過內涵式適配策略,韓都衣舍構建了以大數據為基礎、以商業智能集成系統為核心、以柔性供應為支撐的中臺網絡系統,形成了數位化運營能力。具體表現為:

第一,開發商業智能集成系統。2014年韓都衣舍正式成立信息中心,依靠大數據技術進行訂單管理系統和倉儲管理系統的建設,2015年又完成了商業智能集成系統的開發。

通過信息化手段大力建設後臺服務體系,韓都衣舍形成了以商業智能集成系統為核心,供應商管理協同系統、供應鏈系統、訂單處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企劃運營管理系統、活動管理系統協同運作的後臺支撐體系。

第二,優化「爆旺平滯」評級系統。韓都衣舍根據30多個數據維度,對每款產品進行綜合排名,依據排名結果將產品定義為爆款、旺款、平款和滯款。爆款和旺款可以返單,平款和滯款則必須立即打折促銷。

依靠數據,韓都衣舍可以快速決定追單、返單或清倉,各產品小組也可以精準判斷消費者偏好,實現「快速發現需求、快速滿足需求」。

第三,完善柔性供應系統。韓都衣舍根據運營數據將產品劃分為「爆旺平滯」四類,然後進行相應的營銷端和生產端調整,少量多批次的生產需要有柔性供應系統的保證。

公司通過供應鏈系統確定面料輔料,通過供應商管理協同系統進行端對端的訂單分配,通過訂單處理系統確定上新節奏,通過倉儲管理系統確定返單。

3

賦能期:形成數位化共創能力

結構型要素失衡

在賦能期,韓都衣舍面臨的是結構型要素失衡問題。

在機會方面,2016年網際網路品牌聲稱小而美,附帶漂亮的照片和文案,但實物品質卻很差。此外,2015年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鼓勵各類科技園、孵化器、創業基地等加快與網際網路融合,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創」載體。

很多創業企業開始進駐孵化器,但大多數孵化器同質化嚴重,資源和服務有限,持續贏利能力差,而且孵化器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

在資源方面,韓都衣舍擁有完備的商業智能系統資源、組織創新資源、客戶資源和數據資源,在時尚服裝領域的資源儲備也很豐富。公司開始對外開放,孵化更多非時尚服裝領域的創業項目,此時原有的資源就不足以滿足多元化的創業需求。

在團隊方面,小組人才儲備豐富,孵化品牌的團隊建設制度已經成熟,小組制為公司培養了一大批具有經營思維的「小老闆」,為平臺擴張做好了重要的人才儲備。不過,創業孵化平臺開放後,對運營人員的需求會大大增加。趙迎光當時表示平臺不缺項目,但缺少有資歷和經驗的運營人員。

協同式適配策略

不均衡的平臺資源供給如何滿足多元化的創業需求?韓都衣舍採取了協同式適配策略,成立了賦能型網際網路品牌孵化平臺「智匯藍海」。

在機會共享方面,創業企業面臨資源約束,傳統孵化器無法有效化解,韓都衣舍卻可以和它們共享平臺資源(如分銷渠道、用戶數據等)。

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孵化基地的建設,為韓都衣舍提供了孵化平臺的空間與資金。韓都衣舍還與在孵企業進行機會共享,通過優勢互補捕捉消費者偏好進行生產投放。

在資源賦能方面,韓都衣舍對接網際網路品牌、傳統線下品牌、製造工廠、創業團隊、海外品牌等,提供柔性供應、IT系統、倉儲、客服、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整合資源打造網際網路時尚品牌平臺。

2016年起,韓都衣舍全面開放品牌孵化及服務系統,由單一的品牌商轉變為「品牌商+服務商」的賦能平臺,依託全鏈路數位化商業智能系統,構建網際網路品牌二級生態系統。

韓都衣舍副總經理胡近東表示,智匯藍海將韓都衣舍的能力與方法導入到創新企業,讓創業者享受方法與數據,將資源轉化為能力。

在團隊協同方面,一是吸納外部優秀創業者和創業項目。比如,智匯藍海網際網路品牌創新創業大賽,通過路演競賽形式吸引挑選優秀創業項目進入孵化平臺。

二是將韓都衣舍人才培養理念賦能給在孵企業。智匯藍海發現在孵企業短板,通過課程輸出或講師外派、諮詢與輔導方式,實現在孵企業整體電商技能提升。

三是人才內外部融通發展。智匯藍海和優秀在孵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將優秀產品小組成員輸送到在孵企業合作運營。

當面臨結構型要素失衡時,韓都衣舍搭建智匯藍海孵化平臺,依託全鏈路數位化商業智能系統,全面導入韓都衣舍數位化組織能力與運營能力,成立了智匯藍海商業智能中心,實現「線上孵化+線下孵化」有機結合。

數位化共創能力

通過協同式適配策略,韓都衣舍搭建孵化平臺,承接公司九大系統資源,整合外部優質的投資、諮詢與培訓資源,賦能創業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形成了數位化共創能力。具體表現為:

第一,機會共同識別。智匯藍海依靠前端積累的海量消費數據以及自身開發的數位化工具賦能創業者,與平臺一起識別市場機會。例如,孵化平臺在產品研發前期進行市場反饋測試,發現消費者的需求,以此引導在孵企業的產品設計方向。

第二,資源共同匹配。智匯藍海依託大數據建立網際網路全鏈路品牌運營管理體系,根據不同類目、不同品牌的不同特性和不同發展階段提供最優的發展路徑,保證生態系統的每一位成員在合適的時間匹配最合適的資源,真正實現讓數據助力品牌成長。

智匯藍海還幫助基地項目互相匹配資源。例如,網際網路教育項目源泉繪本和媽咪加圖書在2017年2月達成戰略合作,網紅孵化項目紅透社為壹畝地瓜和燴道等項目提供推廣策劃及網紅直播服務。

第三,項目共同運營。智匯藍海幫助孵化項目進行線上系統運營(包括網上交易及支付等業務處理、訂單/交易的狀態處理、平臺系統的運營維護等)、品牌運營(包括線上店鋪運營、品牌推廣、人脈圈建立、平臺口碑形成等),以及大數據運營(包括銷售數據和競爭力分析、客戶行為分析等)。

本內容有刪節

原文《韓都衣舍:創業孵化平臺的三大策略》

刊登在《商業評論》2020年11/12月號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商業評論(ID:shangyepinglun)

本文來源商業評論,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韓都衣舍趙迎光:網際網路快時尚品牌的進化邏輯
    趙迎光稱,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發展進程中,「合乎邏輯」這四個字就成為韓都衣舍的航標。當時尚品牌孵化平臺成熟後的今天,韓都衣舍再度降版本升級為「4.0」——網際網路時尚品牌生態系統。在不久的將來,韓都衣舍還將繼續升級至「5.0」,即「大數據時代」。
  • 從韓都衣舍看淘品牌如何成功:定位要精準
    把Zara和韓都衣舍放在一起比,Zara肯定不高興,韓都衣舍也不太高興。自定義為「做快時尚的淘品牌」的韓都衣舍說,「我們的模式和Zara很相似,而且比Zara還快。」  不過,韓都衣舍認為把誕生於1973年的快時尚巨頭和一個只有5年時間的淘品牌相比,不太公平。「應該拿一家線下成立5年的傳統品牌來比,不過線下5年的傳統品牌恐怕連省都還沒有出去。」韓都衣舍創始人兼CEO趙迎光對《中國企業家》說。  不可否認的是,網際網路平臺為淘品牌帶來的是「彎道超車式」的發展。
  • 韓都衣舍是怎樣坐上「女裝第一淘品牌」的?
    近幾年網際網路品牌迅速崛起,不少電商品牌慢慢替代實體店品牌,而韓都衣舍就是其中一個。韓都衣舍和其餘小眾電商品牌不同,其每年推出的服裝款式數量都在3萬款以上,憑藉「款式多、更新快、性價比高」的產品理念,屢次拿下各大電商平臺網際網路服裝品牌銷量第一。不僅如此,在2019年,韓都衣舍獲得金麥獎品質大獎和金麥獎女裝(案例類)大獎。
  • 韓都衣舍:從「淘便宜」到「做品牌」 歷經了什麼?
    趙迎光的韓都衣舍(下稱韓都)在名單中。   當時韓都還是一家韓國服飾代購淘寶店,生意不錯,每天有300款新品上線,銷售額常年盤踞代購賣家前三名。但趙迎光已經感受到一些弊端:顧客等待時間過長,無法退換貨;貨品經常斷貨缺色缺碼,性價比不高……謀求轉型的趙迎光與淘寶商城一拍即合:做品牌,把產品、客服、定價的權利握在手裡。
  • 雙11排名:韓都衣舍逆轉 茵曼、韓都衣舍、阿卡居前三甲
    據淘寶數據魔方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女裝類目,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為茵曼、韓都衣舍、artka阿卡,均為淘品牌,銷售額均過億元。根據魔方數據顯示,雙11當天服裝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品牌為:茵曼、韓都衣舍、artka阿卡、裂帛、歐時力、波司登、ONLY、歌莉婭、Vero Moda、初語。其中,排名前五的服裝品牌中,淘品牌佔據了四席,顯示出淘品牌在天貓生態中的強勢地位,完勝傳統服裝品牌。
  • 韓都衣舍:小組制背後的管理能力
    即便到現在,仍然有許多人沒有聽說過韓都衣舍,就像半年前的我。這或許剛好折射出網際網路時代的某種特點——每個人都在上網,卻居住在不同的空間。市場區隔變得越來越明顯,你的世界不等於我的世界。但在不少電商人眼裡,淘品牌韓都衣舍和它的創始人趙迎光,就像消費電子領域的小米和雷軍,都是傳奇般的存在。
  • 韓都衣舍趙迎光:從淘寶小賣家到電商「弄潮兒」
    「你在網際網路上做經銷商是沒有前途的,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前輩的話讓屢屢碰壁的趙迎光幾乎醍醐灌頂。於是,趙迎光下定決心做出自己的品牌。2006年,趙迎光創辦了自己的公司,「韓都衣舍」就這樣誕生了。   經過2年的經營,公司初見起色,規模也越來越大,但當時的韓都衣舍在多如牛毛的電商中並不耀眼。一次看似普通的會議,成為韓都衣舍發展的關鍵節點。
  • 韓流明星砸出來的第一品牌!年銷售額超15億,韓都衣舍這麼牛?
    提起韓都衣舍,不知道的人以為是韓國的某個品牌。但實際上韓都衣舍是地地道道的國產品牌。而作為中國的本土品牌,它是如何在日本的優衣庫、瑞士的H&M、美國的GAP、西班牙的Zara等外來品牌瘋狂競爭下成為「網際網路快時尚」的第一品牌的呢?
  • 韓都衣舍的一小步,中韓時尚產業的一大步
    韓國時尚潮牌SKAMP、韓國商品一站式直購平臺愛搭韓分別與韓都衣舍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MOU),韓國第一時尚內衣品牌Good People更是在此前與韓都衣舍籤署MOU的基礎上,進一步籤署了合資意向書。
  • 雙11到來 韓都衣舍旗下童裝齊發聲
    作為網際網路第一時尚品牌——韓都衣舍每每發聲都能引發業界廣泛關注,今年的韓都衣舍也不例外,他們近日一則題為「一人千面」的時尚主張甫一亮相,便火速刷爆朋友圈。隨後,韓都衣舍旗下品牌軍團紛紛跟進,響應「一人千面」的活動發聲,其中也包括了近幾年新銳崛起的童裝板塊。
  • 【LEAD】韓都衣舍要「結硬寨,打呆仗」
    說起韓都衣舍,很多人似乎都聽過這個牌子——「據說天貓上女裝它們家賣得很火」,但當我問身邊朋友是否買過韓都衣舍的衣服時,基本上每個人都搖頭予以否認。「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在全球來講都是這樣的心態。」趙迎光並不否認韓都衣舍還沒有獲得足夠信賴,尤其是一線城市消費者的認同。「優衣庫在日本也沒那麼多人喜歡,但中國人很多就喜歡啊。」他說韓都衣舍現階段還沒有想著真正和優衣庫、ZARA、H&M等國外快時尚品牌血拼,並舉了李寧想和耐克、阿迪達斯競爭而不得的反面例子。身為韓都衣舍的創始人兼CEO,趙迎光對自身有著清晰認知,「我們沒想著做高端,就想做一個中端、大眾市場的品牌」。
  • IPO終止,跌出熱銷榜,曾經的女裝第一淘品牌韓都衣舍怎麼了?
    要知道,在2016年12月28日,韓都衣舍作為淘品牌第一股風光上市新三板。2018年3月1日,僅過了一年三個月,韓都衣舍從新三板主動摘牌,謀求主板上市。而現在,主板上市也暫告一段落了。韓都衣舍怎麼了?或者說,淘系品牌們遇到什麼難題了?
  • 韓都衣舍,三年渡劫:「網際網路第一女裝淘品牌」反思實錄
    過去這一年,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覺得自己一直在爬坡,十多年的經驗和認知都不能有效化解焦慮,熬得相當痛苦。「連續7年全網銷量領先」、「網際網路第一女裝淘品牌」,都是長期打在韓都衣捨身上的標籤。然而,趙迎光還是經常被外界質疑,做為第一代淘品牌的領頭羊,韓都衣舍會不會成為明日黃花?
  • 從網際網路底盤開始到網際網路品牌生態系統,韓都衣舍小組制運營解析
    韓都衣舍2008年3月份創立以來,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從網際網路的一個底盤開始的1.0階段,到多品牌運營的2.0階段,再到網際網路品牌孵化器的3.0階段,現在到了網際網路品牌生態系統的4.0階段。網際網路企業面臨的壓力:第一是管理梯隊,因為行業發展太快,管理梯隊培養上有時候跟不上企業的發展;第二是目標意識不強,個人的成就感容易與企業的成果偏離;第三是企業變化很容易跟不上市場的變化,隨時面臨失去市場的風險,所以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韓都衣舍把產品的研發人員、導購人員,以及貨品的管理人員進行組合打包,編成一個小組,這個小組在結構上,就是三個人。
  • 韓都衣舍趙迎光:只做「淘品牌」,已經滿足不了韓都的野心了
    對於韓都衣舍等一波淘品牌來講,淘寶天貓能給他們帶來的流量紅利豐期已經逐漸過去。 去年「雙十一」的銷量數據可以說明一些問題:榜首從韓都衣舍易主優衣庫,top5中浩蕩的淘系品牌軍團也只剩韓都一棵獨苗,其餘均被傳統服裝品牌取而代之。雖然韓都的戰績還不賴,但顯然,這些由線下往線上轉型的國內外品牌已經給淘寶原駐民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 韓都衣舍「中國孵化新模式」 創造一個品牌從零到上億美元的孵化...
    近年來,這種從0到1的孵化奇蹟,成為韓都衣舍智匯藍海網際網路品牌孵化基地的「家常便飯」,一次次上演著中國孵化器的新模式、新業態。9月10日,第十四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走進這個神奇的孵化器,探訪網際網路服飾品牌第一股韓都衣舍的「另一面」。
  • 繼GUCCI後,IU首次出任中國品牌韓都衣舍時尚總監!
    2020年8月17日,韓都衣舍正式宣布韓國知名歌手、演員IU李知恩作為時尚總監入職。這是IU繼GUCCI合作之後,首次與中國服飾品牌合作,並將深度探索時尚領域。該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中韓時尚圈和大眾的關注。作為全能藝人,IU曾是韓國最強記錄的音源女王,唯一包攬六大賞的solo女歌手;而在演員方面,IU也是連續2年提名「韓國金球獎」的女演員。
  • 歷時4個月,韓都衣舍緣何做下這震動全韓的手筆
    原標題:歷時4個月,韓都衣舍緣何做下這震動全韓的手筆核心提示:歷時4個月,韓都衣舍緣何做下這震動全韓的手筆據最新的一期財報顯示,全球知名快時尚品牌H&M業績持續下跌,截至今年9月漲幅已跌入最低值。然而,同樣身為快時尚品牌的ZARA則表現出良好業績。
  • 抖音發布品牌熱DOU榜,韓都衣舍位列TOP1
    近日,抖音最新更新的品牌熱DOU榜中,韓都衣舍以26.98%的漲幅登頂服飾鞋帽類榜單冠軍,阿迪達斯位居第二,耐克位居第三。 品牌熱DOU榜是抖音推出的旨在反映品牌在抖音平臺上傳播聲量的榜單,榜單依據抖音指數進行排名。
  • 韓都衣舍:後疫情時代下的2020-21秋冬女裝系列流行趨勢
    基於服裝市場發展和後疫情時代消費趨勢研究,韓都衣舍年輕時尚設計院重磅發布《2020-2021秋冬女裝系列流行趨勢》報告,為疫情後的秋冬時尚穿搭提供參考。以韓風坐擁超過5000萬年輕女性粉絲的韓都衣舍,憑藉"款式多、更新快、性價比高"的特點,也迅速圈粉年輕人群。研究表明,隨著全世界網絡平臺的活躍,韓流時裝將引領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