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康雷,湖北襄陽人,1987年3月出生。因為愛情,康雷決心留在邯鄲。2012年,通過河北省組織的「選聘優秀大學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被選為雞澤縣小寨鎮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2015年1月份通過小寨鎮村「兩委」換屆選舉,當選為小寨鎮村黨支部副書記,並因出色的工作表現,於今年3月22日受到小寨鎮表彰。
很多年前,雞澤南下幹部曾經在湖北襄陽擔任縣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務,和當地群眾一起奠定了發展的基礎(參見椒鄉快訊第13期《雞澤南下襄陽幹部:西六方村安海田》);很多年後,湖北襄陽大學生康雷來到雞澤,擔任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官,和小寨鎮村幹部群眾一起奔小康。4月20日,聽說我們來採訪,康雷特意換上了西裝,分外乾淨利落,「平常在村工作,這樣的服裝反而不合適,」康雷說,「即使是服裝也要和群眾打成一片。」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句外界評價湖北人的俗語,隨著易中天的推介而廣為人知。康雷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佬」,是聰明、靈活的「九頭鳥」。1987年3月,康雷出生在湖北襄陽, 2007年成為河北省衡水學院的一名大學生,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校期間,康雷認識了邯鄲永年的張小翠,他們相知相識,美麗的衡水湖畔留下了他們愛情的足跡。
2012年,康雷和張小翠畢業,面臨著人生的重大抉擇:是回到湖北老家,還是在邯鄲就業?因為愛情,康雷說服了父母,決心留在邯鄲,和愛人一起闖出一番事業。2012年,康雷參加了河北省組織的「選聘優秀大學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經過層層選拔,成為我縣小寨鎮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2015年1月份通過小寨鎮村「兩委」換屆選舉,成為小寨鎮村黨支部副書記。剛畢業的時候,張小翠在家鄉永年縣找到一份教師工作。他們於2015年喜結連理,愛情長跑終於「修成正果」。婚後,康雷忙於村裡的事務,儘管和妻子僅有幾十裡之隔,卻也是聚少離多。去年,體貼丈夫,支持丈夫的張小翠離開了永年,辭去心愛的工作,來到丈夫身邊。鎮政府為他們安排了一間宿舍,簡陋的條件阻止不了他們向幸福進發的腳步。在這裡,張小翠又找到一份在鎮政府黨政辦公室的工作。有了妻子的照顧和支持,康雷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工作中,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
小寨鎮村是小寨鎮政府所在地,全村800多戶,3200多人。村兩委班子幹部平均年齡58以上,康雷最年輕。剛剛上班,村民們對這個操著略帶南方口音普通話的年輕小夥子並不信任,那懷疑的目光讓康雷感到不安。為贏取村民信任,他走家串戶,學習群眾語言,從家長裡短到村級發展,從鄰裡糾紛到幹群關係,從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他一個個談,一點點地融進了群眾之中。不到三個月,他就熟悉了村情民情,大學時的時尚「達人」變成了農村的「鄰家男孩」,得到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2014年底,村「兩委」換屆選舉開始。小寨鎮村經濟基礎很好,建工廠的、站櫃檯的、本地企業務工的,村民都有較高的收入,很多人「看不上」村兩委幹部那點補貼。候選人不好找,群眾投票也不積極。往往走進一戶人間,群眾搖搖手說:「我不當幹部,我也不投票。」康雷沒有洩氣,他的工作原則是,一定要讓群眾明白,選舉權是國家賦予群眾的神聖權力。他採取了最笨的辦法,一戶一戶送選票、收選票、統計選票。很多本來不準備參與的群眾,在康雷的宣傳下,抽出時間認真查看候選人,然後勾選自己中意的人選。「笨辦法」取得了好成效,經過康雷的積極努力,「程序合法、操作規範、廣泛參與、群眾滿意」,小寨鎮村順利完成了「兩委」換屆選舉工作。
2015年,小寨鎮村被列入省級貧困村,需要將全村群眾情況登記造冊。鎮裡的要求是,村兩委發表、收表,包村幹部在鎮裡將情況輸入電腦。康雷認準這是一次整理全村基礎信息的好時機,他主動請纓,幫助鎮裡包村幹部操作電腦,一張表10多項內容,至少需要45個字,全村3200口人,粗略估計要輸入14萬多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工作量。康雷抓緊了一切時間,忙活了三天,硬是完成了這個「自找」的麻煩事,算下來,他平均一天要輸入近5萬字,相當於10名網絡小說寫手的工作量!
就是靠著這樣的笨辦法,康雷他們超額完成了新農合參保任務,使該村參合率達98.9%;建立了覆蓋全村的村民信息資料庫,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出色的工作表現,2016年3月22日,康雷受到小寨鎮表彰。
做基礎性工作,康雷的「笨辦法」發揮了大成效。在很多重要工作上,康雷發揮了南方人特有的精明。新農保繳費開始了,一些 57、58歲的群眾,覺得晚兩年就可以領到退休金,能拖就拖;年輕人則擔憂將來政策變化,會不會到退休年齡領不到錢;還有一些人不去了解政策,就想著隨大流。針對這些情況,康雷幫助群眾分別算帳:對「臨界」群眾,他勸他們用兩年投入換來20多年的回報;對年輕人,他勸他們相信黨和政府,要算一筆長遠的帳;對於隨大流的群眾,他幫助他們了解國家規定,和他們一起根據自身收入情況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現在多繳,將來多領。三筆帳算清了群眾的迷惑,很多猶豫的、觀望的群眾主動參保。「我雖然是大學生,但在工作實踐方面還是小學生」。儘管康雷的工作紮實有效,他還是不斷向村幹部、老黨員學習處理村務的方式方法,不斷摸索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
2014年,40多歲的村民陳某,在廣告中得知邢臺有家公司存錢就可終身免費使用農資。因為相信電視臺,老陳輕信了這家公司,投了5萬元錢。享受了一季免費農資,就趕上國家大力整治非法集資,公司被取締,老陳血本無歸。一怒之下,老陳去某電視臺討個說法,誰料未見到管事的人,卻被送進了派出所。相關部門通知到鄉鎮,康雷趕到派出所接出陳某,了解了事情原委後,康雷耐心做起老陳的思想工作,他根據老陳曾任村幹部的情況,知道他是個明事理的人,康雷說:「知道你掙個錢不容易,但是討公道也得走合法渠道,不懂怎麼做可以找律師,這樣做是違法的事兒」。800多裡路程,火車上康雷耐心勸說老陳,老陳回心轉意,目前已聘請律師,對公司及電視臺提起相關訴訟。
一轉眼,康雷在小寨鎮村工作已有四年,他慢慢地適應了異地農村工作,更融入到了老百姓當中。村幹和村民的關心以及認可使他感到非常感動,「我們村可不能沒了雷的。」小寨鎮村黨支部書記安如恩說。四年來,康雷有兩次離開雞澤,回到家鄉的機會,他也先後考上了湖北襄陽的事業單位和村官,但都在最後一刻放棄,康雷說,「我從不後悔選擇雞澤,這四年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光亮的旅程。」
編輯:田廣宇 李巖 責編:王榮安 慕麗雲
審核:穆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