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個聲母韻母,有那麼難嗎?
當孩子到了學拼音的年紀,你就會發現,看似簡單的聲韻母,他們就是傻傻分不清楚;好不容易會讀了,合在一起就又哼哼嗤嗤拼不對了;所有的輔導都是母慈子孝開場,雞飛狗跳收場……作為老母親,你就是萬萬想不到,拼音居然會成為孩子學業道路上的第一個"坑",並且一坑摔個一蹶不振。
這要怎麼辦才好呢?試試陪他看由安徽少兒出版社推出的《拼音國奇遇記》,書中貫穿兩個重要理念,一是興趣,二是尺度,二者相和,打造了更適合孩子的拼音習得手冊。首先,對於剛接觸拼音的孩子來說,這套圖畫結合的童話故事書,圍繞孩子天性設計,會增強孩子學習拼音的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其次,放眼線上線下市場,學習教育的出版物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且都打出在玩中學的理念,但尺度往往較難掌握,要麼過於偏重遊戲,視頻音頻手辦齊上陣令孩子玩得開心,卻沒學到多少知識,要麼像教科書一樣注重教學,讓孩子提不起興趣。
《拼音國奇遇記》則平衡得剛剛好,裡面有豐富的圖畫、形象的比喻、鮮活的故事以及很多學習拼音的小遊戲,保證圖書始終帶著學習的氣質,卻在適當的範圍內做到趣味最大化。
《拼音國奇遇記》以參觀拼音國的小朋友孫小勝視角展開,開篇就介紹到,拼音國的國王在王宮外建了兩條漂亮的街道:聲母街和韻母街,聲母街住著23位王子,韻母街住著24位公主。擬人的手法,使得孫小勝可以同這些王子公主們交流互動,真正透徹地了解他們。
漢語拼音在使用時有很多規律,如果一一介紹,難免讓人陷入混淆,但如果把它們變成孩子們身邊好朋友的生活行為習慣和性格特點,就因具象化而容易被記住。
韻母"i"公主頭上頂著圓圓的帽子,當她戴上王冠後就會摘下圓帽子,這種極具畫面感的表達充滿生活氣息,讓孩子們理解並接受了拼音的標調規律。
聲母"z、c、s"是三位喜歡數學卻寫不好數字的小王子,因為他們的樣子長得太像2、0和8了,"c"和"s"寫不好0和8,但"z"卻只會把2寫得很漂亮,這樣一來,不僅介紹清楚了字母的寫法,更重要的是,在小讀者們眼裡,它們成為了和自己一樣不完美卻努力成長的小可愛。
每認識了一個新字母,孫小勝都把它們裝進四線寶盒,安排其"住處",自然引申出字母在拼音格中的位置和空間佔比。
通過每天對不同公主或王子的拜訪,孫小勝與他們之間發生了很多故事,這讓孩子們一下子就記住了關於聲母和韻母的知識。
童話,可以給人快樂,也可以增強人的想像力和思維能力。童話往往採用擬人化手法,恰好契合了兒童的自然屬性心理。《拼音國奇遇記》中對字母等"人物"性格、能力的極度誇張,順應了孩子們認識、探究世界、改造甚至主宰世界的強烈願望,在一個個細節的積累呈現中,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獲得知識、走向優秀。這本書將童話和知識相結合,讓孩子輕鬆閱讀的同時學到知識,解除疑惑,這比一味地將知識強加給孩子,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聽到很多家長抱怨,孩子"b"和"d"不分,"p"和"q"不分,書中介紹他們時,說聲母"b"像拉開天線的廣播,"p"像獨輪車,"m"像兩個門洞,"f"像一隻拐杖等,大哥"b"與二哥"p"都會用自己飽滿的正面對著弟弟們,陪伴並照顧好其他人,而"d"和"q"則是尊敬崇拜著哥哥,也面對著哥哥站立,這樣的表述,孩子們只要記住一個就會知道與之相對的那一個該怎麼寫,達到區分的目的,同時傳遞出拼音文化背後兄友弟恭的民族精神內涵。
拼音國的國王把聲調作為四頂王冠,代表著一年的四季,王冠授予韻母公主們,她們戴上會有不同的氣場,也象徵著個人在歷經磨難後的成長與蛻變。
平平雲城堡中三位王子"z、c、s",遇到了像小椅子一樣的"h",就與之粘在了一起,從此舌頭再也伸不直了,國王懲罰他們從此和同樣伸不直舌頭的"r"一起住在卷捲雲城堡裡,這告訴小朋友們要從小學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
"n"王子因沒有"m、d、t、l"幾位哥哥那樣鮮明的外在特徵,也沒有什麼專長,一度倍感沮喪,國王父親告訴他,想要讓別人記住自己,靠的不是在外貌,而是內在品質,於是他真誠地去和大家交朋友,盡所能地幫助別人,最終贏得信任和尊重。
單韻母"i"善良溫順又懂得感恩,在"y"哥哥和其他韻母之間時,總是隱身變成小透明,甘做陪襯,與"z、c、s"和"zh、ch、sh、r"整體認讀時出現音位變體等,像極了生活中那些品行高潔、不露鋒芒的智者。
很多講解漢語拼音的圖書都注重形態的擬物區別,針對學齡兒童的讀物還會將拼音與詞彙、閱讀聯繫在一起形成一體化教學實踐,但進一步延伸其象徵意義,把故事背後的人生哲理雛形勾勒出來,給孩子以品行教育啟蒙,還極為少見。這其中傾注了作者的一番心血,表達出了孩子們成長需要學習知識,更需要學會為人的想法,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講道理未必要令人大徹大悟,對於小朋友來說,有那麼一次的蜻蜓點水,往往更加恰到好處。
《拼音國奇遇記》這套書很好地運用了梯子的邏輯,通過一些簡單的疊加,將一段長長的距離或難以企及的高度,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讓終極目標的實現變得觸手可及,這就是階梯式學習法。
其中的關鍵,是確定一個合適的臺階,所謂"合適",主要是指這個臺階具有個性特徵,要符合孩子的情況,它的高度剛好適合、恰好能邁上,既不至於讓他們畏難望而卻步又不會因太輕鬆簡單而不當回事。
書中先分別介紹單韻母和聲母,從最基礎的部分切入,再通過舞會上的"合體",介紹他們合在一起時拼讀的方式。
接下來再幫助讀者發現,有的聲母喜歡這幾個韻母,有的聲母則喜歡另外幾個韻母,有的韻母不能單獨組成音節,需要別的聲母幫忙進行整體認讀。
除了單韻母,還有複韻母,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又如何發音,則是下一階段要學習的內容。這其中,讀者了解了正常類型後,還要知道一些特殊類型,比如需要省略拼寫的條件等。
階梯式的學習設計,科學又合理,既能讓大家一邊閱讀一邊操作起來,又能照顧不同水平的孩子,讓他們都能根據自己的水平,循序漸進,把拼音學透,把基礎打牢。
除此之外,每一冊書的末尾,都設置了兩組遊戲,幫助孩子鞏固加深前面學習的知識,單韻母連連看、戴王冠、火眼金睛、真的不一樣、送娃娃回家、找出不同類、標調歌等,有趣又不偏離主題,有助於把注意力保持到最後。
對於孩子來說,任何一個學科打牢基礎,都需要漫長的過程,把握規律、循序漸進,其實是最好的捷徑,沒有人能逾越失敗,所以家長們不必焦心,陪孩子慢慢看慢慢學,放慢腳步,打好根基,後面我們鑄造的知識大樓才能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