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有驚悚成分的《雞皮疙瘩》系列叢書放在廣州購書中心的小學區域出售。
3名女孩子正在廣州購書中心四樓的少兒圖書區選購芭比系列圖書。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周文 實習生 王一淇
本版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陸明傑 實習生 黃宇飛
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的小說《我飛了》中,用50餘字描寫男童生殖器的一段引起不少爭議。有不少家長還抱怨,這等性器描寫算是「小兒科」,他們發現孩子書包裡藏著的書居然是成人看的,其中充斥著暴力、色情、驚悚等內容。「中學生最喜愛看的書籍第一是武俠,第二是言情」,廣大附中圖書館館長楊長軍告訴記者,少兒讀物成人化的趨勢十分明顯,經典的文學作品則少人問津。
殭屍 怪獸 偵探 浪漫
上小學的孩子幾乎人手一本
近日,記者來到天河購書中心四樓的少兒圖書區,這裡的少兒讀物類型多樣,書目齊全,大致有少兒雙語讀物、中國兒童文學、外國兒童文學、名著少兒版、偵探和科幻類兒童讀物、文藝勵志類讀物、童話類讀物、科普類讀物等種類。楊紅纓、沈石溪等一批作家的新興兒童文學作品開闢了專區,但記者在第二頁「在版編目數據」頁中標明為「兒童文學」的《同桌冤家》中看到這樣的內容:「這時,我打上了一句驚天動地的話『我想自由戀愛』……見到老師那驚恐的眼神,我無言以對,各位讀者大人:『豬完了"……在醒目處,記者看到植物大戰殭屍系列的口袋書排了一溜,來少兒區挑選讀物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會翻看「殭屍系列」,「我們班的同學最喜歡看這個了」,鐵小的四年級學生小鍾告訴記者,像「雞皮疙瘩驚恐系列」、殭屍系列、怪獸系列、偵探系列是班上孩子的最愛,幾乎人手一本」。
在少兒勵志類讀物中,購書中心少兒圖書區內有不少意林傳媒集團旗下的《意林·小小姐》系列,如《雨季微涼時》,《意林少年勵志小說系列》,如《飄渺島的魔咒》都是以少男、少女為對象,講述的都是愛情話題,而此系列的封面都是浪漫唯美的少男少女。
此外,記者看到,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芭比公主》系列,裡面多數內容也是有關於愛情的,王子與公主的愛情童話是主題。無論是玩具還有圖書,都或多或少地傳遞出一些關於成人或性的暗示,譬如主人公形象豐乳翹臀,身材尤為火辣。
正在購書中心挑選讀物的姚女士告訴記者,這些給同班同學起綽號為「豬」、初中生就宣布要「自由戀愛」的書對於初中的孩子來說,非常不適合,自己肯定不會買這類書給孩子看。
「聊到女人津津樂道」
中小學生愛「重口味」校園小說
在洛溪新城一書店內,記者看到,一樣大小的校園小說排成一排,大約有40本,在一本名為《我的校園同居生涯》中,記者看到這樣字眼:「宿舍爆出一陣大笑,接下來的話題自然就轉到女人身上了。仔細想想,男人真他媽的賤,沒有誰聊到女人不津津樂道的,特別是我們這些沒有談過戀愛的半大小夥子們,對女人尤為好奇。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青春期的燥動吧,要是有機會躲到女生宿舍的窗下偷聽一番,那肯定挺有意思!」……店主告訴記者,這類校園小說賣得最好,平均每天都能賣出5~6本,附近的小學生與中學生常光顧。
「賣得最好的書都是跟得上潮流的書」,博覽書店洛溪店一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低年級的小學生最愛看的是《漫畫世界》類漫畫期刊,較高年級的孩子會看《最小說》,初中學生則喜愛看《爆笑E族》和日本漫畫,高中生偏愛《鬼吹燈》、盜墓系列等驚悚類書籍。
記者走訪廣州多家書店也了解到,少兒暢銷書籍基本分為兩類,一是針對女生愛讀的日本少女情感類漫畫,第二類就是男生愛看的《海賊王》打鬥冒險類漫畫。
而另一種重口味驚悚小說亦在網上走熱。在網上書城當當網上,記者搜索出一份「小說類圖書的搜索量排行榜」,排名居首的為《盜夢筆記》,據《盜夢筆記》的頁面顯示,近期成交已過萬筆,而對於書的評價留言,不乏有小學生或中學生的留言,表示非常喜歡,初中一年級就差不多用一天時間看完了全書。
中學圖書館
昔經典書籍少人問津
與孩子生活環境有關
「中學生最喜愛看的書籍第一是武俠,第二是言情」,廣大附中圖書館館長楊長軍告訴記者,據其大致統計,盜墓系列、日本情感文學系列、網絡小說、長篇幻想文學系列小說《誅仙》是最受初中及高中學生歡迎的書籍,每天借閱的是一撥連著一撥,一天可流通5次以內,而經典文學作品少人問津。「類似《邊城》、《狂人日記》這樣的經典文學作品,平時無人借,除非是老師指定需要閱讀的時候,才會有學生來借閱」。
經典文學之所以受冷,廣大附中語文教師陳文學分析認為,這與學生目前的生活環境有關,部分孩子的家庭沒有多少經典文學書籍,父母也很少去閱讀這些書籍,孩子對書籍的選擇也受其影響;其次,學生缺少對特定歷史環境的了解,對於相隔幾十年的環境,難以引起其興趣,而描繪學生身邊環境的書籍相對來說,更能為中學生所接受。此外,中學生的閱歷畢竟有限,對於經典文學中所隱含的深刻社會現實意義,難以領悟和理解。相反,一些迎合了少男少女心態的書籍就十分受歡迎,譬如正在處青春期的中學生懵懂的情感、好奇探知的心理、個人英雄主義激發的熱血澎湃,這些能引起中學生共鳴的書自然讓他們愛不釋手。
教師建議
推行圖書分級管理
分年齡段推薦書目
少兒讀物成人化,將會給少兒的身心帶來怎樣的影響?廣州心理危機研究與幹預中心副主任醫師徐文軍指出,精神糧食影響到身心成長,青少年經常閱讀充斥著「暴力」、「恐怖」、「情感」、「性」等成人話題的書籍中,在行為上,會對書中英雄式的人物進行模仿,認為暴力是可以解決問題及矛盾,引發行為上的影響;其次,引發思想上的影響,書中所傳遞的悲觀、暴力、厭世等思想內容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青少年的心智,閱讀者也會產生相應的悲觀或暴力的思想;此外,思想上的形成最終對性格形成影響,暴力、厭世等不良情緒累積愈久,易形成反社會人格,或危及社會。
「大量成人化少兒讀物的存在,這是個普遍的事實,但學生的閱歷不深,無法對圖書的良莠做個判定」,陳文學認為,對圖書進行分級管理,分級的意義在於可以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適當地進行類別推薦書目。記者了解到,多年前,美國媒體曾呼籲嚴格推行圖書分級,以避免兒童及青少年過早接觸不符合年齡和心智程度的「成人化」信息。近兩年,國內一些作家、學者也發出了類似的呼聲。2011年我國頒布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其中提出:相關部門要廣泛開展圖書閱讀活動;推廣面向兒童的圖書分級制,為不同年齡兒童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的圖書。
但如果真正推行圖書分級,面臨的是困難重重。陳文學認為,對一般的小讀者來說,兒童圖書分級是可行的,但在實際操作上確實比較複雜,因為這將涉及到「有誰來制定」、「制定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係,都是不可避免的需待解決的問題。「現階段,學校老師能做的,是對學生進行閱讀的正確引導,引導學生多多閱讀些有營養有養分的書籍,組織學生進行經典書籍的閱讀分享活動,禁止學生攜帶成人化的青少年讀物入學校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