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寧東—山東直流輸電工程外送電突破2000億千瓦時

2020-12-14 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12月19日電(記者於瑤)跨高原、越黃河,從大漠深處到黃海之濱,作為世界首條±660千伏電壓等級直流輸電工程,寧東至山東直流輸電工程開啟了我國「西電東送」的北通道。截至目前,外送電量累計突破2000億千瓦時。  據國家電網寧夏電力公司介紹,該工程西起寧夏靈武市境內銀川東換流站,東至山東省膠州市境內青島換流站,直流線路全長1335千米,途經五省區,額定輸送容量400萬千瓦。自投運以來,長期處於滿負荷運行狀態,能量利用率連續五年保持在額定輸送容量的80%以上,是目前商業運行效益最好的跨省跨區直流輸電工程。  在寧東—山東直流輸電工程電源端銀川東換流變電站,銀川東換流變電站副站長趙欣洋指著12臺換流變壓器對記者說:「通過換流變壓器以及換流閥,將330千伏的交流電整流為660千伏的直流電輸送到山東。每年輸往電量平均在290億千瓦時,日均送電量近8000萬千瓦時,相當於青島現有網供能力的80%。」  寧夏富煤,且新能源發展迅猛,總體電力富餘,該工程實現了寧東煤炭基地火電、黃河上遊水電的「打捆」外送。據測算,如果把2000億千瓦時的電能換算成電煤,相當於外送煤炭1.12億噸。為了實現超低排放、高效率發電,寧夏參與外送的火電企業採用超臨界或超超臨界機組發電,完成了脫硫脫硝除塵等煙氣環保設施改造。(完)

相關焦點

  • 寧電外送十年 突破4100億千瓦時
    十年來,寧夏累計外送電量突破4100億千瓦時,為寧夏當地創造各類經濟效益超826億元,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崗位3.8萬個,加快了寧夏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同時為保障華北、華東地區電力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
  • 寧電外送10年突破4100億千瓦時
    11月28日,國網寧夏檢修公司銀川東換流站站長鄒洪森向記者介紹,10年來,寧夏累計外送電量突破4100億千瓦時,為寧夏當地創造各類經濟效益超826億元,直接和間接增加就業崗位3.8萬個,在保障華北、華東地區電力需求的同時,加快了寧夏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
  • 青藏交直流工程雙向累計輸電超百億千瓦時
    【電纜網訊】12月9日,被譽為「電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安全穩定運行9周年。9年來,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雙向累計輸送電能超百億千瓦時,達到115.4億千瓦時,其中,青海向西藏輸送電能75.2億千瓦時,外送西藏水電41.6億千瓦時,佔藏電外送量的36%,為西藏地區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 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區建設規模最大、施工難題最多的輸變電工程。
  • 國網甘肅電力外送電量突破443.64億千瓦時
    443.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2%,新能源發電量134.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7%,全年外送電量將超過520億千瓦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前11個月,甘肅已與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實現外送電交易,外送省區數量全國第二。「電力抗疫」是今年電力工作的主題,為積極應對疫情對「三華」地區經濟的影響,以馳援湖北為抗疫主戰場,累計外送華中電量250.79億千瓦時,為復工復產,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外來電力供應的堅強支撐。
  • 祁韶直流單日外送電量首次突破1億千瓦時
    祁韶直流單日外送電量首次突破1億千瓦時 2020-08-09 1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途經四川等地的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國網四川電力提供 攝中新網成都12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12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北京、成都同步舉行,工程的開工將為中國再添一條橫貫東西的能源大動脈,對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綠色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綜合效益和長遠戰略意義。
  •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 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工程受端的虞城換流站將成為世界首座採用常規直流和柔性直流混合級聯接線的換流站。建設白鶴灘—江蘇工程,將為我國壯麗的版圖,再添一條橫貫東西的能源大動脈,對於優化能源配置、保障電力供應、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綠色發展、引領技術創新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長遠的戰略意義。推動四川水電大規模開發與外送。
  • 迎峰度冬 祁韶直流累計送電突破600億千瓦時
    位於湘潭縣射埠鎮的祁韶直流韶山換流站曾擁有多項世界之最,承擔著湖南近五分之一的輸電任務,目前換流站採取多種措施助力全省迎峰度冬保電工作開展。在直流韶山換流站國網湖南檢修公司運檢人員正在對24臺極l高端換流變設備進行紅外線測溫,全面認真檢查冷卻器風扇是否正常運行等工作,並做好檢查記錄。
  • 青藏聯網雙向累計送電超100億度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日前透露,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雙向累計輸送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達103億千瓦時。其中,由青海向西藏輸送71億千瓦時,由西藏向外輸送夏季富餘水電32億千瓦時,有力保障了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
  • 特高壓輸電技術進入柔性直流新時代
    烏東德水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範工程線路全長1452公裡,途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何劍峰攝19項世界第一作為世界級工程,昆柳龍工程創造了19項世界第一,包括世界上第一個±800千伏特高壓柔性直流輸電工程,世界單站容量最大的換流站,世界首次具備架空線路故障自清除及再啟動能力等。
  • 疆電外送 十年突破三千億千瓦時
    疆電外送 十年突破三千億千瓦時  創造收益超六百五十億元,增加就業崗位二點八萬個  截至6月19日7時,新疆10年累計外送電量突破3000億千瓦時,為新疆電力行業創造收益超650億元  2010年11月,新疆建成疆電外送第一通道——哈密—敦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豐富的電力資源被首次送入內地,結束了新疆孤網運行歷史,新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步伐不斷加快。2019年,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至此疆電外送已建成四條通道。
  • 雲貴互聯通道工程提前竣工投產 每年可向省外增送雲南水電60億千瓦時
    通過這條全長1283公裡、連接雲貴粵三省的輸電通道,雲南、貴州可同時送電廣東,雲南亦可同時送電貴州、廣東。工程預計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增加輸送雲南清潔水電約60億千瓦時,相當於為大灣區減少火電標準煤約1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80萬噸,將有效助力沿線多省區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高質量發展。
  • 「疆電外送」年度電量首次突破千億千瓦時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5日電(記者杜剛)截至23日18時,今年新疆外送電量達到1000.12億千瓦時,「疆電外送」年度電量首次突破千億千瓦時大關。  新疆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綜合部主任張忠明介紹,7月,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輸送功率由600萬千瓦提升至800萬千瓦,成為全國目前在運特高壓輸電工程中輸電功率最大的工程,為大規模「疆電外送」提供了有力支撐。僅該工程今年以來外送電量達到430億千瓦時。
  • 交直流互聯大電網已經形成 國網累計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壓工程
    12月20日上午10時37分7秒,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範工程三端雙極四閥組首次解鎖成功,±800千伏龍門換流站主控室內掌聲如雷。自工程進入...
  • ...北電南送」 今年已完成外送電量24億千瓦時 佔全省總發電量的2.8%
    記者從省電力公司了解到,為促進我省富餘電量消納,拉動省內經濟增長,省電力公司內疏外拓多措並舉推進「北電南送」。今年前7個月,全省實際外送電量超過計劃80%;截至11月30日,全省完成外送電量24.4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的2.8%,相當於一座60萬千瓦容量火電廠全年的發電量。  電力富裕、供需矛盾突出是我省電力供需市場的基本省情。
  • 烏東德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工程首次挑戰800千伏柔性直流短路試驗成功
    南方電網烏東德水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大通道已經進入到投產前的衝刺階段,正在密集進行一系列關鍵性試驗。今天(23日)上午,首次挑戰成功了800千伏柔性直流遭遇極端情況下的接地短路試驗,也就是模擬特高壓線路遇到雷電、風箏等短路故障,檢驗柔性直流自清除故障的能力。這也是世界上首次進行特高壓柔性直流短路試驗。
  • 我省全年預計支援華中電量逾240億千瓦時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2月21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沈麗莉 通訊員羅文姬 李娟)進入冬季用電高峰以來,甘肅電網用電量屢創新高,日用電量高達3.7809億千瓦時。12月21日,記者從國家電網甘肅省電力公司了解到,在確保省內電力供應平穩有序的同時,我省挖掘跨省跨區輸電通道送電潛力,預計全年外送華中地區電量242億千瓦時,支援該地區冬季用電高峰用電需求。800千伏祁韶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是甘電入湘的大通道,進入12月後全天大負荷運行,日均輸送電量近0.9億千瓦時。
  • 14億千瓦時藏電外送意味著什麼?
    中國西藏網訊 8月30日上午,「電力援藏」暨西藏清潔能源外送消納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西藏林芝舉行。根據協議內容,2019年14億千瓦時西藏清潔能源將送往華北等5個受端地區。這將助推中東部地區減少標煤消耗42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40萬噸,同時預計為西藏地區發電企業增收近3億元。
  • 國家電網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
    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工程強化科技創新,以研發柔直+常規的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研發應用能夠快速實現毫秒級能量平衡的可控自恢復消能裝置,將特高壓直流饋入由依賴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緩解華東電網火電機組減少導致的電壓穩定壓力,提升了華東電網受電能力。
  • 「西電東送」寧夏向華東華北外送電逾4100億度
    央廣網銀川11月24日消息(記者廉軍)記者從國網寧夏電力公司獲悉,截至今天寧夏電網累計外送電量超過4100億度,年度外送電量將再次刷新歷史紀錄。自2010年首條直流通道建成,目前已有銀東、靈紹、昭沂三大外送電力大通道。寧夏靈州-浙江紹興±800千伏直流工程是寧夏首個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銀川-山東±660千伏直流工程是世界首個±660千伏電壓等級的直流輸電工程,而寧夏沙湖750千伏變電站則承擔著伊克昭-臨沂±8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供電重任,構成了寧夏電力外送的第三條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