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強行打開,由此中國進入了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西方先進發達的技術和文化,使中國加速進入了近代社會。但與此同時,有不少人羨慕西方國家的強盛,因此脫離了自己的國籍,轉而入了外籍變成了"外國人"。
但隨著新中國這幾十年來的發展,中國和之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就連很多外國人,都紛紛加入了中國籍,其中就包括香港"蘭桂坊"之父盛智文。
從小就展露經商天賦
盛智文在上個世紀50年代,出生於德國一個猶太人家庭。猶太人頭腦聰明,且多大善於經商,但是盛智文的父親卻並不是一個大商人,而是一個裁縫;他的母親則是一名溫柔的護士。但或許是血液裡暗藏的基因,讓盛智文小小年紀就展露出了自己的經商天賦。
盛智文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移居美國,並獲得了美國國籍。一家人來到美國後,步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切都是重新開始。正當一家人高興的時候,卻天降橫禍,盛智文的父親得了重病。
儘管一家人拼盡了全力,想要挽救父親的生命,但是父親還是離開了。而父親離開後,原本和和美的一家人,失去了頂梁柱,這一切都讓他們難以接受。
盛智文的母親更是每天觸景傷情,為了讓眾人儘快從悲傷中脫離出來,不久之後,他們又選擇移居到加拿大,因此盛智文又獲得了加拿大的國籍。
剛穩定下來的生活,又要重新來過,眼看著家裡的狀況如此困難,盛智文決定幫助自己的母親,改變清貧的生活。於是他每天天不亮就挨家挨戶地送報紙,利用閒暇時間到處打零工,而這些經歷不僅幫他維持了當前的生活,也為他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不得不說,盛智文確實有理財的天賦,這些年攥下來的錢,他並沒有大手大腳地花出去,反而存了起來。在16歲時,就憑著這些積蓄購買了一輛小汽車,讓周圍的同學,朋友們羨慕無比。
盛智文雖然擁有不俗的天賦,但後天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童年的經歷,讓他接觸到了社會的真實一面,促使他比同齡人,更加快速的成長,並且最後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盛智文的香港成功史
盛智文在加拿大的生活,可謂繁忙中又帶著一絲安逸,而他並沒有就此滿足。他在19歲時,因為工作的原因,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領土,他來到了著名的金融城市——香港。
當時的香港已經十分繁榮發達,但還處於發展中的階段,到處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盛智文來到香港後,便深深愛上了這座城市,美麗的風景和繁榮的街道讓他流連忘返,他經常和朋友們討論香港的一切。
有一次,他的朋友向他抱怨,香港什麼都好,就是酒吧全都在酒店裡面,對於外國人來說很不方便。這不過是朋友無意間的一句抱怨,盛智文卻記在了心裡,因為他意識到這是一個絕妙的商機。
在80年代的時候,他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在香港開了一家餐廳,不僅向外國人提供吃飯喝酒的業務,還集合了各種娛樂設施,比如唱歌,麻將館等場所。由於這家餐廳的經營模式,在當時比較領先,所以很多人慕名而來,盛智文的生意十分火爆。
在成功之後,盛智文一鼓作氣,買下了整棟大廈並進行改造,餐廳、酒吧、歌廳應有盡有,一時間成了香港娛樂的最佳去處。更是在40年後的今天,形成了香港著名的"蘭桂坊"酒吧一條街。
不僅如此,盛智文還和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在普吉島開發了很多旅遊項目,擁有三個度假村和兩艘豪華遊艇和一系列的餐廳,成為了一名坐擁百億資產的富豪。
盛智文的香港創業史讓人讚嘆不已,他的眼光和勇氣,是他成功的源泉;他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身邊的生意夥伴;用自己對香港這座城市的熱愛,激勵著自己不斷在香港留下足跡。
放棄美國和加拿大國籍,入籍中國
已經獲得巨大成功身價百億的盛智文,按理來說,可以衣錦還鄉,回到自己的家鄉去享受生活,但是盛智文卻並不這麼想,在中國的這些年,讓他把香港當成了自己的心靈故鄉,他想一直留在香港生活。
但我國並不承認雙重國籍,要想加入中國國籍,盛智文必須放棄自己加拿大和美國的國籍。放棄自己的國籍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抉擇,但盛智文卻早已考慮清楚,他十分地堅定申請了中國的國籍。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終於在2008年,成功加入了中國國籍,並且領取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護照,成為了一名中國人,和他腳下奮鬥多年的土地緊迷的連接在了一起。
盛智文作為一個西方發達國家的公民,卻對中國抱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實在是令人感動。而他在入籍中國後,很反感別人稱呼他為"外國人",他告訴所有人,他已經是一名中國人,再也不是人們口中的"老外"。
不同往昔的中國
除了盛智文以外,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入籍中國,眾所周知,中國國籍是全世界最難獲得的國籍之一,對入籍的要求非常的高。
但這並不影響,許多優秀的外國人,想盡辦法加入中國國籍。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對中國本身的熱愛之外,還與中國近些年來驚人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這幾十年來,中國從一個備受欺凌的弱小農業國,一步步地向前發展。到了今天,中國已經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工業製造國,每天都有無數的工業產品銷往世界各地,甚至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拉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在高科技領域,中國也開始逐漸發展,比如華為的5G技術,因為領先世界而遭到制裁,但這一切都沒有動搖中國的發展腳步。
中國在國際上越來越受人矚目,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後,發現中國早已今非昔比,甚至超過了很多西方國家,於是,很多外國人想要加入中國籍,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人。
畢竟中國擁有5000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就是由文化認同組成的國家,比起西方的唯血統論中國更注重共同的文化,韓愈在《原道》中曾有言"中國而夷狄也 ,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因此不管一個人的血緣究竟如何,只要他能夠熱愛中國,認同中國文化,那麼中國就願意接納他。華夏文明包容萬物,海納百川,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再現"大唐盛世,萬國雲集"的美麗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