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心血管關鍵危險因素,只有6%糖尿病人達標!做好7點改善

2020-12-15 郝醫生談健康

心血管疾病不僅是糖尿病的重要併發症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人最終死亡的主要因素,研究也表明,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是普通人的2-3倍!那麼,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就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還不夠,最新研究認為要同時控制血壓、吸菸、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這5個心血管關鍵危險因素才更加有效。而且,就算這5個因素達標了,還是會比普通人有更高風險,需要長期管理。怎麼減少風險?做好7點。

這5個心血管關鍵危險因素,只有6%糖尿病人達標!做好7點改善

一、糖尿病人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的5個關鍵因素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Alison Wright博士團隊研究糖尿病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他們研究了臨床實踐研究數據鏈(CPRD)和蘇格蘭醫護信息糖尿病(SCI-Diabetes)數據,這些數據與醫院和死亡率數據相關。在CPRD中識別出超過101,000的2型糖尿病患者,與之相匹配的有379,000無糖尿病的患者,在SCI-糖尿病中有近331,000的2型糖尿病。

他們研究集中於五個心血管危險因素:血壓、吸菸、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並檢查了這些危險因素中與未來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相關關係。

二、2型糖尿病人達標率很低

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參與者中只有6%的五項危險因素均在目標範圍內。

三、達標不等於沒有危險

即使所有五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均得到最佳控制,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的心血管病風險仍高21%,因心衰住院的風險高31%。

四、需要整體控制心血管病風險

這項研究證明了糖尿病人整體風險因素控制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看血糖值。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應儘早管控心血管危險因素,無論他們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

五、糖尿病人減少心血管病的7個方法

1、控制好血壓,儘量達標。

2、降低膽固醇。

3、改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是關鍵指標。

4、增加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

5、減肥,減少內臟脂肪與脂肪肝。

6、健康飲食,多吃蔬菜,少吃高糖高脂等加工食品,補充足夠膳食纖維,不喝含糖飲料。

7、戒菸,包括電子菸。

相關焦點

  • 中國糖尿病人呈現四多四少現象,醫患共同努力才能改善
    現在中國糖尿病人太多了,成人患病率超過11%,老人甚至超過20%,還有接近一半的成人血糖異常,達到糖尿病前期標準。因此,如此誰家親戚沒有一兩個糖尿病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關心家人。面對這樣龐大的糖尿病與糖尿病前期人群,怎麼來進行控制呢?需要根據中國糖尿病的特點,醫患來共同努力。
  • 糖尿病人飲食控血糖,注意7點血糖更好
    一、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標準:血糖控制是否達標,主要是三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對於多數一般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對於無併發症,也無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輕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則可控制在6.5%左右甚至可以接近正常。
  • 心腦血管病成老年人健康殺手 科學飲食改善危險因素可防控
    「三高」是心腦血管病禍首,不良生活習慣是誘因心血管病是多個危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僅取決於某一個危險因素的嚴重程度,更取決於個體同時具有的危險因素的數目和程度。高小俊介紹,大量研究證實,膽固醇增高、糖尿病、肥胖、吸菸、缺乏體力活動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心血管病主要且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
  • 糖尿病人做好這7點,才能轉危為安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很常見的一種急性併發症,而它在發生後患者會在短時間內進入昏迷,如果搶救及時能讓患者轉危為安,而大多數糖尿病人不知道的是在突發酮症酸中毒後。在治療期間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護理不當可能會讓血糖再次上升而讓併發症再次出現。
  • 糖尿病人經常運動好處多,這5個好處最明顯!
    原標題:糖尿病人經常運動好處多,這5個好處最明顯!   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不運動不僅能夠提高免疫力,還可以幫助維持體重,對於健康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利的,而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運動更是一種能夠降低血糖的好方法,因此糖尿病人在平時可以堅持多運動,對降低血糖有很大的好處。
  • 糖尿病人可以吃李子嗎?一起來看看
    這些物質還可以降低壞膽固醇LDL的水平,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險。糖尿病有口渴多飲的症狀,李子能幫助糖尿病人消渴,並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因此,糖尿病人是可以吃李子的。但吃法有講究,宜兩餐之間食用,每次控制在10顆左右。這樣還可以吃其他的水果,儘量飲食多樣化。
  • 糖尿病人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是6.5%,平常測出的血糖大概是多少...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都說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人判斷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標準,我剛測了糖化血紅蛋白是6.5%,達到了控制目標,如果平常測血糖大概在什麼範圍內就合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從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要求來說,每2-3個月檢測的糖化血紅蛋白和平時測量的血糖都能達到控制目標,才是真正的控制達標,僅僅依靠其中任何一個做判斷都可能出現誤差,為什麼呢?
  • 糖尿病人減重就能降低心臟病風險?不一定!關鍵看這兩個指標
    現在2型糖尿病在我國越來越嚴重,達到臨床確診標準的糖尿病人超過1億,還有4個億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這樣每年會增加幾百萬糖尿病人,對社會與家庭帶來巨大壓力。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抵抗,也就是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下降。血糖高不可怕,但是相關的心臟病風險非常危險,因為糖尿病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好幾倍。怎麼減少糖尿病心臟病的風險?
  • 得了糖尿病,嚴防併發症,5個指標都要盯緊
    糖尿病,需要全面控制危險因素 大家已經知道,咱們同胞中,已經有1.16億糖尿病患者。很多糖友,在確診後,只將血糖測量作為重點,甚至還有部分患者,不把病情當回事兒,出現併發症才四處尋醫問藥。
  • 糖尿病人,有三處地方疼痛,可不能拖延,否則危險!
    糖尿病人,有三處地方疼痛,可不能拖延,否則危險! 10年+糖齡的糖友,三處疼痛可不能拖!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糖尿病人尤其的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管更容易受損,併發症會更容易出現,這些併發症要做好提前的檢查和預防,不能等出了症狀再就醫,平時多注意觀察身體的變化也是防治的重要一步。
  • 糖尿病人怎麼防治新冠病毒感染?國際研究:腸道菌群很重要
    作為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與重症的高危人群,糖尿病人特別要注意預防工作。怎麼預防呢?在做好日常防護的同時,要增加免疫力,減少風險;同時,還要改善腸道菌群。最近,韓國首爾高麗大學人與微生物相互作用實驗室的微生物學家Heenam Stanley Kim博士檢查了新興證據,這些證據表明腸道健康不良會對新冠病毒感染的預後產生不利影響。
  • 糖尿病下肢消瘦如何改善?除了控制好血糖,這兩點值得重點關注
    而糖尿病人的下肢消瘦問題,除了與前面談到的血糖代謝問題,體內功能不足導致的脂肪消耗以外,往往還與多年病程的糖尿病,造成的下肢周圍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等問題有關,高血糖最大的危害,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對血管的危害了,不但會導致心血管等大血管的粥樣硬化加速發展,還對身體的微血管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高血糖如果長期不控制,導致下肢微血管發生硬化病變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 你是不是該用點胰島素了?身體會發出三個信號,糖尿病人要注意了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糖尿病人都知道,控制飲食加運動鍛鍊是控制血糖的基礎,必要時還應輔以藥物或胰島素治療,才能確保血糖控制達標。但對於胰島素治療,很多患者不願意接受,一是怕麻煩,二是總認為只有病情很嚴重了才會使用,其實這是對胰島素治療的誤解,實際上錯過了胰島素治療的時機才是導致病情迅速加重的原因,為什麼呢?糖尿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機體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下降,胰島素分泌不足致使血糖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血糖才會處於持續升高的狀態。
  • 腸溶阿司匹林用處多,糖尿病人什麼時間段吃最好,還能減少副作用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人群中的使用《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對於年齡超過50歲,且合併至少1項危險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應該使用低劑量(75-100mg)的阿司匹林進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的危險因素為: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蛋白尿。糖尿病人發生心腦卒中的機率非常高,這時又需要使用阿司匹林進行血栓的治療。
  • 糖尿病人不能吃獼猴桃?若能做好這3點,或許不用太擔心
    很多糖尿病人,不敢吃這,不敢吃那,甚至連水果都不敢吃。因為大部分的水果嘗起來非常甜,他們覺得吃了水果之後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那麼糖尿病人到底如何調整自己的飲食呢?糖尿病人不能吃獼猴桃?若能做好這3點,或許不用太擔心首先對於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飲食,這一點大家還需要清楚,並不是說什麼甜的東西都不能吃,而是在平時一定要控制好攝入量,做到合理搭配,科學、健康、均衡的飲食。
  • 幾種適合糖尿病人吃的低糖水果
    糖尿病人在水果的選擇與吃法上都要謹慎。那麼,糖尿病人水果排行榜是什麼?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糖尿病人水果排行榜1、櫻桃櫻桃含有一種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叫做花青素,天然存在於櫻桃內,使其呈現鮮豔的紅色。
  • 怎麼改善胰島素抵抗?做好這5點
    肥胖的糖尿病人主要是胰島素抵抗,但是偏瘦病人可能同時存在胰島素分泌不足與胰島素抵抗。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相關問題,免得大家誤解。同時,介紹一下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方法。胖子才會胰島素抵抗?怎麼改善胰島素抵抗?
  • 糖尿病患者,盯緊血糖還不夠,5項指標1個都不能少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群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5倍;心血管死亡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1倍。 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有效控制了危險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仍然較高。這是因為,只有6%的2型糖尿病患者,能夠將主要危險因素都控制達標。學者認為,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需要全面關注5項危險因素,並且努力將5項指標都控制在安全範圍。具體而言就是不吸菸;總膽固醇低於4mmol/L;甘油三酯低於1.7mmol/L;糖化血紅蛋白低於7%;收縮壓低於140mmHg,或者高危者低於130mmHg。
  •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總在6.5左右,降不到6.1以下怎麼辦?有啥辦法?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父親得了糖尿病,一直在用降糖藥,可空腹血糖總在6.5左右,降不到6.1以下怎麼辦?有啥辦法?首先可以說這不是一個應當糾結的問題,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能把空腹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值6.1mmol/L左右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沒有必要非要把空腹血糖從6.5mmol/L一定要降到6.1mmol/L以下,否則對自己帶來過大的心理負擔,反而對控制血糖有不利影響。
  • 會運動的糖尿病人血糖不會差,怎麼做效果更好?
    糖尿病人如果不運動,就等於放著好的降糖方法不用,還要多吃藥,這樣就真的虧大了,研究表明糖尿病人加強運動有助於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度,有助於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時還能控制糖尿病的進一步發展,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著顯著益處。糖尿病醫院專家表示,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適宜進行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