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是6.5%,平常測出的血糖大概是多少...

2020-12-27 百家號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都說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人判斷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標準,我剛測了糖化血紅蛋白是6.5%,達到了控制目標,如果平常測血糖大概在什麼範圍內就合適?」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從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要求來說,每2-3個月檢測的糖化血紅蛋白和平時測量的血糖都能達到控制目標,才是真正的控制達標,僅僅依靠其中任何一個做判斷都可能出現誤差,為什麼呢?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的一種產物,由於這種結合產物非常穩定,只會隨著紅細胞的死亡而消失,而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天,所以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近3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不受飲食與運動的影響,短時間內血糖的升高不會使它升高,同樣短時間內血糖的降低也不會使其降低,它只能反映一段時間以來的血糖的平均水平,而不能反映一段時間內血糖的波動。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

4%~6%:血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9%:血糖控制很差

日常血糖檢測

糖尿病人日常血糖檢測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三餐後的2小時血糖,患者不可能做到天天檢測、頓頓飯後測量,而每次檢測出的血糖只能反映當時血糖的高低。由於這樣的即時血糖會受飲食、運動、作息、情緒等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想反映一段時間以來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存在一定的難度。

糖尿病患者日常血糖控制目標:

空腹血糖:小於6.1mmol/L控制理想;小於7.0mmol/L控制一般;小於8.0mmol/L控制不理想餐後2小時血糖:小於7.8mmol/L控制理想;小於10.0mmol/L控制一般;小於11.1mmol/L控制不理想了解這些基本知識,再來看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和日常血糖檢測的關係。

雖然很多研究把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了評判糖尿病併發症發生風險的一項重要指標,但其前提是日常血糖基本保持穩定而不能大起大落,否則就會出現糖化血紅蛋白控制達標,但併發症仍然快速發生的後果,這是因為血糖的波動比單純的高血糖有更大的危害性。

為了彌補糖化血紅蛋白的這種不足,就會結合平常的血糖監測情況,綜合在一起進行分析,力爭做到既了解一段時間以來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也知曉日常血糖是否存在大幅的波動,這就需要患者平時要測量即時血糖。

那麼,測出了糖化血紅蛋白後,平時測量血糖大概在什麼範圍內就比較合適呢?有一個換算方法,可以幫患者做簡單的判斷,即:

將三個月來檢測的所有血糖值(包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即時血糖)加起來取平均數,按下面的計算方法與所測量的糖化血紅蛋白做比較:

糖化血紅蛋白=(平時的平均血糖 + 2.59)/1.59如果用日常的平均血糖值經計算與實際測得的糖化血紅蛋白差距過大,則表明日常血糖可能存在較大的波動,應當查找原因,對治療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小於6.5%,血糖就控制好了嗎?這可不一定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我每三個月就會去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只要正常了就放心了,它是判斷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標準,平常用不著查血糖。」「有沒有糖尿病,測個糖化血紅蛋白就知道了,它既準確又代表了血糖的平均水平,比平時測的血糖都要準。」類似這樣的說法,存在於不少糖尿病人中,事實上這是對糖化血紅蛋白的一種誤解,甚至可能因此而延誤了糖尿病的治療時機,為什麼呢?這就需要科學認識糖化血紅蛋白以及它所能反映出的問題。
  • 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是6.6,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嗎?
    >糖化血紅蛋白是評判糖尿病患者近一段時間以來血糖控制情況的指標,反映的是患者近3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既然是平均值,舉個例子來說,5.8和7.4.的平均值是6.6,4.0和9.2的平均值也是6.6,也就是說這個平均值是哪兩個數的平均的結果是無法確定的。而血糖異常者或是糖尿病人因為胰島功能的異常,可能出現血糖波動過大,或低血糖與高血糖交替出現的現象,兩者一平均可出現平均值並不高的情況,所以我國對糖尿病診斷中不以糖化血蛋白的數值作為診斷依據。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與血清蛋白之間的聯繫,為您分享相關建議
    糖尿病人也許都知道,一般過3-6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會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顧名思義,就是葡萄糖和血紅蛋白相互結合的一種產物,這其實也是反映出血糖控制程度的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指標。反映的就是被檢查者近8-12周的平均血糖的水平。
  • 一種常被糖尿病人忽視的併發症,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正常也會發生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張先生糖尿病快十年了,在血糖控制方面也算是有些心得了。比如控制飲食、多做運動,經常測測血糖,每三個月還會去醫院做一個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特別是糖化血紅蛋白這項評判血糖控制好壞的金標準每次都能達標,還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張先生很是高興。可近一段時間以來,張先生總感覺渾身沒勁,整天總想睡常,記憶力也大不如從前,時不時還出現心慌氣短的不適,難道心腦血管有問題了?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要說糖化血紅蛋白,醫生並不陌生,很多糖尿病患者也不陌生,這原本就是監測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一個指標。在歐美國家,糖化血紅蛋白≥6.5%先前就是被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的。可是這個指標早先在我國沒有被納入。
  • 糖尿病不單查空腹和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大於6.5也是糖尿病
    二、糖化血紅蛋白≥6.5%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2020年糖尿病指南新標準測量糖化血紅蛋白也可以診斷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患者平時血糖控制情況查單次血糖不夠,也是需要查糖化血紅蛋白。由於許多實驗室間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結果不一致,所以在嚴格質量控制的實驗室,可以採用標準化的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的補充診斷標準。
  •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糖尿病人測哪個更好?主要區別有4個
    而糖化血紅蛋白則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名詞,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有什麼區別。也不知道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如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其實就是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形成的一種物質。如果人體內的血糖高,那麼血糖就會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生成糖化血紅蛋白。
  • 糖化血紅蛋白,多長時間檢測一次比較好?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標準檢測方法的正常值範圍是4%-5.9%左右(目前我國將控制的標準定在6.5%以下)。2、認為需要經常地進行檢測:初診糖尿病患者需要進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於身體血糖控制平穩並且達標的患者每年測定2次就可以了;對於治療的方案改變或者是血糖控制沒有可以達標的患者,建議每個季度測定1次。
  • 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考慮到紅細胞的生存周期大概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可以間接地反映出,這個患者120天內血糖的數值是否穩定。一般來說,血液中和葡萄糖結合的血紅蛋白並不是全部而是一小部分,一般來說只有4%~6%的血紅蛋白參與到葡萄糖結合。好了,你可能看到這裡就明白了,糖化血紅蛋白在正常的範圍就是4%~6%。
  • 糖尿病人檢測血糖容易犯哪些錯?這三個錯的影響真不小
    【專業醫生百家號幫你不出家門享健康】對糖尿病人來說,把血糖控制好是最基本的治療,而做好血糖監測是評判血糖控制達標與否的保證。大多患者也是這樣去做的,但在做的過程中卻常常忽略了一些細節性問題,給評判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
  • 糖化血紅蛋白成為糖尿病診斷新指標,這個值有何意義?為你詳解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除了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等血糖指標以外,大家一定也經常聽說糖化血紅蛋白這個指標,而在我國今年11月份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更是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了糖尿病診斷的重要指標,到底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人監測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什麼意義
  • 國際最新指南推薦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確診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分型和診斷」 [1]章節中,對於糖尿病診斷的確診有如下描述:「除非患者具有明確的臨床診斷症狀(例如,有高血糖危象或出現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典型的高血糖症狀,以及隨機血糖≥200 mg/dL [11.1 mmol/L]),確診糖尿病需要聯合檢測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並且兩種檢測結果均出現異常,或者單獨檢測一個項目時(無論血糖還是糖化血紅蛋白),需要患者在間隔較短時間內連續兩次採集血樣的檢測結果出現異常
  • 解析糖化血紅蛋白
    專家指出,血糖控制不達標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而糖化血紅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標。其實不然,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標準,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標準是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是反映某一具體時間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穩定可靠地反映出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幹擾不大。
  • 糖尿病人常測血糖,再測糖化是花冤枉錢嗎?
    作者: 王麗天早上,馬鳳蓮主任診室來了一位糖尿病友,因長期在外,半年沒到醫院複診的叔叔,測得空腹血糖6.5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2mmol/L。由於叔叔已經半年沒到醫院診療,馬主任建議他檢查糖化,查看近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以便於調整用藥和控糖方案。
  • 解讀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應用 5 要點
    而通過檢測患者體內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變化情況,可以得出患者最近 2~3 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尿病的輔助診斷糖化血紅蛋白不僅可作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指標,亦可作為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指標。2010 年,ADA 將 HbA1c ≥ 6.5% 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鑑於檢測方法的標準化程度不夠,暫不推薦其為診斷糖尿病的敏感指標。
  • 糖尿病人飲食控血糖,注意7點血糖更好
    糖尿病人最想做到的就是吃得好血糖也好,但多糖尿病人卻是吃多了怕血糖高,吃少了怕低血糖,非常矛盾,到底糖尿病人要怎樣控制飲食,即吃得好,又讓血糖平穩呢?一、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標準:血糖控制是否達標,主要是三個月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對於多數一般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對於無併發症,也無心腦血管疾病的年輕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則可控制在6.5%左右甚至可以接近正常。
  •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
    大多數人可能對糖化血紅蛋白這個詞比較陌生,這是人體內的一種物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偏高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那麼,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呢?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比較好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紅細胞當中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的產物,這種結合生成的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的,並且和血糖的濃度成正比,保持一百二十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 解讀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反映大約120天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血漿葡萄糖提供的血糖信息僅僅是一個時間點的血糖狀況,與血漿葡萄糖相比,HbA1c能更好地評估血糖控制的好壞。 雖然目前已經廣泛使用HbA1c來評估血糖控制情況,但是它的測定方法一直受到挑戰。
  •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血糖平穩:正確理解 HbA1c 看這篇
    這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醫患溝通問題,內分泌科醫生除了掌握專業知識,需要花大量時間和患者交代清楚:糖化血紅蛋白正常並不等於血糖平穩。糖化血紅蛋白不是萬能的血紅蛋白的平均壽命長達 120 天,且糖化血紅蛋白的生成速度與 2~3 個月內血糖濃度水平成正比。
  • 糖化血紅蛋白,單位有兩個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王世東本報記者 江 越大多數糖友都知道糖尿病不僅需要監測血糖,同時也要監測糖化血紅蛋白,以反映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友在拿到糖化血紅蛋白報告單時都會注意到,糖化血紅蛋白的單位有兩個,而且兩個單位對應的正常值範圍也不相同,很多人不免對此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