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應用 5 要點

2020-12-19 丁香園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不受到一過性血糖升降的影響, 穩定性強, 是反映既往 2~3 個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標,被認為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長期管理及監測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標。

HbA1C 也是臨床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治療的重要依據。在糖尿病的診斷和病情評估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且以 HbA1c 為目標的強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概念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葡萄糖與血紅蛋白ß鏈 N 末端纈氨酸殘基以共價鍵結合的穩定的化合物,全稱為:血紅蛋白ß鏈 (血液)-N-(1-脫氧果糖-1-基) 血紅蛋白ß鏈。

其含量主要取決於血糖濃度及血糖與血紅蛋白的接觸時間,可以反映測定前 120 d 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 的個體內生物學變異小於 2.0%。

目前臨床上常採用 HbA1c 佔總血紅蛋白的比例 (%) 來表示 HbA1c 的濃度。糖化血紅蛋白的術語為 HbA1c 亦可以縮寫為 A1C。

影響因素

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的結合產物,因此,任何引起血紅蛋白數量與質量變化的因素都會干擾 HbA1c 測定,對結果產生影響。幹擾因素包括血紅蛋白病、衍生血紅蛋白、紅細胞生存周期的異常及藥物等。

血紅蛋白的更新速度

任何可能縮短紅細胞壽命的因素如:溶血性貧血、大量失血、脾腫大、風溼性關節炎、慢性肝臟疾病等可使 HbA1c 的測定結果假性降低。

任何可以引起紅細胞平均壽命增加的因素如:脾切除、再生障礙性貧血、缺乏維生素 B12、腎損傷等可使 HbA1C 的測定結果假性升高。

藥物

維生素 C 和 E 可以抑制血紅蛋白的糖基化,長期大劑量服用可以使 HbA1c 測定結果假性降低。

長期大劑量服用乙醯水楊酸鹽、嗜酒會導致血紅蛋白乙醯化,使 HbA1c 測定結果假性升高。

長期使用慢性麻醉劑、羥基脲,可以使 HbA1c 測定結果假性升高。

某些疾病狀態

嚴重的黃疸可能使測定結果假性升高,高脂血症可能使測定結果假性降低;腎病患者由於血紅蛋白的甲醯化,使測定結果假性升高;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可使測定結果偏低;進展迅速的 T1DM,HbAlC 不能真實反映急性血糖變化情況,測定結果假性降低。

妊娠

妊娠中期女性 HbA1c 水平略降低,而妊娠晚期略升高。

其他因素

如種族和年齡,有報導某些族群的 HbA1c 水平明顯偏高,年齡每增加 10 歲,HbA1c 增加 0.1%。

控制目標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

適用人群

<6%

①   新診斷、年輕、無併發症及伴發疾病,降糖治療無低血糖和體重增加等副作用;

②   無須降糖藥物幹預者;

③   糖尿病合併妊娠;

④   妊娠期新發現的糖尿病

<6.5%

① <65 歲無糖尿病併發症和嚴重伴發疾病;

② 計劃妊娠的糖尿病患者

<7.0%

① <65 歲使用胰島素治療者;

② ≥ 65 歲,無低血糖風險,臟器功能良好,生存期>15 年;

③ 接受胰島素治療的計劃妊娠的糖尿病患者

≤ 7.5%

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極高危者

<8.0%

≥ 65 歲,預期生存期 5~15 年;

<9.0%

①   ≥ 65 歲或惡性腫瘤預期生存期<5 年;

②   低血糖高危人群;

③   執行治療方案困難者如精神、智力或視力障礙等;

④   醫療等條件過差


臨床價值

糖尿病長期血糖的監測

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和治療當中,單次血糖的測定,只能反映抽血當時的血糖水平,並且血糖隨進食和糖代謝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不能說明前一段較長時間病情的全貌。而通過檢測患者體內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變化情況,可以得出患者最近 2~3 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輔助診斷

糖化血紅蛋白不僅可作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指標,亦可作為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指標。2010 年,ADA 將 HbA1c ≥ 6.5% 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但鑑於檢測方法的標準化程度不夠,暫不推薦其為診斷糖尿病的敏感指標。無法代替當前的糖耐量檢測模式,但在糖尿病患者健康診斷當中還是比較重要的。

有助於對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現和預防

通過對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含量進行監測,可以對患者近期內的血糖含量變化情況進行有效監測,通過檢測結果判斷糖尿病患者併發症發生與發展情況。

懷孕期間糖尿病控制的指標

對預防糖尿病孕婦的巨大胎兒、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併發症發生發展的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應激性高血糖的鑑別診斷

對於病因尚未明確的昏迷或正在輸注葡萄糖 (測血糖當然增高) 搶救者,急查糖化血紅蛋白具有鑑別診斷的價值。對於糖化血紅蛋白特別增高的糖尿病患者,應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的發生。

測定方法

目前檢測 HbA1C 的方法有很多, 根據檢測原理不同,HbA1c 的測定方法分為二大類,一類是基於電荷差異的檢測法:包括離子交換高效液相色譜法、毛細血管電泳法、等電聚焦法等;另一類基於結構差異的檢測方法:包括親和色譜法、免疫化學方法、酶法等。

目前最常用的是高效液相的檢測方法,其精密度高、重複性好且操作簡單。

另外除了實驗室檢查外,即時檢測 (POCT) 方法檢測 HbA1c 臨床上使用方便、快捷,但其分析性能(正確度和精密度)普遍不及實驗室檢測儀器,亦缺乏實時監控數據的可靠性,不用於糖尿病的診斷,但可以用作病情監測,提供及時更改治療方案的機會。

總結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和葡萄糖持續的非酶促蛋白糖基化反應的產物,可反映近 2~3 個月體內血糖水平,其形成過程緩慢且不可逆。

糖化血紅蛋白的合成速率與血紅蛋白所處環境中糖的濃度成正比,其生物學變異性小,性質較穩定,無需患者空腹,可以任意時間採血,不受進餐影響。較靜脈血糖更能反映長期的血糖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為診斷、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等提供重要指標。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如能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降低至 7% 以下,糖尿病的併發症將大大降低,如果糖化血紅蛋白>9%,說明患者持續性高血糖,會發生糖尿病性腎病、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並有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併症。

因此,建議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達標準,並且血糖控制狀態較平穩,每年至少應該接受 2 次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於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狀態不穩定的患者,及正在進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每 3 個月進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測定。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 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誌,2014,6(7):447-498.

糖化血紅蛋白實驗室檢測指南 [J]. 中國糖尿病雜誌,2013,21(8):673-678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委員會.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專家共識 [J]. 中華糖尿病雜誌,2014,6(12):853-858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血糖監測臨床應用指南(2015 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誌,2015,7(10):603-613.


相關焦點

  • 解讀糖化血紅蛋白
    1993年,在DCCT研究結果出版後不久,一項進行國家標化的嘗試在美國拉開了帷幕,稱為國家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National Glycohemoglobin Standardization Program,NGSP)。 其它一些國家也開始執行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方案,包括瑞士和日本;3個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都把高壓液相色譜法作為參照方法。
  •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診斷糖尿病嗎?
    影響 HbA 1c 檢測結果的因素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的結合產物, 因此, 任何引起血紅蛋白數量與質量變化的因素都會干擾 HbA1c 測定, 對結果產生影響。幹擾因素包括: 血紅蛋白病、衍生血紅蛋白、紅細胞生存周期的異常及藥物等。
  • 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 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治一致性
    近年來,糖化血紅蛋白(HbA1c)因能有效輔助糖尿病的診斷篩查、治療監測、預後評估,成為糖尿病臨床管理的重要指標之一。日前,在上海舉辦的羅氏診斷全國生化學術交流暨糖化血紅蛋白一致性會議上,與會專家深入探討了 HbA1c 在糖尿病管理方面的重要價值,以及 HbA1c 檢測標準化和一致性的發展計劃對於促進糖尿病臨床診治的重要指導意義。
  •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
    大多數人可能對糖化血紅蛋白這個詞比較陌生,這是人體內的一種物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偏高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那麼,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呢?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比較好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紅細胞當中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的產物,這種結合生成的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的,並且和血糖的濃度成正比,保持一百二十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 糖化血紅蛋白,單位有兩個
    糖友在拿到糖化血紅蛋白報告單時都會注意到,糖化血紅蛋白的單位有兩個,而且兩個單位對應的正常值範圍也不相同,很多人不免對此有疑問。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世東告訴記者,糖化血紅蛋白的兩個單位分別為%和「毫摩爾/摩爾」,臨床上通常以NGSP的傳統單位%報告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結果,並同時報告IFCC的國際單位制單位「毫摩爾/摩爾」結果,但臨床上和患者交流時還是常用%這個傳統單位。
  • 解析糖化血紅蛋白
    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則由1980年的1.0%上升到1994年的2.5%和1996年的3.2%(人口年齡在20~75歲之間)。Inter Asia2003年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5.5%,35~74歲的成年人中,男性的患病率為5.2%(約有1270萬);女性的患病率為5.8%(約1330萬)。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要說糖化血紅蛋白,醫生並不陌生,很多糖尿病患者也不陌生,這原本就是監測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一個指標。在歐美國家,糖化血紅蛋白≥6.5%先前就是被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的。可是這個指標早先在我國沒有被納入。
  • 羅氏診斷cobasc 513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在華上市
    核心提示:1月13日,羅氏診斷宣布,全新cobas c 513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正式在中國上市。該分析儀可在更短的時間內為臨床提供高準確度和精確度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結果,幫助醫生快速、準確診斷並監測糖尿病的發生與發展,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更大臨床獲益。
  •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血糖平穩:正確理解 HbA1c 看這篇
    這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醫患溝通問題,內分泌科醫生除了掌握專業知識,需要花大量時間和患者交代清楚:糖化血紅蛋白正常並不等於血糖平穩。糖化血紅蛋白不是萬能的血紅蛋白的平均壽命長達 120 天,且糖化血紅蛋白的生成速度與 2~3 個月內血糖濃度水平成正比。
  • 7大真相和5大誤區,你真的了解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能反映糖尿病患者過去2~3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不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藥物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關於這項指標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下面這些真相和誤區不僅醫生不能忘,即使是患者也應有一些認識。真相01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
  • 糖化血紅蛋白天天看,但你真的了解它嗎?
    這 4 個臨床作用,你都清楚嗎 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穩定性較好,不受偶爾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響,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糖尿病患者近 2 ~ 3 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同時它與糖尿病併發症尤其是微血管病變關係密切,在糖尿病臨床診斷和病情監測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 糖尿病人,糖化血紅蛋白與血清蛋白之間的聯繫,為您分享相關建議
    糖尿病人也許都知道,一般過3-6個月左右的時候都會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顧名思義,就是葡萄糖和血紅蛋白相互結合的一種產物,這其實也是反映出血糖控制程度的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指標。反映的就是被檢查者近8-12周的平均血糖的水平。
  • 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你會收穫以下知識:1.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2.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作用?3.糖化血紅蛋白紅知道對少才對?糖尿病在我國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慢性病,目前我國患者數量十分龐大。根據之前的數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7%的人患有糖尿病。
  • 國際最新指南推薦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聯合檢測確診糖尿病
    ★在「糖尿病的分型和診斷」 [1]章節中,對於糖尿病診斷的確診有如下描述:「除非患者具有明確的臨床診斷症狀(例如,有高血糖危象或出現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典型的高血糖症狀,以及隨機血糖≥200 mg/dL [11.1 mmol/L]),確診糖尿病需要聯合檢測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並且兩種檢測結果均出現異常,或者單獨檢測一個項目時(無論血糖還是糖化血紅蛋白),需要患者在間隔較短時間內連續兩次採集血樣的檢測結果出現異常
  • 全球與中國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第三節 從不同應用,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應用(一)    二、應用(二)    三、應用(三)  ……  第四節 全球與中國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發展現狀對比    一、2016-2026年全球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預測分析    二、2016-2026
  • 為什麼建議糖友監測糖化血紅蛋白,糖化是什麼?
    其中有不少糖友不僅從沒測過糖化值,連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都不知道。覺得這有必要說說了如果糖化值正常,只是偶爾一次空腹血糖偏高一兩個單位,那麼糖友不用太擔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壽命是有限的,只有120天。因此,測定血紅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過去2-3個月內糖友血糖的整體水平。
  • 糖化血紅蛋白,多長時間檢測一次比較好?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糖化血紅蛋白其實也是判斷糖尿病的標準之一。與身體血糖檢測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不受空腹的限制,還是可以做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那麼糖化血紅蛋白到底是什麼,多長時間測量一次會比較好哪?血糖測量的時間段相對比較的多,比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以及餐後血糖等等。而糖化血紅蛋白則可以隨時地做檢查。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和餐後血糖哪個更加重要?
    為什麼要測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反應的是近三個月的血糖水平,也就是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達標,那麼就可以證明你這三個月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只有通過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才能得出結論。臨床治療方案應當重點針對哪一個數據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只重視自己的餐後血糖監測,而忽視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
  • 糖尿病人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是6.5%,平常測出的血糖大概是多少...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都說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人判斷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標準,我剛測了糖化血紅蛋白是6.5%,達到了控制目標,如果平常測血糖大概在什麼範圍內就合適?」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的一種產物,由於這種結合產物非常穩定,只會隨著紅細胞的死亡而消失,而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天,所以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近3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
  • 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診斷新指標,兩者存在怎樣關係?
    在這份指南上之處,糖化血紅蛋白被納入糖尿病診斷標準。也就是說以後,診斷糖尿病時,能夠通過觀察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作為補充診斷的方式。糖化血紅蛋白並不是人體固有的成分,而是人體內的血紅蛋白以及血糖接觸後,從而形成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