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糖化血紅蛋白

2020-12-19 丁香園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減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發生率,因此選擇合適的血糖控制指標就顯得非常重要。糖化血紅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反映大約120天的平均血糖水平,而血漿葡萄糖提供的血糖信息僅僅是一個時間點的血糖狀況,與血漿葡萄糖相比,HbA1c能更好地評估血糖控制的好壞。

雖然目前已經廣泛使用HbA1c來評估血糖控制情況,但是它的測定方法一直受到挑戰。最為明顯的是缺乏對HbA1c的分析,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患者伴有溶血性貧血或者急性失血時,此時HbA1c的測得值缺乏準確性,不能反映患者真正的血糖控制情況。本論點主要就HbA1c檢測的一些實驗室相關的重要事項進行闡述。

HbA1c是指循環中和血紅蛋白進行非酶結合的葡萄糖(稱為糖基化的血紅蛋白)含量。HbA1c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好壞,目前有很多組織制定了HbA1c控制的靶目標。

大規模的隨機臨床試驗顯示HbA1c水平可以預測糖尿病患者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尤其是DCCT(Diabetes Complications and Control Trial,DCCT)研究。最近,有幾個機構(包括ADA和WHO)提議把HbA1c作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978年,HbA1c的測定開始商業化。最初的檢測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不同實驗室之間的檢測結果存在很大的差異。1983年時,同一份血樣在兩個不同的實驗室進行測定,一個實驗室結果為4.5%,而另一個為8.0%,差異明顯。

為此,這些年一直致力於如何標化不同實驗室之間的檢測結果。1993年,在DCCT研究結果出版後不久,一項進行國家標化的嘗試在美國拉開了帷幕,稱為國家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National Glycohemoglobin Standardization Program,NGSP)。

其它一些國家也開始執行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方案,包括瑞士和日本;3個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都把高壓液相色譜法作為參照方法。在糖化血紅蛋白全球標準化之前,NGSP方法是世界上應用最多的糖化血紅蛋白標化系統。

NGSP的目的主要是保證HbA1c的檢測結果相一致,不同臨床實驗室HbA1c的檢測結果和DCCT研究報導的結果具有可比性(DCCT試驗中,HbA1c的檢測是在一個中心實驗室完成的,採用的是高壓液相色譜法進行測定,因此避免了不同實驗室之間進行標化的問題)。

利用美國、歐洲和日本的10個實驗室之間的網絡系統,NGSP和HbA1c檢驗方法的製造商合作,確保測定方法具有嚴格的精度標準。此外,

還對不同實驗室之間報告的HbA1c結果進行評估,確保結果的準確性,NGSP也是此進程中的一部分。

美國強制推行1988年的臨床實驗室改進修正案(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CLIA』88)。NGSP計劃的推行,使得不同實驗室之間的HbA1c測定值之間的變異性明顯下降。

1995年,國際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IFCC)創立了HbA1c標化工作組,制定了HbA1c的統一度量衡國際基準測定系統。

酶裂解完整血紅蛋白後可以獲得6肽的HbA1c和 沒有被糖基化的HbA1c。IFCC工作組基於此原理制定了糖化血紅蛋白的參考方法。採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將六肽的HbA1c分離出來,然後採用電噴霧電離質譜(ESI-MS)或者毛細血管電泳法對其進行定量測定。

一個包含14個參比實驗室的網絡系統,採用實際校正系統,統一的標準品、血液樣本參考面板,參考測量系統必需的對照材料,從而制定統一的糖化血紅蛋白目標值。

採用新的標準系統得到的HbA1c的結果和先前DCCT的報導結果相一致,因此提倡這種檢測方法。NGSP和其它網絡指出它們檢測的HbA1c值和IFCC的檢測結果不一致。這主要歸因於最初的高壓液相色譜法缺乏特異性。

高壓液相色譜法和IFCC的檢測方法存在線性相關,並得到了可靠的線性相關方程。利用線性相關方程計算IFCC的糖化血紅蛋白在DCCT研究中的數值,反之亦然。

不斷進步的網絡工作比較了了IFCC和NGSP檢測的差異,指出兩者之間的檢測結果的相關關係比較穩定。有兩點必須考慮到,IFCC對照法不是常規測定患者的血樣,而是採用製造商給的常規方法進行標化。

此外,IFCC推薦糖化血紅蛋白的實驗室報告結果單位以SI表示,即mmol/mol,而不是百分比。利用導出方程計算,HbA1c為7%時,換算後為53mmol/mol。歐洲和亞洲的幾個國家已經開始採用SI作為HbA1c的單位。

測量的準確性反映了結果和真實值之間接近的程度,可重複性是重複測定後結果之間的變異性很小。HbA1c測定到底能有多精確?最近的指南推薦實驗室內的結果變異率小於2%,實驗室間結果變異率小於3.5%。這和推薦的葡萄糖測定變異係數小於2.9%相似。

2014年,共有3200個實驗室參與2014年美國病理學家學會調查,當HbA1c水平為7%時(這是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目標),95%的實驗室測定結果之間的變異係數小於3.5%。

一般來講,血樣的檢測應該足夠準確,以便能夠發現臨床差異。國家臨床卓越研究所推薦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案應該根據HbA1c的變化發生相應的改變,至少當HbA1c變化0.5%時就要做方案的調整。
截止到2010年,80%以上的實驗室採用的測定方法,能夠準確的區分出小於0.5%的 HbA1c的變化。每3-6個月評估一次HbA1c能夠減少化驗的不準確性。HbA1c的測定方法繼續改進,實驗室間的變異會進一步減少。

除了技術問題可以影響到HbA1c的測定結果外,一些臨床狀態也能夠影響到HbA1c的真實值,導致HbA1c不能真實地反映目前血糖平均控制狀況。

HbA1c的形成主要依賴於循環中的血紅蛋白,尤其是血紅蛋白A。大家有一個廣泛的誤區,認為如果發生突變(也即變異的血紅蛋白),測定的HbA1c水平就不準確。

不同國家血紅蛋白病的患病率不同,美國有2600百萬非洲裔美國人,HbS和HbC病變的患病率大約為10%。如果出現血紅蛋白變異,超過95%的儀器能夠測定這些患者的HbA1c水平,不過,實驗室應該就此問題進行適當的評論。

相似的,對於伴有HbAE和HbAD變異的患者,選對正確的儀器,就可測得準確的HbA1c水平。有一些血紅蛋白病可以影響紅細胞的存活時間,這可以影響到所有的HbA1c的測定結果。

不論何種原因所致的溶血性貧血,測得的HbA1c水平都偏低,因為紅細胞的存活時間縮短了。然而,缺鐵性貧血可以導致HbA1c升高1%-1.5%不等,治癒後HbA1c開始下降。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珠蛋白鏈的其中一條合成障礙。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了HbA1c是否能夠反映體內的平均血糖水平。病情比較輕時不影響紅細胞的壽命,而病情嚴重時(尤其是有輸血要求的),HbA1c的測定就不可靠了。

患者的其它因素也可以影響HbA1c的測定水平,比如年齡和種族。其中的分子機制還不明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分子機制和臨床之間的關係。

除外血紅蛋白,血漿裡面的其它蛋白也可以被糖化。白蛋白是血漿中含量最多的蛋白,且糖化白蛋白(也即果糖化糖胺和糖化白蛋白)定量測定方法已經發展起來了。不過這些檢測方法還沒有經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評估,還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是否具有預測糖尿病併發症的能力。重要的是,目前還沒有廣泛接受這些檢測項目作為治療的目標。

血糖之外的因素(如血漿白蛋白水平發生變化)也可以影響糖化白蛋白的測定水平。另外一個反應長期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標—1,5-無水葡萄糖醇,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由於缺乏臨床試驗的評估,在一些特定的患者中被禁用(特別是腎功能受損),在臨床實驗室中實用性有限。

總之,HbA1c仍然是目前唯一一個能夠預測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的指標,作為一個治療目標被廣泛使用。大多數患者的HbA1c都能夠被準確地測定,從而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來幫助制定治療方案。

擴展閱讀:
The Lancet:回歸糖尿病本源
The Lancet:2型糖尿病的預防和管理—飲食及營養策略
JAMA: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療法
JAMA:消除胰島素治療的擔憂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
    大多數人可能對糖化血紅蛋白這個詞比較陌生,這是人體內的一種物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偏高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那麼,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呢?糖化血紅蛋白高吃什麼比較好呢?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紅細胞當中血紅蛋白和血糖結合的產物,這種結合生成的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的,並且和血糖的濃度成正比,保持一百二十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的英文代號為HbA1c。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
  • 解析糖化血紅蛋白
    專家指出,血糖控制不達標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而糖化血紅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標。其實不然,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標準,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標準是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是反映某一具體時間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糖化血紅蛋白可以穩定可靠地反映出檢測前120天內的平均血糖水平,且受抽血時間,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幹擾不大。
  • 解讀糖化血紅蛋白:臨床應用 5 要點
    糖化血紅蛋白的術語為 HbA1c 亦可以縮寫為 A1C。影響因素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的結合產物,因此,任何引起血紅蛋白數量與質量變化的因素都會干擾 HbA1c 測定,對結果產生影響。幹擾因素包括血紅蛋白病、衍生血紅蛋白、紅細胞生存周期的異常及藥物等。
  • 糖化血紅蛋白,單位有兩個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王世東本報記者 江 越大多數糖友都知道糖尿病不僅需要監測血糖,同時也要監測糖化血紅蛋白,以反映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友在拿到糖化血紅蛋白報告單時都會注意到,糖化血紅蛋白的單位有兩個,而且兩個單位對應的正常值範圍也不相同,很多人不免對此有疑問。
  •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診斷糖尿病嗎?
    影響 HbA 1c 檢測結果的因素糖化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與葡萄糖的結合產物, 因此, 任何引起血紅蛋白數量與質量變化的因素都會干擾 HbA1c 測定, 對結果產生影響。幹擾因素包括: 血紅蛋白病、衍生血紅蛋白、紅細胞生存周期的異常及藥物等。
  • 為什麼建議糖友監測糖化血紅蛋白,糖化是什麼?
    其中有不少糖友不僅從沒測過糖化值,連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都不知道。覺得這有必要說說了如果糖化值正常,只是偶爾一次空腹血糖偏高一兩個單位,那麼糖友不用太擔心,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的壽命是有限的,只有120天。因此,測定血紅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過去2-3個月內糖友血糖的整體水平。
  •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來了,糖化血紅蛋白≥6.5%!
    曾經有調查顯示,我國人群糖化血紅蛋白的上限值為6.3%,因此很多專家也推薦把糖化血紅蛋白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最近,我國最新發布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已經把糖化血紅蛋白≥6.5%納入糖尿病的輔助診斷標準中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
  • 糖化血紅蛋白天天看,但你真的了解它嗎?
    1)用於評估近 2 ~ 3 個月患者血糖的總體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準確反映較長期血糖控制的程度,在血糖監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其他任何一個血糖控制指標「包括空腹血糖、負荷後血糖、血糖波動等」像糖化血紅蛋白這樣穩定,因此,所有的糖尿病權威指南都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標準。
  • 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診斷新指標,兩者存在怎樣關係?
    在這份指南上之處,糖化血紅蛋白被納入糖尿病診斷標準。也就是說以後,診斷糖尿病時,能夠通過觀察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作為補充診斷的方式。糖化血紅蛋白並不是人體固有的成分,而是人體內的血紅蛋白以及血糖接觸後,從而形成的產物。
  • 全球與中國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全球與中國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首先介紹了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的背景知識,包括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行業的影響,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產品技術參數
  • 血糖控制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你會收穫以下知識:1.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2.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作用?3.糖化血紅蛋白紅知道對少才對?糖尿病在我國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慢性病,目前我國患者數量十分龐大。根據之前的數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9.7%的人患有糖尿病。
  • 檢查糖化血紅蛋白是6.6,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一位朋友做了一個糖化血紅蛋白檢查,結果是6.2%,為此憂心重重,擔心自己得了糖尿病。之所以有此擔心,是因為他對糖尿病診斷標準不了解。具體為:空腹血糖在6.1-7.0mmol/L時為糖耐量異常(糖尿病前期),大於7.0mmol/L診斷為糖尿病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為糖耐量異常(糖尿病前期),大於11.1mmol/L診斷為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是評判糖尿病患者近一段時間以來血糖控制情況的指標
  •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血糖平穩:正確理解 HbA1c 看這篇
    老李患糖尿病多年了,他最怕的就是發生醫生說的那些可怕的併發症,聽說糖化血紅蛋白是最能體現將來會不會發生併發症的金指標。他停掉了每天的手指測血糖,每一兩個月到醫院去查一個糖化血紅蛋白,他覺得這樣省事多了。
  • 有糖尿病的人糖化血紅蛋白7.3是個分界線,關係著控制血糖的方法
    那麼,糖化血紅蛋白能提供哪些信息呢?先來看看糖化血紅蛋白是如何產生的。從糖化血紅蛋白的形成過程看,短時間內血糖的高低變化對糖化血蛋白的影響很小,只有血糖處於較高水平一段時間後,比如2-4周以上,糖化血紅蛋白才會升高,因而從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上可對全天血糖的變化給出相應的提示。
  • 羅氏診斷cobasc 513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在華上市
    核心提示:1月13日,羅氏診斷宣布,全新cobas c 513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批准,正式在中國上市。該分析儀可在更短的時間內為臨床提供高準確度和精確度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結果,幫助醫生快速、準確診斷並監測糖尿病的發生與發展,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更大臨床獲益。
  • 糖尿病人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是6.5%,平常測出的血糖大概是多少...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都說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人判斷血糖控制好不好的金標準,我剛測了糖化血紅蛋白是6.5%,達到了控制目標,如果平常測血糖大概在什麼範圍內就合適?」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的一種產物,由於這種結合產物非常穩定,只會隨著紅細胞的死亡而消失,而紅細胞的壽命大約是120天,所以檢測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近3個月來血糖的平均水平。
  • 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糖尿病人測哪個更好?主要區別有4個
    而糖化血紅蛋白則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名詞,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糖化血紅蛋白與血糖有什麼區別。也不知道糖化血紅蛋白多久測一次?如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其實就是紅細胞內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形成的一種物質。如果人體內的血糖高,那麼血糖就會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生成糖化血紅蛋白。
  • 糖友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正常人在6以下,如何降低數值?
    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具體的說它是一項血液檢查,可以反映檢測者在過去三個月裡的平均血糖水平,同時糖化血紅蛋白也可以用於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診斷。對於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一般來說普通人的糖化血紅蛋白應該控制在6%以下,最好能低於5.7%;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建議認為糖化血紅蛋白應該低於7%,如果患者年齡較小,或者患病時間不長那麼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最好低於6.5%。由於每個人個人體質的不同,對於糖化血紅蛋白都有自己的目標,這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是否有低血糖情況、疾病情況相關。
  • 糖化血紅蛋白,多長時間檢測一次比較好?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糖化血紅蛋白其實也是判斷糖尿病的標準之一。與身體血糖檢測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不受空腹的限制,還是可以做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查。那麼糖化血紅蛋白到底是什麼,多長時間測量一次會比較好哪?血糖測量的時間段相對比較的多,比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以及餐後血糖等等。而糖化血紅蛋白則可以隨時地做檢查。
  • 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和餐後血糖哪個更加重要?
    為什麼要測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反應的是近三個月的血糖水平,也就是說如果糖化血紅蛋白達標,那麼就可以證明你這三個月的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只有通過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才能得出結論。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只重視自己的餐後血糖監測,而忽視了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1、餐後血糖正常並不等於其它時間血糖都正常餐後血糖受進餐時藥物的影響,受食物種類、數量的影響,受餐後是否運動的影響等等,反應的只是餐後2小時那個點的血糖,這個點正常了,其它時間其實都不一定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