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多重宇宙永恆論者還是單一宇宙存在論者?科學是如何解釋的

2020-12-16 讀芯術

全文共4066字,預計學習時長13分鐘

圖源:unsplash

你是否同意這些說法:我的人生早已註定;過去與未來始終同「時」存在;別處還有許多個「我」;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在某個地方確實發生了……若你同意以上所有說法,那麼你可能是一個多重宇宙永恆論者。

永恆主義指的是相信過去和未來同時存在於此處以外的某個地方,也就是說,當你一次只感知到一個瞬間時,所有過去的你和未來的你早已存在。然而不知何故,你的意識已經離開了過去的你,還沒有進入未來的你。

多重宇宙指的是,宇宙每時每刻都在分裂成為多個副本,而你的多個副本存在於其他宇宙中。每一個副本的你都是一個清晰的意識存在。他們都有你的過去,但沒有你的未來。

若你像許多物理學家一樣相信這兩種觀點,那麼你一定相信所謂的多我論。若你不同意這兩種觀點,那麼你就是單一宇宙存在論者。筆者把這種觀點稱為優勢論,支持這一觀點的科學家中很少見。不過,有些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該觀點。

薛丁格的貓

多元現代主義元物理學的一個對立面是後現代主義,一種很容易墮落為唯我主義的主觀主義哲學。現代主義想要的是一個完全客觀的宇宙圖景,而不是自我的一部分,後現代主義則認為不存在所謂的客觀知識。相反,每個人只能通過他們自己的感知和偏見來看待事物。

後現代主義者可以堅持優勢論,因為其他時間和地點不是主觀經驗的一部分。「現在」是唯一的時間點;「這裡」是唯一的地點;「我」是唯一的一個我。

思考這句話:我可以獲得超越自我的對現實的客觀認識。如果你否定了這一點,那麼你可能就是一個唯我主義者。

作為一個唯我主義者,你快樂地生活在某個宇宙的某個時間的某個瞬間。這個宇宙只有一個人:就是你。你相信,所有的知識都是主觀的,最終只是自我認識。你活在你自己的真理中,因為那是唯一存在的真理。你就像一個照鏡子的猿猴,只看得到自己。

後現代主義和唯我主義論使許多科學家惴惴不安。為了擺脫它回歸客觀知識,許多科學家堅持認為,宇宙必須同時包含多個不同的現實:過去、未來,以及所有隨機的結果,比如你今天是否忘記了鑰匙,什麼都不能漏掉。這就是多我論或唯我論。

事實證明,科學對於形上學的問題的解釋並沒有科學作家讓你了解到的那麼多。為了證明我的觀點,我將論證優勢論可以通過兩種因素實現:

· 現實的各個方面對我們均有隱藏。

· 整個宇宙都在不斷地與自己聯繫。

如果跳脫出盛行的哲學範式,所有這些都可以符合現代物理學。永恆論和多重宇宙是如何成為主導時代精神的一部分的呢?原因如下: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空間、時間和量子理論、極小世界的奇異理論等理論共同構成的「現代物理學」(指在19世紀左右發展起來的任何物理理論)。

以上結合某些哲學(宗教)決定論和實證主義(傾向於只關注觀察到的,而不是可能隱藏的)觀念,形成了多我的觀點。

愛因斯坦本人是一個永恆主義者(雖然不是一個實證主義者),他把他的哲學思想深深烙印在他的引力理論上。通過廣義相對論,此前時間作為一種獨立的、普遍共享的經驗的觀念被隨之拋棄,時間和空間被證明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圖源:unsplash

儘管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是一種獨立的、普遍共享的經驗,但時間和空間被證明是不可分割的。新的四維相對論物理學迫使我們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對現在的時刻都有不同的體驗,我們唯一共享的就是這個四維宇宙,它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大爆炸,也可以追溯到宇宙的熱寂。

甚至事件同時發生的概念也遭受質疑,正如愛因斯坦和其他科學家所證明的那樣,兩個事件在一個人(「觀察者」)看來是同時發生的,但在另一個處於不同運動狀態的人看來卻不是同時發生的。

如果同時性不存在,那麼現在的時刻難道不是一種幻覺嗎?為了維持客觀現實,永恆被視為避免唯我主義的唯一選擇。

愛因斯坦對自己的結論十分滿意,直到量子理論開始擊垮他的單一客觀四維宇宙的觀點。像雙縫實驗和薛丁格的貓之類的思維實驗告訴我們,多重現實可能以「疊加」的方式存在。在你看到貓之前,貓是活的,也是死的。

由于堅信單一客觀宇宙的存在,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相信波函數坍縮的觀點(所謂的「哥本哈根」解釋),即觀察盒子裡的死貓或活貓的行為,會導致宇宙向某種現實或另一種現實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然而最近物理學家們摒棄了這種主流觀念,轉而接受多重宇宙論。多重宇宙論提出所有現實皆存在。貓在一個宇宙中活著,在另一個宇宙中死去,我們只看到了結果的一半,而不是整個宇宙。

當盒子被打開時,宇宙一分為二,一個宇宙有一隻死貓和一個在觀察死貓的科學家,另一個宇宙有一隻活貓和一個在觀察活貓的科學家的副本。每個副本都有不同的體驗,並認為他們是唯一的存在。

圖源:unsplash

永恆論和多重宇宙論滿足了某些哲學甚至宗教的需求,筆者認為這就是它們備受歡迎的原因所在。永恆消除了不確定性的自由意志,因為它表明我們所有的行為和這些行為的結果都是預先確定的,這其中就包括道德行為。

決定論會認為,有些人是好人,而有些人不是好人,他們沒有選擇的餘地。即使我們能做出自己的選擇,我們也不能影響導致最終結果的欲望和動機,所以未來是確定的。因此,永恆論使人沒有責任負擔。

你可以接受對永恆主義的自由意志解釋(如半塊理論,它也是半現世論者,認為只有過去存在,未來不存在)和對現世主義的確定性解釋,它絕不是唯一滿足的欲望,它也滿足了我們很多人對過去某個地方的渴望。

例如,我們失去的親人永遠被包裹在四維宇宙的琥珀中。它們在那裡只是不可見,因為我們的意識已經前進了。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在時間裡旅行,重回那個過去。

與永恆論一樣,多重宇宙滿足了對決定論的渴望。量子理論現世以來的幾十年裡,單一客觀宇宙要求其是隨機的,而這種隨機需要一種神秘的機制來決定隨機過程的結果。上帝不得不擲骰子,每次我們測量某個亞原子粒子的狀態時,上帝都得不停地擲骰子。而多重宇宙則不存在這種情況,每個骰子上的結果都會發生,只是存在於不同的宇宙中。

圖源:unsplash

除了滿足決定論的要求,多重宇宙論以一種更契合人意的方式解釋巧合。許多科學家對此興致缺缺,宇宙似乎很適合人類。宇宙的創造隱藏著一些神秘的,近乎神聖的東西。然而,如果所有可能的宇宙都存在於某個地方,那就沒有什麼神秘可言。這就是宇宙的運作規律。

一些哲學家用唯我論的論點反駁多我論。他們認為,如果你接受你在空間和時間中只有一個地方存在,且只能接觸自己,那麼你就可以擺脫過去、未來和其他宇宙。相反,筆者所觀察到的一切只是個人對宇宙的內在模型結果以及解釋個人經歷的過程。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宇宙不知道貓是什麼,所以為什麼要為活貓和死貓分別創造一個宇宙呢?但唯我論就是我們為優勢論所能做的最佳解釋嗎?不是的。還有第三種選擇,既支持現在論,又支持單一宇宙,而不陷入唯我論。這就是「隱藏信息」法。

與其接受愛因斯坦的觀點,即宇宙是一個四維的塊體,每個人對現在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可以說宇宙作為一個整體是「葉狀的」。這意味著它在整個宇宙中有一個確定的現在時刻。四維的方塊是虛構的。宇宙只有三個維度。隨著宇宙的時間演變,它的三維結構實際上是變化的。

關鍵在於,要使所有這些都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符,現在的時刻不能通過測量來確定。這是一條隱藏的信息。因此,雖然兩個觀察者不能就同時性的含義達成一致,但在粒子和力的量子波函數中有一個隱藏的同時性概念。

這一點之所以可行,是因為玻姆理論的另一個方面——所有的粒子和力都有一個精確的隱藏狀態,並在瞬間相互影響。萬物之間的瞬時聯繫暗示著一個當下的時刻,但這個時刻不是我們用來發送或接收信息的違背相對論的時刻。

同樣地,因為宇宙中的每一個粒子都有一個確切的隱藏狀態,所以沒有包含不同結果的其他宇宙。相反,結果已經存在,只有在測量時才能觀察到。在你打開盒子之前,那隻貓已經死了或活了。宇宙隨著時間而發展,所有隱藏的狀態也隨著時間而發展,同時在整個宇宙中相互影響。

雖然這看起來很奇怪,但它得到了數學支撐,證明它等同於標準量子理論。不同之處在於,它允許一個單一的當下時刻和一個精確的、隱藏的、即時的宇宙交流狀態。這就是優勢論的觀點,但它同時也是客觀的。我們都可以共享這一現實。它只是隱藏著。

圖源:jimmyakin

為什麼宇宙看起來是四維的?我們已經知道並且已經在無數的實驗中測量到量子現象違反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然而,對於我們這些非量子生物來說,宇宙完美地遵從了愛因斯坦的觀點,這是有原因的。

宇宙的四維特性決定於速度和動量等具有方向的量以四維方式變換的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第四維存在於此處「以外」。

假設你和一個朋友在一個房間裡。除了你所在的地方,周圍一片漆黑。你坐在電動座椅上以固定的速度移動,且該速度不受你控制。你只能坐著轉身。你和你的朋友可以分別向不同的方向移動,但角度不能大於180度。通過觀察你椅子周圍的區域,你就像在一個大房間裡走動。

你打開燈,看到你和朋友在一個長滾輪上,你以為是一個空間無限的房間,其實只是帶黑色不反光牆壁的長廊。事實證明,當你改變方向時,你的椅子只是加速或減速來彌補。這樣你就能保持在滾軸的中心位置。這就是為什麼你們都不知道自己在滾筒上。

波姆的理論同樣適用於時間和空間。宇宙是三維的(有時被稱為「超曲面」),但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超曲面,我們必須描述速度、能量、力場和粒子,就好像它們是四維的。根據所謂的洛倫茲不變性,它們以四維的方式變換,有點像電動椅子在轉彎時加速或減速。只要一切都以那種方式變換,你就無法解釋當下狀態。

圖源:unsplash

筆者提出這一論點的部分原因是為了反駁物理學中的一種特定解釋的錯誤觀點:多我論。你可以相信任何你想相信的東西,但你不能說物理學是支撐論點。在這種情況下,共識是哲學的,而不是科學的。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我不相信其他宇宙的存在已經得到了證明——或者有一天能夠被證明。多重宇宙的擁護者,以及大幅擴大了物理現實概念的人,無疑正在重新定義「科學」的含義。跨越視界那些贊成廣泛意義上的多重宇宙的科學家,對於多重宇宙如何產生,以及它們位於何處,有著不同的看法。
  • 多重宇宙探究
    前兩天我們說了平行世界或者叫平行宇宙的話題,而和平行宇宙相類似且容易混淆的還有一個概念,這就是多重宇宙,事實上,不論是平行宇宙還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多重宇宙,它們都屬於多重宇宙,現在的科學認為,理論上可以存在四個層次的多重宇宙,不過當我們說多重宇宙這個詞的時候,更多的是代指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這種類型,這便是源自暴脹的多重宇宙。
  • 找不到證據的多重宇宙,對科學有害?
    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但其中大多數要麼不可信,要麼需要將人類意識看作現實的必要組成,要麼需要特地調整波函數。在卡羅爾看來唯一合理的解決方案,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生休·埃弗裡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在1957年提出的——電子實際上存在于波函數所允許的所有位置上,只不過在不同的宇宙中。
  • 多重宇宙,或許存在於時間和空間之外
    這個人無論在外表、思維還是生活習慣,都和你一模一樣。也許,另一個你放下了這本雜誌,而你會繼續讀下去……多重宇宙的想法近乎科幻,但科學家發現,除了我們常說到的那一種多重宇宙,還有另外三種多重宇宙,而且每一種都比之前的更抽象和離奇。撰文 | 馬克斯·泰格馬克翻譯 | 劉星宇這是最簡單的一種平行宇宙:因為距離我們太遙遠而無法看到的空間區域。
  • 多重宇宙前傳:人擇的宇宙
    宇宙為什麼會誕生人類?一部分人類用神創論解釋,另一部分人類則用智能設計論解釋。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看了這篇連小白都能看懂的文章,你就明白了
    我們的宇宙必定是所需特徵一應俱全,才得以形成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這就是人擇原理。但有的科學家反對多重宇宙理論,以及它所推導出的人擇原理。有人甚至論稱,多重宇宙研究不能算是科學。在認為多重宇宙屬於正當科學研究課題的人中,有一個就是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物理學家約翰·多諾霍(John Donoghue)。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和多重宇宙有何區別?
    著名物理學家對是否存在其他宇宙一支存在著分歧。一些物理學家說,多重宇宙不是科學探究的合法話題。有人擔心,試圖將多重宇宙排除在實驗驗證之外是否會削弱公眾對科學的信心,並最終損害基礎物理學的研究。有些人認為多元宇宙是一種哲學而不是科學假說,因為它不能被證偽。通過科學實驗來反駁理論的能力一直是公認的科學方法的一部分。
  • 宇宙是否是無窮大的?如何向懷疑論者解釋這個事實?
    科學是真實存在的。僅僅因為你不理解,並不意味著核彈不能帶來毀滅。 並不意味著氣候變化不是真實存在的。 並不意味著這些年逾古稀的科學家們發表的研究成果都是錯的。 並不意味著宇宙沒有幾十億年的年齡。 如果你懷疑科學,那就別用你的電腦。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這三種多重宇宙每一種都讓你腦洞大開!
    很多人都聽說過平行宇宙這個概念,它的誘人之處就在於平行宇宙中可能存在另一個你,在另一個現實之中,
  • 宇宙常數所引發的多重宇宙觀,世界上可能存在多個重疊的時空宇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宇宙學常數問題如此重要和緊迫,以至於很多物理學家甚至開始考慮一些駭人聽聞的假說去解釋它。其中最具有想像力,且被最多人接受的假說就是有可能存在不止一個宇宙。如果是這樣,以及如果其他宇宙中的宇宙學常數由於某種原因取值和我們宇宙中的值不一樣,那麼我們也就可能測量到任意宇宙學常數的值。即使觀測到的值看起來經過微調,那也可能僅僅意味著我們身處一個相對稀有的宇宙之中,還存在其他很多宇宙,那裡的宇宙學常數取一些更加自然的值。有多個宇宙這一想法叫做多重宇宙(multiverse)。
  • 關於多重宇宙的幾個推論
    這項嚴肅的聲明帶來了一些更加嚴肅的科學、哲學及存在上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腦洞大開,於是有了以下9種推論。關於多重世界解釋,讓我們做個簡單的回顧。根據量子物理學家休·埃弗雷特的假設,我們生活在一個宇宙——或者更確切地說多重宇宙中,時間不斷分支並創造獨特的、相聯繫的宇宙們,每個宇宙中的你版本都不相同。
  • 科學家發現「多重宇宙存在」!這意味著有多個版本的你...細思極恐
    最近,加拿大安大略周邊論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的科學家馬修·詹森(Matthew Johnson)及其同事提出的「氣泡海」理論,首次為多重宇宙論找到了可測試的方法。
  • 宇宙不是永恆的,更不是無限的,如果是,你怎麼解釋奧博斯佯謬?
    宇宙是不是永恆的?很多人偏向於認為宇宙就是永恆的,其實在幾十年前,幾乎所有的人都會這樣去認為。因為宇宙就在那裡,以人類的視角來看,它不僅在那裡,而且一動不動,似乎宇宙就是終極的存在,沒有開始也沒有消亡。那麼,宇宙是不是無限的?
  • 【哲學普及】《宇宙論》01宇宙論前言
    就學術的意義講,他是講論宇宙事物的,因此,被人稱為是自然哲學或物理哲學。「宇宙論」就這個名字來講是自希臘文的 Kosmos、拉文丁 Cosmologia 是由希臘文的Kosmos與Logos兩個字合成的,Kosmos在希臘文中有宇宙、世界的意思,拉丁文譯為宇宙、世界、天地的意思,因此,宇宙論是研究宇宙間一切物體的基本原理的一門學問。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是否真的存在於我們現實之中
    著名物理學家對是否存在其他宇宙一支存在著分歧。一些物理學家說,多重宇宙不是科學探究的合法話題。有人擔心,試圖將多重宇宙排除在實驗驗證之外是否會削弱公眾對科學的信心,並最終損害基礎物理學的研究。有些人認為多元宇宙是一種哲學而不是科學假說,因為它不能被證偽。通過科學實驗來反駁理論的能力一直是公認的科學方法的一部分。
  • 彭羅斯的「共形循環宇宙」最新解說:宇宙永恆輪迴、無始無終
    我們很多人都聽說過彭羅斯,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於1965年提出了數學方法,用以顯示恆星如何坍塌形成黑洞,與霍金一起證明,如果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正確的,那麼將有一個奇點、一個無限密度和時空曲率的點。因為這一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與霍金分享了沃爾夫物理學獎。
  • 平行宇宙的理論和證據你知幾何?
    博科園:科學科普-宇宙學類我們的宇宙是獨一無二嗎?從科幻小說到科學事實,有一個概念表明,除了我們自己之外,還有其他的宇宙,在這一生中,你所做的所有選擇都在交替的現實中上演。這一概念被稱為「平行宇宙」,是多元宇宙天文學理論的一個方面。這種想法在漫畫書、電子遊戲、電視和電影中隨處可見。從《吸血鬼獵人巴菲》到《星際迷航》到《神秘博士》,再到《迪克蒙》,都有延伸情節的想法。其實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多元宇宙的存在。首先,了解宇宙是如何被認為是有用的。
  • 多重宇宙論:人類宇宙是無數宇宙中的一個
    但是有一點是真實的:宇宙之外還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但會是什麼呢?有人提出,也許是別的宇宙!比如說埃弗雷特就曾提出過「多世界理論」,但這個理論在之前被認為是非常荒謬的,就連哥本哈根學派也曾對此提出反對。
  • 宇宙是不是永恆的?到底有多大?
    最終,牛頓力壓眾多學者,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軌道為什麼是橢圓的問題。牛頓力學在後來幾位數學家的深化之後,成為了人類科學史上第一座高峰。利用這個理論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科學家甚至可以直接用筆計算預言海王星的存在。
  • 人擇宇宙和多重宇宙
    弱人擇原理認為:作為觀察者的我們之所以存在於這個時空位置,是因為這個位置提供了我們存在的可能。強人擇原理則認為:我們的宇宙(同時也包括那些基本的物理常數)必須允許觀察者在某一階段出現。」對於弱人擇原理,具體到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就是你父親的父親一定至少有一個兒子。他父親的父親也必須至少有一個兒子。以此類推直到盡頭。你母親的母親至少有一個女兒。她母親的母親也至少有一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