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人事調整!人武部政委當將軍,從正團到副軍他用了10年

2020-12-23 騰訊網

他從戰士提幹,因為年齡偏大提升到河南省新縣人武部任政委,率隊奪得4金2銀3銅的驕人成績。後來,他又帶隊參加斯洛伐克國際特種兵競賽,以金牌和獎牌總數第一的成績載譽而歸。

在任人武部政委近5年時間裡,他先後4次率隊出徵,摘金奪銀137枚,多次揚威世界和全軍賽場,個人榮立一等功1次。因軍事素質過硬,2013年底又從人武部政委崗位提升任為原第26集團軍特戰旅首任旅政委,2018年再次升任第80集團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2020年,升任將軍(少將)。他就是現任第73集團軍副政委的「精武政委」武仲良少將。

▲73集團軍武副政委組織專題輔導授課

近日,第73集團軍官方公眾號枕戈觀瀾發布消息《「健康使者」走進「飛龍」特戰旅,官兵們樂開花了》,該文兩次提出集團軍副政委武仲良出席活動——

——集團軍某特戰旅作為一線作戰部隊常年擔負重大演訓、戰備執勤等任務,訓練強度大、險難課目多,如何讓他們帶著快樂、帶著笑臉、帶著激情走上演兵場,一直是旅黨委重點關注關心的問題,了解到情況,集團軍副政治委員武仲良特意「牽線搭橋」,讓該旅與集團軍醫院結成「對子」,邀請 「健康使者」走基層與官兵進行面對面交流互動。

▲瑜伽動作大比拼,兵哥哥你hold住嗎?

——在活動最後,該集團軍武副政委以「構建新時代健康快樂幸福和諧軍營,為強軍興軍凝聚磅礴力量」為主題,圍繞政治健康、思想健康、戰力健康、組織健康、強健體魄、心理健康、情趣健康風氣健康、作風健康、擔當健康等十個方面給全旅官兵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從授課的畫面上看,武仲良副政委已掛上少將軍銜,這是官媒首次披露其最新任職。

從一人優秀到整體過硬,「精武」二字是成就武仲良軍旅人生的關鍵詞

公開資料顯示,武仲良系安徽宿縣人,1969年9月出生,1989年3月參軍,第二年,這名偵察兵在全師比武中奪得第一名,榮立三等功。由於表現突出,擔任班長,隨後提幹。2000年,已經擔任連長的他再次被破格提拔,直接晉升為營長。

從人武部政委到集團軍副政委,武仲良用了10時間;從上校到少將,「精武」二字是成就武仲良軍旅人生的關鍵詞。

特種兵上百個訓練課目,武仲良幾乎都會!當特戰旅政委時,戰士們經常在訓練現場上看到,武仲良與戰士們結成訓練對子,手把手教戰士們訓練。

要求別人會的自己一定要練會,「以身作則」、以自身行動帶動部隊,這是武仲良抓部隊精武打贏的人生底色。

偵察兵出身的他,不僅偵察兵中的佼佼,還是八一軍事五項隊隊員!從一人過硬到整體優秀,武仲良在精武的路上帶出一大批訓練標兵,多次帶隊參加上級組織的比武競賽。

翻開武仲良的履歷:當兵31年,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他帶的兵中,有36人因軍事過硬、比武場上摘金奪銀,榮立一等功。

因年齡偏大,從旅副參謀長崗位提升到河南省新縣人武部政委;因軍事過硬,從人武部政委提升為特戰旅首任政委

武仲良為官兵進行障礙訓練示範。馬 亮攝

上圖是武仲良任旅政委時,為官兵示範障礙跨越訓練。那時,武仲良已近45歲,但從畫面上看,其騰空而起、飛身而下的衝鋒姿態,活脫脫是一位年輕小夥子的血性樣子。

其實,武仲良入伍時年齡就偏大,1969年出生,1989年當兵時已滿20周歲,一般青年18歲應徵入伍,武仲良比同年度兵平均大兩歲的樣子,加之是提幹,第一軍銜職務往往是少尉排長,起點比一般軍校畢業生要低。

起點低更要加速衝鋒,人生只要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那年,武仲良從連長崗位破格提拔為原第26集團軍直屬營營長。所屬直屬營,主要是保障集團軍首長機關戰備訓練,駕駛員、炊事員、話務員、勤務員較多,與機關接觸兵,兵難管難帶是一直困擾營隊建設的難題,武仲良認準「帶頭幹」就是最好的領導方法,他以訓練為牽引實施精細化管理,當年底把直屬營帶進集團軍先進營行列。幾年之後,武仲良升任為某旅副參謀長。

2009年1月,因年齡偏大,已經40歲的武仲良從旅副參謀長崗位到河南省新縣人武部任政委。一般情況下,軍校畢業的幹部在38歲的樣子能調正團。如果發展比較快的,35歲調正團也屬正常,所以武仲良在40歲提升正團人武部政委,在當時與同職務人員相比,是相對年齡偏大的。

機遇總是垂青的準備的人,因為武仲良任副參謀長的所在旅和河南新縣都是屬於原濟南軍區,也就是說,武仲良雖然從一線作戰部隊到人武部,但還是在濟南軍區部隊,上上下下都比較了解他軍事素質過硬,在參加一些重大軍事比武活動時,上級還經常發揮其帶隊作用。

任人武部政委不久,上級一紙命令,讓武仲良帶領濟南軍區軍事三項隊參加全軍比武競賽。

經過艱苦訓練,他率隊奪得4金2銀3銅的驕人成績。後來,他又帶隊參加斯洛伐克國際特種兵競賽,以金牌和獎牌總數第一的成績載譽而歸。

據解放軍報介紹,武仲良任人武部政委5年裡,先後4次率隊出徵,摘金奪銀137枚,多次揚威世界和全軍賽場,個人榮立一等功1次,帶出了吉吉克地、張茂春、吳志輝等享譽全軍的特戰尖兵。

帶領比武揚威國際國內賽場,以作戰部隊的標準抓人武部建設同樣呱呱叫。

武仲良和人武部黨委一班人緊盯打贏標準建章立制,抓基礎訓練,抓重難點問題攻關,帶隊研發民兵應急分隊信息化管理系統,對人員裝備實施精確動員,不到2個小時就能將2噸14種食品運送到演兵場;多方協調資金充實縣鄉人武部戰備器材,按建制團標準抓戰備物資儲備……

也是在這5年間,武仲良帶領人武部官兵在各級各類比武考核中,先後取得35塊金牌、16塊銀牌,3次被河南省軍區表彰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探索總結的黨建經驗被省軍區推廣。

一次,一位軍區領導到人武部檢查工作,首先對人武部進行了一場不打招呼的拉動。拉動畢,人武部黨委一班人正準備匯報工作,這位軍區領導說:「不用匯報了,拉動結果說明,你們黨委班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戰場上!」

2013年底,原濟南軍區某特戰旅成立,因軍事素質過硬,帶部隊有一套,武仲良被任命為該旅首任政委,再次回到一線作戰部隊領導崗位,並且是特戰旅,崗位的調整給武仲良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

以情帶兵精武強能,撒貝寧央視一套《開講啦》欄目披露「鐵人政委」新職務

一手老繭、一身肌肉、一串傷疤,這是武仲良給人的第一印象;空中第一跳、水下第一潛、陸上第一槍,這是武仲良留給官兵的印象。

高空跳傘,他第一個躍出艙門;單雙槓一至八練習,他上下翻飛自如,令許多老班長嘖嘖感嘆……

在地處深山的某訓練基地,當旅政委後,40歲開外的武仲良深知,特戰旅比一般部隊的特種作戰技能要求更高,組織把自己從人武部提升到特戰旅崗位上,就是希望他能帶出一支精通特種作戰技能的過硬隊伍。

部隊的需求就是旅黨委一班人的最大追求。從當旅政委那天起,作為黨委書記的武仲良迅速統一黨委一班人的思想,立起向科學訓練要戰鬥力的抓建思路,一步步推進實戰化訓練路子:

——特戰旅實戰化訓練量大強度高,武仲良跟訓一段時間後,發現有的單位訓練傷病率偏高。他隨後在旅黨委會上提議,常委分片包幹抓科學施訓,並從八一軍體大隊、解放軍特種作戰學院等單位邀請專家,到旅裡傳授推廣科學訓練理念和方法。幾個月後,官兵們的訓練成績提高不少,訓練傷病率也顯著下降。

任旅政委期間,武仲良與戰士一起進行潛水訓練

——上公開接受批評建議,戰士反映的問題不過夜;推行幹部逢提必考,先後有7名幹部因考核不過關被推遲或暫緩晉職晉級;帶領旅黨委常委成立訓練「第一班」,堅持上第一車、打第一槍,率隊參加原濟南軍區比武,21個競賽課目拿到17塊金牌……

——在旅政委崗位工作不到兩年,武仲良給全旅上下帶來的是一連串變化。2015年,在一次極具危險性的跳傘訓練當中,武仲良準備「第一跳」卻遭到教官阻攔,認為政委不用跳,武仲良一句「我政委的命是命,我們新兵的命就不是命嗎?」衝破了阻礙,第一個跳出飛機,踐行其堅持多年以身作則的帶兵之道。多年帶兵經歷,武仲良在軍政崗位雙向摔打錘鍊,豐富的帶兵實踐告訴他,政治工作紮實有效需要政工幹部既能「文」,又能「武」,自身軍事素質過硬,才更有說服力。

2018年,一身肌肉的「鐵人政委」武仲良有了新職務,而披露這一變動的是撒貝寧主持的央視一套《開講啦》欄目。

2018年8月18日晚十點半央視一套《開講啦》欄目,請到了陸軍第80集團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武仲良做客。

這次公開露面顯示,特戰旅政委武仲良已經調任陸軍第80集團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節目開場,小撒邀請現場觀眾挑戰武仲良的格鬥術,他動作乾淨利落,出手不凡,而一手的血泡不禁讓小撒疑惑,從事政治工作更多的是拿筆,而不是拿槍了啊?武仲良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要把政治工作做到訓練場,政委也是指揮員,更是戰鬥員!」

節目中,武仲良分享了自己三個月新兵訓練的故事,艱苦的體能和技能訓練場景歷歷在目,讓他不禁感嘆道,「沒有偵察連這個基礎訓練的紮實性,沒有一個很優秀的班長,根本沒有我的今天。」

點讚武仲良政委,精武強能一身矢志練兵備戰,願在強軍興軍的偉大徵程上,武仲良將軍帶出更多所向披靡的特戰尖兵。

相關焦點

  • 1985年至2016年,歷任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是在第一軍的基礎上調整組建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歷史最為悠久的部隊之一,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賀帥在湘鄂西創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二軍團,此部隊先後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老山防禦作戰,是一支實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強勁的英雄部隊。1985年,我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百萬大裁軍。
  • 解放軍五大戰區空軍司令員及政委名單公布
    解放軍五大戰區及戰區軍種機關調整組建完成之後,官方媒體近日漸次披露各戰區調整組建後將領任職信息。 丁來杭於2009年出任成都軍區空軍參謀長,躋身正軍級將官之列。2012年,丁來杭升任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躋身副大軍區級將領之列。 2013年7月,丁來杭晉升空軍中將軍銜。 與丁來杭搭檔的白文奇中將此前長期在海軍部隊服役。
  • 這位人武部政委「書和本子隨身帶」
    以理論之光照亮奮鬥之路到革命聖地工作,在崗位調整之前,是我不曾敢想的。作為軍人,作為祖國衛士,能夠到軍隊誕生的革命聖地續寫新篇,能夠到共和國發源的紅色沃土奉獻耕耘,我深感榮幸。去年4月,我利用周末住進村民家中,在和10多位村民的促膝長談中,深入挖掘出很多感人故事,寫下《17棵青松的見證》一文。2018年5月3日,《解放軍報》用大半個版面配以編輯按語發表。從那以後,到這裡瞻仰的人明顯增多。我還通過多次到現場探訪、查閱數百萬字的史料,對「大柏地戰鬥細節」進行考證、形成4千多字研究成果,先後被中國軍網、《中國民兵》雜誌刊發。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1955年解放軍首批授銜到1965年取消軍銜制,共授予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1614名,其中上將57人,新縣1名;中將177名,新縣4名;少將1360名,新縣38名。新縣籍43名開國將軍上將3顆星、中將2顆星、少將1顆星,共計49顆將星。 新縣籍開國上將1名:許世友。新縣籍開國中將4名:鄭維山、吳先恩、張池明、範朝利。
  • 餘姓開國將軍,湖南人最長壽,曾任武漢軍區空軍政委!
    餘姓2010年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餘姓人口中國大陸約650餘萬,在2019年公安部最新人口統計數據中列第40位。筆者注意到,餘姓總計有十四位開國將軍,最長壽的是我們湖南人,他曾任武漢軍區空軍政委!那麼這位湖南人是誰呢?他便是餘非。
  • 1985年後解放軍空軍政委都有誰?都什麼軍銜?誰任職最長
    1985年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委員都有誰呢?他們都什麼軍銜呢?誰任職的時間又最長呢?下面小編一一為各位讀者介紹。空軍政治委員:朱 光(1985年到1992年)朱光,1922年11月出生,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1939年12月參加八路軍。
  • 民權縣人武部政委李瑛到雙塔鄉指導鄉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
    縣委第十二督導組組長、縣人武部政委李瑛及督導組全體同志出席了專題民主生活會並全程參加指導點評。   會上,該鄉黨委書記趙自紅代表領導班子和個人進行對照檢查,隨後班子成員逐一進行對照檢查。鄉領導班子及全體班子成員按照「三嚴三實」的總要求,對照焦裕祿精神,聚焦「四風」,深入查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產生「四風」問題的根源,進一步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 金口路,一條輝煌的將軍街
    1937年10月,李靜在文安縣組織抗日救國軍,任文安縣抗日救國軍指導員。1938年,李靜參加河北遊擊軍,任河北遊擊軍政治部《火星出版社》編輯等。從1944年6月起,任冀魯豫軍區第11軍分區參謀處長、軍分區參謀長。後任冀中軍區獨立8旅22團政委、旅政治部主任、晉察冀軍區第2縱隊6旅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第2縱隊6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
  • 這個人武部榮譽室迎來立功老兵
    人武部榮譽室來了一批「特殊客人」「參觀人武部榮譽室很受震撼,我們退伍不能褪色,也要繼續保持軍人光榮傳統,勤奮學習,愛崗敬業,為社會再立新功。」瞧,照片中的這群戰友,夜宿山地,是演練?其實是1996年邵陽市特大洪災搶險!
  • 「洪嶺土共」配合解放軍殲滅192師殘部
    1948年8月,派裘正到昌化當縣長,這是陳儀籌劃「浙江起義」的一部分。1949年1月,陳儀在舉事前,曾策動他的學生湯恩伯一起起義,卻被湯恩伯向蔣介石密告。2月17日,陳儀被解職,浙江起義失敗。21日,陳儀在上海的住宅裡,被蔣介石派來的浙保警處長毛森逮捕,軟禁在上海,不久被押往衢州。蔣介石逃往臺灣時,將陳儀押往臺灣,蔣介石於1950年6月下令將陳儀處死。
  • 鄆城一中舉行陶克將軍「永恆的雷鋒」報告會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學校思想政治課座談會重要講話,毛澤東主席向雷鋒題詞56周年之際,3月22日,《解放軍報》原副總編輯、《雷鋒》雜誌總編輯陶克將軍應邀到我校作題為「永恆的雷鋒」專場報告會。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12集團軍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1985年,為消除中國人民解放軍日益「臃腫」的問題,我國掀起了轟轟烈烈地百萬大裁軍。此次裁軍,我國各部、各軍兵種、各機構人員精簡百分之四十,也較大幅度地調整了各兵種的編成比例,加強了特種兵部隊的建設。1983年,溫宗仁被任命為第12集團軍政委。值得一提的是,溫宗仁將軍在2000年還出任了軍事科學院的政委。2002年,溫宗仁晉升為上將軍銜。潘瑞吉、中將軍銜潘瑞吉出生於1945年,浙江溫州人。
  • 陳姓開國將軍大全:江西人最多,其次是湖北,其中百歲將軍四人!
    4、陳雲開(1912年—1990年)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2年11軍32師編入16軍,時任16軍政委的他和軍長尹先炳率16軍入朝,回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1956年到1959年任解放軍後勤學院政治部主任。
  • 金門之戰-解放軍最慘痛的失利
    10月24日晚,終於決定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共斃傷國民黨軍9500餘人,登島部隊共3個多團9086人(內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壯烈犧牲,餘部被俘。解放軍雖然很看重金門戰役的教訓,但並沒有將其視為重要戰役。金門戰役結束後,解放軍僅用兩個月就消滅了敗退西南的國軍,東南沿海島嶼也被吸取了經驗教訓的解放軍逐步奪取。金門戰役半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了海南島。
  • 全國各省武警部隊總隊長、政委調整達到高潮
    近期,武警部隊高層將領調整達到高潮:任職已滿10年的中國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吳雙戰,達到大軍區正職服役最高年限退出現役;他也成為自1983年武警部隊組建以來任職最久的司令員。由武警部隊參謀長升任武警部隊副司令員不到半年的王建平接替吳雙戰,成為武警部隊第七任司令員。
  • 1996年有幾位將軍晉升上將,他們是什麼職務,誰最年輕?
    1955年,我國首次實行軍銜制,這代表著我國的軍隊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可由於種種原因,十年後,我國取消了軍銜制。直到20世紀80年代,邊境作戰爆發,我軍因沒有軍銜制,出現了指揮系統散亂,部隊容易暴露等問題。為此,我國決定於1988年恢復軍銜制。
  • 這位少將當兵吹了7年軍號,後成三個軍的政委,與兩位上將是搭檔
    王六生少將,可以說是真正號兵出身的將軍,人稱「號兵之王」。他參加紅軍後,就先吹了7年軍號。王六生參加紅軍,當的就是號兵,還出了一個趣聞。第三天凌晨戰鬥打響,激戰到中午,他的耳朵被大炮震聾,完全聽不見。營長張震不得不給他打手勢,令他吹號。第三次負傷是長徵中過渭河時,紅軍與追擊之敵發生戰鬥,王六生被子彈打穿右臂和肩胛骨,靠著政委楊勇送的一頭毛驢,才帶傷到達陝北。在吹號生涯中,王六生三次負傷,而他跟隨過的師長卻犧牲兩人,一是師長侯中英,一是師長洪超。
  • 空軍總部新來了一名將軍:吳謀少將履新空軍後勤部政委
    解放軍空軍總部機關近日新來了一名將軍。據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今年8月27日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八一」前夕,北京東城區委書記張家明走訪慰問駐區部隊空軍後勤部。空軍後勤部部長鄭學祥少將,空軍後勤部政委吳謀少將,副部長龔德安少將等參加活動。
  • 袁姓威武:開國將軍十一位,兩位中將,九位少將!他們都是誰?
    小編最近幾天在研究我們袁姓的開國將軍,發現袁姓可不只是袁世凱、袁紹,我們袁姓開國將軍也非常優秀,有兩位開國中將,九位開國少將。那麼他們是誰呢?有沒有您的老鄉?帶著疑問,小編一一和你道來。一、袁子欽,中將軍銜,1908年出生於福建省龍巖上杭縣人。有「儒將」的美譽,曾任解放軍第六十軍政委、志願軍第三兵團軍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