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楓葉教育集團董事長任書良
Wuhan Maple Leaf International School
武漢楓葉
國際學校>>
>>
「原汁原味」、「中西合璧」
兼而有之
食堂
誠聘
因學校食堂發展需要,現向社會誠聘廚師、廚工、勤雜工等若干名,諮詢電話027-81925703
學校地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民族大道330號 校區招辦:027-81925888 / 81925777 網址:www.mapleleaf.cn
筆者:請問咱們國際學校的
高中課程是「原汁原味」還是「中西合璧」?
任書良校長:楓葉國際學校「原汁原味」、「中西合璧」兼而有之。楓葉國際學校引進加拿大卑詩省(BC省)高中課程體系,由加拿大資格教師任教,會考與BC省本土高中相同,BC省教育部進行教學評估,保留了加拿大本土高中教學的「原汁原味」。
楓葉的辦學理念是中西教育優化結合,楓葉中方開設課程語文、政治、地理、歷史;中方的歷史、地理、音樂、戲劇、體育很多課程資源已經融入了加方課程並賦予一定學分,中加課程一體化正在不斷深入發展。
重要的是,中西教育思想的融合,中加教師隊伍同一個團隊的融合,已經形成了楓葉國際學校多元發展的先進校園文化。因此,楓葉融會中西的特性非常突出,可以說,融會中西是楓葉的生命力所在。
筆者:有些家長認為國際高中是花錢就能上的「貴族學校」,事實上目前國際高中的確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負擔得起。針對這一現象我有兩個疑問,第一:是否有錢就能上國際高中?
任書良校長:有錢可以上別的國際高中;楓葉不可以。楓葉有具體的入學標準,比如英語成績要達到本市中考成績的85%。低於標準,可以向楓葉提出申請,爭取一次入學考試機會,符合標準才能錄取。具體可以查詢楓葉網站有關信息。
筆者:國內應試教育太過於強調考試分數,可上國際高中的孩子都想擠進世界名校,那這樣看來,上國際高中是否也會造成孩子負擔過重?
任書良校長:進世界名校,需要閱讀一定量的英文原著,需要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的經歷,英文寫作也要達到一定水準,這需要系統的課程訓練和自我修煉。
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過程,是一個正常成長的過程,與學習負擔無關。2011屆楓葉畢業生710名,60%以上升入了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升入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學比例超過75%,他們在校學習期間參加模擬聯合國、哈佛學生領袖峰會、辦雜誌、舉辦個人畫展或者舉辦個人音樂會,學習生活很快樂。
筆者:那家長應該如何給孩子選擇國際高中?國際高中是否會為學生提前做留學規劃?
任書良校長:建議家長「放開視野,對比區別,實地考察,擇優入學」。楓葉16年來,已培養出13屆4000多畢業生從楓葉走向世界的20個國家的300多所大學,大連、武漢、天津、重慶、鎮江等地均有高中校區,不久上海楓葉國際學校也將開辦。歡迎家長實地考察。楓葉學生有個人規劃課程,每個高中都有課程指導室,由加拿大資深教師負責為學生提供選課和升學指導;學校有留學服務中心,負責辦理留學籤證。
筆者:現在,中國各地的國際學校越來越多,楓葉教育的核心優勢在哪裡?
任書良校長:楓葉辦學16年,如果有所成功的話,兩個字可以概括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優化」。從最初的中西教育結合優化,到持續推進的中加課程一體化,以及管理上、服務上的力求實現優化,建立了一個獨特的楓葉教育體系和高效能的學校:學生三年完成兩國課程,獲得中、加兩個文憑。不僅如此,楓葉國際學校作為一個優質的教育體系,其宗旨不在於訓練學生的英語考試技能,而在於通過系統而經典的課程服務,培養學生實現東西方文化的跨越,讓中國學生不出國門,就能學到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知識,同時保留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成為具有東西方兩種思維的跨文化人才,服務於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
楓葉的教育理念,與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所言不謀而合:「華人研讀科學,應該中英文交錯使用,才可兼容並蓄,收到真正學習之效。只懂得中文,將無法追讀最新的科研報告;而完全放棄中文卻是捨本逐末。」
楓葉的培養目標,旨在培養融入國際社會主流,並逐步成長為未來世界各行各業領軍人物,和能夠改變世界的未來精英人才。那些在高考體制下難以成功的學生,在楓葉的素質教育體系之下,可以取得成功;那些在高考體制下能夠取得成功的學生,可以在楓葉國際化平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楓葉教育的價值,即在於此。
>>
楓葉要培養具有
東西方兩種思維的人才
「放開視野,對比區別,
實地考察,擇優入學」
>>
「國際高中應該有自身的辦學理念和實踐體系」
>>
「中國本土的國際高中應該服務於民族的偉大振興」
任書良:大連楓葉國際學校創辦人,楓葉教育集團董事長。全國首屆民辦教育十大傑出人物、曾獲國務院僑辦首屆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傑出創業獎」、大連市榮譽公民、加拿大 BC 省政府授予「教育傑出貢獻獎 」、遼寧省政府「遼寧友誼獎」。
2011年,武漢楓葉國際學校收穫了一份最自豪的成績單65%升入世界前100名校;100%學生進入世界知名大學。這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楓葉領軍人物任書良的一份執著堅守。
筆者:有的家長認為國際高中就是全外教授課,重視英文,管理很鬆,一切都西方化,我相信家長的這些觀點肯定有一定的片面性,那下面就請任校長給我們詮釋一下,到底什麼是國際高中?
任書良校長:據我所知,「國際高中」目前還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但「國際高中」有其社會慣常的規定性,如課程的經典性、先進性、國際社會公認,英語作為學校的主要教學語言(之一),國際學生比例達到15%等等;同時,國際高中在管理上有本土化特徵,並非全盤西化。
我認為,能夠融入國際社會主流並保留了本民族優秀傳統的人,才能贏得不同族裔人群的尊重。中國本土開設的國際高中,應該具有民族化的特點,服務於民族的偉大振興。
筆者:近期很多有關公辦學校開辦國際班的報導,有人認為,國際高中給中學生求學增加了選擇的機會;也有人指出,公辦學校開辦這樣的班會擠佔優質教育資源。那請問公辦學校開辦國際班和國際學校的區別在哪裡?
任書良校長:公立學校有國家財政的支持,本身不承擔任何風險。所辦國際班屬於什麼性質,是國家行為,還是市場行為,是否擠佔優質教育資源而有失公平等,我不便於評斷。
但是有一點可以斷言,公立學校辦國際班,大多只是引進IB、SAT或託福雅思等考試課程而已,並無學校本身的課程體系和特色,更無國際高中的文化底蘊,沒有「核心競爭力」,沒什麼優勢,也很可能是短期行為的。
我認為,國際高中應該有自身的辦學理念和實踐體系,有自己的校本課程,有獨特的校園文化。優質的、成功的國際高中,一定有其核心的辦學理念和實踐體系構成的核心競爭力,有其獨有的辦學特色,否則不能長久。
筆者:您覺得國際高中的真正優勢是什麼?
任書良校長:無論教育理念還是課程資源,具有世界的先進性,兼有先進的民族性。即既能吸納國際先進的教育資源和思想方法,又能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形成融會中西的學校課程體系,形成中華主流的多元校園文化。
我認為,國際學校真正的優勢,不僅在於培養學生的雙語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出具有東西方兩種思維能力的人,他們能夠順利融入國際社會主流。楓葉畢業生具有這種能力。
●武漢楓葉學校本屆畢業生65%升入世界前100名校;100%學生進入世界知名大學。
●楓葉教育宗旨不在於訓練學生的英語考試技能,而在於培養學生實現東西方文化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