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蟲和飛蛾各有什麼樣的小宇宙?讀完這本昆蟲圖鑑就明白

2020-12-18 自然之友FON

昆蟲有著驚人的複雜性,但體型太小,讓我們肉眼很難觀察到它的真正結構與形態。通常藉助光學顯微鏡和照相機鏡頭的力量,才能揭開昆蟲的隱秘世界。

偶然一次,攝影藝術家列文·比斯(Levon Biss)和自己的孩子透過顯微鏡觀察一隻普通的步甲蟲時,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畫面,於是,有了全新的創作靈感。今天,我們推薦的《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就是由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列文·比斯合作推出的。列文·比斯通過開創性的超微距昆蟲攝影技術,甄選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150年珍藏的500萬件昆蟲標本,以巨大的畫幅和驚人的解析度展現了昆蟲令人嘆為觀止的細節之美。一起跟隨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昆蟲館館長詹姆斯·霍根的文字,感受一下這本圖鑑的魅力吧~

《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

昆蟲是地球生物圈的重要一環。它們幾乎無處不在——你總能在暖暖的日子裡見到勤勞的蜜蜂,也一定見過不知疲倦在覓食的螞蟻……然而它們過著的生活卻總被我們忽視。比如,昆蟲作為食物鏈的一部分,參與了營養物質大循環,是很多其他體型較大動物的食物來源。假如沒有昆蟲,將會導致很多類型的生態系統坍塌,人類社會也將無法存續。

顯微鏡下像銀河一樣的步甲蟲背部

昆蟲生活在一個比我們小得多的微觀世界中。在它們那個迷你小天地裡,隱藏著我們有限的視野中無法分辨的生命律動。這些微小的生命活動現象如今幾乎已是自然常識,然而在光學影像鏡頭和顯微鏡尚未誕生的過去,這一切都是未知。1665 年,羅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在他的《顯微圖志》中首次將日常細碎的物品以前所未有的放大倍率細緻地展現給世人,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其中,最引人注目和具有代表性的圖片是一些昆蟲及其錯綜複雜的內部解剖插圖。

《顯微圖志》暢銷以後,科學繪圖就成為生物學描述和記錄自然的必備技能和表述工具,而如今先進的數碼照片技術又為我們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新可能。在這本《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中,列文·比斯使用獨創的攝影技法,以巨大的畫幅和驚人的解析度為昆蟲拍攝了精美的肖像。

巴黎孔雀蝶

用超顯微攝影技術給昆蟲拍攝照片當然不是什麼新鮮事——掃描電子顯微鏡拍出的照片,細節豐度能輕鬆超越目前所有的相機,然而電鏡照片看上去都很刻板呆滯,黑白灰的畫面,也毫無美學上的考量。

本書中的昆蟲種類是從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館藏的至少500萬枚標本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像這樣的每一枚標本藏品,都是一座物種多樣性信息的巨大資料庫,這在高速變化的當今社會甚為珍貴。通常這些館藏標本是被珍藏起來的,其大多數標本既不起眼又脆弱不堪,因此也不適合向公眾展出。但在這裡的半畝方塘中,我們將向大家打開一扇窗,窺覷一下這繁華和奇妙的物種世界。入選本書的標本來自全球各地,有的採自英格蘭的一處後庭花園,也有的採自位於南極洲附近的一座偏遠小島;有些標本已歷經150 多年的滄桑,也有些是新近的收藏——這裡需要特別提到的是一枚由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本人在小獵犬號航行期間採集的標本。這些標本很好地展現了昆蟲類群豐富的多樣性:各具別致風格的外形,紛繁複雜的體色,還有他們體表的細節特徵。在我們眼裡,昆蟲的體表無非就是質感光滑一些,往往平淡無奇,但通過列文的攝影技藝,您在本書中將會看到遠不止這些。在高倍顯微放大後,昆蟲的體表好像經過了精加工改造:聳立的山脊、凹陷的深坑、密密麻麻的刻點頓時映入眼帘,時常還會覆蓋著些像絨毛和鱗片般的其他微小結構。

達爾文1836年乘小獵犬號航行時採集的蝽

這些微小的結構應該對應多種不同的用途。昆蟲體表的特化結構賦予其特殊的物理性狀,可具備防水性,減少摩擦,或是反射光線。精細特化的體毛結構可以使昆蟲攜帶花粉顆粒,或在光滑如鏡的表面攀爬,或是感知氣流的細微變化。像蝴蝶、蛾子、甲蟲以及其他昆蟲可能會被細小的鱗片覆蓋,在我們眼中不過是小小一粒塵埃的這些鱗片,但卻賦予了昆蟲偽裝、隔熱等功能,還有一些類型的鱗片能反射、散射光線,創造出自然界中最鮮明和生動的色彩。

可是,很多情況下,對於這樣微小結構的具體功能,我們是不甚清楚的。如本書中所涉及的步甲種類中,多數的全身都具有極細密的網紋狀微觀結構,外觀呈現出磨砂或綢緞質感。這種紋理變化似乎與這些步甲種類的分布地有某種關聯:來自溼潤地帶的種類多具有橫紋,而棲息在荒漠鹽鹼地環境中的種類則有略微隆凸的紋路。目前認為這種紋絡能減少摩擦或是具有疏水的功能,又或者有助於減少昆蟲體表的泥垢附著。就算我們無法將這些古怪玲瓏的微觀構造探究得一清二楚,但大致可以猜測這應是一種對自然的適應,屬於自然選擇和生物演化的結果。這本書告訴我們,對這些結構的研究,其實不僅僅是在鑽研學術,還能實踐應用於新型高效材料的仿生研發。儘管本書中有一大堆講解剖學和生理功能方面知識的理論,但並不代表這只是一本科學照片的圖冊。列文的攝影技術帶來的照片有令人驚嘆的深度和美感。他巧妙地運用光影製造出別樣的情調和氛圍:背景光細化了特徵性的結構,強光穿過標本半透明的外骨骼,暈出一片暖暖的琥珀色調。列文將一件件沉寂的藏品重新注入了活力,看起來真令人賞心悅目。

1859年維多利亞時代採集的三色吉丁蟲

這些照片的誕生是對大自然與攝影藝術的致敬,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如何讓科學與藝術結合起來,譜寫新的篇章!

圖文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授權使用。

「自然說」讀書會

「自然說」讀書會是自然之友全新推出的知識品牌,自2018年12月發起以來,為讀者嚴選自然與環保領域好書,為愛書人建立社群,發起閱讀推廣活動,產出創意音視頻課程,為綠色公民參與自然之友打開全新的入口。

相關焦點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動物之森昆蟲價格一覽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類圖鑑,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在遊戲裡面手機有個昆蟲類的圖鑑,平時我們在島上都會捕蟲到各種各樣的昆蟲,
  • 《MOVE圖鑑:昆蟲》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全書
    我們因為不了解,所以有很多錯誤的既定印象和恐懼,當然更沒辦法教育孩子認知和保護它們。不如看看這本《MOVE圖鑑:昆蟲》,日本講談社的當家科普圖鑑。11大類1200多種昆蟲,完全稱得上是「捧在手裡的昆蟲博物館」。不僅有昆蟲、蜘蛛和蜈蚣等大家族的生動知識,更更更與眾不同的是——這是一本有溫度的昆蟲百科。為什麼這麼說呢?
  • 集合啦動物之森全昆蟲圖鑑大全 動物森友會昆蟲出現時間場所和條件
    集合啦動物之森全昆蟲圖鑑大全 動物森友會昆蟲出現時間場所和條件 集合啦動物之森中,昆蟲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出現的時間以及地點都不一樣,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集合啦動物之森全昆蟲圖鑑大全
  • 《MOVE 圖鑑 昆蟲》:進入蟲蟲的世界,這本書就夠了
    前有1998年迪士尼的那部斬獲了無數大獎的經典動畫電影《蟲蟲危機》,後有法國紀錄片《昆蟲總動員》。昆蟲,這種雖然小,卻在數量上異常龐大的物種,總能源源不斷地引起人們的興趣。由日本「漫畫三雄」之一的日本講談社出版的《MOVE圖鑑 昆蟲》,無疑是為孩子打開昆蟲大門的好敲門磚。
  • 可以帶走的自然博物館,昆蟲愛好者的最愛
    晚上回到家,有一隻飛蛾在燈下面撲來撲去,兒子又去拿網子,說蝴蝶飛到家裡來了。蝴蝶和飛蛾不一樣,可是他們看上去很像,有的飛蛾也是五彩斑斕的,可是我該如何跟孩子解釋有什麼不一樣呢?而飛蛾雖然也是鱗翅目大家族的成員,但是他們的種類要多得多,它們的生活習性和蝴蝶剛好相反,蛾類家族的成員大多數為夜行性,視覺器官不發達,都有飛向光源的習性,所以白天在花叢裡可以見到蝴蝶,而晚上在燈光前看到的是飛蛾。有了這個解釋,兒子就明白了兩者的不一樣。
  • 昆蟲的秘密你了解多少呢?《MOVE圖鑑昆蟲》給你完美的答案
    汪曾祺的《昆蟲備忘錄》被選入部編本小學語文課本三下,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課文,學完之後總感覺意猶未盡。我當時給孩子們推薦法布爾的《昆蟲記》作為拓展閱讀,法布爾是孩子們喜歡的昆蟲學家,他的文章孩子們也喜歡讀,我們都感覺挺好的。直到遇見講談社的這本《MOVE圖鑑昆蟲》,簡直閃瞎了我們的雙眼,也太太太棒了!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種昆蟲,花螳螂被認為是最美麗的昆蟲
    如果你想在地球上遇到另外一種生命體系,那麼動物王國的昆蟲類別就是你觀察的最好選擇。科幻文學和電影中的許多外星人都有類似昆蟲的外表,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已超過90萬種,科學家估計還有數百萬種未發現。昆蟲約佔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的80%。在某個非常真實的意義上,這個星球屬於他們。
  • 還原昆蟲真實顏色 2億年前飛蛾長著金色翅膀
    然而,南京古生物專家聯手德國和英國同行,通過對昆蟲化石中結構色的研究,揭示了2億年前昆蟲的「真實顏色」。該研究成果於12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子刊《科學進展》。蝴蝶扇動著五彩斑斕的翅膀,甲蟲在陽光下發著金屬的光澤……無論是在百科全書或是在博物館裡,我們常看到色彩豐富的配圖,展示出遠古時代昆蟲的風貌。
  • 科學發現:7種除蜜蜂和蝴蝶外的昆蟲傳粉者
    科學發現:除蜜蜂和蝴蝶外的其他7種昆蟲傳粉者相信說到傳粉昆蟲大家可能和小編想的一樣,最常見的植物傳粉者,即從植物到植物傳遞花粉的昆蟲,是蜜蜂和蝴蝶。植物花粉向植物的雌性物種的轉移使受精和新植物的生長成為可能。傳粉媒介對於野外植物的持續生長至關重要。
  • 《昆蟲森林》:結合昆蟲知識和視覺遊戲的創意繪本
    元/冊  ISBN:978-7-221-13977-1(摔跤比賽)  978-7-221-13976-4(遊泳比賽)  978-7-221-13975-7(昆蟲寶寶)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內容介紹】  結合昆蟲知識和視覺遊戲的創意繪本《昆蟲森林》系列分《摔跤比賽》《遊泳比賽
  • 這飛蛾有巴掌大?仔細一看,原來是用布製作的手工
    這是來自美國藝術家Yumi Okita的手工作品, 才華橫溢的她,用布料做了很多昆蟲,即便是不喜歡小蟲的人,看了她的作品也是讚不絕口。3×11釐米手工作品蟬,甲蟲,螞蚱,飛蛾,只要是能製作出來,她都會嘗試一下,看看之後的效果,不管是外形和大小,都力求逼真。
  • 書評|《MOVE圖鑑昆蟲》:友好的昆蟲檔案書,滿足你的好奇心!
    這問題難不倒我,農村出來的我小時候還常常撿到蟬蛻呢。然後又在灌木叢裡看到蜘蛛網。「蜘蛛網好漂亮呀!蜘蛛是昆蟲嗎?」額……蜘蛛是昆蟲嗎?好像不是吧!「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昆蟲有哪些呢……」十萬個為什麼開啟。這架勢我可擋不住。
  • 書評 |《MOVE圖鑑昆蟲》:友好的昆蟲檔案書,滿足你的好奇心
    「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昆蟲有哪些呢……」十萬個為什麼開啟。 這架勢我可擋不住。不過沒關係,我解決不了的問題,繪本都可以解決——這次拿出的是日本講談社當家科普圖鑑《MOVE圖鑑昆蟲》。 《MOVE圖鑑昆蟲》介紹了1000多種生活在日本的昆蟲、以及蜘蛛等和昆蟲血緣相近的動物。
  • 這本書不僅帶著孩子探索昆蟲世界,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對於這本書真的是大愛!今天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這本有趣的《move圖鑑昆蟲》吧!01這些可愛又可怕的昆蟲,你了解多少?它們形態各異,生活習性也各不相同。天牛的幼蟲大都棲息在樹木或者乾枯的木頭上,成蟲中有堅硬的前翅和發達的上顎。不過,有些天牛的花紋也是非常美麗的,比如費氏麗天牛河和柳麗天牛,都是非常好看的。對了,世界上最發的天牛是棲息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泰坦大天牛,體長可達200mm。幼蟲時體長更為龐大,可達250mm。
  • 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丨一冊寶書在手,不愁認不清楚昆蟲的真面目
    前幾天表妹找我推薦一本昆蟲圖鑑方面的書,看看小又有沒有什麼已經不看的這類書,我找了找還真沒有,就說乾脆給我這小外甥另買一本吧,沒想到找到了這本原版日本講談社的科普童書中文版在國內剛上市:《MOVE圖鑑 昆蟲》。
  • 什麼使蝴蝶與飛蛾不同?揭開不為人知的神秘面紗
    你有沒有想過蛾和蝴蝶之間的區別?在許多方面看起來如此相似,但我們被教導它們是完全分開的。雖然它們一目了然看起來非常相似,但實際上它們通常非常不同,並且當您知道要尋找什麼時,它們通常很容易彼此區分。下面的圖表給出了一種最快捷,最簡單的方法,可以確定哪些是哪種蝴蝶,哪些是飛蛾。
  • 歡迎來到昆蟲的世界——《MOVE圖鑑 昆蟲》
    去年曾經親子共讀了《不可思議的昆蟲學》,一直有些遺憾,這本適合學齡兒童了解昆蟲的書沒有更多的彩圖,講到一些昆蟲只能去百度圖片,而《 MOVE圖鑑 昆蟲》正是一本適合所有年齡兒童的昆蟲百科全書。於是也不得不對這種噁心的生物肅然起敬起來,生命力太頑強了……3《MOVE圖鑑 昆蟲》大約有二百多頁,與孩子一起閱讀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作為日常科普。想到哪些昆蟲了,碰到哪些昆蟲了,或者孩子突然對哪個門類感興趣都可以拿出來按圖索驥。
  • 競人書店|未泯昆蟲展展品簡介
    這框標本中展示的是非洲翅長最長的蝴蝶——非洲長翅毒鳳蝶和世界上翅膀面積最大的飛蛾——烏桕大蠶蛾NO.10閃蝶亞屬鞘翅目的甲蟲是昆蟲中的大家族,它們的成長需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對於一些大型甲蟲而言,這個過程相當長,有的甚至要3-4年。這裡展示的是毛象大兜蟲。
  • DK自然圖鑑:全世界550多種昆蟲、蜘蛛和陸生節肢動物的彩色圖鑑
    牛娃的背後一定有個很牛的家長。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成長的上限。注意:分享資源連結有效期1天,給我加個星標就不會錯過每日分享哦!本書收錄了550多種昆蟲、蜂蛛和陸生節肢動物,配有600餘幅彩色圖片,在作者的精心編纂下,使讀者能輕鬆地掌握識別各類昆蟲、蜘蛛和其他陸生節肢動物的知識和技巧。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昆蟲價格圖鑑匯總表
    動物森友會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昆蟲價格圖鑑匯總表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昆蟲圖鑑大全 昆蟲價格圖鑑匯總表 來源:網絡 作者:阿姆斯特朗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