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帶走的自然博物館,昆蟲愛好者的最愛

2020-12-18 是秀逗呀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因為冬天疫情宅在家,小朋友們都憋壞了,現在天氣轉暖,小朋友們也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和朋友相約帶孩子去了離家比較近的油菜花園,裡面有成百畝的油菜花,路邊有賣透明盒子和網子的,可以讓孩子拿著網子撲蝴蝶,兒子也用他的網子撲來撲去,開心極了。

他現在正是好奇的時候,撲到蝴蝶總是要問我叫什麼名字,他們吃什麼。從小就害怕各種昆種的我對這些小東西從來沒有特別研究過,只知道叫蝴蝶,其他一無所知。

晚上回到家,有一隻飛蛾在燈下面撲來撲去,兒子又去拿網子,說蝴蝶飛到家裡來了。蝴蝶和飛蛾不一樣,可是他們看上去很像,有的飛蛾也是五彩斑斕的,可是我該如何跟孩子解釋有什麼不一樣呢?

剛好手中有《MOVE圖鑑 昆蟲》這本書,直接看書就可以讓孩子清楚的知道兩者的區別,看了書才知道,原來世界上的昆蟲種類實在太多了,光日本的蝴蝶就有幾百種。

蝴蝶家族長有色彩斑斕的翅膀,它們的上顎退化,所有蝴蝶的口器均為長長的吸管狀。蝴蝶的幼蟲是「大青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毛毛蟲,經過羽化變成蝴蝶。

而飛蛾雖然也是鱗翅目大家族的成員,但是他們的種類要多得多,它們的生活習性和蝴蝶剛好相反,蛾類家族的成員大多數為夜行性,視覺器官不發達,都有飛向光源的習性,所以白天在花叢裡可以見到蝴蝶,而晚上在燈光前看到的是飛蛾。

有了這個解釋,兒子就明白了兩者的不一樣。近百種的蝴蝶和蛾類的高清圖片,讓孩子觀察個夠。這本書就這些內容嗎?當然不是。

如果家裡有昆蟲愛好者,或者孩子到了喜歡觀察昆蟲的階段,就可以給孩子入手這本書,這絕對是一本可以隨身攜帶的昆蟲百科全書,在這個疫情期間,把昆蟲博物館捧在手裡看個夠。

專業,清晰,詳細,豐富,給孩子真實的視覺體驗

拿到書我還蠻手抖的,因為太真實了。對於從小比較抗拒昆蟲的我來說,清晰到連昆蟲腿上的小絨毛都看得清楚的高清圖片,很難不害怕。

打開書就可以看到昆蟲的體型大排名,顛覆以前認為昆蟲小小的認知,原來昆蟲也有很大的,也有世界之最。

可以看看天牛,這也是小時候我最害怕的昆蟲之一了,我只看到過黑色,上面有白點的,像書中這麼多品種,還是第一次見。

世界上發現已知的天牛已經有2萬多種了,最大的是泰坦大天牛,體長可達200mm,它足足有成人的手掌那麼大。它幼蟲的身體甚至更大,要達到250mm。

除了黑色的天牛,還有各種五彩斑斕的、各種花紋的天牛。這個長臂彩虹天牛,名字和他的樣子非常的貼近,它們的手臂很長,而且背部的花紋非常鮮豔,就像彩虹條一樣。

他身上寄生著一種共生的動物你發現了嗎?那就是偽蠍,長得很像蠍子,它們寄生在長臂彩虹天牛身上,吸食蟎蟲,兩者簡直是共生關係,互惠互利。放大後的偽蠍是不是和蠍子很像,也是昆蟲的一種。

這隻異色寶石天牛,看上去是不是很漂亮,就像一隻綠色的寶石一樣,晶瑩剔透。

還有這隻日本細天牛,他是日本最小的天牛之一,他的身體特別小,大概只有3-5mm,放大後的樣子看起來就清楚多了。

從小害怕昆蟲的我,在跟孩子講的過程了也慢慢的喜歡上了這些有趣的小動物們。感嘆自然界的神奇。

書中有很多我們常見的昆蟲,也有一些被我們忽略的昆蟲。

說說這本書,學會使用方法

書的內頁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這本書的使用方法。書中給每個昆蟲都設置了生態頁和標本頁,生態頁上有昆蟲照片展示,還有它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捕食、育兒、築巢等。旁邊的專欄將昆蟲的檔案介紹的非常清楚。

標本頁則是昆蟲的身體結構和特徵。將昆蟲身體的各部位進行了詳細介紹,讓小讀者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昆蟲的身體構造和作用。

因為有些昆蟲的尺寸非常非常小,為了讓讀者看起來更清楚,會用放大鏡放大一些昆蟲,暖心的作者還會在旁邊標註好昆蟲的實際尺寸。

有了這些設置和方法,我們就可以清晰的了解昆蟲的全貌,系統的了解昆蟲。

書的目錄頁清晰的分類一目了然,也讓孩子潛移默化的明白分類的好處,在生活中運用分類。分類也是邏輯思維的一種。讓孩子在觀察中了解是如何分類的。

還有藏在書頁正面的科普小知識。

背景強大,製作團隊精良

這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主編的,1909年創立,現為日本最大出版社,出版範圍廣泛,普通書籍內容主要涉及藝術、家庭、青少、漫畫、小說、紀實、文學、百科、科技、參考書等,另有50餘種雜誌以及與其他機構合作進行的教育項目、電影製片等。

這本書的製作團隊非常的專業精良:

原版圖鑑審訂:養老孟司,解剖學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著名的非虛構類圖書暢銷書作家,著有70多部科普隨筆、社會評論。

中文版審訂:張巍巍,昆蟲學者、科普作家、生態攝影師。

在這本書的最後一共還有700名讀者作為審查員,所以不用擔心這本書很枯燥無味,這絕對是經過大眾評審的檢驗,一本通俗易懂有趣的百科全書。

再上幾張書中的高能圖片,真的是愛了愛了。看過這本書,你會發現大自然的神奇,感嘆生命之神秘,感嘆造物主之偉大,讓孩子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這隻蚊子在吸食人血

雖然春天會遲到,但是不會缺席。帶著這本可以行走的「昆蟲博物館」——《MOVE圖鑑 昆蟲》和孩子一起去林間花間尋找昆蟲吧,和孩子一起感嘆生命之神奇,大自然之神奇。

相關焦點

  • 上海昆蟲博物館
    該基地以原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標本館為依託,設有固定昆蟲學科普教育展示場所,有所級領導主管,有昆蟲專業工作人員從事「昆蟲學科普基地」的日常工作。  中國科學院上海博物館的前身為法國神父韓伯祿(P.M.Heude)創辦的原震旦博物館(Museum Heude)昆虫部。解放後被中國科學院接管,近50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收藏館。
  • 最愛博物館,全天然的昆蟲博物館,以假亂真的藝術花園
    這家全天然的昆蟲博物館是藝術家Raku Inoue創作的。這些昆蟲全部是用枝條、花瓣、種子和葉子製成的。每個昆蟲看起來都是栩栩如生的,效果非常的逼真,真是做到了以假亂真。這個博物館的藝術靈感來自日本的傳統插花藝術。
  • 植物與昆蟲的奇趣世界 武漢自然博物館植物昆蟲展今日開展
    (文/付冰、攝影/錢漢明) 在武漢園博園開園、長江文明館開館五周年之際,9月25日,「植物與昆蟲的奇趣世界——武漢自然博物館植物昆蟲展」正式開展。展覽為長江文明館(武漢自然博物館)2020年度的首場線下大展。
  • 都市「尋蟲者」 和昆蟲對話 與自然相融
    8月5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一群小朋友在自然教育老師的帶領下夜觀昆蟲。  「這些年,成都發現昆蟲的種類越來越多,是因為喜歡昆蟲的人越來越多,也表明公眾對於自然生態的關注持續增加。」媽媽,這個昆蟲也太奇怪了吧。」2歲10個月的垚垚是這支隊伍裡最小的成員。「她對所有會動的生物都很好奇。」垚垚的母親吳女士說。  「金蟬為什麼會脫殼?」「是因為它要長大!」7歲的歐陽杉,開學就要上小學二年級了,因為就住在附近,所以對金沙遺址再熟悉不過了。不過,這次與平常來這裡遊玩不同,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晚上尋找觀察生活在這裡的昆蟲和動物,還是讓歐陽杉很興奮。
  • 海南有間昆蟲博物館「蟲窩窩」探奇
    在位於文昌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有一間名叫「蟲窩窩」的昆蟲博物館,裡面呈現了近400種昆蟲的標本,主要集中在鱗翅目、鞘翅目、螳螂目。 走進館內,滿目綠意盎然,一曲交疊著蟲鳴的昆蟲交響樂瞬間讓參觀者有了置身叢林之感。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螳螂的標本,熱帶地區的螳螂分類最豐富。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2016-12-14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參與「走進昆蟲博物館」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在都江堰 昆蟲標本達20000件
    昨日,本報將與市文化局聯合推出「成都博物館新奇之旅」活動,引起博物館愛好者廣泛關注。大家爭相向本報推薦自己感興趣的博物館,希望能成為幸運讀者加入到此次體驗之旅當中。在大家的推薦中,都江堰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和成都烏木藝術博物館成為昨日「好奇率」最高的兩大博物館。今日,不妨讓我們提前進入這兩個新奇博物館中,看一看它們有啥稀奇。  昆蟲博物館裡的神奇世界  小昆蟲,大世界。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在都江堰 昆蟲標本達20000件(圖)
    昆蟲博物館昨日,本報將與市文化局聯合推出「成都博物館新奇之旅」活動,引起博物館愛好者廣泛關注。大家爭相向本報推薦自己感興趣的博物館,希望能成為幸運讀者加入到此次體驗之旅當中。在大家的推薦中,都江堰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和成都烏木藝術博物館成為昨日「好奇率」最高的兩大博物館。今日,不妨讓我們提前進入這兩個新奇博物館中,看一看它們有啥稀奇。昆蟲博物館裡的神奇世界小昆蟲,大世界。位於都江堰青城山遊客接待中心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絕對是一個神奇世界。
  • 柏林自然博物館將為館藏昆蟲拍攝高清3D照
    新華社柏林12月18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18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館將使用一款3D掃描儀拍攝館內特別有價值的昆蟲藏品,未來世界各地的人們可通過網絡查看這些昆蟲的高清三維圖像。  公報說,這款全自動掃描儀是全球首臺用於拍攝博物館館藏昆蟲的3D掃描儀,由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開發,能為昆蟲拍攝高解析度的三維圖像。開發人員米夏埃爾·希特霍夫說:「這款掃描儀無論對幾毫米大的蒼蠅還是幾釐米大的甲蟲都適用。」對昆蟲進行3D掃描需要拍攝約2.5萬張照片。配備1200萬像素傳感器的掃描儀會從近400個角度進行拍攝,過程持續數小時。
  • 看蟋蟀的"洞房" 上海昆蟲博物館今正式對外開放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從今天開始,上海昆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全年無休接受昆蟲愛好者的參觀。    上海昆蟲博物館坐落在中科院上海楓林科學園區,博物館總面積2000平方米,各類展教設備將近2萬件,收藏昆蟲標本100餘萬號,其中還包括一大批瀕臨絕種的珍稀昆蟲標本。
  • 昆蟲化石展9月上旬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
    「恐龍時代的小精靈——昆蟲化石展」9月上旬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約400件產自燕遼生物群和熱河生物群的珍貴昆蟲化石和現生昆蟲標本等配合詳盡圖板同時展出。    化石是記錄地球生命演化歷史的最直接物證。
  • 上海昆蟲博物館,曾有亞洲大英博物館之稱,收藏百萬珍稀昆蟲標本
    上海昆蟲博物館,現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號,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及國際和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是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館。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美稱。1953年歸屬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館位於徐匯區楓林路300號,到了一看,是個研究所大門,怎麼看都不像是博物館,正在猶豫不決中看到旁邊有個小牌子-上海昆蟲博物館。那就進吧,抬腿邁步剛要走,門衛老大爺叫住了我,要參觀昆蟲館來我這裡買票。
  • 武漢自然博物館植物昆蟲展開了,800多件標本講述奇趣世界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付冰)9月25日,武漢園博園開園、長江文明館開館五周年之際,「植物與昆蟲的奇趣世界——武漢自然博物館植物昆蟲展」開展。此次展覽結合了武漢園博園與武漢自然博物館各自優勢和特色,生動、有趣且具有科普性。展覽共展出800多件植物、昆蟲標本,其中植物標本140多件,大部分從武漢園博園中採集,昆蟲標本660多件。展覽圍繞植物與昆蟲的特徵及其「愛恨情仇」展開,從植物趣話、昆蟲物語、命運交響三個部分講述植物與昆蟲的生活,旨在激發人們尤其是孩子們對於自然科學的熱情,探索奇趣世界,感受科普魅力,提升生態文明素養。
  • 走近成都「尋蟲者」:和昆蟲對話 與自然相融(圖)
    對此,何力說:「希望自己死後,能給這個社會留下一點什麼,哪怕是這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昆蟲。」對於一名「蟲痴」而言,這也算是一種永垂不朽。  觀蟲人 趙力 昆蟲博物館館長  觀蟲熱,見證著城市人對生態的關心  「這些年,成都發現昆蟲的種類越來越多,實際上就是因為喜歡昆蟲的人越來越多。」
  • 長壽山昆蟲博物館,解密昆蟲世界,探索大自然的魅力
    來長壽山昆蟲博物館,解密昆蟲世界,探索大自然的魅力。從視覺、觸覺、聽覺,全方位調動你的感受,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昆蟲學體驗。是不是很想來長壽山昆蟲博物館一探究竟呢?長壽山昆蟲博物館外形獨特,館內有多個展廳,系統地展示一個昆蟲奇趣世界。這裡是一個融科學研究、標本收藏、人才培養和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基地。
  • DK自然圖鑑:全世界550多種昆蟲、蜘蛛和陸生節肢動物的彩色圖鑑
    本書收錄了550多種昆蟲、蜂蛛和陸生節肢動物,配有600餘幅彩色圖片,在作者的精心編纂下,使讀者能輕鬆地掌握識別各類昆蟲、蜘蛛和其他陸生節肢動物的知識和技巧。  本書對收錄的每一種昆蟲的有準確的論述和說明,使其特徵和特性躍然紙上。  本書向昆蟲愛好者介紹了書中收錄的每種昆蟲、蜘蛛和陸生節肢動物的重要特徵、生態環境、自然分布情況等知識。書後附有簡明扼要的名詞解釋。
  • 《DK博物大百科》獻給自然愛好者的 科普、自然、生命之書
    」獻給自然愛好者的科普、自然、生命之書《DK博物大百科》👇👇👇👆  點擊上圖購買 愛自然的朋友都知道DK的書籍,因為DK是全球知名的科普出版商,它出的書經常被作為參考資料和珍藏圖書,是產品質量的保證,可謂是 閉著眼睛都可以入!
  • 陝西楊凌,素有「農業聖地」之美譽,建有世界最大的昆蟲博物館
    整個園區非常大,建設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包括有逸夫科技館動物博物館和昆蟲博物館,土壤博物館、植物博物館、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5個專業博物館,還有蝴蝶園、
  • 探秘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2015-05-21 08:53:12    華夏經緯網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位於都江堰市的華希昆蟲博物館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昆蟲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自6月1日正式開館以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截至昨日上午,已累計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