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偶像和榜樣。以前有人質疑少年班的價值,我覺得至少有一點是不能否定的,就是我們鼓舞了一代人,成為『樹雄心立壯志,勇攀科學技術高峰』的典型。
——中國科大生命學院教授周逸峰
第一屆中科大「少年班」部分學生的合影▲
雖然飽受爭議,但從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辦第一個少年班算起,中國的少年班教育已經走過了42個年頭。作為針對早慧少年的一種特殊教育模式,中國曾有多所高校開設少年班,只是,大多由於種種原因停止招生。當前,在中國開設少年班的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三所高校。我們先來看看這三個學校的少年班是什麼來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是中國少年班的搖籃。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倡導,在鄧小平、方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和推動下,於1978年創立的少年班,如今已經演變成由三類班級構成的少年班學院。
01
招生方式
少年班、少年班「創新試點班」招生流程▲
傳統模式少年班學生
他們是年齡16周歲以下的非應屆高中畢業生,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再通過集中複試,進行包括心理素質、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等在內的全面素質測試,最後錄取入學 。
2020年級招生對象
2004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高二(含)以下學生。
招生簡章
(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2020年招生簡章)
少年班「創新試點班」
在年齡17周歲以下的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先參加全國高考,再參加綜合自主招生考試,按成績擇優錄取。
2020年級招生對象
2003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高二(含)以下學生。
招生簡章
(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2020年招生簡章)
理科實驗班(俗稱「00班」)
從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中選拔產生(一般為成績前5%)。
招生對象
高三學生。
招生途徑
全國統一高考招生。
02
培養模式
少部分專業意願十分明確的學生,從入學起直接進入主修專業,按照相關專業培養計劃學習;大部分學生實行兩段式學科平臺培養模式(2+2),前兩年完成基礎課程學習,後兩年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個性化專業學習。
03
畢業生情況
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生很多大家都很熟悉,原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百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夫人、百度創始人之一的馬東敏、哈佛大學正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莊小威等一大批知名科學家都曾經是少年班學生。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9年,中科大少年班一共培養了4000餘人,其中18%~20%左右留在了學術界,書寫著中科大的傳奇。
西安交通大學
1985年,西安交大創辦少年班時,正值這一培養形式最繁盛時期。最多時,國內曾有十幾所一流名校開辦了少年班。後來,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多數少年班都陸續停辦。但西安交大卻從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培養方式。
01
「預科—本科—碩士」貫通培養
其中,預科兩年(第一年委託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江蘇省蘇州中學、天津南開中學培養,第二年起在大學培養),本科四年,碩士兩年,實行「預科+基礎通識+寬口徑專業+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
02
」一考免三考「
入選西交大「少年班」的學生,可以免去中考直接被錄取為西交大「少年班」大學生;在預科期間學習成績合格者,可以免去高考直接進入西交大本科學習,且根據預科兩年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選擇大學專業;在大學本科學習期間課程成績和畢業設計(論文)達到學校相關要求者,可以免去研究生入學考試,直接保送為西交大碩士研究生(或長學制博士研究生)。
03
招生簡章
(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2020年招生簡章)
04
畢業生情況
西安交大少年班共招收學生1600餘名,已畢業800餘人。他們中80%的人獲得了碩博學位,幾十名學子已成為國際一流大學教授,眾多少年班校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少年班成立於1985年9月,1987年6月少年班改東南大學無線電系管理;1990年,少年班改稱為強化班,生源由單一的少年生擴展為由應屆保送生、已錄取新生中的優異生和特招少年生共同組成。2019年的東南大學招生簡章中,正式稱為「少年生」 。
東南大學自少年班成立以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超過1000名各類專業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以及教育、科技、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與中科大少年班、西安交大少年班每年招收人數在百人左右不同,東南大學少年生招生人數視考試成績而定,錄取的學生則是分散到不同學院學習。
01
招生簡章
(掃描上方二維碼查看2020年招生簡章)
02
畢業生情況
在東大首屆少年班裡,湧現過一大批各行各業的精英。如貝爾實驗室統計研究室研究員孫曉東、東大「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顧忠澤、CISCOSYS-TEMS(美國)高級工程師鄭宇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國策略辦公室主任陳濤、NOKIA中國高級經理龔文菲、通用電氣中國研發中心高級經理蔡益民等。如今,經過4年本科的學習後,70%-80%少年班的學生會選擇繼續攻讀碩士,其中有保研,也有出國留學,他們一般並不會直接就業。
招生條件對比
全國僅有的三所學校每年招收的「天才少年」不過幾百個,這些孩子究竟有多牛?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三個學校的招生條件。
招生條件對比圖 ▲
從招生條件和發展前景來看,中科大少年班創建最早,門檻相對較高;西安交大少年班招生對象年齡最小,培養歷程最長;東大招生人數最少,培養更注重專業性。從培養模式來看,中科大和東大少年班採取培養4年,西安交大少年班則是2+4+2,培養8時間為8年,是唯一一個不需要參加高考的。
錄取情況對比
單從招生條件來看,除了年齡的不同,我們並不能看出這些孩子們有什麼特點,於是我們將目光向被錄取的這些「天才少年」聚焦。根據近三年官方公布的數據,我們在生源地上發現了有趣的現象。
東南大學2017-2019錄取情況 ▲
2020年東南大學少年生錄取名單尚未公布,因此我們對比2017-2019年這三年的數據。東南大學每年錄取人數視具體情況而定,但可以看出錄取人數少,基本維持在10人左右。由於錄取人數少,相應的涉及的省份也少。但對比三年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生源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廣東省、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和湖南省。其中,安徽省和廣東省連續三年都有學生被錄取。
西安交通大學2018-2020錄取情況 ▲
西安交大少年班今年擴招至234人,較去年增加80人。但人數的增加並沒有帶來生源在全國「遍地開花」的效果。被錄取的學生依舊集中來自固定的幾個省和直轄市。河南省和江蘇省作為生源輸送的兩大省,當仁不讓地佔領了少年生生源數量的頂峰,並與隨後的浙江省、山東省、湖南省等拉開了一定的距離。其中,河南省更是連續三年穩坐排行榜第一的寶座。
有趣的是,連續三年為東大少年班輸送學生的廣東竟無一人上榜。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稍後分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2020錄取情況 ▲
中科大少年班「創新試點班」錄取人數較多,穩定在250+人。縱觀三年的錄取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安徽省表現亮眼,以每年60多人,佔總人數25%左右領跑,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此外,江蘇省、湖北省、廣東省、山東省和四川省每年輸送的少年生數也保持在兩位數,可以說是比較穩定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東學生錄取情況 ▲
根據中科大給出的錄取名單,我們發現近三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廣東學生分別來自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茂名和中山。
三年來,廣州輸送的學生幾乎超過廣東總人數的50%,今年學生數量更是超過7成之多。上榜的8所學校中,華師附中連續三年以絕對的優勢領跑。廣大附中緊跟其後,近三年共輸送7人。省實、二中、廣雅、執信近三年也有穩定的生源輸送。
佛山雖然近三年只有一中的一位學生輸出,但這也足以說明佛山的孩子們是有機會有渠道參與競爭的,家長們不要放棄機會。
橫向對比三個學校的少年生錄取情況,我們發現幾個共同點。
首先,生源穩定集中在幾個省份,其中安徽省、河南省、江蘇省較為突出。其次,錄取人數相對集中的幾個省錄取人數差距較大,呈梯度分布,頭部省份優勢明顯。
對於這一現象我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這可能與學校地理位置有關。中科大在安徽省,東南大學在江蘇省,西安交大在陝西省。我們可以從數據中看到,安徽省和江蘇省確實都是少年生的重要生源地。這其實涉及到一個信息差的問題。不管是以口耳相傳的方式還是學校通過各種方式的宣傳,對於自己本省或附近的高校家長和孩子一定能夠獲取到更多的消息,從而給予更多的關注。其實,這是阿菲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資訊時代,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自然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阿菲希望家長們不管會不會為孩子們選擇這條路,起碼是知道有這條路可以選擇的。
其次,可能有部分學校或省份存在「留尖」的情況。這點只是猜測,畢竟「天才少年」們從小就是老師們的「心頭好」。他們的成績一定能為所在學校和省市的升學率增色不少。學校為他們制定特殊的教學規劃,將他們留下也在情理之中。
最後是家長們對於「少年班」的態度不同。近幾年,少年班「拔苗助長」的聲音鋪天蓋地,不少觀點認為「少年班」不利於青少年成長。因此,同樣是了解這一教學模式,也會有家長選擇規避這一風險,讓孩子走普普通通的升學路。
時間的腳步不斷向前,42年的光陰過去了,「少年班是否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依舊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少年班在一代一代的實踐中不斷摸索教學模式。如今,「天才少年」們已經成長為在科技、教育、商界等領域獨當一面的人才,活躍在世界的舞臺上,不斷推動科技的進步。
今天,我們不討論對錯,而是提供信息,提供選擇。我們相信,拔尖創新人才不是「拔」出來的,而是在良好教育生態下的主動生長出來的。不管選擇哪條路,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