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的introduction好寫嗎?不好寫嗎?

2021-02-19 SCI論文指南

SCI論文的introduction好寫嗎?不好寫嗎?我想,如果是那個丹麥王子,他會說「To be (simple), or not to be (complex), that is the question for introduction.」;如果是18世紀蜀中眉州的牛人彭樂齋,他會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SCI之Introduction有難易乎?寫之,則難者亦易矣;否寫,則易者亦難矣。」;如果是在現代神一樣存在的魯迅先生,他可能會在《空談》裡說」Introduction倘不認真在作者的心中,那這篇SCI就大抵是要被拒掉了。「

本人曾經寫過一篇有關Abstract寫作事項的文章,有的讀者馬上就提到了Introduction的問題,由此可見對SCI論文中Introduction寫作有困惑的同學也是不少的(discussion與conclusion的寫作將在以後詳細解讀)。

我個人以為Introduction是SCI論文中最難寫的部分之一,雖然很多人可能覺得Introduction只是介紹一下論文的研究背景等,真正核心內容的部分還是Material 、 methods、Results 、 Discussion以及Conclusions。難者不會,會者不難,但像作者這樣比較愚鈍的,曾經有幾篇SCI論文收到過這麼幾條讓人頭疼的有關Introduction審稿意見:

Maybe it should be mentioned in the introduction rather than in related work. Again, can you explicitly list what are the questions you are dealing in this paper?

在審稿意見裡被質問introduction與related work之間有啥區別,筆者被老辣的審稿人啪啪地打臉了。

Surprisingly, at the end of the introduction, no outline of the paper is proposed. The authors are invited to provide one.

因為筆者在introduction的結尾漏掉了介紹outline of the paper,被另一個敏銳的審稿人無情地痛斥。

什麼是introduction呢?所謂introduction,在有的英語詞典裡解釋是a beginning section which states the purpose and goals of the following writing in an essay, article, or book.

在SCI論文中,introduction之後就是 body and conclusion(正文和結論),用中文表達就是引言或者前言。每一篇SCI文稿的Introduction有一到兩段及以上的內容,其段落沒有子標題的。

美國著名的學者J. Raleigh Nelson在1952年出版的《寫作技巧》中寫道「Introduction主要的作用就像論文作者給閱讀論文的讀者召開的推介會,明確了論文主題的確切範圍,討論了主題的條款,探討了論文主題的切入角度,介紹了如何展開論文其他部分的提綱。「. Raleigh Nelson是寫作專家,他的觀點深刻揭示了introduction重要功能:introduction介紹論文的概要特別是論文主題,讓讀者了解論文究竟想要解決什麼的問題,吸引讀者繼續閱讀下來。本人其實也是這麼一個習慣,在閱讀文獻時,首先閱讀title和abstract,其次閱讀introduction,如果三者都不吸引我,讓我提不起閱讀該篇論文的興趣,那麼我會果斷放棄繼續閱讀。

SCI論文需要解決的是在一定的科學知識背景下,存在於科學知識體系內和科學實踐中有待解決的疑難問題。一般說來,一篇論文中標準的introduction應該有以下四點,具有促進學術成果擴散與交流的功能(功利一點說,就是讓審稿人及編輯get到他們所喜聞樂見的內容):

讀者在檢索到SCI論文後,一般總是先對title, 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裡的信息來審視一篇論文,以確定該文件是否值得閱讀。其中在introduction部分,作者需要在這裡提供足夠的有關論文描述的學術問題的背景信息,以避免讀者在理解和評估論文方法和結果的過程中,對論文所涉及的專業領域問題知之甚少。

目前來說,幾乎沒有一篇SCI論文是在沒有參考之前已取得的學術成果情況下進行的研究。因此,introduction主要的任務之一是向讀者交待論文的主題,讀者在繼續閱讀全文之前可以獲得相關學術問題的初步但全面的印象。

只有當introduction清楚地定義了SCI論文研究範圍,即你對研究內容進行了限制時,讀者才能有效而正確地獲取論文信息。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當今科學體系龐雜且博大精深,具體到某一學科要處理的問題大多比較龐雜,某一學科問題又可以涉及到許多方面。雖然只要有必要,學術工作者的研究可以在其中相關的任何一個領域進行,但聚焦於某項研究工作,界定學術領域和問題的邊界變得完全很有必要。也就是說,SCI論述的專題通常是限定在某一個狹窄的範圍。這個範圍可以包括論文所涵蓋的一般主題的確切界限、處理的參數區間、所描述的工作是否是實驗性的或者理論上的等等。因此,讀者可以被引關注為一個特定的焦點。

如果引言的前兩個功能,即介紹主題和限制研究範圍,是引導讀者在閱讀論文時從何處開始和談論什麼。陳述論文的研究目的的功能就是告訴讀者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者為什麼要從那裡開始研究工作。

Introduction的任務是告知讀者論文的一般目的,並說明其研究的主要目標。Introduction可以引導讀者避免對論文研究工作的誤解,讓讀者清楚地明白從論文裡能得到什麼寶貴的信息。

SCI寫作需要良好的邏輯,邏輯通順及語言清爽的論文結論和篇章布局能夠讓讀者更容易地理解論文所陳述的學術成果。在論文中提供這些信息最佳的位置是Introduction的最後一段。比較短的SCI論文靠每節標題就可以簡單明了地提供論文的篇章結構,但篇幅較長、文章結構複雜的SCI論文中,在Introduction介紹一下論文結構可以使讀者能夠提前知道所期望的信息以及獲取信息的順序。提前獲取到這些論文結構的清晰信息,可以讓讀者感覺閱讀的方便,以及提高目標讀者進一步的閱讀興趣。

Introduction的套路結構和一些習慣句式:

主要闡述SCI論文研究領域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問題。需要用領域內公認的學術術語和定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風格,對研究內容和問題作一些一望而知的知識性說明。該部分內容只需要概括說明即可,不需要敘述性展開。

為了能夠引導讀者漸近地了理解論文的研究內容,專業論文一般會對研究領域的特定問題相關文獻進行評論。該部分比研究內容限定得更加狹窄。因此,研究背景通常在Introduction部分給出,比如介紹領域內的重要研究成果。那就是回答問題,「相關的研究工作已經做過了些什麼?」展現研究的背景信息取決於學術領域內讀者已經知道了和與論文相關應該知道的內容。例如,包括研究的領域現狀(熱度、一些條件)、歷史(可能需要或可能不需要)、某些術語的定義、數據等。

Introduction中介紹背景知識的一些句式樣例如下:

There has been tremendous progress i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theory, the problem of …has been in a scope of interest of numerous researchers from this field.

Searching for…is a fundamental problem in …

Recent advances in… have made it possible to …in many areas of …

Over the last decades many interesting techniques of…were proposed and shown to be useful in many applications.

Many … algorithm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該部分是Introduction最重要部分之一,需要濃墨重彩去地撰寫,因為查閱科技文獻、梳理已經存在的研究成果,是一個研究者最基本的內功之一。其核心就是兩點:全面,領域內相關研究沒有遺漏;精確,文獻的引用一定要準確,不能歪曲和誤解。

Tips:

以筆者投過三篇以上SCI期刊的經驗,文獻引用不要用原文,一定要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轉述,否則會給包括Editors and reviewers等讀者以抄襲的印象。哦,不對,不是印象,就是。

該部分撰寫一定要慎重,因為這些內容都是業內專家所了解的。當然最不幸的是,如果有某篇相關文獻闡述不到位,而reviewer大人恰好是該篇文獻的作者呢!?……

筆者曾經受邀對某刊物的投稿審稿(筆者的論文曾被該刊物錄用刊發),在閱讀那篇SCI投稿的Introduction時,發現其文獻評論提及了筆者的某篇論文,總結的優點和缺點非常到位,立即對該篇論文印象大好。

介紹完研究背景以後,Introduction通常會過渡到需要討論的主要問題或有待解決的薄弱環節,即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有哪些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或改進。那是回答這個問題,「相關的研究工作還沒有做什麼?」。這種問題實際上指的是到目前為止,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沒解決的問題或弱點,也可能是以前還沒有發現的規律,或者沒有被採用的方法,過去尚未發現和以前被忽略的材料等等。

Introduction中過渡到當前問題的一些句式樣例如下:

The majority of …  was developed for …, but recently …  techniques have been expanded toward mining from …

In a large … may exist, but some may occur rarely or may not old in most cases.

However, these methods do not discover rules reflecting the structure of …

However, there is a disadvantage of … that it scales the …

可以通過以上例子得出結論,Introduction一般用轉折詞引入當前的現有問題。該部分有時候也常常與第二部分文獻總結混合在一起撰寫。

Tips:

評價研究領域內科技文獻一定要客觀,不能為了體現自己的研究成果刻意貶低,萬一reviewer恰好是某篇文獻的作者呢!?……

在回顧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特別是回顧以往研究工作的成果中薄弱環節有待克服或存在的問題有待解決,而作者可以逐漸自然地將讀者的注意力轉移到目前的研究上,陳述論文主要的創新性研究目標、新穎的想法、先進的方法、新材料、新證據等等。該部分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做哪些研究工作?」,也是提前讓讀者了解論文主要的研究內容,比如方法、實驗和結論。

Introduction中限制研究範圍常用的一些句式樣例如下:

The authors provide a theoretical guarantee of...

The authors introduce a measure which evaluates attributes and expresses...

The study of ... can also be achieved by means of...

Ofte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e study of the ... is limited to ...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 rule of ...

The approach uses a buffer-based model ...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 theory, the problem of finding ... has been in a scope of interest of numerous researchers from this fiel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experiments related to ...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  and ...

該部分是Introduction中的高潮部分,與某些中文類文章相反,在闡述論文創新點時要把自己研究的內容描述清晰完整即可,一定不要牽強附會地寫上一堆創新點,貪多鋪得廣,然後在老辣的reviewer審稿時被吊打。因為創新點說得越多,越容易被抓住漏洞,這一點還是客觀一點好。

最後,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全文,需要簡單闡述一下論文的組織結構和簡明說明一下組織結構裡的每一項內容。

Introduction中說明論文結構常用的一些句式樣例如下:

The remainder of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In Section 2 we recall the basic definitions from ... Section 3 introduces the notion of concept ... Section 4 presents a method for the...Section 5 introduces the algorithm for ...Section 6 draws short conclusions.

The rest of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Section 2 presents ... Section 3 summarizes the work pertaining to ...In section 4 the necessary terminology is defined. Section 5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to ... In Section 6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Section 7 concludes the article.

Tips:

以筆者投過三家以上的SCI期刊的經驗,無論SCI論文全文篇幅的長短,Introduction中建議一定要有論文結構這一段。筆者曾經因為缺少論文結構,而被審稿人用含有」Surprisingly」句式的審稿意見來回復。

總體來說,Introduction不是正文,點到即止,不要詳細展開,起到論文引言和導航的功能即好。另外對於第二部分相關研究回顧涉及的相關文獻及工作的評論,有些論文的Introduction會略寫,而專門開闢一節Related Work或Previous research去進行闡述。

根據以上的1-5的結構,其中,某篇論文Introduction實例剖析如下:

另一篇論文Introduction實例剖析如下:

本文到這裡,勤於思考的讀者會提出一個問題。Abstract與Introduction區別是什麼?區別當然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1) Introduction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和領域,以及相關研究領域內以往的研究情況,說明優缺點,指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論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意義,同時也要簡要地介紹一下論文的研究內容,並且給出論文的組織結構;Abstract則是提供了科技文獻的內容梗概,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具體地講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對象和範圍,採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結果和重要的結論,有時也包括具有情報價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也就是兩者的寫作內容不一樣,比如Introduction中可以不寫研究結果,而Abstract卻不可忽略。

(2) Introduction只是正文的一部分,雖然篇幅較Abstract長,但不可獨立成篇;而Abstract是對整篇論文的概括,雖然簡短,但可以獨立成篇,因此可以理解為整個論文的縮寫版。

(3) Introduction只是主要對論文研究的問題進行描述,對讀者起到引導閱讀和理解正文的作用;而Abstract主要是描述了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讓讀者不用通讀全文即可了解整個論文寫了什麼研究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Introduction和Abstracts內容有一點重疊,但是Abstract應該涵蓋了Introduction的內容。

而以個人的經驗,SCI論文中的introduction與related work相比較,related work主要是描述其他研究者對論文研究領域進行研究的情況和進展,相較introduction內容單純一點,所以寫作也更會有套路一些。

寫作SCI論文的Introduction部分不是馬虎的事情,還要像《易·幹》裡說的「終日乾乾,夕惕若厲」,若此則方可「無咎」。

來源:慕格課堂

編輯:學子

相關焦點

  • 寫論文introduction的套路,你知道嗎?
    就是用來告訴讀者你對論文的期望。 其實沒有一種固定的方法可以告訴您怎麼寫introduction,並且遵循一個特定的結構可能會導致introduction變得非常公式化。 你可以介紹一下論文的主題以及為什麼它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您還可以為任何含糊不清的術語或概念提供定義。
  • 英文科技論文SCI系列課程3,Introduction的寫法
    如果introduction寫得不好的話,很可能就會直接被拒稿。那麼introduction是什麼呢?我們要首先對應對它進行一個認識,introduction其實就是向你的讀者介紹,你要做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你做這樣重要嗎?
  • 自己英語不好想發表sci難嗎
    自己英文不好想發表sci難嗎?一個字:難,兩個字:很難,三個字:非常難。自己英語不好想發表sci難嗎知實學術與多本sci期刊合作,想投刊,了解投稿須知等問題,與小編溝通哦~sci論文發表的難度誰說成功發表sci論文的作者,就一定英語非常棒。所以,自己英語不好想發表sci,難歸難,但不是「絕路」。當然如果作者不去解決英語不好的問題,那自然就發表不了sci。解決因自己英語不好導致發表sci難的問題,主要有兩種方法:1、靠自己。英語不好,是可以通過學習,來不斷提高的。
  • 乾貨|寫論文introduction的滿分套路
    榜樣君非常直奔主題啊,其實寫introduction,是有步驟的!第一步:初步構思你的introduction,稍稍勾勒出來。Read your main idea.第二步:擴充你的introduction,記住寫它是為了吸引讀者注意!Reread your introductory sentence. Add a one or two more sentences explaining your main idea.
  • 把英文論文的引言(introduction)寫得更高級!
    篇是繼上一次榜樣君已發的《乾貨|寫論文introduction的滿分套路》的姊妹篇,本篇是講述如何更高級寫英語論文的introduction(引言)。建議先看上一篇啊,點擊這裡看。學術論文中的引言(Introduction)是對全文內容和結構的總體勾畫。引言儘管不像摘要那樣有一定的篇幅限制和相對固定的格式,但在內容和結構模式上也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正如上次發的《乾貨|寫論文introduction的滿分套路》所說,寫introduction有SPQR架構,這是其中一種套路。
  • SCI 論文寫作之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對於一篇SCI 論文的重要性定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這樣說,一篇沒有introduction的論文就像一份實驗報告。相信每個做科研的人在寫SCI論文的都有這樣的感覺:introduction在論文裡是最難寫,最耗費時間的部分。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之間存在影響因子的差異,根據一定的標準,把每本sci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對號入座相應的分區。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首先,與不同的期刊比較,sci期刊等級高,發表難度大。
  • 論文寫了嗎?SCI發了嗎?這些免費論文網站你一定用的到
    論文寫完了嗎?SCI發了嗎?突然很慌?別急,免費論文網站分享一波!你總有一天用的到!Sci-Hub網址:http://sci-hub.tw/提到Sci-Hub這個文獻下載利器,大家都不陌生。你在各大SCI雜誌上看到的英文文獻,90%以上都能免費下載。只需要將網址輸入該網站,就會隨機從來自全球的志願者提供的帳號密碼登入系統,下載並自動備份論文電子文件。
  • sci論文有錯誤會撤稿嗎
    sci論文有錯誤會撤稿嗎?這個要看錯誤是什麼錯誤了。若是很嚴重的錯誤,撤稿往往無法避免。若是小錯誤或者不是很嚴重的錯誤,作者及時寫一個勘誤就可以了,通常不會撤稿。向sci期刊投稿的文章,很多都有錯誤,哪怕是大牛撰寫的文章也很難避免,可見sci論文有錯誤是一個常見現象,但並非sci論文有錯誤就一定會撤稿。作為論文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仔細核查,能避免的要避免。若是沒有發現,投稿後才發現,就要及時的彌補,而彌補的方法就是寫勘誤。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如何開始寫英語論文?
    大家好,我是Leo一個專注於科研軟實力提升的男人今天嘞,港一下英語論文寫作大家英語論文寫不好,感覺「英語」才是最大的攔路虎!對於剛開始寫英語論文的新手來說,學習和加強故事線的構造遠比你把重心放在英語上的性價比高的多的多!!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一篇英語論文每個部分的內容都要寫些什麼?怎麼構造一個好的故事線。
  • sci期刊論文圖片是單獨上傳嗎
    sci期刊論文圖片是單獨上傳嗎?當然是。一篇論文內容中,正文、表格、圖片是相對獨立的概念,向sci期刊投稿,論文圖片沒有單獨上傳,會給期刊編輯帶來煩惱,耽誤論文發表時間不用多說,還會影響到論文成功發表。
  • 四步法寫好SCI論文的Introduction部分
    您可以通過描述您考慮的研究問題或提出的研究問題(在論文的主體部分,您將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或問題的答案),並簡要回顧過去嘗試過的任何其他解決方案或方法來完成這項工作。學位論文通常有一個單獨的、標題為 "文獻綜述"的章節,但研究論文沒有這樣的部分;但是,Introduction中包含了簡要的綜述。
  • 如何寫好SCI論文裡的主題句,助你SCI寫作事半功倍!
    本期,筆者專門分享一下SCI論文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s),也可以叫中心句。 上小學、中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就教過我們寫論文要有主題句,用以概括文學、藝術作品的中心思想、內容核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等句子。其實,SCI論文寫作也是如此。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5步寫畢業論文Introduction附高分句型模板
    很多同學對introduction不夠重視,結構也很模糊,不知道怎麼能寫到老師想要的高分點今天HotEssay教你5步寫畢業論文introduction,每步都有高分句型模板哦!每種論文寫法略有不同,一般包含5大部分:1) Research background2) Problem statement3) Gaps in literature4) Aims & objectives
  • sci論文有加急嗎
    發表sci論文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很多作者急需見刊甚至檢索的sci論文,若按照正常速度可能已經來不及,為了趕時間,希望能夠辦理加急。那麼,sci論文有加急嗎?這個要看sci期刊相關規定。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期刊有很多,有的期刊,可以辦理加急,有的期刊不辦理。
  • sci論文英語語言更好發表嗎
    sci論文英語語言更好發表嗎?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說英語語言的文章更好發表sci,是因為sci期刊目錄中,英文期刊佔比很高,發表非英語語言的sci論文,會被英文期刊編輯拒稿。sci論文英語語言更好發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sci期刊對語種的要求和傳播。(1)sci期刊論文語種以英語為主sci期刊是國際核心期刊,來源於美國、英國、荷蘭、中國等40多個國家,是發表sci論文必選的期刊範圍。
  • SCI發表論文如何解決英語不好的問題?
    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想順利發表自己的sci論文,但我們都知道sci論文寫作與發表需要英語狀態下完成,從寫作到見刊,所有的流程環節的溝通也都是英文狀態
  • sci論文等的時間太長能撤稿嗎
    不是所有發表的sci論文都會在期刊規定期限左右給出答覆。等的時間太長,雖不常見但也存在,怎麼辦?作者想撤稿卻又不知道能不能。那麼,sci論文等的時間太長能撤稿嗎?撤稿是發表sci論文過程中一種常見狀況。依照相關規定,只要sci論文沒有見刊,就可以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