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打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證監會公安部聯手查辦13起重大典型案件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9月18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與公安部聯合召開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嫌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案件部署會,對13起重大典型案件的查辦工作進行部署。聚焦財務造假等信披違法 對13起重大典型案件進一步刑事追責近日,證監會稽查部門與公安經偵部門在深圳聯合召開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嫌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案件部署會
-
13起重大典型案件被查辦!嚴打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昝秀麗)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9月18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日,證監會稽查部門與公安經偵部門在深圳聯合召開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嫌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案件部署會,對13起重大典型案件的查辦工作進行部署。這是監管執法機關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要求,進一步強化行政刑事執法協作,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活動的重要舉措。
-
證監會今年已對43起上市公司信披違法案件立案調查
記者從中國證監會獲悉,今年以來截至8月底,證監會已對43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件立案調查,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及上市公司相關主體的犯罪案件20起。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介紹說,近日,證監會稽查部門與公安經偵部門在深圳聯合召開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嫌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案件部署會,對13起重大典型案件的查辦工作進行部署。
-
「國門利劍2020」查辦走私案件1358起
今年以來,南寧海關共立案查辦各類走私違法犯罪案件1358起,案值35.21億元,涉稅2.93億元。2020年,南寧海關圍繞中央關注、社會關切、群眾關心的突出走私問題,發揮全員打私優勢,嚴密監管,聯合作戰,深入開展打擊走私「國門利劍2020」聯合專項行動,鍥而不捨、一以貫之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有力推動廣西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
呼應高層連續發聲 證監會公布20起稽查典型案例
積極發揮稽查處罰最後防線作用,加大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 重拳打擊財務造假「毒瘤」 2019年以來,證監會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截至目前,已累計對22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立案調查,對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處罰,向公安機關移送財務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
證監會今年已對43起上市公司信披違法案立案調查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記者姚均芳)記者從中國證監會獲悉,今年以來截至8月底,證監會已對43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件立案調查,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及上市公司相關主體的犯罪案件20起。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介紹說,近日,證監會稽查部門與公安經偵部門在深圳聯合召開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嫌財務造假等證券犯罪案件部署會,對13起重大典型案件的查辦工作進行部署。
-
2021年第一雷:豫金剛石重大財務造假,連續三年虛增利潤好幾億,實控...
公告顯示,截至11月18日,豫金剛石及控股子公司作為被告涉及的訴訟案件64項,案件金額約48.12億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為原告涉及的訴訟案件4項,案件金額約2.30億元。根據案件材料,豫金剛石作為借款人的案件16項,案件金額約為19.79億元;作為擔保人、差額補足方的案件24項,案件金額約為18.09億元;其他案件28項,案件金額約為12.53億元。
-
集體訴訟首單或鎖定財務造假類案件
近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社會各界普遍認為應將財務造假類案件作為中國特色證券集體訴訟重點考慮的案件類型。近日,地方法院對普通代表人訴訟的司法實踐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市場人士表示,選取財務造假類案件作為特殊代表人訴訟首要考慮類型,非常有探索意義。
-
2021年第一雷:豫金剛石重大財務造假連續三年虛增利潤好幾億實控人...
在2020年到2021年交際之時,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曝出財務造假,被證監會點名,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至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此次修訂,在原有欺詐發行、欺詐重組上市、通過財務造假規避退市等重大違法退市標準基礎上,進一步針對重大惡性財務造假行為新增「造假金額+造假比例」量化標準,其並非是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劃出「安全界線」,而是在原有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標準基礎上的進一步補充完善,有利於提升重大違法認定標準和適用範圍的完整性,也將與此前認定標準共同組成更為完善、更加嚴密、更具威懾力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體系,進一步強化重大違法退市的警示和出清作用
-
1至5月全國海關立案查辦走私案件7313起
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 (周素雅)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1至5月全國海關立案查辦走私案件7313起,其中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1045起,對2080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5月份海關偵辦走私犯罪案件205起,對447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
-
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 織密重大違法退市監管網
具體來看,為進一步發揮重大違法退市的警示和出清作用,本次修訂新增量化可執行的財務造假強制退市指標,結合近年來財務造假案例情況,將標準明確為:「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公司披露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虛增淨利潤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總額達到10億元以上;或連續三年虛增利潤總額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利潤總額金額的
-
ST金剛(300064.SZ)涉嫌重大財務造假 存在被強制退市風險
> 智通財經APP訊,ST金剛(300064.SZ)公告,公司關注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於2020年12月31日通報了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件調查情況
-
一年查辦「掃黃打非」案件逾1.1萬起
優酷等網站因傳播低俗信息行為被行政處罰,有關運營企業被約談……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天透露,2020年,全國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700萬餘件,處置各類網絡有害信息1200萬餘條,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1萬餘起。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指出,在嚴打嚴管的同時,2020年,各地各部門不斷提升「掃黃打非」治理效能。圍繞青少年保護,一舉打掉「愛蘿莉吧」等多個兒童色情網站。
-
2020年全國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1萬餘起
這一年,全國共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1700萬餘件,處置各類網絡有害信息1200萬餘條,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1萬餘起。 圍繞服務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等重大戰略任務,圍繞助力打贏抗疫鬥爭、護航復工復產復學,「掃黃打非」戰線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以集中行動為抓手,以打促防、以管促建,大力清查涉政涉疫、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和出版物,堅決打擊各類非法出版傳播活動,深入清除網上網下文化垃圾,積極營造健康有序的社會文化環境,有力維護人民群眾文化權益,有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
對財務造假行為全鏈條懲治
鄭新儉介紹說,從近年來檢察機關辦理的證券期貨犯罪案件類型來看,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證券交易環節的犯罪相對較多,佔65.7%。但今年以來,受理的欺詐發行、違規披露等涉上市公司犯罪案件明顯增多。他還提到,證券期貨犯罪涉及產品從股票、期貨發展到私募債券、期權,作案領域由主板、創業板、中小板向新三板市場蔓延,還出現了跨境、跨市場犯罪案件,利用新概念、新技術實施犯罪案件也在持續增多,無論是犯罪類型、涉及領域還是犯罪方法手段都呈現出新的態勢。
-
1至8月全國各地共查辦「三假」刑事案件80多起
中新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應妮)針對基層幹部群眾深惡痛絕的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和新聞敲詐等不法行為,「掃黃打非」部門在「秋風2018」專項行動中持續予以嚴打。1至8月,全國各地共查辦「三假」刑事案件80多起,依法懲治一大批借媒體報導、網絡曝光為名,危害企業、群眾利益、實施敲詐勒索的人員。浙江衢州新聞敲詐勒索案中假記者證件。
-
紹興:查辦72起侵犯個人信息案件 淨化消費環境
「截至今年9月,紹興市市場監管系統已累計查辦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72起,移送公安7起,涉及消費者個人信息近60萬條,罰沒款153.66萬,其中,2起案件成為國家總局典型案件,辦案數居全省前列。」在10月2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紹興市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煥君通報了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案件查辦情況。
-
臨沂市市場監管局:去年查辦案件8314起 罰沒款1.96億元
2019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各類案件8314起,罰沒款1.96億元,案件數量和罰沒款分別居全省第二位、第一位,其中查辦非法傳銷案件5起,結案5起,罰沒款6216.26萬元。目前,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摸排涉黑惡線索52條,移交市掃黑辦涉黑惡線索13條,移交各縣區掃黑辦、公安機關14條。
-
上海取締關閉違法網站4600個 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324起
東方網12月2日消息:記者從上海市「掃黃打非」暨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獲悉,截至10月底,上海處置網絡有害信息5萬餘條,取締關閉違法網站4.6千餘個,查辦「掃黃打非」案件1324起。
-
東芝再曝財務造假醜聞 日本百年企業13年間發生了什麼?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創 洪宇涵 作為一家以管理嚴謹、規範而聞名的日本百年企業,東芝公司近年來卻深陷財務造假的醜聞,造假頻率高、持續時間長以及金額巨大。11月11日,東芝發布了又一則關於財務造假的聲明。從去年的造假醜聞開始,這已經是其至今的第三起財務造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