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溼氣重的5大異常表現!你中了幾個?佔2個以上,勸除溼!

2020-12-24 大眾微健康

俗話說:「溼氣重百病生。」身體內溼氣重,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溼氣太嚴重的話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那麼如何判斷體內溼氣是否重呢?溼氣重有什麼表現呢?如何祛除溼氣呢?

一、中醫:溼氣重的5大異常表現!你中了幾個?佔2個以上,勸除溼!

1、頭昏昏沉沉

身體中的溼氣變重時,最初是體現在頭部。經常會感覺昏昏沉沉,大白天的也沒有精神。睡覺總是感覺睡夠。早上不想起,睏乏無力。頭髮會變得很愛出油,需要一天一洗,嚴重者還會脫髮。

2、面部油光滿面,發黃

溼氣重會導致每天起床油光滿面,面部發黃,即使前一天晚上使用了控油產品,臉上還是很油。久而久之就會長很多痘痘,如果人體內溼氣過重的話,很容易影響到脾胃的功能,時間久了,會對皮膚的正常代謝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

3、口臭、嘴巴幹

溼氣重的人往往還會伴隨著口臭,嘴巴幹。舌苔發白,變厚有黏膩感,並且舌頭的邊緣會有鋸齒形狀。早上起來一刷牙就噁心,嗓子裡邊總是有不乾不淨的感覺。體內溼氣會影響消化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內因為厭氧菌會分解產生出硫化物,發出難聞的味道。

4、關節疼痛

當溼氣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溼氣會在關節處積累,會感覺四肢疼痛甚至有難以伸展的狀態,對身體影響很大。還會感覺到下肢沉重無力,在陰雨天會更加明顯。關節溼氣以兩側膝關節表現明顯,還會常常感覺到膝關節腫脹、無力、酸軟。

5、大便不成形

溼氣重的人長期大便不成形,上廁所大便總會沾一些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點。

二、怎麼去溼氣?附祛溼4方法

1、食物療法

快速去溼氣最好的方法是是食療,食療不僅可以平衡飲食,還可以起到祛除體內溼氣和毒素。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到的很多食物都具有祛溼的作用,比如薏米和紅豆,玉米,茯苓,山藥等都具有健脾養胃,祛溼,清熱止瀉的效果。黨參是補身體的良藥,能夠補血益氣,養脾除溼。平時經常用這些食材做菜、煲湯可有效的祛除溼氣。

另外,可將薏米和紅豆做成茶飲用。薏米洗淨浸泡24小時,多放水煮沸,燜一小時,再煮沸,過濾以後就是紅豆薏米茶了。平時可以每天喝一杯,既能去溼氣,又能消浮腫。

2、運動療法

去溼氣最有效的是運動排汗,運動可以活動身體四肢協調,促進新陳代謝,流汗可促進溼氣排出體外。

很多人在平時工作和生活都是久坐不起,體力消耗少,流汗少,要經常進行一些跑步、遊泳、瑜珈、等容易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體內水分代謝,有利於祛除體內的大量溼氣。

3、飲食清淡

腸胃系統的好壞關係到身體的營養和代謝,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適量、均衡飲食,不能暴飲暴食。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甜食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並且容易衰老。

生冷食物、涼性蔬菜和水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如生食生菜、蔬菜沙拉、西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避免溼潤的環境

空氣中太潮溼會導致寒氣入侵體內,日常生活中,不要穿潮溼的衣服,蓋潮溼的被子。如果在氣候溼潤地區,要經常曬被子,勤洗衣物。空氣中的水分會下降,地下溼氣重,儘量不要睡地板。

所以,溼氣重的人,平時在吃食上注意清淡飲食,少吃生冷,多運動,體內溼氣自然會被祛除,沒有溼氣的人平時多運動,注意飲食,也可以預防溼氣以及各種健康問題。

參考文獻

[1]王一朵. 女性溼氣重的表現及應對方法[J]. 中華養生保健, 2018.

[2]凌昌全. 如何判斷體內有沒有溼氣[J]. 人人健康, 2014(17):57.

[3]溼氣最難纏食療來幫忙[J]. 中華養生保健, 2019(5):80-80.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體內溼氣重,身體的這7個表現藏不住,看你佔幾個?
    導語:中醫上講溼氣被稱為溼邪,是指風寒溼等不良因素進入體內,會導致身體功能受到阻礙和影響,簡單的說人體內的溼氣越多,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不想吃飯,會出現口臭,嗜睡,沒精神等症狀。體內溼氣重,身體的這7個表現藏不住,看你有幾個?
  • 溼氣重的人都有這些表現,佔3個以上,建議你早調理
    溼氣作為中醫範疇的一個概念,它能引發人們出現相應的身體症狀反應,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溼氣重的人,可能會有以下5個症狀表現,不妨了解以下1、 身體倦怠乏力,容易感到勞累。2、 嗜睡犯困,常常感覺睡不醒。3、 肢體腫脹,下肢部位尤為明顯。4、 大便不成形,沾馬桶。5、 舌頭肥厚發白,邊緣有齒痕。
  • 中醫提醒:身體若有4個異常現象,或是體內溼氣重
    導語:女人體內溼氣重了,不僅會影響容貌,比如:臉上愛出痘痘,皮膚出油、膚色暗沉等等,還會影響生理功能紊亂,比如:月經不調、白帶異常等等。其實溼氣重了,如果我們不及時地將它們從身體裡清除出去,時間久了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無法估量的傷害。
  • 老中醫:溼氣重的4大異常表現,堅持3件事,健康除溼身體好
    老中醫:溼氣重的4大異常表現,堅持3件事,健康除溼身體好1、舌頭異常溼氣有溼熱和溼寒兩種情況,當體內有溼時,舌頭是會最先感知到的。正常的舌頭顏色是微紅色,舌面上有薄薄的一層舌苔。如果你舌頭肥大,舌面上有齒痕,並且舌苔厚重又黏膩,或許是體內溼寒比較重引起的。換言之,如果舌面上舌苔厚重,並伴有發黃髮膩,這可能代表體內溼熱比較重。
  •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這4個表現,看看你佔了幾條?
    導語:如果一個人溼氣重,那麼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反應,我們國家的中醫覺得,溼氣是身體出現各種疾病的源頭。雖然看起來身體很健康,體內也會有一些隱藏的疾病,你們可能不知道,就比如溼氣,溼氣我們也只能通過一些身體上的表現和變化才能得知,溼氣重的話也會讓身體產生這幾種表現。
  •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溼氣重!喝2湯吃2粥揉一茶,溼氣一掃光
    身體有這5個表現,說明你溼氣重從中醫角度來講,體內有「溼」,主要是脾胃出了問題。脾胃作為運化水谷的重要臟腑,很脆弱,容易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所損傷,導致水溼運化失常,溼氣內生。溼氣重的人,往往會有以下這些表現:①舌頭:舌頭胖大,兩側有齒痕,舌苔厚膩。②大便:大便不成形,容易粘馬桶,難衝乾淨。
  • 今年多雨體內溼氣重 中醫提醒:別忘為身體除溼
    徐會樂醫生介紹,想要科學除溼,首先要了解到底什麼是溼氣?他介紹,中醫講的溼氣並不是普通意義的潮溼,風、寒、暑、溼、燥、火,是中醫認為的六大邪氣,溼氣是其中的一種邪氣,一般來講,機體出現溼氣重後較難調理。
  • 這三個症狀是溼氣重的表現,要注意除溼,別拖著
    導讀:身體有這三個異常反應,可能與溼氣重有關,除溼是關鍵。俗話說溼氣不除,百病叢生,體內溼氣過重,身體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時間長了也容易使自己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如果你身體出現了以下這幾個症狀的話,多半是溼氣重引起的,要注意除溼,別拖著。
  • 溼氣重的人如何過夏天?中醫:3個方法來助力
    原本溼氣重的人,就可能出現四肢沉重、乏力嗜睡、昏昏沉沉的感覺,有的人還有容易出現腹脹、消化不良、溼疹、臉上雀斑增多等症狀。這些都是身體被溼氣所困造成的症狀。中醫認為:溼氣不除,後患無窮!怎樣才能有效的除溼呢?此文值得一看!
  • 暮春時節溼氣重,教你1個簡單的食療方,健脾除溼,做一鍋才5塊錢
    那麼該如何除溼呢?老話說的好,食療強過藥補。今天給大家分享1個簡單的食療方——生薑紅豆薏米湯,健脾清熱除溼,做一鍋才5塊錢。紅豆薏米都屬於寒涼的食物,而且紅豆健脾效果較弱,單單用這兩種食材一起煲湯除溼效果並不明顯,而且體寒的人也不適合此湯。因此春天除溼還得固護脾胃,我添加了紅棗。
  • 早上起床時,身體會給你發出3個信號,中一個就應該除溼了
    中醫常說:「溼氣重,百病生」,溼氣一旦入體,就很難擺脫,而且,溼氣並不會「單兵作戰」,還會帶著其他五邪一起影響人們身體健康,所以近期,祛溼氣,已經成為了大家熱門討論的話題。溼氣的表現往往不明顯,而且也摸不著,看不見,但是它確實是埋伏在我們體內,逮住機會,就會危害我們的身體。
  • 中醫提醒:體內溼氣重,3類水果不建議多碰,可能你愛吃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夫,你看看我是不是溼氣重」竟然成了門診病人的口頭禪。經常有摸脈的時候病人一吐舌頭,含含糊糊的說「大夫,你看我這舌頭兩邊有牙印,電視裡說這是溼氣重。你給我開點祛溼的藥吧。」在這些年的生活中,好像我們身邊的「溼氣」越來越多,越來越重,大有「不除溼,就不時髦,不祛溼,就不健康」的態勢。那到底什麼是溼氣重呢?今天小妙就來給大家講一下。
  • 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重的表現有哪些
    因此對於身體溼氣過重的主要表現一定要多加重視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2、按時睡覺我們的身體在睡覺的時候會自己調整,晚上12點左右身體的機能會把體內多餘的水分通過腎臟和呼吸排出。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體就不會溼氣重。3、避開生冷、甜膩食物、酒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體內環境太溼才是主因。
  • 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中醫告訴你
    脾虛溼氣重,吃什麼好?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薏米,也有的人會說芡實,這兩種到底吃哪種有利於健脾排溼?該怎麼吃?此文中醫告訴你,脾虛溼氣重的人不妨試試。脾虛溼氣重,芡實和薏米,吃哪種更有利於健脾排溼?芡實與薏米,都有助於健脾除溼,若非要比個高下,芡實或許略勝一籌,更有利於健脾除溼。
  • 中醫教你去除體內溼氣!最全溼氣科普文,你可能真的不是溼氣重
    昨天講了吃蘿蔔能去溼,有朋友私信我說:「效哥,我看好多視頻文章寫的溼氣重的症狀我都有,怎麼辦?」效哥只想說,曾經,我遇到過無數的患者或者朋友,大部分都問效哥一個同樣的問題:「效哥,我溼氣重!怎麼辦?」效哥會問,「你怎麼知道你溼氣重啊?」他們說,「找了個中醫給我號脈,那個中醫說我溼氣重!」
  • 中醫:身體若出現這4個表現,可能你的溼氣偏重了,不妨了解一下
    一、中醫:身體若出現這4個表現,可能你的溼氣偏重了,不妨了解一下1、早上刷牙噁心生活當中有些人在早上起床刷牙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到特別的噁心,嗓子不舒服,而且還容易咳痰,其實這是由於體內溼氣過重造成的。2、頭部感到昏昏沉沉如果體內溼氣過重的話,會使人感覺到身體特別的疲憊,而且昏昏沉沉,四肢比較沉重,全身也會有不適感。
  • 溼氣重,有什麼共同特性?如何緩解冬季溼氣重的情況,如何祛溼?
    一般要是出現溼氣過重的話,身體是會出現異常表現的,平時要注意留意自身變化。下面來跟大家說一說,要注意了解。 溼氣重的人,身上會出現哪些異常的表現? 第一:面部異常 面部是最直觀的表現,也是最明顯的。
  • 若身上出現這5個表現,說明身體溼氣過重,若佔3個,該考慮祛溼了
    如果體內溼氣過重的話,對身體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引起一些疾病,生活在潮溼的環境中或者是生活飲食不當,都有可能引發體內溼氣過重,如果體內溼氣過重的話,身體上會有什麼表現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中醫溼氣重的人,有3個表現,4個祛溼中成藥,助你遠離溼氣,不肥胖!
    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食肉等是溼氣的來源,溼氣過重則易傷陽氣。溼氣重有哪些症狀?該如何祛除溼氣?溼氣重有哪些症狀?1、舌頭有齒痕身體溼氣重最典型的一個症狀就是舌頭出現變化,如果發現舌頭兩邊出現了被牙齒壓迫的痕跡,那就說明溼氣重。2、大便溏稀溼氣重容易傷及脾胃,脾胃消化不好,就會導致溼氣重人的大便不成形。
  • 中醫所說的溼氣重,到底是什麼?溼氣重的3類表現,早發現早調理
    中醫學定義的溼氣為萬惡之邪,溼屬於「六淫邪氣」中的一種。溼善於滲透,所以是最難調理的。當溼與其他邪氣融合,就形成溼氣,溼氣遇寒變成寒溼,遇熱變成溼熱,遇風變成風溼。人是如何感染溼氣的呢?中醫解釋:氣候潮溼或人喜辛辣,愛吃肉均可誘發溼邪,溼氣的形成多與人的起居飲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