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

2021-01-1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福祉,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好發揮各級政府作用,更充分激發社會力量活力,更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持續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意見》就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提出四個方面23項舉措。

  一是健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的政策體系。分層次加強科學規劃布局,省級人民政府要將養老託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推進,並制定「十四五」養老託育專項規劃或實施方案。統籌推進城鄉養老託育發展,強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能。積極支持普惠性服務發展,強化用地保障和存量資源利用,推動財稅支持政策落地,提高人才要素供給能力。

  二是擴大多方參與、多種方式的服務供給。增強家庭照護能力,幫助家庭成員提高照護能力。優化居家社區服務,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養老和託育服務網絡。提升公辦機構服務水平,加強公辦和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建設。推動培訓療養資源轉型發展養老服務,鼓勵培訓療養資源豐富、養老需求較大的中東部地區先行突破,重點推進。拓寬普惠性服務供給渠道,引導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質效。

  三是打造創新融合、包容開放的發展環境。促進康養融合發展,深化醫養有機結合,發展養老服務聯合體,支持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在居家、社區、機構間接續養老。強化產品研發和創新設計,促進用品製造提質升級,培育智慧養老託育新業態。加強宜居環境建設,推動形成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活力發展城市和社區。

  四是完善依法從嚴、便利高效的監管服務。完善養老託育服務綜合監管體系,切實防範各類風險,加強突發事件應對。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改進提升政務服務質量。積極發揮多方合力,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積極性,開展機構服務能力綜合評價,引領行業規範發展。強化數據資源支撐,探索構建託育服務統計指標體系。

  《意見》強調,地方各級政府要建立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進機制,結合實際落實本意見要求,促進養老託育健康發展,定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服務能力提升成效。國務院各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制定具體落實舉措,推動各項任務落地。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1日 06 版)

相關焦點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福祉,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5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有利於改善民生福祉,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有利於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 《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 答記者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在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著力解決「一老一小」民生問題。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意見》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 《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23項舉措
    《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二十三項舉措——家庭養老育幼的擔子輕了  老人誰來照護?3歲以下的幼兒去哪裡託管?「一老一小」問題關乎民生福祉,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重視、老百姓關心的話題。當前,中國人口總規模增長慣性減弱,老年人口規模大、增速快,適齡人口生育意願較低,人口均衡和可持續發展面臨新形勢。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全面二孩政策的深入落實,老百姓對養老託育服務的需求更旺盛、更迫切。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提出四個方面23項舉措。
  • 促進養老託育服務發展新政出臺 擴大普惠服務供給
    國務院辦公廳12月31日晚間對外發布了《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著力解決「一老一小」的民生問題,將有效擴大面向廣大普通家庭老年人和嬰幼兒的普惠性服務供給。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12月31日晚間對外發布了《關於促進養老託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著力解決「一老一小」的民生問題,將有效擴大面向廣大普通家庭老年人和嬰幼兒的普惠性服務供給。
  • 大足:專題調研,促進託育機構健康有序發展
    1月5日,大足區副區長周虹率區衛生健康委主要負責人等一行,專題調研全區託育機構建設發展情況。周虹在調研時表示,託育機構的設置應當根據城鄉發展規劃,結合人口、交通、環境等因素,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避免扎堆設置造成資源失衡。」
  • 推進託育機構健康發展 青島嶗山區首家通過備案的普惠託育機構今日...
    嶗山區衛生健康局婦幼老齡健康科陳瑩科長表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青島市3歲以下嬰幼兒30萬人左右,目前,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需求呼聲較大,特別是雙職工家庭,迫切希望獲得專業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為推進託育機構健康發展,嶗山區按照科學規劃、規範有序、分步實施的原則推進託育行業發展,凱迪愛莉託育中心是嶗山區首家普惠託育機構。
  • 8月託育行業熱點事件回顧
    最新通知來了3、廣州:復託後廣州託育行業逐步回暖,返園率提升4、浙江:嬰幼兒照護(託育服務)入選2020年十大民生實事5、上海: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徵求意見,一般類無需辦學許可證6、江蘇:南京市社區託育、養老等項目,免徵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7、山東:菏澤首家託育機構成立8、河北:秦皇島市政府發布《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
  • 我市一託育機構 通過國家託育機構備案 - 中國三門峽網 - 三門峽...
    本報訊(記者田沛)近日,真愛幼幼河南三門峽中心憑藉良好的場地條件、完善的硬體投入、優質的師資配置、先進的管理理念,順利通過國家託育機構備案。這是我市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邁向專業化、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的可喜成果。    近年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成為民生關注的重點工作。
  • 上海公共託育服務調查研究(下)
    本文通過調查研究了解上海託育服務的發展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從提高政府參與託育服務的深度、精準全市層面託育資源布局、重構系統的友好型家庭政策、探索與託育服務銜接的假期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上海公共託育服務的建議。
  • 論壇通知|北京師範大學·第二屆託育服務發展論壇
    幼有所育,讓每一個孩子健康茁壯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心願。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開啟了我國嬰幼兒照護事業的新篇章。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正在高速發展的嬰幼兒照護事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
  • 法國公共託育服務發展經驗及其啟示
    通過總結分析法國在公共託育服務中的經驗和做法,對我國託育服務的發展具有啟示作用。首先,家庭政策是託育服務發展的有效支撐,應進一步明確公共託育服務政策的發展方向。2019 年,我國出臺了多項託育服務發展有關政策,均對兒童早期照顧中的託育服務問題進行重點闡述。
  • 全優加早教·託育中心董事長當選:廣州市嬰幼兒託育照護服務行業...
    2020年5月22日,廣東省早期教育行業協會會長、廣東全優加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文成功當選廣州市嬰幼兒託育照護服務行業協會監事長,此次廣州市嬰幼兒託育照護服務行業協會成立大會在廣州市婦聯棠溪大樓隆重召開,廣州市婦聯、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廣州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廣東省早期教育行業協會、廣東全優加教育發展有限公司等17家單位及部門領導
  •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託育機構管理分會首屆全國託育論壇在...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研討"十四五"託育機構照護服務體系建設,共商自閉症、多動症等特殊兒童早期發現和康復訓練,探尋彰顯中國標準、普惠城鄉群眾的託育機構發展之路。
  • 陝西學前師範託育事業發展研究院揭牌儀式
    2020年12月19日,由陝西學前師範學院主辦,陝西省學前教育研究會、陝西學前師範科教產業有限責任公司、託育星球、早幼教公社承辦、廣東三優母嬰健康教育技術有限公司、陝西天佑醫療管理集團協辦的陝西學前師範託育事業發展研究院揭牌儀式暨首屆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產業發展論壇在陝西學前師範學院雁塔校區舉行。
  •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託育機構管理分會首屆全國託育論壇在京...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研討「十四五」託育機構照護服務體系建設,共商自閉症、多動症等特殊兒童早期發現和康復訓練,探尋彰顯中國標準、普惠城鄉群眾的託育機構發展之路。
  • 託育服務仍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 託育服務建設須快馬加鞭
    託育服務建設須快馬加鞭佘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養老、託幼服務。宏觀層面看,託育服務涉及業務領域眾多,協同不力、市場無序、隊伍缺失等問題較為突出。下一步,應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及相關政策文件基礎上,加快完善託育服務體系,著力解決家庭後顧之憂。筆者建議,應搭建涵蓋健康營養、科學照護、安全保障、早期學習的綜合性服務框架。
  • 劉中一:對現階段私人託育健康發展的建議
    從奶媽、保姆到育嬰師的歷史演進,在本質上反映了家長對私人託育服務需求的變遷,以及私人託育行業社會形象和專業地位的轉換。認識和審視從奶媽、保姆到育嬰師歷史演進的真正意義,並非在於解決公共託育資源緊張的問題,而是要明確中國現階段私人託育發展的發展路徑,減少私人託育從業者的角色衝突和職業困惑。
  • 多方參與,發展普惠性託育事業
    深網評論員 明月深圳今年將大力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機構,同時啟動普惠性託育機構建設。「生得起,養得好」,這個目標將在深圳更多寶爸寶媽身上實現。日前,大鵬新區葵湧亞迪村某國際嬰幼中心通過國家託育機構信息管理系統提交備案,這是全市首家在衛生健康部門成功備案的惠普性託育機構。
  • 北師大第二屆託育服務發展論壇圓滿收官,稚夢領跑託育新賽道
    幼有所育,讓每一個孩子擁有最佳人生開端,是全社會共同的願望。10月31日至11日1日,北京師範大學第二屆託育服務發展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發表主題報告。紅黃藍教育創始人、總裁史燕來受邀出席論壇。紅黃藍教育旗下稚夢嬰幼學苑CEO孫硯冰、紅黃藍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婉茹發表主題演講,與行業專家共同探討我國嬰幼兒託育事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問題和對策,為推動嬰幼兒託育服務專業化、規範化、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