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糕,發源地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地區,今湖北省宜昌至荊州一帶,俗稱楚夷花糕。它是採用魚糜、雞蛋及豬肉為主要原料加工蒸製而成的食品。入口鮮香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
魚糕,屬於魚糜類產品。魚糜類產品,是以各種海水魚魚糜或淡水魚魚糜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加工製成的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結構合理、安全健康的一類深加工食品,其食品類型有魚糕、蟹棒、炸花、魚糜麵包、魚肉火腿、魚香腸和蝦餅等模擬食品。這種產品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拼盤、壽司、火鍋的原料,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荊州自古盛產魚,魚糕作為荊州的八大名餚其歷史源遠流長,相傳為舜帝妃子女英所創,在荊楚一帶廣為流傳,春秋戰國時開始成為楚宮廷頭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宮廷菜,據說乾隆嘗過荊州花糕後脫口而詠: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
現代魚糕越做越為精美,人們用魚和肥膘肉做糕,再用豬肉、山藥等製成肉丸。肉丸墊底,魚糕放在上面,最後以肚片、腰片烹炒蓋帽,多菜共碗,俗稱花糕、雜燴丸子,是荊州一帶的紅白喜事宴席上的頭道菜。荊州魚糕已經超越了單純的飲食習慣而積澱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