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出色,讓我倍感壓力」

2021-02-06 崑山杜克大學

在校園裡,你可能會碰到這樣的同學:無論課堂發言,考試成績,還是社團生活,Ta 都表現出色,光芒萬丈。你可能不太想和這樣的人交往過密,甚至見到 Ta 都會讓你感到壓力很大——這樣的壓力又被稱作「同伴壓力」(peer pressure)。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同伴壓力是什麼為什麼它如此普遍又會對你造成怎樣的影響,以及合理的應對方法

© Giphy

01

「同伴壓力」是一種怎樣的心理?

心理學上對同伴壓力的定義是:為讓同伴接納和喜歡自己而感到必須要放棄自我以順應對方而產生的壓力。這裡的同伴指的是年齡,經歷,或社會地位與自己相仿的人。

只要你身處群體環境,就會無可避免地受到同伴的影響,這在當代大學生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比如,發現有同學在為考試刷夜,想先休息的你就也開始挑燈夜讀;有朋友每天在社交媒體上發自己的活動照片,你就也跟著報名了一大堆並不感興趣的活動……

研究人員通過風險對照實驗觀察了 306 位來自少年(13-16歲)、青年(18-22歲)和成年(24歲以上)三個年齡段的人群對同伴壓力的反應(Gardner & Steinberg, 2005)。

實驗對象被要求玩一個控制車輛的電腦遊戲,他們可選擇黃燈亮後是否繼續行駛以及行駛多遠,隨後紅燈將隨機點亮。紅燈亮前行駛距離越長則得分越高;若紅燈亮時未停車,則為「撞車」,該輪分數清零。遊戲進行 13 輪,積分累計。分數越高意味承擔的「撞車」風險也越高。對照組獨自進行遊戲;實驗組則在兩名同齡人的注視下進行遊戲,同伴還會在旁給出何時停止的建議。

上圖為遊戲界面。圖示中信號燈已轉為紅燈,而實驗對象尚未停車,故發生撞車,該輪分數清零。

結果顯示,三個年齡段中,在同伴注視下進行遊戲的實驗對象均比獨自進行遊戲的對象累計得分更高,即行駛了更長距離、承擔了更大的風險;此外,13-22 歲的少年和青年組在同伴有無的情況下的分差遠大於 24 歲以上成年組。換言之,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會因同伴壓力而做出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決定,並承擔更多的風險,且這一變化在青少年群體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圖中依次為少年、青年、成人組在遊戲中的得分;灰色為對照組,黑色為實驗組。分數越高代表承擔風險越多。

出於不同的目的和原因,同伴壓力可總結為兩種類型:從眾型同伴壓力和競爭型同伴壓力。從眾型同伴壓力是指迫使你和同伴保持一致的壓力,比如在團隊裡的你要和他人做同樣的選擇,認可同樣的價值觀;競爭型同伴壓力則是指促使你想要在群體中超過同伴的壓力,在校園中更多地表現為和同學在學術表現和課外活動上的比拼和競爭。

02 

為什麼同伴壓力如此普遍?

加州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相比於獨處時取得成就,在他人注視下獲得成就時,大腦中負責對外交際的前額皮質會更加活躍,這會讓人在接下來的選擇中採取更加冒險和具有挑戰性的做法(N. Bault et al., 2011)。換言之,他人的關注會放大你的情緒,並影響你的決策。這類壓力由身體機制決定,你很難通過主觀努力去控制。

低自尊感的人往往會更希望向他人證明自己,他們認為自己的個人價值只有在和他人的比較中才能體現。可要在群體中力爭上遊,就必然會感受到來自競爭的巨大壓力。

此外,缺乏明確目標和愛好的人也是同伴壓力的易感人群。一旦受到來自同齡人的成就分享時,他們就會感到壓力並變得無所適從。而那些有著愛好和目標的人,即使受到來自周圍同伴的壓力,也會通過努力實現目標或者投入精力到愛好中來保持情緒的積極發展。

© Matt Chinworth

當今社會推崇「成功者」,學位高低,工作好壞,財產多寡成了量化個人價值的標準。受如此價值判斷的影響,個體也會不自覺去與成功人士比較,可往往越比較越焦慮,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和他們一樣「成功」。

有研究表明,處於緊張環境裡的個體更容易受到來自同伴的壓力。這是因為,這樣的環境裡個體不僅會主動規範自我行為,還會將自己與同伴的舉動進行對比,由此感到更多約束感(Matthew & Thomas, 2017)。比如為了完成小組作業,積極提出想法和承擔分工的同伴會讓你和 Ta 之間形成對比,從而增加你完成任務的心理負擔。

© Giphy

03

同伴壓力會對你造成什麼影響?

同伴壓力並非全然無用。當你的同伴非常優秀,他們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也會激勵著你朝著他們看齊,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果你能夠和興趣相投的小夥伴結成「互助小組」,形成良性競爭,你也會更快取得進步 (McLeod, 2012) 。

然而若是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我們很可能會因一心想著「迎頭趕超」而忘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學習、社交、生活習慣乃至心理狀態都會受到消極影響

持續處於同伴都很優秀的群體中,你發現自己的成就比不上周圍人,自然而然會產生沮喪和挫敗感。這種感受又稱相對剝奪感 (Relative deprivation),指的是當人們將自己與某種參照對象進行比較而發現自身處於劣勢時所產生的憤怒和不滿等負性情緒的體驗(Merton, 1938)。受此影響,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勢必會降低,長此以往將影響學業表現。

本來很有個性的你為了被群體接納而改變個人意志,去追求同齡人所熱衷的學術成就和課外活動,這不僅會導致你喪失主見和獨特的個性標識,還會讓你的失落感和迷茫感持續蔓延,甚至會讓你產生自暴自棄的行為。

如果你在擅長的領域裡被熟悉的人超越,你很可能會對自我的價值產生質疑。這種比不上的沮喪感會讓你對社交產生挫敗感,甚至讓你故意遠離社交。

© Scientific American

04

如何應對同伴壓力

我們在這裡講述同伴壓力,並不是鼓勵你去完全抵禦它,畢竟這是大學生活的必要挑戰之一。那麼,是否有方法可以減少同伴壓力帶來的負面效果,並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呢?

I. 學會 Say No

不要一味為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的意志。踏出舒適圈固然重要,但若確實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比如同伴發來的派對邀請,又或希望你變化著裝風格的評論,還是明確 Say No 為好。

II. 為目標列出優先級

不要因為沒能在所有領域成為「第一」而苛責自己。一旦你嘗試去讓自己變得完美,那麼超出精力的領域遲早會將你耗竭。因此,不妨平衡心態,給自己的目標進行優先級排序,在最想要有所作為的領域裡投入最多的精力。

III. 以競爭敦促自我提升

首先得正面對待同伴壓力,因為它能為你提供自我提升的機會。研究表明,當你與不如你的同伴競爭時,你提升自己的渴望就會降低; 但當你與比你優秀的小夥伴競爭時,你提升自我的渴望將持續存在(Festinger, 1954)。因此,你可以利用同伴間的良性競爭來敦促自我提升。比如,你想在一門難度較大的課程中取得 A,可以先了解排名靠前同學的成績表現,為了跟上他們的腳步,你會更努力地投入直到有良好反饋。

© Stella Caraman

IV. 尋求他人支持

向同伴敞開心扉,和他們溝通你壓力的來源和目前所遭遇的困境,尋求他們的建議。當你發現周圍夥伴熱衷的事物並不在你感興趣的範圍內,甚至違背了你的意願,你大可選擇那些與你意氣相投的人交往。當你的壓力水準過高,不妨尋求那些能夠傾聽你苦惱或給予你幫助的友人或親人,從他人處獲得力量

V. 感恩當下所擁有的

和那些優秀的同伴進行比較的同時,也要學會看向自己正擁有的東西。從多種角度客觀評估個人價值,會讓你對自己已有的成就擁有滿足感,對現狀更加知足和感恩。

以上。

© Zara Magumyan

撰文:劉菁君  編輯:祁蕾

相關焦點

  • 快遞界的黑馬:吳京代言,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順豐也倍感壓力!
    快遞界的黑馬:吳京代言,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順豐也倍感壓力!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前吃飯必須到店吃,現在可以直接點外賣,以前買東西要到便利店去,現在逛淘寶,京東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這些都源於電商的發展,當然和電商相輔相成的另一個行業就是物流行業,如果沒有物流,我們就收不到快遞了,而說到快遞,今天我們要介紹快遞界的黑馬:吳京代言,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順豐也倍感壓力!
  • 在中國留學的越南帥哥突然走紅後,倍感壓力
    陳俊協在中國留學 陳俊協說:「我很喜歡漢語,在決定去中國留學之前已經對漢語有了一定的了解。直到現在我都對當初的選擇感到滿意,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更加提高自己。」對於自己突然走紅而感到壓力「我生活在中國較冷的地區,這裡的冬天太冷了,不過後來也能適應。現在我已經習慣了在中國生活。我覺得遠離家鄉去外面生活和讀書能使我得到成長,我在這裡交到了很多朋友。如果有機會,我想年輕人們都應該嘗試著去一個新的地方體驗一下生活。」
  • 中小學生「減負」後,為什麼家長們卻倍感壓力?3點原因太現實了
    中小學生「減負」後,為什麼家長們卻倍感壓力?3點原因太現實了如今我國已經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教育部也屢次為中小學生減輕學習負擔,讓孩子們從小實現全面發展,不要把眼睛只盯著成績。這樣的政策的確是讓不少學生感到非常開始,不過孩子們的家長卻倍感壓力,甚至有些家長提議回到以前那種教學狀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有3點原因可以說是非常現實並且扎心了,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央視解說喊冤倍感壓力:看來應該向遼寧球迷道歉
    廣廈加時主場輸給遼寧以後,在大比分0-2落後以後,此時壓力最大的除了廣廈主帥李春江以外,還有一個人同樣是倍感壓力。在浙遼G2戰結束後,央視著名解說嘉賓劉星宇就在個人社交網絡上吐槽飽受球迷語言攻擊,調侃自己應該向遼寧球迷道歉了。
  • 赴澳留學生倍感孤單 壓力大或致精神疾病
    來自新加坡的留學生康丹尼爾(音譯)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就讀,雖然他也是英語母語使用者,但特殊的新加坡口音讓他成為了"另類"人物,這使它倍感壓力,有時也會感到孤單。此外,很多留學生稱在澳大利亞學習壓力大、感到孤單、社交難度大,這些情況被認為更有可能讓人患精神病。今年三月,坎培拉一所大學有一名留學生自殺,據悉這是約一年內發生的第二宗個案,但自殺原因不詳。澳大利亞並沒有設立檔案來記錄在澳就讀的學生的精神健康狀態。最新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留學生人數已經超過53萬,其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
  • 過度的欣賞會讓孩子倍感壓力,誇孩子家長要掌握4個原則
    過度的欣賞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從而擾亂孩子自己完成事情的積極性。人都需要被欣賞。欣賞會讓孩子感到自己被深深地確定,而不是遠離了自己的感覺。但是過度的欣賞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從而擾亂孩子自己完成事情的積極性。因此欣賞需要注重一些原則和技巧,不然欣賞就容易走進誤區,造成過度欣賞或者無益欣賞。
  • 天津市排名前10的中學,南開區表現搶眼,和平區倍感壓力
    天津市排名前10的中學,南開區表現搶眼,和平區倍感壓力!記得上次介紹天津排名前10的小學時,有位網友留言說:不用做那麼多鋪墊,介紹天津的風土人情,名勝美景等等,直接開門見山就好。除此之外,天津還有很多出色的中學,尤其是一些郊縣一中,發展迅速,不可小視。在您心中還有哪些中學比較好,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好文回顧:
  • 別給孩子太大壓力,想要讓孩子變得出色,我們可以嘗試這麼做
    尤其是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他就會對孩子說:「我希望你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內把所有的作業全部都做完,如果做不完的話,我會給你一些相應的懲罰的。」雖然說孩子聽到這些話之後,總會感覺到非常的委屈,但是王先生從來都沒有改正過自己的教育方式,因為他覺得通過給孩子壓力讓孩子成長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
  • 爺"字能寫成"分"字,老師倍感壓力
    小朋友把"爺"字能寫成"分"字,老師倍感壓力:我感覺教不了之前就有一位小朋友,將"下雨"二字寫得越來越大,笑倒了一片網友。不過老師看到這樣的可高興不起來,老師直言倍感壓力,吐槽說:我感覺教不了這娃了!
  • 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辦分校,中山大學倍感壓力,有可能淪為第2
    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辦分校,中山大學倍感壓力,有可能淪為第2 首先,我們要聲明一下,這個看似相當誇張的標題,實則一點兒不誇張,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在開始正文之前,先看一下世界名校的排行榜。香港科技大學位於亞洲前十,世界前50強的高校,而廣東第一強校中山大學在全球今排在前250名左右。
  • 紙巾界迎來「新巨頭」,開門見山打「價格戰」,清風、維達倍感壓力!
    紙巾界迎來「新巨頭」,開門見山打「價格戰」,清風、維達倍感壓力! 紙巾界迎來「新巨頭」,開門見山打「價格戰」,清風、維達倍感壓力 衛生紙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所以每次遇到購物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囤上一堆紙巾,不僅因為它的消耗量太大了,而且無論放多久不會變質和壞掉。不過,現在市面上有很多衛生紙的品牌,在選擇品牌的時候都挑花了眼。
  • 我國「最具爆發力」的城市,崛起速度直逼北上廣,讓重慶倍感壓力
    西安作為陝西省省會,有著獨特的歷史地位,名勝古蹟眾多,傳統文化和美食多種多樣,經濟發展不容小覷,2018年的數據顯示,西安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已經超過廣州,西安以超強的爆發力趕超其他城市,也讓重慶倍感壓力,西安還是13代古都,歷史文化背後留下了美麗的風景。
  • 又一快遞黑馬出現,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順豐也倍感壓力!
    又一快遞黑馬出現,跨省8小時當天送達,順豐也倍感壓力!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網購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原來逛商場、超市購物的朋友變成了逛淘寶、京東,不過網上購物的方式確實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在家裡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
  • 陳峰新年致辭:時常倍感壓力 愧疚之心難以言表
    12月29日海航集團黨委書記陳峰在新年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海航發展求快求大、偏離主業、千億債務集中到期、p2p平臺兌付泰山壓頂、公司股票市值縮水、海航重要創始人意外離世,回望這一年的林林總總,千難萬險,百般滋味,我時常倍感壓力,愧疚之心難以言表。
  • 女朋友是自己上司,小夥工作和生活都倍感壓力,想分手又捨不得
    女朋友是自己上司,小夥工作和生活都倍感壓力,想分手又捨不得張高遠(22歲,公司職員):我和女朋友說不上誰追的誰,我們兩個算是一見鍾情,在工作中接觸的多了,互相有了感覺交往的時間久了,我就發現,女友的性格有些強勢,還很不尊重我,我感覺有些受不了了。
  • 浙江這名字很難念的縣,400億高鐵說來就來,讓義烏都倍感壓力
    看盡了世間繁華,相對於熙攘的人群我們現在更加喜歡古色古香的小鎮,他們經過時間的沉澱,雖然少了些許燈火闌珊,但是卻多了幾分典雅,讓你流連忘返。說到浙江,朋友們首先想到的是哪裡?杭州西湖像邊肖一樣是第一個想到的嗎?
  • 學生黨公認最難背的3篇文言文,尤其是第3,連學霸都「倍感壓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個字不同的排序能延伸出很多種意思,尤其是古代的文言文,古人的意思與現在的意思又不一樣,生僻字又多,所以很多學生黨在背文言文的時候簡直就是噩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學生黨公認最難背的3篇文言文,尤其是第3,連學霸都「倍感壓力」!
  • 倍感壓力了
    要有壓力了!據網曝,此番孟美岐會以學姐身份來擔任《創造營》的飛行導師,你們是否很期待!近日網上還流傳出了孟美岐復工參與錄製的機場圖,一身工裝襯衫外加黑色打底黑褲,帥氣超A的造型,特別颯氣!儼然就是氣勢磅礴的「山支大哥」啊。這次有她加盟,節目會有趣得多了!
  • 關於友情,倍感珍惜
    年過三十,我相信不少人,奮鬥了幾年,事業穩定,車子房子票子,或多或少的都有了。車子不管好壞,代步而已,房子不管大小,夠住就好,票子不管多少,夠用就好。可是朋友呢,在精不在多。煩苦鬱悶的時候,一個電話,朋友都會陪你來喝點,有事需要幫忙,一個電話,朋友都會雪中送炭。
  • 齊達內:皇馬的6連勝要感謝球員,他們壓力都不小
    艱辛,非常的艱辛,因為歸根到底,這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比賽,我們賽前就知道這場比賽非常艱難,對手非常不好對付,他們的高位逼搶非常出色,我們的出球非常不容易,下半場有些好轉。6連勝,這不容易,我們配得上這場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