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創建於1907年,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同濟大學被先後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和國家世界大學建設高校。
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始建於1945年,解放後幾經調整,於1980年正式恢復應用數學系,2006年定名為數學系,2016年成立數學科學學院。學院目前有專職教師96人, 其中正教授35人, 特聘專家5人(含青年類3人),國家傑青3人,優青2人,上海特聘專家2人。同濟大學數學學科在2017年底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類學科(學科)。學院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和「統計學」2個本科專業,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立了數學博士後流動站;為全國七個國家工科數學課程教學基地之一。2019年,成立「智能計算與應用」同濟大學數學中心。同濟數學科學學院位於同濟四平路校區, 交通方便。同時同濟數學學科擁有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源。為加快推進世界大學和學科建設,促進我院教師與海內外青年學者在國際前沿科技及熱點研究領域展開交流,積極搭建跨學科交叉與協同創新研究平臺,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決定舉辦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時間安排
本次論壇時間定於2019年12月28 日。
2、受邀參會者應具備的條件
1980年8月31日以後出生,在國內外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原則上要求有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研發機構等從事科研工作的經歷。在所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取得高水平代表性科研成果,且有較強的學術發展潛力。
3、經費支持
論壇期間受邀參會學者的往返經濟艙機票費用及住宿費用由學校實報實銷。
4、報名及聯繫方式
聯繫方式:haochaoyang@tongji.edu.cn 86-21-65982341
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誠邀廣大國際青年學者參加!
http://math.tongji.edu.cn/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數學科學學院人才隊伍建設,逐步構建長聘制師資隊伍,現面向全球招聘青年百人計劃A崗、青年百人計劃B崗和助理教授崗位,應聘者條件、崗位職責及待遇如下:
一.青年百人計劃A崗
應聘者應為品行端正、學風嚴謹,恪守學術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具有的創新發展潛力,具備獨立發展一個學科方向的能力,並獲得過青年人才項目。
學校為該崗位提供如下待遇:
1. 聘任為正教授(專技4級崗);
2. 提供有競爭力的年薪與住房補貼;
3. 提供團隊建設與科研經費100-300萬元人民幣。
聘期內如獲得高一級別人才項目,將納入學校的相應人才計劃和長聘體系管理。
二.青年百人計劃B崗
應聘時年齡不超過35周歲,品行端正、學風嚴謹,恪守學術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在學術上嶄露頭角、創新能力強、具有成為青年學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優先考慮在海外大學或科研機構取得博士學位,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正式教職的申請者。
青年百人計劃B崗聘期3年,最多可聘2個聘期,第一個聘期結束前,由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進行考核。學校為該崗位提供如下待遇:
1. 聘任為特聘研究員;
2. 提供有競爭力的年薪與住房補貼;
3. 提供團隊建設與科研經費100-200萬元人民幣。
聘期內如獲得青年人才項目,直接認定為考核,並納入學校的相應人才計劃管理。
三.助理教授
應聘者應具備以下條件:
1. 應聘人員應具有國內外大學本科學歷、碩士、博士學位並同時具有博士後研究的經歷。
2. 原則上應聘人員應具有連續兩年及以上境外大學、研究機構學習、研究經歷。
3. 年齡不超過35周歲。助理教授實行合同管理,每個聘期一般為3年,最多可聘兩個聘期。第一個聘期結束前,由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按約定的崗位責任標準對其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再續聘;兩個聘期內,須進入長聘體系,未能晉升者不再續聘。
助理教授在聘期內提供有競爭力的年薪與住房補貼。聘期內晉升為長聘體系後,按同類人員享受待遇。
以上三類應聘人員,應首先向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提供如下應聘材料:
1. 個人簡歷;
2. 代表性科研成果(3-5篇論文全文, 其他論文首頁);
3. 研究工作概述及工作設想;
4. 評價和引用證明;
5. 三封專家推薦信。
經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初審、公示合格後,提交推薦人選綜合評價報告至同濟大學人事處進行形式審查。青年百人計劃和助理教授審查通過後進行同行通信評審,並經學校遴選後,確定為擬聘任人選。學校人才專項領導小組對擬聘任人選進行審定,審定通過並公示合格後,學校與受聘者籤訂聘任合同。
聯繫人:郝朝洋老師
郵件地址:haochaoyang@tongji.edu.cn
電話: 021-65982341
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召開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及招聘啟事
同濟大學創建於1907年,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同濟大學被先後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和國家世界大學建設高校。
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始建於1945年,解放後幾經調整,於1980年正式恢復應用數學系,2006年定名為數學系,2016年成立數學科學學院。學院目前有專職教師96人, 其中正教授35人, 特聘專家5人(含青年類3人),國家傑青3人,優青2人,上海特聘專家2人。同濟大學數學學科在2017年底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類學科(學科)。學院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和「統計學」2個本科專業,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立了數學博士後流動站;為全國七個國家工科數學課程教學基地之一。2019年,成立「智能計算與應用」同濟大學數學中心。同濟數學科學學院位於同濟四平路校區, 交通方便。同時同濟數學學科擁有的本科和研究生生源。為加快推進世界大學和學科建設,促進我院教師與海內外青年學者在國際前沿科技及熱點研究領域展開交流,積極搭建跨學科交叉與協同創新研究平臺,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決定舉辦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時間安排
本次論壇時間定於2019年12月28 日。
2、受邀參會者應具備的條件
1980年8月31日以後出生,在國內外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原則上要求有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研發機構等從事科研工作的經歷。在所從事研究的學科領域取得高水平代表性科研成果,且有較強的學術發展潛力。
3、經費支持
論壇期間受邀參會學者的往返經濟艙機票費用及住宿費用由學校實報實銷。
4、報名及聯繫方式
聯繫人:郝朝洋
聯繫方式:haochaoyang@tongji.edu.cn 86-21-65982341
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誠邀廣大國際青年學者參加!
http://math.tongji.edu.cn/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數學科學學院人才隊伍建設,逐步構建長聘制師資隊伍,現面向全球招聘青年百人計劃A崗、青年百人計劃B崗和助理教授崗位,應聘者條件、崗位職責及待遇如下:
一.青年百人計劃A崗
應聘者應為品行端正、學風嚴謹,恪守學術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具有的創新發展潛力,具備獨立發展一個學科方向的能力,並獲得過青年人才項目。
學校為該崗位提供如下待遇:
1. 聘任為正教授(專技4級崗);
2. 提供有競爭力的年薪與住房補貼;
3. 提供團隊建設與科研經費100-300萬元人民幣。
聘期內如獲得高一級別人才項目,將納入學校的相應人才計劃和長聘體系管理。
二.青年百人計劃B崗
應聘時年齡不超過35周歲,品行端正、學風嚴謹,恪守學術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在學術上嶄露頭角、創新能力強、具有成為青年學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優先考慮在海外大學或科研機構取得博士學位,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正式教職的申請者。
青年百人計劃B崗聘期3年,最多可聘2個聘期,第一個聘期結束前,由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進行考核。學校為該崗位提供如下待遇:
1. 聘任為特聘研究員;
2. 提供有競爭力的年薪與住房補貼;
3. 提供團隊建設與科研經費100-200萬元人民幣。
聘期內如獲得青年人才項目,直接認定為考核,並納入學校的相應人才計劃管理。
三.助理教授
應聘者應具備以下條件:
1. 應聘人員應具有國內外大學本科學歷、碩士、博士學位並同時具有博士後研究的經歷。
2. 原則上應聘人員應具有連續兩年及以上境外大學、研究機構學習、研究經歷。
3. 年齡不超過35周歲。助理教授實行合同管理,每個聘期一般為3年,最多可聘兩個聘期。第一個聘期結束前,由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按約定的崗位責任標準對其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再續聘;兩個聘期內,須進入長聘體系,未能晉升者不再續聘。
助理教授在聘期內提供有競爭力的年薪與住房補貼。聘期內晉升為長聘體系後,按同類人員享受待遇。
以上三類應聘人員,應首先向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提供如下應聘材料:
1. 個人簡歷;
2. 代表性科研成果(3-5篇論文全文, 其他論文首頁);
3. 研究工作概述及工作設想;
4. 評價和引用證明;
5. 三封專家推薦信。
經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初審、公示合格後,提交推薦人選綜合評價報告至同濟大學人事處進行形式審查。青年百人計劃和助理教授審查通過後進行同行通信評審,並經學校遴選後,確定為擬聘任人選。學校人才專項領導小組對擬聘任人選進行審定,審定通過並公示合格後,學校與受聘者籤訂聘任合同。
聯繫人:郝老師
郵件地址:haochaoyang@tongji.edu.cn
電話: 021-65982341
原標題: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召開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及招聘啟事
文章來源:http://talent.sciencenet.cn/index.php?s=/Info/index/id/18453
(責任編輯:李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