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燃燈者」 照亮「逐夢路」

2020-12-10 雲南網

圖為張桂梅(左)在家訪。圖片來源新華網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恆情

「平凡孕育著偉大。」連日來,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拿命辦學」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導而廣泛傳播,「燃燈者」的精神感染了無數心靈,引發熱烈的社會反響。

所謂「燃燈者」,就是能於黑暗中潑灑一片輝光,於混沌中增添一抹亮色;就是有著堅如磐石的信念,有著衝破一切束縛的勇氣。張桂梅數十年嘔心瀝血,懷揣著創辦免費女子學校的夢想,撥亮了教育扶貧的燈盞: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歷史很短,是一所大山裡的免費女子高中,招收的大多是貧困、輟學或落榜的女學生……自2008年建校以來,已有16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考入大學。張桂梅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在教育扶貧一線舉起一盞燈,照亮了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逐夢之路。對「燃燈者」張桂梅的讚許和推崇,折射出社會對「知識改變命運」的讚許和推崇,擦亮了教育扶貧的價值底色。

人們為張桂梅而感動,也因張桂梅而思考。一個山區高級中學的校長,崗位並不起眼,為什麼卻能創造當地的教育奇蹟,託舉起貧困山區孩子「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和夢想?答案就在於責任、信念和堅守。張桂梅紮根貧困地區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貧困山區教育扶貧主戰場,尤其為解決貧困山區女孩教育問題,克服種種困難,建成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中;她長期拖著病體忘我工作,在與時間賽跑和病魔的抗爭中,以實際行動兌現「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身上所體現的敬業奉獻精神,具體而微、生動可感,充分說明了責任、信念和堅守蘊藏的巨大力量。有了這種力量,逐夢路上的燈盞就能散發永恆的光亮。

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行的。品讀「燃燈校長」張桂梅的感人事跡,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人民教師身上的耀眼精神印記,那是對「知識改變命運」的強烈責任感、使命感,那是在教育扶貧主戰場挺起的精神脊梁。無數像張桂梅一樣的人民教師,為貧困學子照亮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逐夢之路。湖北鄉村教師倪秀蘭,堅守貧困山區小學31年,為山裡孩子撐起一片天;四川教師胡永鴻,在川南貧困山區的一所村小堅守27年,用自己的青春和愛心點亮孩子們的童年和雙眸;江西教師陳新生,堅守贛南貧困山區37年……他們對教師職業的崇高信仰、對教育扶貧的深刻認識,迸發出的令人震撼的力量,回應著這個時代的精神渴求,激勵著貧困山區學子昂首逐夢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

生命不息,夢想不滅。「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張桂梅的這句表白,讓我們看到了她全部精神力量的來源。「滴水是有沾潤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為波濤」,張桂梅帶給我們不應只是情感的觸動,更當有心靈的啟迪和行為的自覺。以責任、信念、堅守為炬,棄小而崇大、輕利而重義,有一股勁就出一分力,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無私付出、勤勉奉獻,奮進身影就會愈戰愈勇,就會為社會增添無窮的溫暖和光輝,照亮更多逐夢者的前行之路。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相關焦點

  • 《主人翁 逐夢路》導演統籌喬明輝:君子不器 命自我立
    在專題片《主人翁 逐夢路》製作完成後的第二天晚上,看熊逸在書裡談起「君子不器」,心、語、時、事,各種境地機緣巧合,風雲際會,竟讓我如飲冷水,打了個寒顫!今年5月,我開始「轉行」做導演統籌。其實,去年《築夢之路》積累了很多經驗,我更願意幹分集導演,專注於把控熟悉的領域。
  •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楊宗科:讓精神燈塔照亮逐夢徵程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 楊宗科(西北政法大學/供圖) 人民網北京7月2日電 今日,西北政法大學2019屆本科學生畢業典禮、學位授予儀式舉行,校長楊宗科在典禮上對順利完成學業的3305名本科生們寄語:西法大作為陝北公學窯洞燈火的傳遞者、燃燈者
  • 銅仁:「新市民·追夢橋」遍地開花,「新農民·逐夢路」振興鄉村
    「新農民·逐夢路」帶領群眾走「五路」、興「五村」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上作出的重大決策目前,銅仁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政法委和市農業農村局等「三部一委一局」已經聯合印發了《銅仁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新農民·逐夢路」工程實施意見》,「三部一委一局」正在分別組建工作專班,細化實施方案,將整合部門、群團、新的社會階層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等資源力量,對應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帶領農村群眾走「五路」、興「五村」,即:走改革創新路,興產業新村
  • 鄉村教育需要更多「燃燈者」
    人們常常把教師喻為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與繁華的城市相比,一些貧困山區缺乏優質的教育資源,加上重男輕女觀念依舊嚴重,很多女孩讀不到高中就被迫輟學在家,但她們同樣有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希冀,同樣有著向上社會流動的渴望。鄉村教師就猶如一個「燃燈者」,給她們點燃希望的火把,幫她們照亮前行的道路。
  • 海信真空冰箱攜手《越戰越勇》欄目,開啟逐夢路!
    繼國民下飯綜藝《拜託了冰箱》第六季後,海信真空冰箱再次亮相螢屏,登陸央視舞臺,攜手《越戰越勇》欄目,助力平凡人的逐夢路。《越戰越勇》作為央視大型王牌綜藝節目,站在臺上的每一個參賽選手,都是心懷夢想、勇往直前的普通人,在他們嘹亮的歌聲背後,是一段段為夢拼搏、砥礪前行的感人故事,他們用多姿多彩的歌唱形式,唱出內心對生活、對未來的夢想期許。
  • 荊門市出版對臺工作畫冊《不忘初心 逐夢前行》
    圖:《不忘初心 逐夢前行》畫冊  5月16日,荊門市對臺工作畫冊《不忘初心 逐夢前行》集結出版。  《不忘初心 逐夢前行》畫冊共收錄了375張荊門市對臺工作圖片,全面展示了2006年至2019年期間的荊臺交流交往歷程,畫冊共分「親切關懷」「聯絡交流」「對臺經濟」「溫情相助」「民間助力」「難忘瞬間」六個部分。  在逐夢路上,荊門市用「以心相交,方成久遠」的赤誠真摯,牢牢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始終把兩岸同胞當成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視為血濃於水的一家人。
  • 「老隆一小」逐夢路上,結伴前行——老隆一小課題組到浮石小學開展...
    逐夢路上,結伴前行。此次研討交流學習活動的開展,不僅促進了我校課題組成員專業素養的迅速提升,還使學校課題研究成果得到更深層次的提煉,同時促進了校際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實現了片區學校之間的教學互助、資源共享及共同成長的目標。
  • 教育的燃燈者
    教育的燃燈者 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 ——愛迪生 她託住倒塌路牌,學生安全了自己卻受傷昏迷8小時;她在臺下帶舞,卻因孩子們即將畢業偷偷抹淚;他退休後騎行義賣26年,籌款改變了1300多名學生的命運…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
  • 一起致敬教育的燃燈者
    一起致敬教育的燃燈者】昨天,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鍾南山、張伯禮、張桂梅等12位教師入選。「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致敬所有用匠心守望初心的教育燃燈者!
  • 教育整頓進行時 | 「每周一星」用自己溫暖他人的「燃燈者」-徐州...
    用自己溫暖他人的「燃燈者」-徐州市司法局宣傳教育處副處長孫冬花孫冬花,中共黨員,法學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現任徐州市司法局宣傳教育處副處長,公職律師,徐州仲裁委仲裁員。她就如一根火柴,雖然不似太陽一樣光芒萬丈,但總在關鍵時刻閃耀光芒,為他人照亮黑夜中的一角。精益求精,任勞任怨,甘做政法戰線的「燃燈者」她是「三過辦公室而不入」的「工作狂」。孫冬花研究生畢業後,2009年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徐州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成為一名人民法官。
  • 超時空逐夢
    2020年暑假受疫情的影響,本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不得不擱置,幸而,在學校萬人線上教育教學志願活動聯盟以及廣東省共青團「兩幫兩促」青年大學生雲支教活動的倡導下,我們有機會參與線上實踐活動,在此契機下我加入了由教科院院裡二十六名小夥伴組成的嶺南師範學院「仲夏逐夢」文化支教社會實踐隊,有幸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成為一名線上輔導的志願者,最終完成了社會實踐的任務。
  • 聚焦 | 南鐵「後浪」的青春逐夢路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為在青春逐夢路上奮力拼搏的南鐵學子點讚!
  • 冉衛平:「大山裡的紅燭」照亮女孩前行之路
    張桂梅的事跡令人動容、催人奮進,她是時代的「燃燈者」,更是所有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堅守初心,紮根基層,做服務群眾的「燃燈者」。作為工作在基層的黨員幹部當以榜樣看齊,心繫群眾、服務人民,關心群眾安危冷暖,解決百姓急難愁盼,不計名利得失,不計榮辱進退,做一名無私奉獻、一身正氣的「燃燈者」。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信念,志存高遠,敢啃「硬骨頭」,敢涉「深水區」,敢接「燙手山芋」,敢翻「無字書」,立足崗位當先鋒,做表率,永葆共產黨人最美「底色」。
  • 《主人翁 逐夢路》第二集導演張衍峰:我們小手拉大手,一起加油!
    文/張衍峰(《主人翁 逐夢路》第二集導演)
  • 廣東「最美教師」:張建華的教壇逐夢路
    我將滿懷愛與感恩、力量與信心,不忘初心,前行逐夢,用自己的一生,為教育、為學生而奮鬥不息!今年,她獲得了2020年廣東「最美教師」稱號,是對她一直以來逐夢的肯定。這位「最美教師」是肇慶市奧威斯實驗小學校長張建華。
  • 鄉村教師侯煥英:做基層教育的「燃燈者」
    本著這樣的初心,2017年,侯煥英來到北館陶鎮,一門心思紮根基層,甘願做鄉村教育的「燃燈者」。教書,從教握筆姿勢開始初來學校時,侯煥英的確有些不適應:「鄉鎮學生學習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孩子甚至連基本的握筆姿勢都不對。」
  • 廣東「最美教師」:張建華的教壇逐夢路
    我將滿懷愛與感恩、力量與信心,不忘初心,前行逐夢,用自己的一生,為教育、為學生而奮鬥不息!今年,她獲得了2020年廣東「最美教師」稱號,是對她一直以來逐夢的肯定。這位「最美教師」是肇慶市奧威斯實驗小學校長張建華。
  • 致敬燃燈者 ▏大山深處的教書人
    他們,是鄉村教師,也是大山深處的燃燈者;他們,被稱為農村教育 「活的靈魂」,也是農村的孩子看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面鏡子」。這群教育之路上的「逆行者」中,有堅守幾十年的50後、60後,也有為振奮民族精神、挺起中國脊梁的80後、90後......在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將目光投向偏遠地區的留守鄉村教師們,讓他們的堅守不被遺忘。
  • 逐夢路上的自考生,「進取」「堅韌」的同義詞
    他從年輕時起就愛好文學,一直夢想成為一名作家,退休後老人開始了自己的逐夢之旅。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老人從手機上看到了尚德機構的招生廣告,經過一番認真諮詢,老人下決心前來報名學習。 其實對於老人以82歲高齡報名自考這件事,一開始他的兒女們「並不支持」。他們問老人:您年紀那麼大,退休工資也不低,該獲的榮譽都獲得了,還折騰什麼呢?但老人卻告訴子女們:「我一把年紀,也有夢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