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老董:「5·20」後兩岸關係會更惡化,蔡英文已無法回頭

2020-12-10 海峽導報

對於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兩岸論述,傳出將維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論調,綠營出身的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訪問表示,重申這八個字沒有意義。他研判,相較蔡第一任期,蔡英文「5·20」兩岸論述是更偏向「臺獨」立場。蔡英文無法走回頭路,因為臺灣後面還有美國,「蔡英文已經選邊」。

吳子嘉說,「5·20」之後兩岸關係會更惡化,雖然不至於發生軍事衝突,但臺灣經濟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是蔡第二任要面對的難題。

吳子嘉認為,蔡英文辦公室目前拋出風向的「八字箴言」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有傳言美方建議蔡英文回到2016年的兩岸論述,但2016年就職演說論述,中國大陸當時回覆是「未完成的答卷」,今年「5·20」蔡若重申,那還是回答未完成的答卷,這有意義嗎?因此,他認為,「中華民國臺灣」應該是蔡英文次兩岸論述的基礎。

吳子嘉表示,兩岸論述也牽扯中美關係。依照蔡英文「5·20」演說邏輯加上美方支持,兩岸關係從過去模糊化,變得越來越清晰,臺灣變成印太戰略一環。軍事關係,臺灣已選擇美國,站在美國這一邊;而經濟上,臺灣還是期待兩岸能夠繼續良性發展。

吳子嘉坦言,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一定更不好,軍事衝突目前應該還不會,但會有經濟衝擊。他研判,雖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今年9月屆滿10年,但應不會中止,因為影響太大。但是有一些經濟互動,像是關稅懲罰就會出現。他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讓臺灣經濟衰退,一旦中國大陸在「5·20」之後再採取經濟手段,臺灣會受傷更重。現在陸客不來,「觀光業掛掉、航空業關掉」,因為疫情兩岸飛機停飛,未來如果要恢復,大陸如果不願意談,那對臺灣就影響很大。「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約16%營業額來自中國大陸,這兩家航空還能維持下去嗎?

他也指出,另外臺灣水果賣到中國大陸,也可能沒了,這些社會底層的勞務工作者,會受傷慘重。這些產業紓困已經沒有用,民進黨當局勢必要轉移市場才有用,「5·20演講後,兩岸關係還是會更壞,經濟會馬上讓蔡當局有感」。

來源:中評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蔡英文上臺3年兩岸關係惡化 國臺辦:任何人無法阻擋祖國...
    5月29日,國臺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郭天虎 攝中國網5月29日訊(記者 趙曉雯)29日,國臺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蔡英文當局上臺已經3年了,如何評價3年來的兩岸關係?對此,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表示,自2016年「5·20」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惡化了兩岸關係,嚴重損害了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
  • 蔡英文高票當選後,兩岸關係波濤洶湧?
    編輯:凝冰2020年,年初臺灣選舉落幕,蔡英文高票當選,民進黨繼續執掌臺灣,綠營當權,兩岸關係只會進一步惡化,兩岸是否能像2016年的時候,進行和平對話尚不確定。蔡英文之所以當選跟境外勢力有關,同時也跟操控網軍製造輿論帶風向不無關係,因此臺灣親綠媒體常常製造假新聞,甚至惡意抹黑內地,認為兩岸關係僵化是由於內地太過強勢,逼迫臺灣低頭導致的,因此可以看出蔡英文當選,是臺灣民眾受到蒙蔽,認為是內地的冷漠態度導致雙方無法正常互動。
  • 王英津:蔡英文模糊"一中"使兩岸關係更加惡化
    (海外網 欒雨石 攝)5月21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網舉辦的主題為「島內局勢再觀察」的金臺沙龍上,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英津針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發表主旨演講。王英津指出,需警惕未來兩岸關係有惡化的風險。
  • 國臺辦談蔡英文上臺3年:惡化兩岸關係 損害臺胞利益
    29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在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從2016年「5·20」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僅惡化了兩岸關係,導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而且嚴重損害了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
  • 兩岸關係有無回頭路?不妨再觀察蔡英文520講話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日前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目前看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過後,兩岸關係也沒有和緩趨勢,「兩岸之間已經完全沒有回頭路」;「仇中情緒」已經深入到臺灣下一代以及社會中,因為選舉培養出「仇中情緒」,底下的年輕網軍、網民已經被灌輸這樣的意識,現在就算是蔡當局
  • 嚴峻:蔡英文惡化兩岸關係 背離民意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李娜)3月11日,蔡英文召開「臺灣安全」高層會議提出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就兩岸、外事、經濟、民主法制等各層面聽取相關部門報告,並進行討論。會後提出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作為安全團隊與行政部門的行動準則。
  • 蔡英文想修復兩岸關係嗎?幾個觀察指標說明了一切
    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開始第二個任期,臺灣時事評論員陳淞山日前受訪問時認為,蔡英文第二任面臨的第一大問題是經濟,第二大問題是兩岸關係。經濟上,現在新冠疫情肆虐,就算等疫情過後,今年經濟要反彈恐怕很難,加上今年ECFA到期後可能終止,臺灣經濟雪上加霜的情況下明年都難看好。
  • 從林全辭職看蔡英文政策的失敗及兩岸關係走向
    其實,自蔡英文選定林全之日起,對林全的質疑就一直沒停止過,隨著蔡英文民進黨當局政策的逐漸出臺,已註定了林全「院長」的短命。所以,今天林全的辭職本不值一評。但,圍繞這件事暴露出的一些現象倒是可以聊一聊。同時,在此微妙時刻,林全的辭職給兩岸關係的走向是否帶來一些變化,也值得一議。
  • 綠媒老董批蔡英文:為拼連任 將升高兩岸對峙變成一種選舉策略
    中國臺灣網3月5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親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昨(4日)接受電臺專訪表示,蔡英文將兩岸升高對峙變成一種選舉策略,已和之前推動的「維持現狀」完全不同,預言此舉將會失去中間選民選票。
  • 蔡英文上臺三年惡化兩岸關係,民進黨當局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蔡英文上臺三年,兩岸關係如何?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9日應詢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支持和縱容各種「臺獨」活動,阻撓限制兩岸交流合作,挾洋自重,不斷拋出各種充斥「兩國論」的分裂言論,肆意攻擊大陸,煽動兩岸敵意,升高兩岸對抗,不僅惡化了兩岸關係,導致臺海形勢更趨複雜嚴峻,而且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
  • 英媒:蔡英文執政周年拼經濟交白卷 兩岸關係不佳是致命傷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 英媒稱,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5月20日執政滿一周年。一如外界預期,蔡英文執政後民調大幅走滑,雖不至於灰頭土臉,但也是疲於奔命。 據路透社5月17日報導,外界認為,蔡英文上任後重改革、輕成長,戰線拉得太長又太多,都是民調致命傷。
  • 《中國時報》:蔡英文仍對兩岸關係抱希望嗎
    美國是否會出兵介入?嚴格來說,臺灣安全如繫於這3個本身無法掌控的因素,前途恐難以樂觀。 至於美國是否會出兵幹預臺海軍事衝突,美國40多年來的「戰略模糊」已不具有足夠嚇阻效應。面對解放軍強大現代化軍力,對臺灣安全的具體保證代表了更沉重的責任與風險,令美國躊躇不前。川普總統日前在答覆記者相關詢問時表示,「我想,中國知道我會怎麼做」,仍維持了美國一貫的模糊立場。
  • 疫情過後,蔡英文最大挑戰仍是兩岸關係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導致的兩岸關係變化,民進黨嘉義市議員蔡文旭稱,疫情將使得兩岸關係更加疏離,民進黨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讓臺灣經濟順利轉型,包括分散投資市場、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實現產業轉型等。蔡文旭點出了臺灣面臨的一些重要問題與挑戰,包括選後兩岸關係更加惡化、疫情延燒擴大兩岸的疏離感等。但是,無論是民進黨還是蔡當局,最大挑戰還是如何處理兩岸關係。
  • 臺媒:美豬主動進口、新聞自由已死、兩岸關係惡化…臺灣老百姓是...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 兩岸關係惡化,民進黨當局只能將臺灣的未來完全託付於美國,川普政府為遏制中國大陸,需要臺灣做馬前卒,兩人一拍即合。
  • 臺媒:美豬主動進口、新聞自由已死、兩岸關係惡化……臺灣老百姓是...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兩岸關係惡化,民進黨當局只能將臺灣的未來完全託付於美國,川普政府為遏制中國大陸,需要臺灣做馬前卒,川蔡兩人一拍即合。蔡英文只能靠美國的支持,作為她不至於在民進黨內權力過早跛腳的依託。
  • 楊昆福:變本加厲操作兩岸對抗 蔡英文有何政治算計?
    全文內容如下:爆炒短線 蔡英文衝撞策略不得人心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劍走偏鋒,採取炒短線的衝撞冒險策略,已引發臺灣多數民眾反感。從兩組親綠機構近期公布的民調數據來看,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無疑備受質疑,其兩岸政策顯然不得人心。並且,這還是親綠機構所呈現的狀況,實際情形會如何?恐怕會更糟糕。劍走偏鋒 既是「應景之需」也有政治盤算那麼,為何蔡英文執迷不悟,一意孤行?
  • 何亮亮:蔡英文就兩岸關係「怎麼做」更重要
    就職演說之後,在兩岸關係中,蔡英文「怎麼做」才是更重要的。鳳凰衛視5月20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那麼當然我知道蔡英文她一直是否認有九二共識,那麼這也是臺灣一部分人,包括民進黨,包括綠營,他們認為,那我們這樣講,其實這個九二共識這個東西本身,我覺得是符合中國人的這種智慧的,它確實,它不是一個成文的文件,但是雙方談到這個問題了,有這樣一種共識,或者用這個英文也可以表述的話
  • 川普「轉彎了」,蔡英文會修補兩岸關係嗎?港媒列四大觀察指標
    川普與中國大陸外交官員交手後,出爾反爾的大翻轉,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評論,川普一向都是扮演著「反中」主帥的角色,在美國疫情快速惡化的大勢下,他也不得不放低身段,改變立場。這讓臺媒不禁慨嘆,臺灣要付出多少的代價,蔡英文才會從她的迷夢中覺醒過來?目前,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開始第二個任期,臺灣時事評論員陳淞山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認為,蔡英文第二任期面臨的第一大問題是經濟,第二大問題是兩岸關係。但這兩項目前看來,均不樂觀。
  • 蔡英文「考慮反制」香港國安法,美國跟著起鬨,兩岸關係再添變數
    《中國時報》發表社論稱,蔡英文連任後不到半年,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即使美國等西方國家集體阻撓並予以制裁,都無法撼動香港「二次回歸」的既成事實。報導還稱,「民進黨自毀臺港關係」,不斷借香港問題進行政治鼓譟,如今臺港關係生變,「臺灣等於自己放棄了與大陸維持往來的中介,很難想像接下來臺灣能想出怎樣的辦法,為兩岸關係的恢復找到可行的出路」。
  • 學者:蔡英文會掀起兩岸新一輪風暴?
    在蔡當局不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大背景下,接下來兩岸關係形勢不容樂觀。5月9日,臺陸委會也發聲明,指責大陸。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的聲明相比,陸委會的聲明譴責意味更濃、對抗的意味更濃。  從上述幾個層級、層次的臺官方與執政黨的反應,我們看到蔡當局顯然有備以來,準備在蔡英文執政一年之際,將兩岸關係惡化的責任推給大陸身上,而WHA邀請函只是蔡當局摔鍋卸責的藉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