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陽春三月的北京,懷念街上流行風雨衣的日子

2020-12-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眼下正值陽春三月,北京這會兒的天氣愛颳風下雨,氣溫也是忽上忽下。看看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冬裝、春裝穿什麼的都有。您知道嗎?在1980年的春天,北京曾誕生過一件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穿著的時尚新品——風雨衣。它風靡京城好多年,那時人們為了擁有它,甚至擠壞了商場的櫃檯。在很多北京人的印象裡,它都是揮之不去的時尚記憶。

上世紀80年代,風雨衣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時尚服裝。任蘭蘭攝

新式風雨衣試銷受歡迎

風雨衣,是從雨衣演變而來的。最早的風雨衣,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士兵在塹壕裡穿著的防風防雨大衣。後來,隨著時代變遷,這款實用的軍服漸漸變成了生活服裝。不過,在北京,它的真正風靡是在上世紀80年代。

從1956年3月17日本報5版報導《讓我們的服裝更美麗》可以看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人在春天最常穿的是棉襖,也有一些穿呢子大衣、旗袍的,皮衣、西裝、風衣還都比較稀罕,不是人們常穿的一般服裝。那會兒,北京人春日裡遇上颳風下雨,大多都是用雨衣來防風雨侵襲。時髦一點兒的,會穿一件花布雨衣,就是色彩和圖案都像最時興的花布一樣的橡膠雨衣。

改革開放後,北京人的眼睛向外看,眼界更加寬廣,加上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們對穿著的要求水漲船高。厚重的橡膠雨衣再也不能滿足人們在春日裡追求美的需要。在1980年的春天,國際上流行風頭正勁的時裝化風雨衣,在北京市服裝三廠第一次生產出來,開始在北京東風市場、西單商場等大商場試銷。

這批試銷的長城牌風雨衣,雖然男女新式樣各自只有一個,但是一下子就賣出了4萬件,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長城」風雨衣好在哪兒,這麼多人都喜歡?我們不得不讚嘆風雨衣設計人員的巧心思:他們根據北京地區春季風大雨多的特點,吸取國外風衣的優點,設計了披肩、開關領、袖絆、腰帶等,使風雨衣具有防風、防雨、防塵的效能。為了做到經濟實惠,美觀大方,他們還設計了活筒絨裡,天冷時可用拉鎖裝在風雨衣內防寒。而且,這批風雨衣用的是質地優良的灰、米黃、深藍等色的滌卡作原料,經防雨處理製成,具有堅固、美觀、耐磨、挺括、防雨、透氣的特點。(1980年4月1日《北京日報》2版,《新式風雨衣投產試銷》)

1984年4月1日,北京市服裝三廠的工人們正在趕做風雨衣。李晞攝

這種創新,使風雨衣不僅具備防雨、防風、防塵的基本雨衣功能,而且平時也能作為時裝穿著,一衣多用,難怪一上市就受到人們的追捧。試銷幾個月後,新式風雨衣開始在百貨大樓、東四人民市場設專櫃展銷。這些新式風雨衣博採日、美和港澳地區最流行的式樣,結合我國民族特點,有乳白、果綠、豆沙等12個新花色、30多個品種、15個新式樣。(1980年9月12日《北京日報》2版,《長城牌新式風雨衣今起展銷》)在百貨大樓的「長城」風雨衣展銷專櫃,人頭攢動,你擁我擠,有次竟擠壞了櫃檯,不得不實行「控制售貨」……

京滬風雨衣上演大PK

在1980年以前,全國生產風雨衣的廠家只有上海永新雨衣染織廠這一家。這個有著40年歷史的老廠,生產的是「大地」牌風雨衣。1980年北京「長城」風雨衣橫空出世後,「大地」與「長城」這兩個品牌的市場競爭就拉開了帷幕。這場競爭,跟過去上海「銀河」與北京「冰山」的確良之爭一樣有名。

1980年10月中旬,百貨大樓和東風市場進行的京滬風雨衣對比展銷先後結束了。展銷的結果是:百貨大樓售出北京服裝三廠的「長城」風雨衣2507件,東風市場售出上海永新雨衣染織廠的「大地」風雨衣4865件。跟「長城」風雨衣這個初生牛犢比,「大地」風雨衣畢竟是老牌子,再加上它在生產工藝、選料、裁製等方面也都有很大突破,因此在對比展銷中佔據了優勢。

這場同臺競技,讓「長城」風雨衣這個後起之秀看清了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兒:

在式樣上,上海展銷有100多個品種,其中包括在上海召開的世界服裝展覽會上流行的新時裝8種,像青年們喜愛的雙肩絆登領雙排扣,老年人喜愛的暗襟單排扣及印花女風雨衣和男女童風雨衣,都是品質優良、暢銷中外的名牌產品;而北京展銷只有60多個品種。

在價格上,大地牌風雨衣是上海永新雨衣染織廠自染自織自做,價格比較便宜,的卡風雨衣每件平均25.6元;而北京的卡風雨衣每件平均36.7元,雖然含滌綸成分多些,但價格比上海高出許多。(1980年10月31日《北京日報》2版,《促進本市增產適銷對路新品種》)

1984年5月1日,北京市服裝三廠廠長張潔世正在研究新款風雨衣方案。呂堅攝

在風雨衣面料方面,通過對市場銷售情況和發展趨勢的分析,北京市服裝三廠決定,不搞廉價兜售低檔產品,要發揮本廠技術、管理、設備的優勢,學趕國外八十年代風雨衣的長處,以獨特新型的高檔產品來勝過競爭對手。「長城」風雨衣不僅和本市的印染、紡織廠一起開發出防雨毛滌綸、軋光滌夫綢、防雨滌格夫綢等多種新型面料,還開發出了彈力呢、卡特呢、滌綸閃光府綢等高檔新型面料。(1985年4月15日《北京日報》1版,《「長城」牌風雨衣銷售額居全國同類產品首位》)

為了在花色品種款式上突出一個「新」字,「長城」風雨衣短短幾年間便儲存了國內外上千種風雨衣的新款式,年設計新款達到了500種,既有線條分明適合青年人穿的,也有寬鬆肥大、結構簡練,適合中老年人穿的。特別是他們推出的泡泡袖「寬鬆式」風雨衣,更是在十六省市服裝展銷會上被一搶而空。「認牌子」的消費者說:「風雨衣就要買『長城』的!」(1985年10月26日《北京日報》2版,《貨好不怕「價出頭」 顧客買貨「認牌子」》)

對比展銷後的第五年,也就是1985年,「長城」風雨衣的銷售額已位居全國同類產品首位。1986年,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長城」風雨衣,在全國風雨衣質量評比中獲得總分第一名。1987年,在國家規定不設服裝金牌獎的情況下,「長城」風雨衣拿到了全國唯一的一塊銀牌。(1987年2月24日《北京日報》1版,《去年獲國家金、銀牌的北京產品》)這回,國內再也找不出一個能跟它打個平手的廠家了。

老棉服廠的勵志故事

短短幾年就從零做到行業老大的「長城」風雨衣,背後是一個瀕於挨餓的老棉服廠依靠改革創新打贏翻身仗的勵志故事。

縫紉合作社出身的北京市服裝三廠,改革前是專門生產棉服的國營廠,北京市場上75%-80%的棉服都是它生產的。在計劃經濟時代,有國家統購包銷,一直吃著「省心飯」。做棉服做了十六年的它,直到1978年,生產的還是酷似上世紀50年代的棉襖、棉褲。這哪兒跟得上改革發展、人民需要的節奏啊。果不其然,在1982年,上一年生產的棉服還有20多萬件積壓在倉庫,當年的51萬件定貨又咔嚓一下減到了28萬件,「省心飯」再也吃不下去了。

這對一個企業來說,無異於一次「地震」。幸好廠長張潔世早有預見,提前兩年就開始著力開發新產品——風雨衣。靠著轉產風雨衣,眼看要挨餓的老棉服廠在改革中「殺」出了一條生路。(1984年5月18日《北京日報》1版,《開拓型廠長張潔世》)

老棉服廠進行的改革主要有五項:一是把單純生產型改革為生產經營型;二是破除「大鍋飯」,企業實行「以稅代利,自負盈虧」,職工實行浮動工資;三是改革幹部任用制度,實行張榜招賢、擇優錄取;四是把手工業作坊式的管理改革為講信息、重數據的新型管理方式;五是研究外商心理,改變生產環境,實行文明生產。(1984年4月12日《北京日報》1版,《市服裝三廠——本市工業戰線勇於改革的一個榜樣》)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奮發改革的「長城」風雨衣始終堅持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開發一代,密切注意市場動向,使風雨衣向時裝化、高檔化、多用化發展。當他們生產的緊腰身風雨衣正在市場上「走紅」時,聽說國際市場開始流行「寬鬆式」,他們趕緊就設計生產出寬鬆式風雨衣。後者剛一投放市場,根據當時服裝流行趨勢,他們又著手設計生產中短型風雨衣了……(1989年11月8日《北京日報》1版,《居安思危 方可無危》)

就這樣,充滿了改革活力的「長城」風雨衣在上世紀80年代成了暢銷中外的名牌產品。不僅在國內十分搶手,而且75%的產品出口美、日、聯邦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許多外商點名要的「熱門貨」,為本市出口創匯做了很大貢獻。成功轉型的老棉服廠,在1985年改名為「北京長城風雨衣公司」,成為當時本市工業戰線勇於改革的先鋒榜樣。

風雨衣漸成日常裝

在上世紀80年代紅極一時的風雨衣,最開始和西服一樣,屬於高檔時裝,大多用於結婚、訪友等莊重的場合。(1984年2月9日《北京晚報》1版,《北京春裝的流行趨向》)那時候,風雨衣每年都有新款、新面料問世,還專門為青年、中老年甚至不同性格的人設計款式造型,滿足富裕起來的北京人對美的追求。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服裝市場的進一步繁榮發展,風雨衣不再一枝獨秀。據本報1998年2月7日6版《1997年您過得怎麼樣?》報導,1997年以來,受居民消費心理日趨成熟、服裝打折降價等因素影響,本市城鎮居民家庭衣著消費一路走低,14種主要衣著中有10種都出現了購買量下降,其中毛皮大衣下降26%,風雨衣下降29%。和西服、皮衣等其他衣服一樣,風雨衣漸漸成了人們的日常服裝之一。

上世紀80年代末的一場街頭時裝表演中,時髦瀟灑的風雨衣打了頭陣。翟偉攝

在40年後的這個陽春三月,北京街頭行色匆匆的行人中,依然可以看到瀟灑飄逸的風雨衣。已故的長城風雨衣公司經理張潔世曾說過,風雨衣市場不會飽和,飽和的只是陳舊的面料和款式。我們相信,與北京春季堪稱絕配的風雨衣,永遠不會消失。

資料來源: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黃玉迎

編輯:周文麗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街上流行風雨衣的日子
    翟偉/攝 眼下正值陽春三月,北京這會兒的天氣愛颳風下雨,氣溫也是忽上忽下。看看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冬裝、春裝穿什麼的都有。您知道嗎?在1980年的春天,北京曾誕生過一件特別適合在這個季節穿著的時尚新品——風雨衣。它風靡京城好多年,那時人們為了擁有它,甚至擠壞了商場的櫃檯。在很多北京人的印象裡,它都是揮之不去的時尚記憶。
  • 陽春三月北京專家濟南天倫不孕不育醫院免費會診
    陽春三月北京專家濟南天倫不孕不育醫院免費會診 時間: 2018-03-05 09:1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萌萌 已是陽春三月,萬物復甦,這是一個孕育生命的季節!
  • 美麗中國,陽春三月說
    且於我的心中,對美麗中國的陽春三月讚嘆不已、情有獨鍾。要說國家的美麗,就要先說山河的美麗。萬裡長城上,誰烽火戲諸侯?誰指天笑罵?誰數風流人物?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在萬裡長城上烽火戲諸侯。美麗中國的春天最美麗,美麗中國的陽春三月更美麗!陽春三月,美不勝收:山清水秀,高山流水、鳥語花香。輕風細雨,草長鶯飛、柳絲飛揚。旭日東升,祥雲千朵、祥光萬丈。
  • 陽春三月,熟悉的潿洲島回來了!
    是疫情之下潿洲島最大的標籤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慢慢好轉連日來,潿洲島各景區景點客船、公交、酒店、民宿、飯店……有序恢復運營沉寂一段時間後的潿洲島在這陽春三月開始逐步呈現出一片生機我們熟悉的潿洲島回來了~你看↓陽春三月萬物生長
  • 懷念陽春老師
    程毅飛  伴隨時光的流逝,童年的一些往事都已忘卻了,唯獨陽春老師的形象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陽春老師既教我們語文,也教我們算術。他教書育人從不馬虎,對我們既嚴厲又隨和。剛上學時,我對學習有一種很深的牴觸情緒,不是上課亂動,就是逃學,考試常常不及格。陽春老師常常給我「開小灶」,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道理、做輔導。
  • 陽春三月,書畫濃情
    陽春三月,讓書畫扮靚我們的生活。吃完早點,我站在畫室的窗臺向外凝望,花園裡多種花兒已陸續開放,春天的感覺已經很濃了。我看見,花園裡白玉蘭含苞待放,象盛裝出列的少女,純潔無瑕,讓我忍不住想拿起筆來畫一畫,就從畫玉蘭花開始吧。
  • 陽春三月,踏青時節,怎麼少得了艾草青團,做法配方告訴你,學它
    陽春三月,踏青時節,在這種日子裡怎麼少得了清明時節特有的美食呢!艾草青團便是一種在陽春踏青時節特有的美食。以前最愛吃奶奶做的艾草青團,現在給奶奶做最愛吃的艾草青團。青團軟糯清香,裡面有紅豆爆珠和鹹蛋黃肉鬆兩種餡料,讓人愛不釋口。
  • 陽春三月,這裡才是中國最美的櫻花觀賞聖地!
    「陽春三月,櫻吹雪」,最浪漫的大學,不在武漢,而是在這個四季如春的城市——大理。「蒼山腳下,面朝大海;陽春三月,十裡櫻花」,在大理這個城市,你能想到什麼?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嚮往自由,文藝浪漫你知道的大理,可能就只有洱海雙廊但是你不知道,陽春三月大理詩情畫意的櫻花有多美好!很多人可能只知道,在櫻花盛開的季節,去武漢大學賞櫻花,但是你知道嗎?
  • 陽春三月 快樂出遊
    陽春三月 快樂出遊   藝   阿奇幼幼園準時開課啦   每堂課都有不一樣的小任務   今天原來是陶藝課哦   嗨 小朋友們一起來挑戰吧   三月的小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呢
  • 遊覽北京,陽春三月的西土城遺址公園
    文/單繼德轉眼,陽春三月了!新冠肺炎總算控制住了。宅家已兩月餘,我和老伴如釋重負,懷著解放了的心情,走出塔院南門,直奔西土城遺址公園。公園是在元大都城牆遺址上建造的。在長條靠背椅子上,坐著北京老大媽、老大爺曬太陽,看著兒童輪滑,跳繩和往來的遊人第三個景觀:銀波得月。這時到了公園裡第一座橫跨南北的拱橋及下面碧波蕩漾的護城河。原護城河寬窄深淺不一,景區按歷史原貌,拓寬加深,與建築物相應,自然野趣,突出護城河水景特色。古船茗香就是其中一景,一艘木船模型,船頭向東北,探入水中。
  • 陽春三月,其他月份有什麼叫法?七月居然這麼叫!
    農曆三月是春季的最後一個月,此時桃花盛開,美麗多姿,故農曆三月又被稱為桃月,除了桃月,農曆三月還有綢月、季月、上春、春日、春晚、晚春、晚春等別稱。由於是春季的最後一個月,所以也稱為暮春。此時天氣已經逐漸溫暖,雨水充足,是萬物生長的好時節。
  • 山西運城:陽春三月、春回大地,鄉村三萬多畝桃花爭奇鬥豔!
    2020年3月24日,山西運城,陽春三月,油桃產銷地新絳縣萬安、陽王等鄉鎮三萬多畝大田裡十多種油桃樹油桃花綻放,爭奇鬥豔爭相開放。空中俯瞰,這裡盛開的桃花與村莊、公路、溝壑、田間羊腸小道和勞作的桃農交相輝映,醉人心田。
  • 麻花辮的編法圖解 陽春三月紮起來!
    麻花辮的編法圖解 陽春三月紮起來!時間:2017-04-09 11:33   來源:伊秀女性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麻花辮的編法圖解 陽春三月紮起來! 不管是偏遠的山村還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城市,處在花季中的女孩們都喜歡編一個或是兩個麻花辮,多股交叉的辮子在腦後甩來甩去,盡顯青春女子的俏皮與活潑。
  • 陽春三月,摘草莓,我推薦這個地方哦
    ……這首兒歌描寫的是陽春三月,你我三五一群,提著小竹籃,踏青賞花聞著初春的氣息,去採摘粉紅色的草莓。也許你帶著自己的戀人,品嘗鄉間美食,回歸田園的感覺,再浪漫不過了,我想經過這一天的旅程,你們的感情也會更上一層樓哦,趕緊去摘草莓吧。
  • 雪中行:陽春三月櫻花雪,打著傘兒,做著伴兒,街頭行人步履匆匆
    在河南省滑縣,陽春三月櫻花盛開時節,一場漫天飛舞的大雪——「櫻花雪」不期而至。出行的人們,打著傘兒,做著伴兒,步履匆匆。這一幅幅街頭抓拍的照片,沒擺布,不做作,就是當下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記錄生活,反映時代,不就是攝影最本質的功能嗎?
  • 陽春三月我們宅,古時的詩人們陽春三月在賞些什麼?
    陽光三月,花紅柳綠,草長鶯飛,本該是遊玩最好的時候。陽春三月,新芽初露,鳥語花香,本該是觸景生情的季節。然而即使欣賞不了屋外的美景,倒不如看看千百年前的詩人們,在這個陽光正好的三月,都在做些什麼?1、《春日》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陽春三月壟上行
    陽春三月天,記者壟上行。田埂間、大棚裡、炕頭上,聊春耕、話增收、談期盼,勞作者個個談興濃。好政策、好種子、好技術,孕育美好新希望,陌上笑語聲不斷。  從南走到北,但只見,麥苗正返青,小草冒綠芽,三晉田野上,處處湧春潮。
  • 陽春三月 用SPA喚醒你
    陽春三月,在這個女人的節日裡,邀約兩三閨蜜一同給身體來次SPA盛宴。美芙蓉SPA會所 特色項目:海洋SPA療法海水中所含對人體有利的礦物質要比淡水中多出幾倍至數十倍,還有海洋的藻類體內含有驚人的金屬微量元素,這些物質都對人體極為有益。當人體浸入海水時,這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便由毛孔滲入體內,使細胞內的無機物得到平衡,同時又激發細胞,使其更加活躍。
  • 陽春三月 追趕花的盛宴
    每到陽春三月,有中國最美鄉村之稱的婺源就進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油菜花、蘿蔔花、桃花、梨花大片開放,掩映在白牆黑瓦、碧水環繞的古徽居村落之中,如童年的詩歌。如果是雨後初歇,霧靄朦朧,那就達到美的極致了。
  • 陽春三月吃碗陽春麵,十分鐘就做好,湯清味鮮、清淡爽口
    本期導讀:陽春三月吃碗陽春麵,十分鐘就做好,湯清味鮮、清淡爽口陽春麵又稱光面、清湯麵或「清湯光面」,是江南地區的傳統麵食小吃,湯清味鮮,清淡爽口。陽春麵,又稱清湯光面。相傳秦始皇統一了度衡量,也統一了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