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蘇寧金融研究院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陳嘉寧
朋友,如果免費送你一張彩票,中了賺個幾十上百的零花錢,沒中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你會願意嘗試一下嗎?
有人肯定會問,世上哪有這種好事?事實上,在可轉債打新領域,確實存在這樣的一些機會。
可轉債:「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產品
所謂可轉債,本質上是一種由上市公司發行的債券,除了像普通的企業債一樣還本付息之外,可轉債上還有一個轉股權——即按照轉股價格將債券轉換成股票的權利。正是這個權利使得可轉債兼具了股票和債券兩種特性,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產品。
在我國現行的交易制度裡,每張可轉債的面值為100元,但其實際的交易價格,和對應的上市公司股價與轉股價格密切相關,如下圖所示:
當上市公司的股價大於轉股價格時,理論上存在轉股套利空間——即以較低的轉股價格將債券轉換成股票,然後以較高的股價賣出獲利。
當然,實際操作也不需要這麼麻煩,因為此時可轉債的交易價格已經高於面值(100元),而且隨著股價的增長而不斷提升,換句話說,可轉債的表現更像一隻股票,當價格漲到投資者的心理價位,就可以賣出獲利了。
當上市公司的股價小於轉股價格時,可轉債的交易價格是低於面值(100元)的,此時的可轉債更像一隻債券,這個時候投資者可以選擇繼續持有,等待機會。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的股價持續增長,並超過轉股價格,即可實現上一種情況的獲利,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的股價始終保持低位,沒有超過轉股價格,也不必擔心,作為一隻債券,投資者可以享受到可轉債的本息收益。
如此,形成了可轉債「進可攻,退可守」的產品特點,股市好的時候,可轉債能夠享受到和相應股票一樣的漲幅,實現超額收益。股市不好時,可轉債又表現出債性的一面,至少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內收回本息。
可轉債打新的優勢
所謂可轉債打新,是指通過對可轉債的申購,實現低風險套利。那麼它和股票打新有什麼區別呢?請看下表:
通過與股票打新對比,可以發現,可轉債打新對散戶更加「友好」。散戶中籤和獲得打新收益的概率要大大高於股票打新。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可轉債打新額度分配更加公平。在A股,打新額度與投資者在滬深兩市持有股票的市值密切相關。如在滬市,需要參考投資人在前20個交易日持有上交所股票的平均市值,每一萬元市值給予1000股滬市股票的申購額度。如此安排,股票打新對於有錢人更為有利,因為有錢人可以持有更多的股票市值,享有更高的打新額度和中籤概率。從某種意義上說,股票打新屬於有錢人的遊戲,散戶雖然可以參與,但受限於持股規模和打新額度,中籤率較低。
可轉債打新則相對公平,一方面,可轉債打新沒有任何持股或持債的要求,另一方面,每個人最高可以申購10000張可轉債。無論你是腰纏萬貫的大戶,還是沒有什麼資金的小散,至少在可轉債打新領域你們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
第二,可轉債打新中籤概率更高。在可轉債打新領域,每個投資者可以頂格申購10000張可轉債(面值100元),因此,按規則,以10張可轉債為一手,即一個配號,投資者可以拿到1000個配號。說得通俗點,就是1000張印有號碼的獎票,參與抽獎。雖然每張彩票的中籤概率非常低,僅萬分之零點幾,但是1000張彩票放在一起的概率就相當高了。
以下是近期申購的五隻可轉債頂格申購中籤概率:
可以發現,每隻可轉債的中籤概率,與它的發行規模和申請人數有關,發行規模越大,申請人數越少,可轉債的中籤率越高。
第三,可轉債打新佔用資金更少。一方面,股票打新額度的取得,以持有大量股票為基礎,需佔用大量資金,而可轉債打新則沒有門檻。另一方面,一旦中籤,股票打新需要繳納更多的資金,而可轉債中一籤,只需要1000元。一般一次只能中一籤,運氣好的時候能中兩到三籤。
綜上可知,相比股票打新,可轉債打新的成本更低,中籤率更高,是適合散戶參與的低風險套利機會。
可轉債打新的步驟
那麼,散戶如何參與可轉債打新呢?流程非常簡單,主要是以下三步:
第一步:在股票帳戶裡發起可轉債申購。
任何一個券商軟體裡都會有「新債申購」的選項,點擊進入後,會顯示當天可供申購的可轉債條目(如果為空白,代表當天沒有可轉債發行),輸入10000張頂格申請。
這個操作完全免費,沒有任何門檻,很多投資者甚至養成了習慣,每次查看股票帳戶,都會順帶著打開「新債申購」的選項看一看,如果發現有可轉債正在申購中,就可以進行頂格申請,免費的彩票不要白不要。
第二步:如果中籤,按照要求向帳戶中充入認購金額。
一般在申購後的第二個交易日,交易所會公布中籤結果,如果中籤,你需要儘快在股票帳戶中充入認購資金,一般也就能中一兩手,即1000元到2000元左右。
關於中籤結果,可以打開券商軟體查看。不過,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一忙起來就忘記打新這個事了,但券商會在第一時間發簡訊通知你中籤交款的。
第三步:可轉債上市,根據當時的行情,操作獲利。
一般交款幾天後,可轉債會陸續上市(具體的上市時間參考交易所的預告),建議根據當時的行情,操作獲利。
若上市當天股價高於可轉債轉股價格,則可轉債的市場價格高於申購票面價格(100元),這個時候可以擇機賣出獲利。一手可轉債(1000元)的盈利一般在幾十元到一兩百元,換算成收益率大概在幾個點到十幾個點,還是不錯的。
從打新套利的角度,筆者建議只要有盈利,上市當天務必賣出。因為我們的目的僅僅是打新套利,而並沒有對公司的基本面進行研究,因此,長期持有該債券的風險無法控制,不排除出現虧損的可能性。
若上市當天股價低於可轉債的轉股價格,則可轉債的市場價格低於申購票面價格(100元),此時直接賣出是不划算的,可以考慮作為一隻債券,繼續持有該可轉債,後續的處置包括兩種情況:
通常情況下,情況2極少發生,因為在其債券存續期內,總能趕上一波小牛市,股價的上漲使得賣出獲利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根據可轉債的規則,如果股價持續低迷,可轉債的轉股價格也可能下調(參考可轉債向下修正條款),如此,使得股價增長穿透轉股價格更加容易。
可轉債打新的風險控制
需要指出的是,可轉債打新屬於低風險套利,而非無風險套利。具體來說,主要有三方面風險:
一是信用風險,即公司經營困難,無法還本付息的風險,這是所有企業債所面臨的風險。但是對於可轉債打新來說,這樣的風險相對較小,因為一方面能夠發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都會有專業的券商、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對公司經營情況進行評估和評級,最後報證監會批准;另一方面,在我們的打新策略中反覆強調,獲利後儘快賣出,也降低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賣出後即使發生了信用風險,也跟我們沒關係了。
上圖演示了信用風險發生的路徑。可以發現,對於可轉債打新,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概率超過80%),上市當日可以獲利賣出。對於股價小於轉股價格、持有待售的情況,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經營都是正常的,如此也不會影響債券的還本付息。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一些突發狀況對於上市公司的經營造成影響。但即使這樣,大部分的影響也不是致命的,如本次疫情對於所有上市公司的經營肯定都會有影響,但造成致命影響最終導致上市公司破產清算的可能性不大。
當然,極端的事件還是有的,如長生生物的「疫苗」事件,瑞幸的「財務造假」事件等,如果真的遇到了,就要做好損失1000元本金的心理準備。
二是流動性風險,即本金不能快速足額變現的風險。大部分情況下,在打新當日即可獲利退出,不存在流動性風險。只有在少數情況下,由於股價持續低於轉股價格,投資者需要持有債券一段時間,才能待機退出(股價上漲後賣出或持有至到期),因此可能存在流動性風險。
三是市場風險,即股價波動引起可轉債價格波動的風險。因為影響股價的因素較多,股價的波動又會引發可轉債價格的波動,形成市場風險。因此,前面的打新策略中一再強調,一旦獲利,儘快賣出,實現盈利落袋為安,也是為了進一步降低市場風險。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存在以上風險,可轉債打新的風險也始終處於一個較低的範圍內,因為,一方面風險發生的概率較低,另一方面,即使發生了小概率的極端情況,風險敞口也僅僅1000-2000元,這也是很多投資者所能承受得起的損失。
最後,對於「謹小慎微」的投資者們,應該如何降低可轉債打新的出險概率呢?可以根據市場、行業、公司的情況,有選擇性的打新!
在市場層面,當股票市場好的時候,股價也處於高位,可轉債在上市當天大概率出現溢價的情況,則放心大膽的打新。相反,若股市轉熊,則可以考慮暫停打新操作。
在行業層面,對於一些自己不看好的行業,或者盈利能力較低的行業所發行的可轉債,可以考慮放棄申購。
在公司層面,可以對比公司的股價和可轉債的轉換價格孰高,公司股價超過轉換價格越多,代表著風險越小,越可以放心申購。若公司股價超過轉換價格不多,甚至低於轉換價格,則可能要考慮風險,放棄申購。
可轉債打新的一些小細節
以上對可轉債打新策略進行了一個全面的介紹,但是關於打新操作細節,還有不少朋友提出疑問,在此收集了一些問得較多的問題,統一回答如下:
問題1:我在多個券商都開有股票帳戶,是否可以同時申請,以提升中籤概率?
不可以,一個人只能申請一次,即使利用多個券商帳戶同時申請,最終有效申請也只能算一次。不過,很多朋友會借用身邊不經常炒股的親朋好友帳戶來參與申購,以提升中籤率,這個是沒問題的。
問題2:如果中簽了,我是否可以棄購?
可以,只要交款那天,股票帳戶裡現金金額不足,就自動棄購了。但是,建議不要輕易棄購,因為,如果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籤但未足額繳款,會被罰在未來的6個月(180個自然日)內不得參與新股、可轉債、可交換債的申購。
問題3:可轉債打新策略為什麼可以實現低風險套利?
這算是一個刨根問底的問題,可轉債打新獲利的基礎是優質資源稀缺性和我們每個人的配售權。
在稀缺性方面,能夠通過證監會審批,發得了可轉債的上市公司無論是在盈利能力、運營狀況以及口碑方面都處於一個不錯的狀態,其所發的可轉債屬於市場上相對稀缺的優質資源。目前A股3871家上市公司,在交易的可轉債僅有291隻,而且大部分可轉債的交易價格都高於發行價(100元),低於發行價交易的僅12隻。
在配售權方面,根據前面介紹,可轉債在配售方面的門檻更低,對於散戶更友好,中籤率更高。所以,上市伊始,可轉債會均勻地分布在各個打新投資者手中。對於大部分散戶投資者,並沒有能力對相應的上市公司進行價值分析,因此會溢價賣給有專業分析能力、準備長期持有的機構投資者。這是一個雙贏結局,打新的散戶實現了套利,落袋為安,而機構也獲得了大量的可轉債投資標的。